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搞沙棘资源建设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沙棘》1998,11(2):1-3
1997年是黄河中游沙棘资源开发利用重要的一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黄河中游地区环境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促进了黄河中游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的发展。 1 黄河中游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得到中央和国家有关机构的重视 1997年中央和国家有关机构在黄河中游地区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促进本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发  相似文献   

2.
1995年,在黄河中游沙棘资源开发利用中,沙棘资源建设仍然是主旋律;开发利用出现新的生长点,增加农民直接经济收入;科学研究在沙棘育种领域实现突破,为沙棘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技术推广与国际合作为开拓新的领域和市场发挥了作用。11995年黄河中游沙棘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综述1.1 沙棘资源建设据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区)水土保持局(处)上报统计数据,1995年黄河中游六省(区)共营造各类沙棘林5.59万hm~2,继续保持了发展的势头。在总面积中,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无定河、皇埔川、三川河、定西县)种植1.33万hm~2,面上种植  相似文献   

3.
《沙棘》2000,(2)
2000年3月18日~19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邀请有关沙棘、水保、林业方面的11位专家在西安召开了UNDP项目《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建设技术规程》专家审查会。这次会议得到了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卢顺光副主任专程到会指导。陈伯让副局长首先代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对各位专家、领导对该项目的关心、支持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加快黄河上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水利部、黄委会贯彻中央“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战略部署,把…  相似文献   

4.
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的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于1994年9月20日~22日在甘肃省庆阳地区镇原县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水利部沙棘协调办公室、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领导同志和有关7省(区)、15个县的代表60余人,有关科研和新闻单位的同志列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水利部钮茂生部长,1993年9月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召开的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传达了水利部沙棘协调办公室和黄委沙棘办公室于1994年6月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沙棘育种工作研讨会的有关精神;会议听取了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副局长兼黄委沙棘办公室主任于倬德同志,题为《办好示范区,把黄河流域沙棘资  相似文献   

5.
《沙棘》2002,(1)
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 6省区沙棘资源面积占我国沙棘资源总量的80 %以上 ,作为我国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主战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产生于该地区的沙棘文献在全国沙棘文献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为我国沙棘开发利用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新形势 ,更好地服务于黄河上中游 6省区沙棘生态建设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沙棘办公室的支持下 ,经过充分协商 ,于2 0 0 2年 1月 ,成立黄河上中游 6省区《沙棘》杂志工作网 (站 )。经研究决定 ,《沙棘》杂志…  相似文献   

6.
《沙棘》1998,(4)
砒砂岩区是黄土高原剧烈侵蚀的中心,是影响黄河产沙的关键区位。但是由于砒砂岩区沟壑纵横,黄土流失贻尽,基岩大面积裸露,干旱少雨,各种植物措施在这里都难以奏效,以砒砂岩为材料治沟打坝,难度也很大。因此砒砂岩区是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的一个难点。 1985年,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提出了“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的号召之后,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在该区积极开展沙棘种植试验和示范,先后开展了沙棘试点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砒砂岩沙棘育种、沙棘生物坝等沙棘治理和科研项目。经过当地水保部门和广大群众十余年的努力,在砒砂岩区成功种植沙棘5.33万hm~2,实现了黄土高原治理难点上的重大突破。现在砒砂岩沙棘种植区已是浓荫护夏,红果迎秋,鸟儿翔飞林间,沟谷溪流清辙见底,呈现出勃勃生机,生态景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砒砂岩沙棘治理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今年已拔出专款实施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全面掀起了砒砂岩区沙棘资源建设的高潮。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水土保持法》执法检查组赴伊克昭盟进行了专项检查指导。  相似文献   

