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材抓具爪形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景欣  史济彦 《林业科学》1992,28(6):538-544
首先对我国木材抓具中的三种基本爪形,即近似横椭圆爪形、近似圆爪形和近似竖椭圆爪形,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借助于电测技术,在密实楞抓取的工况下,测试了木材抓具爪形对抓具抓取性能的影响、测试指标有抓取力、抓取量、单位抓取力和抓取过程中的“卡死”次数。结果表明,不论从力学角度还是从抓取性能实测结果来看,近似横椭圆爪形性能较好,圆爪形次之,近似竖椭圆爪形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论述了 DZ_1型电动卷筒式木材抓具应用过程中的技术、经济效果。分别对 DZ_1型木材抓具的作业生产率、归装作业情况、抓取能力系数、满载率和作业中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了实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木材抓具作业生产率装车时为85m~3/台·时,归楞时为90m~3/台·时;装车作业每吊循环时间为2′38″—4′45″,归楞作业每吊循环时间为2′24″—4′26″;最大设计抓取能力系数可达2.59;抓具最大满载率可达98%等,充分显示出了木材抓具在生产中应用的优点,对于今后木材抓具的研制有一定的借签意义。  相似文献   

3.
贮木场装卸桥的木材抓具就其抓取木材的部位不同,可大体分为端向抓具和径向抓具两大类。端向抓具结构庞大,工作灵活性较差;径向抓具结构简单,工作灵活。但目前的径向抓具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腭爪不能顺利地插入楞堆原木缝中。为此,中南林学院森工系采运教研室进行了一种新型的腭爪式木材抓具的研究、设  相似文献   

4.
抓具已在各个部门广泛应用。它分为电动葫芦驱动的(ВМГ—5、ВМГ—10、МЛТИ—10/5和МЛТИ—20)、液压驱动的(ГГ—5)和具有中心螺旋的单头丝杠驱动的(ГМЛ—4和ГМЛ—5),以及茨尼麦设计的端面结构木材抓具。使用经验证明,尽管抓具有很高的生产率,但缺点是个别组件(如液压缸、标准电动葫芦等)的可靠性差,同时很难得到备件。莫斯科森工学院研制出一种新的木材抓具。该抓具腭爪的开闭是通过对称布置的螺旋推杆来实现的。它直接作用在腭爪上,使之产生较大的抓取力,这样可以保证腭爪具有最大的转动力矩,因此该抓具抓取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兴安岭林区的生产和技术条件,选择了电动卷筒式木材抓具;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研制成功了我国林业上第一台电动卷筒式木材抓具(DZ_1型)。并且对该抓具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认为这种形式的木材抓具工作可靠、抓取力大,比较适合我国林区的作业情况  相似文献   

6.
薛刚  曹均 《林业科技》1992,17(1):45-48
本文通过大量的抓取木材试验,经过理论分析,探索振动抓取阻力及其振动参数对抓取阻力、抓取性能的影响,选出最佳振动参数,这对于设计振动木材抓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薛刚  孟丽 《林业科技》1992,17(3):47-49
在设计和研究抓具系统的功能和各种特性时,首先必须对抓具颚爪的抓取曲线进行研究。本文分析和论述了抓具的抓取轨迹曲线、影响抓取轨迹曲线的因素以及抓取曲线的绘制。  相似文献   

