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溶液培养,对重金属镉(Cd)处理下不同品种的青菜和白菜地上部可食部分的生物量以及对镉的吸收和积累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0μmol/L的Cd处理下,青菜和白菜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地上部的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青菜对Cd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相对生物量均下降到对照的50%以下,白菜对Cd的耐性高于青菜;镉处理下,不同品种的青菜和白菜对镉的吸收积累具有显著性差异,青菜单位重量的Cd含量明显高于白菜;对青菜和白菜进行了镉耐性和敏感性品种筛选,为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及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镉对白菜、青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比较研究了镉(Cd)对芸苔属植物白菜和青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对Cd毒害的耐性大于青菜,并具有较高的吸收和转运Cd的能力.10 μmol/L Cd处理5 d(天),根系的净增长量白菜比青菜高出10个百分点;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大,白菜和青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相同Cd浓度处理下,白菜地上部含Cd量高于青菜,且Cd地上部含量/根系的值大于青菜.  相似文献   

3.
以3个品种的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var.chinensis)"秋田上海青"、"油冬青菜"、"黑叶矮脚油冬"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镉(Cd)处理对青菜种子发芽以及水培条件下青菜生物量、生理和Cd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d对青菜种子发芽的影响呈现低促高抑现象,在Cd浓度为5.0mg/L时,3个品种发芽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1.30%、90.00%和89.30%;在Cd浓度超过20.0mg/L时"秋田上海青"、"油冬青菜"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在Cd浓度超过50.0mg/L时,"黑叶矮脚油冬"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青菜生物量在Cd浓度超过1.0mg/L时受到显著抑制(P0.05)。Cd对青菜生理生化有胁迫作用,不同品种青菜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C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黑叶矮脚油冬"在Cd浓度超过1.0mg/L时显著降低(P0.05)。不同品种青菜Cd富集量均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3个品种富集能力差异显著,"秋田上海青"Cd富集能力显著低于其它2个品种。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铁球小包"和"津青75"2个白菜品种为试材,通过室内土培试验,研究了模拟重金属镉(Cd)污染对邯郸市2个不同白菜品种的生长情况、Cd吸收累积特征及亚细胞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Cd浓度增加抑制了2个白菜品种的生长,在5mg/kg Cd浓度污染下,与对照相比"北京铁球小包"和"津青75"的总干重分别降低了11.3%和40.12%,相对而言,"北京铁球小包"受抑程度低;2个白菜品种所吸收的Cd主要集中于根部,随Cd浓度增加,2个白菜品种对Cd的积累量均提高,在2个Cd污染浓度下,"北京铁球小包"对Cd的总积累量分别比"津青75"高52%和47%,且其根部对Cd的束缚量也较多;综合而言,2个白菜品种中,"北京铁球小包"对土壤Cd的富集能力较强,而其吸收的镉在细胞器中积累较少,且其生长受Cd污染影响较小,在土壤Cd的植物修复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硅对镉胁迫下白菜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阿琳  李萍  李兆君  梁永超 《园艺学报》2011,38(9):1675-1684
 通过水培试验,采用前期以根系耐性指数为指标从12个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L.)Makino]品种中筛选的两个对Cd耐性不同的白菜品种‘上海青’(Cd敏感型)和‘杭油冬’(Cd耐性)为试材,研究硅(Si,1.5 mmol · L-1)对镉(Cd,5.0 mg · L-1)胁迫下白菜生长、Cd含量、光合参数、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胁迫下,‘上海青’和‘杭油冬’与各自对照相比,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显著降低了33.8%,30.6%和33.0%,12.0%,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增加了55.2%,85.7%和73.2%,42.1%;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含量均下降,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Ci)增加;叶片的叶绿体结构明显受到损伤,叶绿体膨胀,叶绿体的基质片层结构破坏,片层方向紊乱。施硅后与单独Cd处理相比,两品种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显著增加了24.9%,41.1%和31.9%,43.5%;地上部Cd含量显著降低了15.1%和26.3%,而地下部Cd含量显著增加了24.7%和33.6%;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强,而且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得完整。