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针对西安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建设的社会需求展开研究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教育内容与教育途径的偏好,从知识结构与知识类型这两个层面对教育内容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梳理,从公众主动获取以及在社区或企事业单位、户外游憩环境、科教场馆中接受生态文化教育的最佳方式4个层面对教育途径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梳理,结果表明:1)公众生态知识结构不平衡,缺少对本地生态状况的相关认知;2)对于水环境与大气环境关注较高,对于环境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较为关心;3)主动获取生态文化知识的途径总体趋向排序为户外、媒体、展馆、学校;4)在不同环境或空间场所中对被动接受生态文化的途径存在不同偏好。在此基础上,文中进一步总结了西安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西安生态文化教育体系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中针对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的公众偏好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的建设必要性与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的公众偏好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超过一半的公众将其生态态度与生态实际行为的偏差归结为没有社会活动或者人的引导与带动,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的建设具有现实的必要性;2)公众对各种类型的生态文化活动存在不同的偏好度,其中公益型和体验型社会活动在公众中具有最普遍的喜爱度和认知度。在基础上,文中进一步分析出目前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存在的数量上存在较大缺口、内容上创新性不够、形式多样性不够、开展持久性不够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西安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化产品主要是指具有流通功能、能够被赋予商品价值的承载着生态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实体。文中从属性与功能的综合角度将生态文化产品划分为自然实物、天然加工提炼、仿生、传媒、文艺、服务6个具体类型,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公众对生态文化产品的需求,结果表明:1)94%的公众接触过生态文化产品,且以自然实物类与仿生类为主;2)公众对生态文化产品的符号、艺术、纪念、功能价值均十分关注;3)对设计的使用性与创意性具有几乎同质的需求;4)较偏向于综合性的生态文化产品;5)对其品牌策略存在草根化和精英化两极态度;6)认为推广途径与产品效益发挥之间关联不大;7)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存在不同的产品内容需求。在此基础上,从产品内涵、设计、属性、品牌策略、推广途径、内容等6方面对生态文化产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将需求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进一步总结目前西安生态文化产品在产品推广、产品的品质、产品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西安生态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及其林业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中从文化的属性角度明确了生态文化载体的含义,即它是生态文化的具象表征形态,承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调发展这一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剖析生态文化载体作用的基础上,把生态文化载体划分为感知功能、活动功能、教育功能、产品功能4种功能类型,提出了生态文化建设的感知、活动、教育、产品4大体系,并以林业及其相关领域的载体建设为主探讨了上述4大体系的具体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5.
阐述三明市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三明市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定位不够明晰、形式不够丰富、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提出从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为建设基础,创建森林小镇、森林人家,发展文化走廊、生态文化基地等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入手;实施以客家文化、朱子文化为底蕴,以林业改革、国土绿化为支撑,以展会+森林城市建设为提升内容;同时加强林业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宣传、加强林业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及项目建设等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强示范基地建设 丰富生态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新疆林业》2011,(4):21-22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生态文明的主战场,是强化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的重要阵地。通过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深化和扩大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区走资  相似文献   

7.
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阐述林业生态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于南京体现其国际人文绿都内涵、促进城乡居民素质提升、助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策;在明确主要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构建出由百里生态文化走廊、都市自然文化教育园、名花文化创意园三大载体组成的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使人们自觉地尊重自然、珍爱自然,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近两年来,湘潭市通过组织生态文化活动、搭建生态教育平台、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打造"互联网+生态文化"的模式,不断拓展生态文化空间,丰富生态文化传播载体,提高生态文明现代化程度,促进了生态文化建设,提升了市民生态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众偏好探讨深圳自然游憩地建设定位对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公众对自然游憩地的建设需求,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公众对游憩地主体功能的需求趋向多元化;2)自然景观资源更能获得公众的偏爱,其中云雾、森林、花田等视觉环境和溪谷等听觉环境最具有公众吸引力;3)因职业、收入、年龄等不同公众对游憩时长有不同选择,但普遍对自然游憩地停留时长的意愿集中在短期时间上;4)老年与少年群体对游憩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立足这样的调研结论,文中从主体功能、主景亮点、游憩时长、游憩群体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设定位对策。  相似文献   

10.
森林公园己经成为中国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构建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海南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分析了其生态文化资源特点,探讨了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生态文化设施与文化活动、产品建设等内容,旨在为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提供参考样板。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珠三角地区森林公园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公众生态旅游需求日益扩大与森林公园建设用地紧缺之间的矛盾,细化当前森林公园分类系统,分析森林公园微型化发展的条件,提出以需求为中心布局、注重自然和历史文脉传承、积极融入城市生态建设和营造社会氛围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确定天然林分类原则、方法及技术标准基础上 ,对黑龙江省天然林进行了分类。按树种组成可将天然林分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 ;按林种可将天林分为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和特种用途林 ;按森林功能可将天然林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又根据生态地位重要性及生态环境脆弱性划分出 16种生态公益林和 5种商品林类型  相似文献   

1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桂东县集体林权现状以及现代林业建设所面临的林权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从完善森林分类经营,明晰林地、林木权属,建立林农自主经营机制等方面,提出桂东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为南方集体林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森林城市群是我国在市域尺度上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基础上,适应我国城市群发展趋势和需求,在区域尺度上开展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创新实践。文中从研究城市群的特点入手,把以森林湿地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保障城市群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础设施,提出了森林城市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森林城市群建设必要性和主要内容,提出了面向大尺度、找准大问题、构建大系统、实施大战略和创新大机制5项建设战略和10项具体措施,并从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保障措施方面探讨了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以祥云水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外围2000 m缓冲区为研究对象,依据2005、2014、2019年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及相关调查数据,采用LDI评价方法,分析水目山生态环境健康状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占63%以上,保护区林地占97%以上,是以林地为主、农地为辅的山地农林复合生态环境。受农业生产、居住环境建设、公共基础建设、旅游业发展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度及多样性指数在时空尺度上存在不同程度及不同趋势的变化。2019年研究区域的LDI综合指数为3.04,生态环境健康等级为“一般”;保护区的LDI综合指数在该时间段为1.91,生态环境健康等级处于“健康”等级,随时间的推移,有向“一般”等级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梳理永州市市情概况的基础上,运用近自然森林经营、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文化等理论,对永州森林城市建设特色进行阐述,并结合"绿岛镶嵌、绿廊相连、绿带环绕,绿中和谐人居"的空间结构模式,提出了永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及其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运用SWOT矩阵对贵州省茶园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茶园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具有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园分布广,环境优良,茶叶保健功能突出,产品丰富,茶叶生产清洁化发展等优势及国家大健康战略和各级政策支持的机遇,但也存在茶园基础设施不全,经营体制落后,特色康养产品缺乏,森林康养科技支撑弱等问题及国内外知名度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的外部威胁。提出应以核心保护区为中心,建设森林康养综合体,开展茶园森林康养各方面的研究,打造特色和核心疗养课程体系,推动茶旅一体化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