8.
孙全颖  陆怀民 《林业科学》1995,31(4):360-366
给出了中心驱动式木材抓具有两种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抓取力计算公式,对中心驱动式木材折旧抓具的优化设计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编制了优化设计程序,取得了一些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木材抓具抓取阻力的几种计算方法,说明了它们的计算原理及出发点,对这几种木材抓具抓取阻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参照国家专业标准《林用门式起重机基本参数与型式》,确定了木材抓具的主参数——抓取量。由于木材抓具的抓取量与抓具自重息息相关并且在此基础上确定,故本文统计了国内外所出现的木材抓具的有关参数,得出了木材抓具自重与抓腔面积以及与抓取量的统计公式,这些公式可以评价木材抓具的综合完善水平、确定出木材抓具自重的极限量。在此基础上确定的木材抓具主参数——抓取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际意义,对今后木材抓具标准的制订也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QM-5型装卸桥试验台的组成,各部结构及工作原理。该试验台,主要用于振动及非振动木材抓具的抓取阻力及其性能的试验研究,可为木材抓具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推导了中心驱动式木材抓具抓爪运动轨迹方程,建立了计算木材抓具理论抓取面积的计算机程序,并对抓取面积同抓具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统计了国内外木材抓具的比重量系数、木材抓具的开闭比功率、木材抓具回转比功率以及液压式未材抓具液压系统工作比压力等评价指标,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木材抓具的比重量系数与其额定抓取量成线性关系;抓具开闭功率与其额定抓取量成线性关系;液压式木材抓具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与其抓取量成线性关系。与此同时也得出了木材抓具有关参数的计算公式,对今后木材抓具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型抓具     
苏联“苏合洛日斯基”机械厂设计成功一种-185型电力液压转动的抓具,其起重量可达32吨以上。该抓具可用于各种类型汽车运输,专用铁路站台,楞堆及送原条及原木于高架桥造材设备等。JIT-185型抓具由机架,夹爪吊挂拉杆,闭合夹爪同步器拉杆及遥控系统电力液压传动装置组成。液力设备包括偏心活塞泵(生产率35升/分),安全卸载阀,带电力液压操纵的液力分配器,闭合夹爪及转动抓具的液力缸(活塞直径相当于160及125毫米,活塞杆直径100及70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光弹性实验的方法揭示了抓爪截面的应力分布规律,得出竖椭圆形、圆形和横椭圆形爪受力状态良好。木材抓具的抓爪,在不利工况下的危险截面是位于撑杆与抓爪联结爪耳处的内缘,该处所受应力最大。利用本试验所得的数据与公式,可以求出不同材料,不同截面尺寸的抓具允许收紧力,并以此可以进行横椭圆形爪的原木归装抓具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农林局组织省木材公司、省林科所、省林业勘察设计院、郴州林机厂和莽山林(土?力)等单位组成湖南林业索道试验小组,于1973年4月试制成功了湘林集材绞盘机。经过生产试用证明,该机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拆装容易,便于搬运;采用挠性爪型联轴节,传动平稳,安装对中容易;卷筒制动、离合为联动装置,工作手柄少,操纵方便;两个卷筒可以同时或交替工作,都具有正转、反转、制动、滑行四个动作和两种不同的速度,回空速度快,起重量较大。可做集运材索道动力,适应顺逆坡集材,还可用于貯木(土?力)装车、归楞、出河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防止悬挂在桥类起重机上的抓具,在装卸木材或其它货物作业中产生偏斜和旋转,特发明了该防偏防转装置.通过装卸木材实践证明,该装置工作可靠,抓具的抓取效能提高,木材升降平衡,效果良好.在桥类起重机的抓具没采用该装置以前,当抓起木材或其它不规则的长大件货物时,悬挂抓具的起升钢丝绳和抓具不能保持直立状态,常发生偏斜摇摆和旋转,  相似文献   

18.
卧式液压抓具翻背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卧式液压抓具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入手,将液压抓具驱动机构分为一个反向四杆机构和一个五杆摇块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机构在抓具抓取时所起的作用,提出了抓具翻背原因以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5~10公顷以下小面积伐区作业时,装载机作业位置需经常改变位置,并须限制沿直线段集材时的集材载量,苏联需要发展自走式装载设备。此类型设备需配装的驾驶室在作业伐区内能够更换伐木打捆机具。苏联中央森林工业机械动力科学研究所,研制成的可变换装载机具的实验样品ЛП—19型装载机(如图一),整个装载装置是由构架、腭爪及可转动支架所组成,抓具的伸臂绞接在一起,抓具攫配部份安装在液压臂上。变换方位时腭爪与构架之间借助于液压缸的动作使抓具夹紧木材以及抓具的脱开如图二;集下来的原条沿同运材岔线垂直方向归楞,可减少拆捆和相应缩短集材距离。原条楞堆在根部一端允许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种结构的容器在装配、运行时须经常使用特制抓具的情况,设计了一种适用抓具。根据经典材料力学,采用危险截面法初步确定抓具各零部件尺寸,用经典公式对螺纹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分析。建立了抓具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力学分析,按行业规范对结果进行评判。根据相关规范提出试验验证方案,从而确保抓具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