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海拔地区引种燕麦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在拉萨市开展引种燕麦不同品种、播期、播种密度和施肥等因素对燕麦全生育期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和播期对全生育期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因素影响下最早熟的水平组合为A_4B_5C_5D_3P_3;氮肥施用量对燕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主要因素,不同因素影响下实现籽粒产量最高的水平组合为A_4B_2C_2D_5P_2。在本区生态条件下,获得既早熟籽粒产量又高的理论组合为A_4B_5C_5D_5P_3,即燕麦品种青引2号在播期为4月30日,播种密度为210kg/ha,氮肥施用量为225kg/ha以及磷肥施用量为75kg/ha时可实现燕麦在拉萨种植既早熟又高产。  相似文献   

2.
以适宜机收品种JS-1为材料,进行"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肥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对JS-1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究JS-1的高产栽培方案。试验结果显示试验6号处理N_2P_2K_2,以及拟合的肥效模型计算出的N、P、K肥的最大施肥方案25.37 kg/667m~2、9.32 kg/667m~2、12.99 kg/667m~2和N、P、K肥的最经济施肥方案24.48 kg/667m~2、9.13 kg/667m~2、11.90 kg/667m~2,均可作为油菜品种JS-1的高产栽培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3.
不同密度及施肥量对芋头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密度及施肥量对芋头栽培两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处理A3B2最高,产量为2697.46kg/667m~2,其次是A_2B_2,产量为2632.42kg/667m~2,第三是A_1B_2,产量为2614.36kg/667m~2,产量最低的处理为A_1B_3,为2352.57kg/667m~2,经方差分析,施肥量以处理B_2最低,所设密度(A)对芋头产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杂交油菜德油8号高产栽培技术综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德油8号品种对不同密度、播期、硼肥施用量及三要素(N、P、K)施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油菜德油8号在中等肥力土地的高产栽培措施为:密度在7 000株/667m2左右,播期在9月15~20日,施硼在0.85~0.9 kg/667m2,N、P、K三要素施用量在8.5 kg/667m2,尿素施用量为18~20 kg/667m2,普钙为25~30 kg/667m2,氯化钾为10~15 kg/667m2,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施氮肥量、播种期、种植密度对油菜品种浔油8号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子对油菜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是施氮肥量>种植密度>播种期;在赣北高产栽培条件下,浔油8号的最佳栽培配套技术为:10月上旬播种,种植密度17500株/667m2,纯氮施用量12.5 kg/667m2。油菜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马铃薯新品种"华恩1号"的产量,本文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影响"华恩1号"高产栽培的主要农艺措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因子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出"华恩1号"产量大于2800kg/667m~2的综合农艺措施为:播种密度4530~4891窝/667m~2、尿素施用量13.94~16.06 kg/667m~2、过磷酸钙施用量36.10~43.90kg/667m~2、硫酸钾施用量35.76~44.24kg/667m~2。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在贵州黔南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在贵定采取二次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黔油11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黔油ll号在该地区获得180kg/667m^2以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密度为7301.60~7776.38株/667m^2,纯N施用量为11.363~12.649kg/667m^2.P2O5施用量为7.888~9.111kg/667m^2,K2O施用量为21.001~22.465kg/667m^2。N:P2O5:K2O的最佳配比为1.5:1:2.7。在黔南地区影响黔油11号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是栽培密度,其次是氮肥,再次是磷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品种、温度、假茎粗度和处理时间对大葱花芽分化影响,采用正交试验L_9(3~4)设计,结果表明:在假茎粗度一致的条件下,各试验因素对大葱花芽分化影响的效应顺序是:处理天数温度品种。试验以处理组合A_2B_2C_3为最优,其次组合为A_1B_2C_2和A_1B_3C_3,最差的组合为A_1B_1C_1;在温度一致的条件下,各试验因素对大葱花芽分化影响的效应顺序是:假茎粗度品种处理天数。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播种期、密度、施氮量3因素对花油8号直播栽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花油8号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密度,施氮量的影响最小;花油8号高产关键技术:10月5日左右播种,种植密度1.6万株/667m~2,施N16kg/667m~2,氮肥的施用比例为三叶苗肥:五叶苗肥:薹肥=1:5:1。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播种期、密度、施氮量3因素对花油8号直播栽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花油8号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密度,施氮量的影响最小;花油8号高产关键技术:10月5日左右播种,种植密度1.6万株/667m~2,施N16kg/667m~2,氮肥的施用比例为三叶苗肥:五叶苗肥:薹肥=1:5: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陆育4号低耗高效栽培的科学肥水运筹方案,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6Y-27/银光为母本,陆育1号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育成了常规粳稻新品种陆育4号。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以氮肥施用量为主区因素A,水浆管理为副区因素B,研究不同肥水管理对陆育4号机插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不同肥水处理,陆育4号的全生育期、最高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穗实粒数差异不显著。相同氮肥处理,水浆管控由B_1→B_2→B_3变化,全生育期延长,产量显著降低,最高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变化不显著。产量为8733~12 717 kg/hm~2,最高的是A_2B_1处理,最低的是A_5B_3处理。产值最高的也是A_2B_1处理,为33 271元/hm~2,分别比常规栽培(A_1B_3)增产24.7%和增收25.6%。氮肥利用率最高的是A_5B_1处理,比常规栽培高18.5%。综合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最好的肥水管理方案是A_2B_1,其次是A_3B_1。