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被空间分布格局受光、热、水、土等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海拔是影响光、热、水、土等分配的因子之一,进而影响植被分布。为了探索植被沿海拔空间的分布规律,以糯扎渡自然保护区为例,按每100 m为一海拔带把整个保护区划分为13个带,并利用其数字高程模型和植被图,使用ArcView、ArcMap、ERDAS、EXCEL等软件,进行了该保护区植被沿海拔空间分布的研究。通过研究,给出了该保护区13种植被类型的分布规律、适生海拔区间和每一海拔带的优势植被类型,并制作了按海拔带分布的三维立体植被图。该研究成果为开展本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石砬子山南北坡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白石砬子山南北坡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按20m垂直海拔高度分段进行了植物种类、分布、多度的详细调查和分析。首次发现了兰科植物双花红门兰(Orchis cyclochila)的分布,填补了辽宁无此植物的空白。同时认为其植被分布有着特殊性,因此用温度随纬度、海拔递减规律估计各种植被分布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3.
正长白山地势高低悬殊,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与平原地区、一般山地明显不同,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影响、制约,从山下(海拔500米以下)到山顶(海拔2100米以上)很有规律地垂直分布着几千公里范围才能见到的森林景观: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4个森林植被带,从而在蘑菇的分布上也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垂直分布带。立体审视,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对峨眉山种子植物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峨眉山种子植物共2 876种,含物种数大于10的科70个,物种数随海拔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单峰变化格局,在海拔1 100~1 900 m范围内达到最大,为1 260种。各植被带内不同生活型植物占该带总物种数比例随海拔高度增加呈不同变化趋势,乔木、藤本植物为单峰分布,在海拔1 100~1 900 m最高,分别为27.9%和6.9%;草本植物先减少后增加,灌木则随海拔增高呈递减趋势。自然植被垂直带是各自然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种子植物的垂直分布规律对了解该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白云山自然保护区,调查分析了37种森林类型中影响蕨类植物分布的生境因子以及生境因子与蕨类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所调查的251块样地内共发现有蕨类植物8 609株,分属16科34属90种;(2)生境因子包括森林类型、海拔、坡度、坡向、土壤腐殖质厚度以及凋落物层厚度对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有显著影响;(3)在所调查的生境因子中,森林类型和海拔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中海拔对多样性的解释量高达11%。此结果表明森林类型和海拔是对蕨类分布起主要作用的环境因子,因此在自然保护区制定多样性保护策略时,应优先考虑植被类型和海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秦岭植被景观多样性与物种梯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申国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104-109,112
秦岭植被景观类型丰富,具有过渡性和复杂性特点,植被垂直分带明显,在分析秦岭植被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利用植被景观多样性指数,分析了秦岭山地植被景观的数量统计特征与海拔的变化关系;利用基于GIS的梯度分析方法,分析了秦岭的植被与海拔梯度的关系,得到秦岭不同植被景观类型的斑块数、分布范围、植被分布的高度均值和标准差,并以太白山为例,对太白山植物种进行了梯度分析。结果表明:秦岭各植被型的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基本上呈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海拔的增加,呈波浪式的变化趋势,自然植被在海拔1 325 m、1 500 m和2 930 m时出现峰值。乔木的多样性指数在海拔1 500 m和2 930 m时达到最大值,在海拔1 200~1 470 m和1 600~2 650 m左右处,乔木的多样性指数值较小,但均匀度指数却较高;灌木的多样性指数在海拔1 325 m时达到最大值;草本的多样性指数呈波浪式上升的趋势,海拔2 400 m和3 500 m左右处有2个峰值。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太白山依次出现温带草丛→温带落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和热带山地针叶林→草甸→高寒草甸等植被类型,并随海拔的升高,依次出现相应的植物种。  相似文献   

7.
基于DEM的森林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研究地区1:5万的地形图和1998年的航空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建立了以植被优势成分为主要依据的植被分类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e View3.2和矢量化软件R2V的支持下.建立研究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依据植被类型图与数字高程模型对不同植被类型在空闻上的分布与海拔、坡度、坡向等因子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各植被类型在研究区内的分布极不平衡,油松林和落叶松林是区内的优势斑块;随海拔的升高,植被类型变化明显,在1 700 m~2 000 m的海拔梯度内以油松、落叶松为主要植被类型.到2 000 m以上则以杨树、桦树为主;该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10°~25°的坡度范围内;植被类型与坡向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阴坡分布的植被类型明显多于阳坡.  相似文献   

8.
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澜沧江中游临沧市境内。该区域植被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呈垂直分布规律。在以往的研究中忽视了澜沧江两岸低海拔区域植被的研究。文章以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沿江两岸低海拔植物群落为主要对象,分析该区域植被类型及其物种组成,以期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在沿江两岸海拔750~1400 m区域,共计发现7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8个群系及8个群落类型。除季风常绿阔叶林外,其他7个植被亚型均为本次调查新发现,其中热带季雨林与暖热性针叶林是研究区域主要的植被类型,而暖热性针叶林与季风常绿阔叶林则受破坏较大,分别产生暖热性稀树灌木草丛和干热性稀树灌木草丛,而干热灌丛则小面积分布。并根据澜沧江周期性枯水期出现的狗牙根群落,新提出河流消落带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野外人员有关植被垂直带谱的实践经验,笔者利用分布在平顶山(双丰、桃山、兴隆三局交会处)的16块标准地做了分析。这些标准地设在海拔395米至1219、米的垂直空间。尽管坡度较缓(平均15°),植被类型的分布仍然有着比较明显的垂直性。  相似文献   