说明施硅减少了Cd从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运输,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这种缓解效应在耐Cd型品种‘杭油冬’中表现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京冠3号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甜菊糖提取液、聚谷氨酸发酵液和玉米浆提取液对镉(Cd)污染土壤上普通白菜生长和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1 g·kg-1玉米浆提取液能够显著提高普通白菜地上部鲜质量,比对照增加了61.11%;显著降低地上部镉含量,比对照降低了15.97%;生物富集系数也显著降低。施用1 g·kg-1聚谷氨酸发酵液亦表现促进作用,地上部鲜质量增加,地上部镉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降低,但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施用1g·kg-1甜菊糖提取液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地上部鲜质量显著降低,且地上部镉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明显增加。综上,玉米浆提取液处理有利于保证普通白菜的安全生产,在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铜对青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及铜在青菜体内的分布和积累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u2 处理对青菜幼苗根系的伸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 μmol/L Cu2 处理时,根系伸长量下降为对照的26.12%;不同浓度的Cu2 处理能降低青菜幼苗地上部的生物量,但在低浓度的Cu2 (≤5μmol/L Cu2 )处理下,青菜根系生物量却有上升的趋势;青菜根系铜含量远大于地上部,随着铜离子处理浓度的升高,根系和地上部的铜含量均显著增加,而地上部的含铜量占植株总铜量的百分比有所下降,根系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以适合阳台栽植的菜心、白菜和芥菜3种叶菜的9个品种为材料,在施肥处理上采用常规管理与水肥一体化两种模式,初步探索了阳台蔬菜在两种栽培模式下的生长和发育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管理栽培模式下,不仅菜心、白菜与芥菜3种蔬菜间的产量存在差异,且相同蔬菜的不同品种的地上部鲜质量也存在差异,但是菜心、白菜和芥菜均一致表现出在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下的植株地上部鲜质量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增幅分别为13.83%~51.60%、34.26%~35.24%、16.36%~26.70%,植株收获期根冠比则均低于常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生菜品种巴达维亚、奶白菜品种南湖161、青菜品种夏王和杭白菜品种京研4号为试材,采用NFT技术,研究了营养液pH值对4种叶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营养液pH值超过7时,4种叶菜的叶柄强度减小,直立性较差,叶色发黄,出现缺素症状.添加磷酸降低营养液pH值,可以明显改善植株地上部形态和叶色.4种叶菜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在不同营养液pH值条件下表现不同,营养液pH值为5左右,生菜和奶白菜具有优良的商品性、较高的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营养液pH值为7左右,青菜株型好,产量和营养物质含量高;营养液pH值为6.5左右,杭白菜能够较好地平衡产量、商品性和营养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均达到较优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究复合钝化材料(海泡石、生石灰、茶树废枝生物炭)对3类蔬菜(白菜、青菜、生菜)栽植土壤的Cd钝化效果,为耕地土壤重金属的治理修复以及解决蔬菜Cd含量超标问题提供依据和思路。采用栽种3种不同种类的蔬菜,加入相同的复合钝化材料,于第15d和第30d检测分析蔬菜农艺性状、土壤p H值、土壤重金属有效态Cd含量以及蔬菜Cd含量。结果表明:加入复合钝化材料后,蔬菜生物量较空白水平均有增加,土壤p H值变大,青菜、生菜栽植土壤Cd含量全时期高于空白水平。而第15d白菜栽植土壤的有效态Cd含量(460μg/kg)低于施加钝化材料的处理(554μg/kg),30d时施用钝化材料土壤的有效态Cd含量(523μg/kg)低于CK情况(528μg/kg)。此钝化材料在青菜生长过程中一直起着抑制植株吸收累积Cd的作用,在第15d时,施加钝化材料促使青菜Cd含量从83μg/kg降至78μg/kg;第30d时,施加钝化材料促使青菜Cd含量从52μg/kg降至30μg/kg。说明此复合钝化材料能增加3类蔬菜生物量,提高土壤p H值。3类蔬菜对Cd的吸收量及其栽植土壤有效态Cd含量在此钝化材料作用下表现出不一样的响应特性。青菜受该钝化材料影响最大,随着钝化时长的增加,其体内Cd含量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以小白菜雄性不育系h08015为母本,以花椰菜自交系082005、082009、082010、082063为父本进行种间杂种离体子房培养。结果表明:离体培养时杂种子房发育天数、接种方式、激素水平及父本基因型对杂交种子发芽率均有明显影响。授粉后6 d的子房培养能获得较好的效果;4 d后剥取种子继续培养,获得的种子发芽率高于其他接种方式;不加激素的MS培养基好于添加6-BA及NAA的MS培养基;不同父本基因型最适取材时间不同,多数基因型最佳培养时间为授粉后6 d的子房,个别基因型则是授粉后10 d的子房。  相似文献   

12.
