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选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 氰戊菊酯乳油、48% 乐斯本乳油、3% 啶虫脒乳油等杀虫剂于克拉豆Cratylia argentea Benth.花期进行保花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的保花效果最理想,施药后第1天和第3天防效分别为62.6% 和71.1%;10% 吡虫啉乳油3 000倍液的防效次之,第3天的防效也达66.2%;20% 氰戊菊酯乳油4 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 5 000倍液和48% 乐斯本乳油3 000倍液的防效依次为64.2%、53.5%、52.1%。  相似文献   

2.
无人机和滴灌施药对棉蚜及其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无人机喷施和滴灌施药方式下不同药剂对棉蚜及其天敌的影响。无人机施药结果表明,施药7 d后,对棉蚜防效最好的是70%(质量分数,下同)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矿物油、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50%二嗪磷乳油;除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22%氟啶虫胺腈+矿物油对瓢虫的虫口减退率小外,其余药剂对瓢虫影响都很大。药剂滴灌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蚜大发生期间,用20%康福多可溶性液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滴施均有较好的防蚜效果,且对棉花生长和田间天敌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22%啶虫脒窑仲丁威乳油防治田间稻飞虱袁结果表明,22%啶虫脒窑仲丁威乳油900g/hm2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3%啶虫脒乳油和25%仲丁威乳油,药后第1天防效高达89.04%,药后第3天防效高达91.68%,药后第7天防效高达89.53%,且对水稻安全无药害遥22%啶虫脒窑仲丁威乳油高效、安全、快捷,是当前稻飞虱综合防治的理想药剂,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杀虫剂对花生蚜毒力及拌种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噻虫胺等9种杀虫剂对花生蚜虫的毒力和拌种处理对花生蚜虫的控制效果,采用浸渍法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进行了盆栽和田间药剂拌种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新烟碱类噻虫胺、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对蚜虫的毒力最高,其毒力分别是毒死蜱的49.2、40.7、26.6和26.1倍;其次是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和氯氟氰菊酯,哒螨灵的毒力是毒死蜱的3.9倍。盆栽药剂拌种处理后50d,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对花生蚜的防效达仍在89%以上。田间拌种处理后25d,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对蚜虫的防效均达100%,药后45d防效达87.07%~92.67%,其中以噻虫胺防效最高,而对照药剂毒死蜱几乎无控制效果。采用新烟碱类药剂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拌种,对花生苗期蚜虫控制效果优异,并可有效控制地下害虫,且对天敌保护作用强。  相似文献   

5.
应用浸叶饲喂法测定6种药剂对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 Motschulsky)成虫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均对褐足角胸叶甲均有效果,其中25%联苯菊酯·啶虫脒·哒螨灵乳油、25%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哒螨灵乳油、25%除尽·啶虫脒·哒螨灵乳油和25%多杀菌素·啶虫脒·哒螨灵乳油对褐足角胸叶甲成虫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23.519 8、7.432 3、23.602 6和15.977 7 mg/L。45%马拉硫磷乳油和20%甲氰菊酯乳油的毒力较低。  相似文献   

6.
依据药剂的田间推荐使用剂量,通过无人机喷施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和螺虫·噻嗪酮悬浮剂3种药剂,测定其对不同发生程度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防效),为明确无人机施药防治南疆不同发生程度棉花蚜虫的效果和关键时期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药后3 d、7 d和14 d,3种药剂对棉花蚜虫轻度发生区(0%<蚜害指数≤25%)的防效均最高,对中度发生区(25%<蚜害指数≤50%)的防效次之,对极严重发生区(75%<蚜害指数≤100%)的防效最差。表明随着棉花蚜虫发生程度的加重和3种药剂用药量的增加,对棉花蚜虫的防效却在降低;在棉花蚜虫轻度、中度发生期进行无人机喷药防治,效果好且用药量低。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茚虫威对灰茶尺蠖幼虫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采用浸梢法测定了茚虫威对灰茶尺蠖敏感品系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开展了田间防治效果试验。茚虫威对灰茶尺蠖3龄幼虫24h的LC50为1.40mg/L,95%置信区间0.76-2.36mg/L,毒力回归方程y=3.99x-0.58;田间防效表明,15%茚虫威乳油对茶尺蠖幼虫速效性稍差,药后1天防效在60.00%以下;但持效性好,药后3天、7天防效分别在75.00%和97.00%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联苯菊酯,可以作为防治灰茶尺蠖药剂推广应用,但在应用中注意科学用药,做好抗性监测。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田间防效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马铃薯早疫病在马铃薯田发生越来越严重,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很大。为此我们选用了5种药剂,进行了马铃薯早疫病田间药效试验,防效较好的抑快净2 000~3 000倍液,防效分别为87.8%、84.7%;易保800~1 000倍液防效分别为77.8%、74.7%,均比对照药剂代森锰锌、百菌清防效好,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印楝素对小贯小绿叶蝉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贯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园主要害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茶区,发生量较大,目前生产上主要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为探索虫口密度较高情况下高浓度生物药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采用不同浓度0.3%印楝素乳油对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0.3%印楝素乳油对小贯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其50倍液喷雾后1 d或150倍、75倍、50倍液喷雾后3 d,小贯小绿叶蝉虫口减退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3%印楝素乳油50倍液喷雾后1 d和3 d的最高防效分别达到67.07%和57.54%。但是,在小贯小绿叶蝉虫口密度较高情况下,高浓度印楝素乳油对其防治效果仍然不理想,不建议作为化学药剂替代产品使用。  相似文献   