10.
管涔山森林植被与土壤类型的垂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涔山林区是山西省八大林区之一,位于吕梁山北端,山高坡陡,海拔高差及气候条件变化幅度大,植被和土壤垂直分布比较明显。为使该林区在森林经营管理中更加合理、科学,同时亦为专家研究提供依据,该文对管涔山东、西坡植被与土壤类型的垂直分布,以及经营措施作了较详细的阐述。指出亚高山草甸带下发育着亚高山草甸土,针叶林带下发育着棕壤土,针阔混交林带下发育着淋溶褐土,灌草丛及农垦带下发育着褐土性土和栗褐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雾灵山植物多样性与植被分布状况,采用样方法(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样方大小是10 m×10 m,草本层样方是1 m×1 m),对雾灵山植被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与分布状况受不同的坡向、坡位、坡度、海拔、温度、水热等因素的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特点,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草本层多样性的大小。低山农田、果林,低山落叶阔叶林,中山针叶林,高山草甸4个带谱随海拔的上升呈垂直分布。对雾灵山地区物种多样性及物种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利于生态恢复,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87个样地的调查研究表明,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植物群落有:栲林、木荷林、亮叶水青冈林、石栎林、华榛林、鹅掌楸林、桦木林、枫香林、华南五针松林、润楠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闽楠林、云山白兰林、三尖杉林、龙胜杜鹃林、映山红灌丛、竹林、马兰灌草丛等。植物群落景观具有明显的垂直性分布:海拔1 200 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海拔1 200~1 400 m之间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包括针阔叶混交林);海拔1 400~1 700 m之间为山顶矮林;海拔1 700 m以上为中山灌丛、草丛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呈正相关,各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云南蒋家沟流域土壤种子库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变化特征,明确种子库对植被垂直带谱的响应性机制及群落恢复潜力,选取蒋家沟流域8条海拔带[Ⅰ(2700~2900 m)、Ⅱ(2500~2700 m)、Ⅲ(2300~2500 m)、Ⅳ(2100~2300 m)、Ⅴ(1900~2100 m)、Ⅵ(1700~1900 m)、Ⅶ(1500~1700 m)、Ⅷ(1300~1500 m)]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的数量特征、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种子库相似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Ⅲ、Ⅱ海拔带的平均物种数和种子密度显著高于Ⅶ、Ⅷ海拔带,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与物种数量随海拔降低而逐渐减少;Ⅰ、Ⅱ、Ⅲ海拔带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M)大于5.000,Ⅶ、Ⅷ海拔带M小于3.000。种子库萌发物种以菊科和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海拔2300 m以上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海拔2100 m以下则以1年和2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各海拔带物种分布均匀性较好,除Ⅵ海拔带外,其余海拔带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大于0.900。Ⅲ海拔带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高,分别为0.942和3.006;Ⅶ海拔带的D和H最低,为0.810和1.720。除Ⅶ、Ⅷ海拔带以外,其余海拔带的土壤种子库均与临近海拔带种子库相似性最高,Sorensen相似性系数(CS)为0.400≤CS<0.550,且整体上表现为随海拔升高CS逐渐减小的趋势。蒋家沟流域植被群落土壤种子库的变化受海拔梯度的影响,与蒋家沟流域内气候的垂直地带分布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哀牢山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设于哀牢山各植物群的样地调查材料为依据,分析了哀牢山东、西坡不同海拔高度地带性植物群落乔木层林木的高、径垂直分布特征,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垂直分布态势。结果表明:该山地植物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呈单峰型分布格局,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乔木层林木的最大和平均树高、最大胸径值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而灌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出现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带下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带内;而草本层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则沿海拔梯度上升呈整体减小的趋势;累加其植物群落乔、灌、草3层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哀牢山东、西坡植物群落的Shannon-Wei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最大值出现在海拔高度2000 m左右。在相同海拔高度处,西坡植物群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高于东坡,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大于半湿性常绿阔叶林,而山顶苔藓矮林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最小。  相似文献   

15.
采用法瑞学派的样地记录法,对河南省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植物群落垂直分布与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区南北植物交汇、种类较为丰富,植物群落垂直分布明显,是秦岭以东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描述了埃塞俄比亚东南部Dello Menna森林植被的植物区系组成和植被结构。鉴定和描述了50个20m×20m的样方的植物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性,分析了已鉴定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还描述了木本植物种群结构。每个样方内,均记录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高度和胸径以及海拔、坡度。利用PC-ORD软件对植被进行分类。用Sorensen相似性系数探测群落之间的差异性。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Shannon均匀性来描述各种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共记录了53个科的171个维管植物种。豆科植物是主要的优势植物科系,包括13个属26种(1 5%),其次依次是菊科、唇形科和槭树科,各包括8个物种(4.6%)。根据植物分类结果,识别并描述了3个植物群落(Dalbergia microphylla群落、Grewia bicolar-Acaciabrevispica群落、Combretum molle-Combretum collinum群落)。植物区系之间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性存在差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海拔变化呈现出贝尔型分布。群落间植物随海拔梯度有一定的变化,表明海拔是决定植物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Dalbergia microphylla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高。优势种群落结构呈现出各种模型。植被可持续利用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植被无样地抽样调查技术和样地调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构成甘肃白水江地区大猫食物基地的主要森林植物群落类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区森林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分析了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在食物基地内包括了全区6个植被带中的4个。研究表明,该地植被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明显。对种子植物的区系特征分析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并且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  相似文献   

18.
宝天曼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对宝天曼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 ,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最大 ,灌木层次之 ,乔木层最小。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灌木层。灌木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大于乔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大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大值出现在高海拔和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的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 ,但其较大值在各海拔群落都有分布。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高值多分布在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分布在中等海拔群落 ;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各种指数以及草本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