[结论]水稻新品种陆育4号低耗高效栽培的肥水处理方案为施氮量(尿素)312~351kg/hm~2,采用干湿交替进行水浆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金沙县的油菜种植提供指导,开展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方式对杂交油菜黔油22号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油菜产量随着增加,至20 kg/667m~2时达到增产上限,随着尿素施用量的进一步增加,油菜产量反而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长江上游地区对早熟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的需要,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播期(X_1)、种植密度(X_2)、氮肥(纯氮,X_3)3个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早熟双低油菜'重蓉油1号'直播产量的影响,并寻求最优高产栽培模型。结果表明:3个因素与'重蓉油1号'产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 878.179+245.269X_2+72.438X3+214.370X_2~2+105.000X_1X_2。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效应大小为种植密度施氮量播期,其中种植密度、施氮量与产量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关系,播期与种植密度的互作效应最显著;在试验设定的条件范围内,较早播种及较高的氮肥水平有助于增产。产量超过2 353.42 kg/hm2的高产栽培措施组合为:10月2—18日播种、种植密度31.95万—36.10万株/hm~2、施氮量105.0—168.9 kg/hm~2。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为了摸索油菜新品种“凉油11号”最佳氮肥施用量,共设5个处理进行氮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凉油11号”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氮肥施用量不足和过量都会造成减产,每667m^2施用尿素35kg(纯氮16.1kg)为本试验最佳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模式枣树、核桃树耗水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年生枣树与7年生核桃树为材料,在新疆温宿县试验基地,设置坡上单作红枣(A_1)、坡下单作红枣(A_2)、坡上单作核桃(B_1)、坡下单作核桃(B_2)、坡上红枣‖核桃(C_1)和坡下红枣‖核桃(C_2)6个处理,研究枣树、核桃树的耗水特性,结果表明:供试的枣树和核桃树的水分消耗主要来源于灌溉水,占总耗水量的79%以上;间作模式C_2比单作模式A_1、B_1、A_2和B_2有产量优势,但C_2其水分利用效率较低,仅为0. 38 kg·667m~(-2)·mm~(-1);A_1处理表现相对较好,其灌水量为433. 05 mm,其红枣产量最高,为478. 03 kg·667m~(-2),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 19 kg·667m~(-2)·mm~(-1)。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杂交油菜黔油30号撒播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蕾薹期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施用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蕾薹期追施复合肥对黔油30号撒播产量的影响极显著;黔油30号撒播栽培最佳的施肥方式为播种前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5.00 kg/667m~2,苗期追施纯氮6.50kg/667m~2的前提下,蕾薹期施三元复合肥46.67kg/667m~2。在此施肥条件下,撒播黔油30号500g/667m~2,其产量为194.00kg/667m~2,株高161.30cm,一次有效分枝数3.8个,单株有效角103.7个,每角粒数16.3粒,千粒重4.4g。  相似文献   

17.
为了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更好地应用于大面积生产,选取氮肥施用量、移栽密度及氮肥运筹3个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肥施用量337.5 kg/hm~2、移栽密度120 000株/hm~2、氮肥运筹比(基肥∶苗肥∶薹肥)5∶2∶3为苏油8号取得高产的适宜栽培措施,其产量为3 784.50 kg/hm~2。(2)影响产量的主要栽培措施为氮肥施用量,其次是移栽密度和氮肥运筹。(3)随着施氮量和移栽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每角粒数则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千粒质量则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苏油8号要取得高产,其主攻目标为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4)栽培措施对苏油8号芥酸、硫苷含量影响不大,氮肥施用量和移栽密度增加则含油率逐渐减少;单位面积产油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移栽密度增加则有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氮磷钾不同施肥量不同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肥料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探索最优的大豆施肥量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大豆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直观分析结果m值及各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得出本试验的最优施肥为施氮量30 kg/hm~2、施磷量150 kg/hm~2、施钾量45 kg/hm~2。根据正交试验的不同处理组合间产量的方差分析得出,处理组合5(A_2B_2C_3)产量最高,其次是处理组合9(A_3B_3C_2),它们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再结合不同因素对大豆产量方差分析的结果,处理组合5(A_2B_2C_3)的施氮量(A因素)30 kg/hm~2为最佳,处理组合9(A_3B_3C_2)的施磷量(B因素)150 kg/hm~2和施钾量(C因素)45 kg/hm~2为最佳量。此施肥量组合可作为大豆施肥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9.
贵州不同栽培密度、氮肥施用量对黔油29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黔油29号在贵州不同地区的适宜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在绥阳县、桐梓县、平坝县、金沙县、黔西县、德江县进行了黔油29号不同移栽密度、不同氮肥施用量的田间试验。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结果显示黔油29号在绥阳、桐梓县移栽密度在7000株/667m2时较为合适;平坝县移栽密度为11000~15000株/667m2时能够获得较高产量;金沙县的移栽密度在7000~9000株/667m2时产量较高;黔西县移栽密度为5000~7000株/667m2时能够获得高产;而德江县的最适宜移栽密度为13000株/667m2。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绥阳、桐梓县黔油29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30kg/667m2;黔西县在氮肥施用量为30~40kg/667m2时产量达到较高水平;平坝、德江县需要50kg/667m2的氮肥施用量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2017年通过对优质油菜品种玉红油2号进行不同播期、密度、氮肥施用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第1因素是播期,第2因素是密度,第3因素是氮肥施用量,播期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密度间、氮肥施用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以播期9月30日前后、密度18~21万株/hm~2、纯氮施用量241.5~276.0 kg/hm~2最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