7.
《沙棘》1997,(2)
由水利部立项下达,黄河水利委员会沙棘办公室、内蒙古伊克昭盟水保研究所和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共同承担的内蒙古砒砂岩地区沙棘育种研究课题,于1997年4月23日~24日在北京通过部级鉴定。 砒砂岩地区位于晋陕蒙接壤地带,有“地球环境癌症”之称,风蚀、水蚀严重,一直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和难点地区。水利部立项下达沙棘育种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沙棘良种选育提高这一地区沙棘种植的发展速度,促进水土流失治理。课题组在艰苦条件下经过5年努力如期完成了科研任务,选育出2个复合无性系新品种(原种)“黄河1号”和“乌沙2号”。经研究测试,“黄河1号”百粒鲜果重超出本地对照58. 02%,棘刺数减少34. 88%,单株产量提高102.75%,综合评价值超出33. 95%;“乌沙2号”百粒鲜果重超出本地对照203. 53%,棘刺数减少79. 07%,单株产量提高63. 79%,综合评价值超出78. 70%。  相似文献   

8.
《沙棘》2000,(1)
为了进一步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步伐 ,推动全国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工作 ,我部决定命名在沙棘资源建设开发方面成效突出的河北省丰宁县等 1 1个县 (旗、市 )为“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希望被命名县再接再厉 ,加大沙棘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力度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 ,为建设山川秀美的“三北”地区做出更大贡献。附件 :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八日关于命名“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步伐和西部地区突飞猛进的区域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开发利用也频传喜讯。回顾过去的一年,黄河流域沙棘开发利用主要特点是:资源建设有了突破,加工生产不断发展,市场经销继续扩大,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1 资源建设上的新突破 1994年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建设,贯彻1993年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会议精神,在各级水利水保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韩菜  杨顺利 《沙棘》1995,8(2):39-40
1994年青海省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工作,以贯彻1993年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议精神和1994年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立工作会议精神为主题,抓住资源建设、开发利用、经营销售、科学研究四个环节,全面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 资源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根据1993年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议提出的“使沙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保  相似文献   

11.
《沙棘》1998,(1)
应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邀请,由玻利维亚财政部和中国国家科委资助的玻利维亚沙棘考察团一行2人,于1997年10月23日至11月5日对我国的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访问。 这一考察团由玻利维亚农牧业部农艺师Edagar Zapata Caero和玻交通部公路局环保农艺师Walter Gomez Medina组成。他们对沙棘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畜牧业、道路护路林建设及初级加工利用等领域十  相似文献   

12.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为防止水土流失,帮助偏远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开发丰宁沙棘资源,于1995年秋在四间房村、六间房两村租赁荒滩荒山近700hm~2,1995年秋栽植沙棘围栏153. 3hm~2,1996年秋春丰宁满族自治县水利水保局领导带队抽出六名技术人员借助秋春雨多易成活的机率,去秋在六间房片栽植沙棘 4 6. 6hm~2,在四间房片补植沙棘26. 7hm~2,今春又在六间房栽植沙棘13. 3hm~2,刺槐6. 7hm~2,在四间房河滩栽植沙棘(15万株)100hm~2,植优种无刺沙棘10hm~2,超额50%完成年度栽植沙棘计划。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国家已经确定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措施和切入点,而造林绿化又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关键。所以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造林绿化工程,彻底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85年原水利部钱正英部长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以来,黄河流域的沙棘资源建设及加工利用得到了迅速发展,沙棘已在增加黄土高原植被,保持水土,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沙棘种植长期采用野生品种,粗放经营,果实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着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群众自发种植的积极性.为此,近十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在狠抓沙棘资源发展的同时,积极致力于沙棘优良品种的培育工作,先后投入40多万元,与中国林科院等单位合作,选择了内蒙古磴口、东胜,甘肃天水、西峰,山西离石等地作为沙棘良种培育与繁殖基地,形成了以磴口基地为中心的沙棘良种选育网络.目前该网络已配备了较为先进的育种设施,运  相似文献   

