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国家调低稻谷保护收购价后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状况,湖南、湖北、江西和河南4省水稻专家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稻区2018和2019(预测)两年水稻总体种植面积持续缩减,主要是湖南和江西“双改单”和种植结构调整所致,而湖北和河南面积略有增加。稻区内2018年稻谷销售进度明显滞后于上年同期,稻谷价格也不同程度下跌。这主要受国家保护价下调影响。而优质稻谷销售进度和价格受影响较小,其流通表现出更强的市场化。2018年水稻种植人工、地租、化肥和总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地租和人工成本增加是总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2018年稻米加工企业稻谷收购量、收购价和稻米批发价均不同程度降低。稻区内优质稻和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比均为64%;籼稻面积占比97.6%。不同水稻种植技术应用比例表现为抛秧>手插和直播>机插;再生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稻渔模式迅猛发展。同时,稻区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着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下降,订单农业发展风险重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修缮主体不明确,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偏低,稻渔模式无序发展隐患大,农民卖粮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区域稻米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建议政府调整粮食收储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政策和补贴支持力度,加强对再生稻和稻渔模式发展的引导,加大科研攻关投入。  相似文献   

2.
滨海盐碱稻区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有效利用盘锦稻区的土地、灌溉水、温光等农业资源,提高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减少化肥农药对稻谷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按照无公害水稻生产的相关标准,结合盘锦稻区水稻生产现状,在深入研究机插水稻定量播种旱育壮秧、定量本株稀植移栽、定量施肥、定量灌溉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多项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滨海盐碱稻区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整地、育苗、移栽、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提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以全面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浙江、江西、安徽、湖南四省342户农户水稻种植的微观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影响长江中下游稻区农户用种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农户用种行为受水稻种植规模、农户年龄、从事水稻种植年份、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和是否拥有农业保险等因素影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通过育种政策引导培育广适性品种,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补贴政策引导鼓励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农业保险以提升稻农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4.
闽东推广再生稻经验何绍锵,池晓雯(宁德地区农业局)一、推广再生稻的基本情况历来,闽东稻区的中稻面积均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中稻一冬闲是当地最主要的耕作制。1988年在中稻区进行中稻一再生稻种植的多点示范,1989年全面推广,五年来推广再生稻累计...  相似文献   

5.
创新发展湖南优质稻米产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南是全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区 ,水稻种植面积387万hm2、稻谷总量2560万t,面积、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3.3 %和14.4% ,相当于北方14省水稻生产总和 ,相当于泰国的水稻生产总量 ,水稻种植面积和稻谷生产总量一直稳居全国首位。水稻是湖南农业的优势产业 ,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稻谷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5% ,占人平纯收入的35.3% ,为农业经济总量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石支撑 ,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湖南始终抓住水稻这一优势产业 ,坚持不懈地按照市场化、企业化的产业思路开发优质稻米 ,全面提高稻…  相似文献   

6.
持续一定时间的深水灌溉是稻渔共生的必要条件。稻渔共生条件下水稻品种优质、高产、抗倒伏性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稻谷量质安全。本文阐述了稻渔共生下水稻品种的筛选、倒伏的危害与抗倒伏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深水灌溉对水稻茎秆力学、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的影响等研究进展,旨在为稻渔共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鳖对水稻产量形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稻田养鳖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于2018年在湖南省长沙县明月村采用田间试验,比较黄华占稻鳖共作再生季(RHT)、Y两优800稻鳖共作再生季(RYT)、黄华占常规单作再生季(RHN)、Y两优800常规单作再生季(RYN),4种模式的稻米产量和品质(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品质、食用品质).结果显示:稻鳖共作模式有利于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实粒数,显著提升再生稻的产量;提高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提升稻米的外观品质;但对于稻米RVA特性和蛋白质的含量及组成两个品种的作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8.
江苏评出 18个优质稻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稻米》2001,(3):11
为进一步摸清水稻优质品种资源 ,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水稻 ,江苏省日前举办了首届优质稻谷评比活动。近年来 ,江苏省水稻优质化进程有了较大突破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有18个粳稻样品达到1999年颁布的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其中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稻谷标准的有2个 ,二级的有5个 ,三级的有11个。18个优质品种中 ,适合在江苏省不同区域推广的粳稻品种 (系 )有 :适宜在沿淮及淮北稻区种植的早丰9号 ,淮北稻区种植的97 -1,苏中及沿淮稻区种植的盐粳5号和泗稻10号 ,太湖稻区种植的86优8号 ;可以加快产业…  相似文献   