10.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000倍液对脐橙矢尖蚧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24%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倍液速效性次之,持效性差距不大,上述两种农药防效优于目前常用于防治脐橙矢尖蚧的农药5%啶虫脒乳油4000倍液,且对脐橙生长安全,可以作为今后防治脐橙矢尖蚧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0年通过田间小区方法进行了6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的试验。结果表明:75%拿敌稳水分散性粒剂6 000倍、50%肟菌酯水分散性粒剂4 000倍、43%好力克悬浮剂3 000倍、25%阿米西达悬浮剂1 200倍效果均比较好,防效在82.0%~84.3%之间,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00倍次之,防效75.9%~76.0%;80%代森锰锌500倍再次之,防效66.2%~66.8%。以上6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有效药剂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防控云南布朗山区木薯重要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本试验针对性地开展种茎无害化药剂处理的防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环保型杀虫剂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的1∶1混合液浸泡木薯种茎5和10 min后种植效果最好,平均出苗率分别由无任何处理对照的62.5%及清水对照的75.0%和75.6%显著提高到96.5%和97.0%,平均虫害率分别由无任何处理对照的56.8%及清水对照的45.0%和44.8%显著下降到6.3%和5.5%,平均产量分别由无任何处理对照的1 11  相似文献   

13.
《Crop Protection》1988,7(1):62-65
Three green peach aphid (GPA) strains, Myzus persicae (Sulzer) (Homoptera: Aphididae) obtained from New York, Puerto Rico and Minnesota, were reared on resistant potato hybrid D888-4 and a susceptible cv. Red Pontiac.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PA mortality were observed when aphids were reared on either the resistant or susceptible potato cultivars and later exposed to methamidophos 4EC, pirimicarb 50 WP, azinphos-methyl 2EC or permethrin 2EC.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our insecticides × three GPA strains was significant. Of the three aphid strains, those from Minnesota had the lowest susceptibility to permethrin, pirimicarb and azinophos-methyl. No mortality was observed in this GPA strain when tested with azinphosmethyl.  相似文献   

14.
10种杀虫剂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大环内酯类、烟碱类、苯基吡唑类等10种常用杀虫剂,在室内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对一般杀虫剂均较敏感,在供试药剂中,高效氟氯氰菊酯、灭多威、马拉硫磷3种药剂的速效性最好,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药剂拌种对花生地下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药剂拌种,筛选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的药剂。结果表明,在花生果实膨大期,三种药剂各处理对花生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达60%以上,20%氯虫苯甲酰胺SC450g/hm2、22%吡虫·辛硫磷EC6750g/hm2。的防治效果达70%以上,但各处理差异不显著;花生果实收获期,20%氯虫苯甲酰胺SC450g/hm2、22%吡虫·辛硫磷EC6750g/hm2、地鹰20kg种子/100g的防治效果达60%以上。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22%毗虫·辛硫磷EC、地鹰在花生播种时拌种可用来防治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6.
几种生物农药对茶黑毒蛾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生物农药对茶黑毒蛾的防治效果,试验以苏云金杆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苦参碱为供试药剂,对茶黑毒蛾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分析比较几种药剂对茶黑毒蛾的防效差异和药剂成本,建议生产上交替使用苏云金杆菌350倍液、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400倍液防治茶黑毒蛾3龄前幼虫。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浓度40%溴酰·噻虫嗪SC对苹果绵蚜的田间防效及苹果品质的影响,2018年在云南昭阳区苹果主产区果园,采用以清水灌根为对照,40%溴酰·噻虫嗪SC 500倍液、750倍液、1000倍液在落花期至幼果形成期灌根处理进行防控苹果绵蚜效果评价。结果表明,3个浓度的40%溴酰·噻虫嗪SC溶液均可持续降低苹果绵蚜虫落数,增加虫口减退率,对苹果绵蚜均有较好较长的防效,其中750倍液40%溴酰·噻虫嗪SC对绵蚜防效最好,500倍液和1000倍液的防效次之;品质分析表明,40%溴酰·噻虫嗪SC处理可增加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而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从降低农药施用量及保证苹果品质出发,生产中建议以750倍液、1000倍液40%溴酰·噻虫嗪SC防治苹果绵蚜为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在生产上合理施用25%凯润乳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巴西2号为供试香蕉品种,研究25%凯润乳油不同浓度处理对香蕉黑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平均病指下降,防效提高,香蕉生长正常,未发生药害。25%凯润乳油1 000、1 500和2 000倍液对香蕉叶片黑星病的防效均显著好于25%敌力脱乳油,25%凯润乳油不同浓度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结论]25%凯润乳油最佳施用浓度为1 500~2 000倍,最佳施药量为750 L/hm2。  相似文献   

19.
 根据郑州郊区稻麦连作区稻象甲以老熟幼虫在麦田内的前稻茬及其周围土壤中越冬的生物学特性,探讨了芜菁夜蛾线虫对越冬的稻象甲幼虫的致病性以及线虫防治稻象甲幼虫的可能性。使用病原线虫防治地下害虫是一种理想的很有前途的生物防治措施芜菁夜蛾线虫对越冬稻象甲幼虫有很强的侵染力,在很短时间内即可使大量稻象甲幼虫死亡。此外,受侵染的稻象甲体内所繁殖的线虫有很强的再侵染能力,因此,一次使用后可长期在田间发挥作用,抑制地下害虫的种群。不同剂量的线虫制剂对稻象甲的致死率不同。一般来说随田间稻象甲幼虫的密度不同,施用线虫制剂后死亡率差异较大。高密度的幼虫使用高剂量的线虫制剂效果好,低密度时低剂量的效果好。大田使用时因根据虫口密度决定线虫剂量。根据大田实际情况,似应以40~80万条/m2的剂量较好。线虫剂量的增加,侵染力也逐渐增加,但达到一定剂量时,其杀虫效果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