15.
《沙棘》1999,(4)
·专槁·加大沙棘开发力度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服务…,··。·,··,··,………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GI(~2发展沙棘保持水土建设生态农业——沙棘治理砒砂岩考察报告—,………·、··’·’…”………水利部沙棘治理砒砂岩考察组I(l~5青海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张鹏!(6~8陕酉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再上新台阶……………、…………………………………··柳秀兰I(9~11宁夏沙棘资源建设工作进展与设想………………·,………………·,…·,…王景山杨志让巨(12~13发展沙棘产业…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指示精神 ,总结交流沙棘生态建设的经验 ,更好地发挥沙棘在三北 (西北、华北、东北 )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水利部于 1 999年 1 1月 1 2~ 1 3日在内蒙古东胜市召开了“三北地区沙棘生态建设工作会议”,我国著名的水利水保专家、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 ,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等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水利部在会上命名了 1 1个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砒砂岩典型地貌和沙棘治理样板工程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家对沙棘治理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多风沙和土地生产力低。综合治理的方略是充分开发利用土地和降水等资源,建设好基本农田,带动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同时还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方法上应当以小流域为单元,贯彻综合治理、集中治理和连续治理的方针。为了实现本区经济振兴应积极发展水土保持产业。主要途径包括:发展经济林,种草种灌。发展畜牧,开发和利用沙棘资源;改造沙漠,发展“绿洲农业”和治理“四荒”资源,发展水土保持股份合作制等。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随着辽宁省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及水利部沙棘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下,辽宁沙棘开发利用工作在资源建设、生产加工、科研推广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1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省委省政府对沙棘开发利用工作十分重视.原省委书记戴书理同志1993年10月到辽西视察之后,又听取了省水保办主管沙棘同志的汇报,给几位省长写了《关于开发沙棘产业的几点意见》的送阅件,省长闻世震、常务副省长肖作福同志都作了重要批示.因此,在精简机构、减编裁员的情况下,1994年8月,省编委正式下达文件,批准成立了辽宁省沙棘开发利用中心,为隶属于省水利厅领导的县处级事业单位.该中心主要职责是承办水利部和省水利厅交办的有关业务;负责全省沙棘资源建设、开发的组织协调和规划工作;做好开发医药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等沙棘系列产品工作;负责全省沙棘方面的科研攻关工作等.省沙棘开发利用中心的成立,为统一协调全省沙棘资源建设、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目前,该中心正在积极组织调进各方面专业人才,努力为沙棘开发利用工作提供服务.有沙棘资源的市、县也相应的建立了机构,配备了相应的人员.辽宁省沙棘资源建设、开发利用工作已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2 沙  相似文献   

19.
折占平  王世平 《沙棘》2004,17(3):26-27
为了加速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多年来,东胜区政府紧紧围绕水利部提出的“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的号召,拉开了大规模种植开发沙棘的序幕。截止2003年底,东胜区累计种植沙棘面积3.87万hm^2,保存面积2.8万hm^2。  相似文献   

20.
李敏 《沙棘》1997,10(3):41-46
1996年是我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这一年,国家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人民治黄赢得了50年安澜的成就;《水土保持法》颁布5周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60周年。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对黄河中游沙棘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影响,促进了沙棘事业的发展。1 沙棘资源建设的新进展1996年黄河中游沙棘资源建设的成就得到了中央领导和部委领导的重视,提出了一些新的指示和意见,从而推动了沙棘资源建设的发展。1.11996年迎来了人民治黄50年安澜的巨大成就,但是,黄河防御大洪水的能力继续处在较低的水平。1996年8月郑州花园口站发生7600m~3/s的洪水,相应水位94.78m,比1958年花园口站2230m~3/s相应水位高出0.92m。据考证和调查,1996年8月洪水是100多年来出现的最高洪水位。1996年全国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200亿元人民币,大江大河的水患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治理黄河的泥沙水患得到中央政府的特别重视,沙棘又一次被国家总理提到了治理黄河的议事日程上。《中国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