白菜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酸处理后的‘苏州青’白菜为材料, 通过RT2PCR和RACE技术, 获得了白菜病程相关蛋白PR-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与甘蓝型油菜PR-1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1% , 与拟南芥的同源性为78% , 与其它植物的同源性为57%~60%。Southern杂交表明该基因在白菜基因组中的拷贝数至少为2个。半定量RT2PCR分析表明, 2 mmol/L的水杨酸处理后12 h, 该基因的表达量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3.
高山红菜薹的商品性和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山和平原地区红菜薹的商品性、粗蛋白、还原糖、维生素C及干物质含量等营养成分和抽薹期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高山地区种植3个品种的红菜薹在商品性方面与平原地区的差异不显著;粗蛋白、还原糖、维生素C及干物质含量是高山地区的显著高于平原地区的;在高山地区红菜薹始抽薹期较平原地区提前。  相似文献   

14.
紫菜薹、紫色芜菁和紫色白菜花青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紫菜薹(Brassica rapa L. ssp. chinensis var. purpurea Baile.)以及芜菁(Brassica rapa ssp. rapifera Metzg.)和白菜[Brassica rapa L. ssp. chinensis(L.)Makino]中的紫色品种类型叶片中花青苷分布特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利用UFLC-UV-Q-Trip-MS和UPLC-Q-TOF-MS两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叶片中花青苷代谢物谱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花青苷在紫菜薹、紫色芜菁和紫色白菜叶片中积累的部位并不相同,主要分布于紫菜薹和紫色芜菁叶柄的表皮细胞,以及紫色白菜叶片的上表皮细胞中。3种蔬菜中共鉴定出23种花青苷,其中紫菜薹和紫色白菜含有的花青苷种类相同,为17种不同酰基化取代的矢车菊素–3–双/三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紫色芜菁中检测出与紫菜薹和紫色白菜不同的6种花青苷,为不同酰基化的天竺葵素–3–双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15.
石河子地区乌塌菜和京水菜温室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新疆地区秋、冬季设施栽培的不结球白菜品种类型,将乌塌菜、京水菜在新疆石河子温室内进行引种试验,对其生育期、生长势、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乌塌菜、京水菜生长健壮,综合性状表现优异,能够适应当地秋、冬季节的温室栽培环境,可以进一步进行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白菜种子萌发热抑制的机制,以新收获的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对不同温度的响应,后熟、冷层积和植物激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作用,以及种子萌发和不同处理与细胞壁降解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萌发温度 ≥ 20 ℃时,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降低,热抑制的种子不表现次生休眠。后熟、层积和GA3处理能有效地降低种子萌发的热抑制;相反,ABA处理则增强种子萌发的热抑制。种子萌发过程中内切–β–甘露聚糖酶、β–甘露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增加。与新收获的种子相比,后熟、层积和GA3处理增加上述3种酶的活性;ABA处理增加内切–β–甘露聚糖酶的活性,但不影响β–甘露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在不同温度下吸胀48 h的种子的内切–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与随后种子的萌发没有直接关系。说明新收获的白菜种子具有明显的萌发热抑制,这种特性能被后熟、层积和GA3处理以增强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方式有效地解除。  相似文献   

17.
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communis Tsen et Lee〕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普遍栽培的重要绿叶蔬菜之一,生产中迫切需要培育抗病、抗虫、抗逆和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新品种。遗传转化技术为普通白菜抗虫、抗病、耐热等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本文对普通白菜的再生体系、遗传转化方法及外源基因表达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农杆菌介导法由于成本低、简便易行、转化效率较高,成为白菜类作物遗传转化中最常用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植保康对普通白菜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及土壤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施药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植保康对大棚中普通白菜生长、硝酸盐含量、营养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植保康后,普通白菜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产量均有所提高,其中以植保康施用量22.5 kg?hm-2的效果最为明显。在营养品质方面,不同浓度植保康的施用效果不同,22.5 kg?hm-2处理的植株硝酸盐含量最低,而15.0 kg?hm-2处理的植株VC含量较高。添加植保康有效降低了土壤全盐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综合各项因素,生产中植保康施用量以22.5 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尿素配施氯化铵对菜薹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尿素配施不同比例的氯化铵对菜薹(菜心)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铵能显著减少栽培基质中亚硝酸细菌的数量,抑制硝化作用的进行。尿素与氯化铵配合施用能显著降低菜心硝酸盐含量,降低效应随着配施氯化铵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