9.
新稻38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滇型不育系LA28作母本、恢复系LC10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水稻新品种,2011年5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2 a区试平均产量801.85 kg/667 m2,较对照秋田小盯增产9.42%,稻米品质达到国标稻谷三级标准,适宜在新疆南、北疆春播稻区和>10℃的总积温3 000℃以上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对2018年济宁市水稻种植面积、栽培管理方式、品种结构与产量、栽培技术发展情况、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绿色稻米发展战略和品牌建设实施情况,农业经营主体、稻谷加工企业及生产经营模式变化情况等开展了调查,进行了2018年济宁水稻种植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总结济宁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动农民种稻积极性,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加强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提高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江西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状况,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从产业发展基本特征、生产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稻渔综合种养以稻虾(占比70.77%)、稻鱼(占比15.16%)、稻蛙(占比6.59%)、稻鳖(占比4.79%)为主要模式,94.26%的稻渔综合种养土地规模在1~50 hm2之间,81.44%的稻渔综合种养以农场或合作社为经营主体。与传统稻作相比,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综合收益平均增加5.30万元/hm2,化肥投入平均减少50.93%。15.27%的稻渔综合种养田为低产和冷浸田,有效提高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社会效益显著。根据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存在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中农户的建议,提出了应在政策、技术和品牌推广方面给予支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西作为双季稻主产区,多措并举确保了早稻面积落实落地。然而,通过连续2 a的追踪调查发现,种粮大户对促粮政策反应不一。同时,早稻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农户种植意愿再度回落、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短板,促粮政策宣传和落实不到位、地方财政紧张、农田生产条件改善有限、防灾减灾压力大、农资价格上涨、农户缺乏高效种植技术等问题。建议提高早稻生产补贴政策效率、增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精准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技术支撑与服务指导以及相关扶持政策,以巩固提升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推动江西早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稻生产形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1991-2007年中国各省(区、市)水稻生产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7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1991年的3 259.01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2 891.90万hm~2,下降幅度达到11.26%;水稻单产从1991年的5 745 kg/hm~2上升到2007年的6 433 kg/hm~2,上升幅度11.98%,单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水稻总产变化相对平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明显下降,中部和西部变化相对平稳;南方水稻种植面积明显下降,东北地区明显上升,华北、西北地区小幅下降;南方地区单季稻比例快速上升,双改单现象明显,这是导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下降的重要原因.要保证全国水稻生产平稳发展,重点在于稳定南方水稻种植面积,一要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二要合理处理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之间的结构调整,三是稳定双季稻种植面积.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要稳定湖南、江西等水稻种植大省的双季稻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4.
许咏梅 《茶叶》2011,37(4):237-241
本文利用贸易测算指标显性比较优势RCA、相对贸易优势RTA、贸易综合互补指数OBCij,等指标对我国各区域省份茶产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以及茶产品贸易流通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海南具有显性比较优势,而湖北、广东、重庆、四川、江苏等省份茶叶不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5.
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籼稻稻瘟病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比较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中籼稻稻瘟病抗性在六个省抗性鉴定点的表现及差异。【方法】试验材料为2013-2017年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800个籼稻参试品种(其中早籼111个、中籼468个、晚籼221个),在浙江、湖南、湖北、安徽、福建和江西共六个鉴定点进行稻瘟病(苗叶瘟和穗瘟)的抗性鉴定。【结果】800个籼稻品种中有47.5%表现为中感稻瘟病,其次为中抗、感和高感,表现为抗的品种所占比例只有0.2%,没有表现为高抗的品种。早籼、中籼和晚籼稻瘟病综合指数六点平均值分别为4.95、4.85和4.54,均属于中感水平。在六个抗性鉴定点中,浙江点综合指数最低,湖北点苗叶瘟最重、穗瘟损失率最低,安徽点苗叶瘟最轻,福建点穗瘟发病率最低,江西点穗瘟发病率、穗瘟损失率和综合指数均为最高。根据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分析,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五个鉴定点均表现为中感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福建点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根据穗瘟损失率病级分析,浙江、湖南和湖北点均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安徽点表现为中感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福建点表现为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且抗和高感的品种所占比例均为六点中最高,表现为感的品种所占比例为六点中最低;江西点各抗性类型品种的所占比例差异不大。【结论】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籼稻参试品种的稻瘟病整体抗性水平一般。相同的一套品种在不同的鉴定点表现有所不同,用各点的平均值评价参试品种的抗性可以充分、客观地反应参试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19年我国停止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2020、2021年连续2年上调稻谷最低收购价并实行限量收购,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进入深化阶段。通过对江西省万年县12个乡镇600户粮农展开问卷调查,系统掌握不同粮食主体对粮食最低收购价上调的反应,认为地方政府仍应不断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加强对中储粮系统引导、监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引导粮食经营主体主动适应市场,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恢复系桂9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恢复系桂 99系采用栽野杂交中间材料为母本 ,以恢复力强 ,并抗稻瘟病多种生理小种的材料为父本进行杂交即优良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选育而成。用其与珍汕 97A配制的组合汕优桂 99,1990~ 1993年累计推广 2 0 93.0 8万亩 ,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