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鲁单50号     
一、品种来源及产量表现: 鲁单50号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一个中熟玉米单交种.其组合为原92×齐319.参加了山东省1995-1997年玉米杂交种B组区域试验和1997年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9.59公斤,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8.8%,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9.5公斤,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10.47%,1998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根据陕西省80年代初以来夏玉米中熟组、紧凑型组和春玉米组区域试验的资料,对已审(认)定的20个杂交种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株高、生育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掖单4号、掖单12号、西单2号、户单4号、陕单902、陕单891和西玉3号等都是较好的夏玉米杂交种;掖单13号、沈单7号和农大60等都是较好的春玉米杂交种。这些杂交种的共同特点是植株较矮、穗行数较多,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正> 鲁玉12号(鲁原单13号)系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以鲁原133自交系作母本,外引自交系“811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紧凑型玉米新杂交种。1993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一、产量表现经4年10项试验,表现高产稳产。1990~1991年山东省区试结果,平均亩产555.09公斤,比对照种掖单2号增产8.5%,居12个参试种首位。两年27处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Reid种质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优良玉米自交系5003、U8112、掖478、掖107、铁7922、丹9046等和玉米杂交种掖单2、4、12、13号、沈单7号、本玉9号、成单14、雅玉2号、登海11、郑单958和东单60等对中国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做出了巨大贡献。其间利用的主要杂优模式为美国Reid与旅大红骨、四平头、Lancaster、美国P78599种质、综合种选亚群和Suwan亚群等。新世纪如何继续沿用原有杂优模式和创建新的杂优模式都值得玉米育种家高度重视,为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再上新的台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玉溪地区80 ̄90年代推广的主要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是330、Mo17、黄早4、丹340、掖107、SSE238、8112等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与其它自交系杂交,形成了一定的品种系谱群。这些杂交种对我区玉米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分析表明,山东省和辽宁省的玉米种质资源对我区玉米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区的杂交玉米发展方向是要进一步推广紧凑大穗型玉米杂交种,加强群体改良工作,使玉米产量再上  相似文献   

6.
在我省夏播制种中,玉米自交系结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制种产量。通过两年对7个主要玉米自交系的研究,我们认为:掖单12号、掖单13号的亲本系对环境反应迟钝,其自交和杂交结实力较强,制种时应注重栽培管理;皖单3号的亲本系肖沙3—2结实力较差,制种时要应用改良系来提高结实力。  相似文献   

7.
何启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98-16800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果穗维管束结构的差异。[方法]选用不同株型和穗型的3个玉米高产杂交种掖单4号、掖单13和沈单7号,利用徒手切片技术观察测定穗柄和穗轴内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比较不同类型品种间果穗维管束的结构差异。[结果]在穗柄(轴)大维管束数、总维管束数、单个大维管束的平均面积、大维管束总面积、维管束总面积上,大穗型品种掖单13和沈单7号显著优于小穗型品种掖单4号;在维管束密度及维管束相对面积上,紧凑型品种掖单4号和掖单13大于平展型品种沈单7号;在维管束的输送效率上,掖单13略占优势,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为今后玉米的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1992年我国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2年全国种植10万公顷以上的玉米杂交种有25个,占杂交种总面积的83.9%。丹玉13等六大品种面积占杂交种总面积45%左右。玉米杂交种亲本系的利用仍十分集中。Mo17、黄早四、28、自300大自交系的相对利用面积,分别占1O万公顷以上杂交种种植面积的23.75%、11.51%、9.80%、9.69%。在1O万公顷以上的杂交种中,相对应用面积超过20万公顷以上的自交系仅17个,所占比重却达90.62%,种质基础十分狭窄。生产上利用的自交系有四大来源,即:塘山四平头系统、兰卡斯特系统、瑞德黄马牙系统、旅大红骨系统,所占比重为80.93%,仅19.07%与四大系统无关。金皇后、获嘉白马齿两大系统已近消失。近几年有一批新自交系,如478、丹340、U8112、5003、515等发展较快。1992年玉米新自交系主要来源是:单交种、三交种、综合种或改良群体。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1985—2019年间山东省生产用主要玉米品种进行种质资源遗传组成、杂种优势模式等方面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演变分为5个阶段,各阶段代表品种依次为烟单14、鲁玉2号、掖单13、农大108和郑单958;有5种代表性杂种优势模式,即Lancaster×塘四平头、国外杂交种选系×塘四平头、Reid×旅大红骨、PB...  相似文献   

10.
含不同比例热带玉米种质杂交组合产量比较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典型的热带玉米种质群体苏湾1号、墨白1号和自交系双M9分别与典型的温带玉米种质自交系掖478杂交,组配成含有苏湾1号、墨白1号、双M9 3个热带种质比例分别为25%、50%、75%的9个杂交组合;将这9个杂交组合和苏湾1号、墨白1号2个群体进行种植观察鉴定,并对其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温热种质含量各为50%时的籽粒产量最高,穗长、穗粗、行粒数也最大,而果穗秃尖长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广西玉米采用"热带种质×温带种质"杂交模式比较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沙尘暴尘源形成及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沙尘暴(sand—duststorm)系指强风把地表大量沙尘卷入到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是1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沙尘暴尘源物质的形成及分布是形成沙尘暴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本文在查阅分析了大量关于沙尘暴研究等文献的基础上,从沙尘暴尘源形成因素、尘源种类及分布等方面,对沙尘暴尘源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反映沙尘暴尘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