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1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育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是广大育种工作者的首要目标。福建省优质早稻育种与生产起步较迟,近年来,许多育种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和选育出一批优质水稻新品种,如厦大生物系培育...  相似文献   

3.
回顾观赏植物育种的历史,总结前人在观赏植物育种研究中应用的手段和要达到的育种目标,并对此领域的新要求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茶树育种新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贞 《茶叶通讯》2000,(2):13-17
60年代中期以来,茶树新品种选育一直是我国茶学研究的重点之一。30多年来,通过系统选种和杂交育种,育成国家级茶树新品种46个,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约18.1hm2,占茶园总面积的16%左右,与“七五”末期相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1]。为我国茶树良种化和茶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就总体来看,茶树育种的方法和手段与其他作物相比仍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还不能适应当前生产发展需要。沿用常规育种方法难以取得育种工作的突破性进展,更新育种方法势在必行。近十几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其他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在茶树育种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5.
黄淮海区玉米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洪飞 《玉米科学》2008,16(1):059-061
玉米育种的基础在于种质的改良、扩增和利用,根据杂种优势模式原理建立商业化育种流程,可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回顾了四川省制糖糖料工业研究所近10年年来在甘蔗辐和射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向的主要进展,并对甘蔗辐射育种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向日葵抗病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纯系育种     
纯系育种是利用现有品种(群体)中的自然变异,通过系统选择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见效快的特点。我国一些著名水稻良种,例如早籼矮脚南特、矮南早1号,中籼扬稻1号和2号,北方粳稻辽盐2号,南方晚粳鄂宜105、沪选19等都是通过系统育种获得的。(一)纯系育种的理论基础1.自然变异论自然变异在作物中普遍存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杂交引起的基因重组,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基因突变,以及农艺性状尚未完全真实稳定的品种引入不同生态地区而出现的“环境分离”和“微小差异积累”等可遗传的变异。虽然自然变异发生频…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对水稻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现代水稻育种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已有百年历程,期间纯系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等技术成为技术主体,成就了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三次突破,推进了全国水稻平均单产从20世纪50年代的200 kg/667 m2平台跃上了当前的470 kg/667 m2平台。展望未来百年的水稻产业需求,培育C4水稻、固氮水稻、耐盐碱水稻、耐旱水稻和一系杂交稻是水稻育种面临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油菜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官春云 《作物研究》2003,17(2):99-102
俄罗斯的油菜育种工作开展较早,育成品种较多。主要介绍了俄罗斯在油菜双低育种、黄籽育种、低纤维育种、抗寒育种、芥菜型油菜芳香油育种等方面的成果与进展,并对俄罗斯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部分品种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水稻高光效生理育种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水稻高光效生理育种研究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在良好株型育种的基础上开展水稻高光效生理育种是作物育种发展的趋势;指出了超级稻育种的主要途径、以及加强不同学科的相互合作、特别是开展高光效生理育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黑龙江啤麦基地的生态及生产条件特点,提出了本基地主要育种目标及育种策略。育种目标应多棱与二棱兼顾。多棱以高产、抗赤霉病,增加千粒重的浸出率、抗倒伏为主;二棱以高产、抗根腐病、抗倒伏为主。科学的育种目标必须伴随着科学合理的亲本选配,杂交组合方式及选种方法等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辐射诱变育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然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之一。植物发生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通常为10-’。本世纪以来,人们陆续发现X射线、y射线、离子束等电离射线处理植物种子、植株、活体组织乃至细胞和DNA分子,均可诱发各种突变,大幅度提高突变频率。辐射诱变应用于水稻育种,可以创造多种优良突变体,其中有些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有些可以作为杂交亲本而间接利用。不管直接还是间接利用,通过辐射育出的新品种均可归于辐射育种成果。我国水稻辐射诱变育种起步较早,目前居于世界先进行列。1966~1989年间通过辐射处理而育成年种植面积在3万公顷以上的品种有…  相似文献   

16.
17.
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是发展“二高一优”农业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据测算,我国茶叶生产增值的技术因素中,良种的贡献率要占20%以上.随着茶叶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茶叶的用途也在不断拓展,茶已不仅仅是解渴生津的饮料.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则要求茶叶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茶叶产品结构.茶树育种工作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调整育种目标,更好地为茶叶生产服务.本文从我国茶树育种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就我国茶树育种工作的方向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8.
19.
离子注入及其在小麦诱变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当代作物诱变新技术-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的一般原理和生物学效应,离子注入后对小麦形态、生理和遗传性状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离子注入的诱变机制及其在诱变育种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