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点叉尾(鱼回)亦称沟鲶,属鲶形目(鱼回)科鱼类,杂食性,喜群食,多栖息于水体底层,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杂食性名贵经济鱼类.其适温范围0~38℃,正常生长溶氧2 mg/L,最适3.5~7 mg/L,pH值5~8.5,盐度范围0.1%~8%,试验考虑到斑点叉尾(鱼回)耐低温,经济效益好的特性,开展了斑点叉尾(鱼回)高密度流水养殖,首创了新疆地区斑点叉尾(鱼回)高密度流水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斑点叉尾鲴亦称沟鲶,属鲶形目,鮰科鱼类,适温范围0~38℃,最适溶氧3.5~7mg/L,pH值5~8.5,适盐0.1~8。杂食性,多栖息于水体底层,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名贵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亦称沟鲶,属鲶形目,科鱼类,适温范围0-38℃,最适溶氧3.5-7mg/L,pH值5-8.5,适盐0.1-8。杂食性,多栖息于水体底层,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名贵经济鱼类。红雁水产公司近年来开展了斑点叉尾高密度流水养殖,首创新疆地区斑点叉尾高密度流水养殖模式,并获得乌市2002年科技进步三等奖。1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若军 《内陆水产》2005,30(11):14-15
斑点叉尾鮰又称美国鮰鱼、沟鲶、河鲶.隶属于鲶形目,鲶科,属肉食性鱼类,现已驯化为杂食性,以吞食为主,性贪食,喜群食,多栖息于水体底层。性情较温顺,有群集的习性,易捕捞。生存水温为0-38℃,最适生长温度为18~32℃;正常生长要求溶解氧在3mg/L以上;适应pH值6-8.9,最适pH值6.8~7.5;适应盐度为0.2-8,5。斑点叉尾鮰个体大,含肉率高,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白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作为饲养鱼类以来,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现将其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斑点叉尾鮰俗名沟鲶、河鲶、美洲鲶,隶属于鲶形目.鲶科.广泛分布于北美洲的淡水和咸水水域中,属温水性底层鱼类,适温范围0~38℃,最适生长温度18~34℃,正常生长溶氧要求3毫克/升以上,pH值5~8.5之间均可生存。由于其具有适应性强、生产快、易饲养,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2005年我们在老观寨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是名优淡水经济鱼类,它具有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食性杂、生长快、易捕捞、肉味鲜美、出肉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淡水名优养殖品种。我们于2003~2006年对斑点叉尾鮰进行苗种培育试验,共培育5~8cm鱼苗199.52万尾,平均成活率达92.8%,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积累了比较成熟的苗种培育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是美国淡水渔业中主要养殖对象,肉质细嫩鲜美。这种鱼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食性广,耐寒抗暑(1—39.3℃)、抗病能力特强,生长迅速,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斑点叉尾鮰可在池塘中与家鱼混养,也可单养。斑点叉尾鮰属杂食性鱼类,人工养殖昼夜摄食,最适生长水温13.8—35.7℃,pH值6~8.9均可生长,适盐度范围在0.1~8‰,溶氧在1mg/L时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8.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原产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最大个体可达35kg。是美国淡水鱼主要养殖对象,其产量占淡水鱼之首。 斑点叉尾鮰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为0—38℃,生长水温为15—32℃;正常生长要求溶氧范围3—5mg/L,当低于1mg/L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美洲,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经长期驯化后,已成为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斑点叉尾鮰具有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抗病能力强、肉味美、出肉率高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斑点叉尾鮰需求急增。刺激了国内斑点叉尾鮰养殖,特别是一些内陆省份。相继建立了养殖基地。现将斑点叉尾鮰无公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小立  黄晶柱 《内陆水产》2004,29(12):28-30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对斑点叉尾鮰苗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3~25度条件下,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对斑点叉尾鮰苗种的半致死浓度(96TLm)分别为3.846mg/L、4.446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0.3846mg/L、0.4446mg/L。建议在斑点叉尾鮰的养殖生产中要谨慎使用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  相似文献   

11.
斑点叉尾鮰是我国成功引进并广泛推广养殖的一种淡水经济鱼类,根据斑点叉尾鮰喜聚群、易驯化、能食人工饲料等适宜高密度养殖的生物学特性.开发斑点叉尾鮰池塘健康养殖高产技术,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Ictalunes punctaus)亦称河鲶、沟鲶、美洲鲶,在分类学上属鲶形目,鮰科。原产于美洲.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东南亚及西欧部分国家和地区。斑点叉尾鮰是美国的主要淡水养殖鱼类.近几年主要通过加工成鱼片进入市场,现已成为全美第四大水产消费品。我国于1984年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鮰。该鱼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易繁殖,适应能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但斑点叉尾绷的疾病较多,从病毒感染到寄生虫的侵袭均可造成大批量死亡。因此.其病害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现将笔者在安化、沅陵等地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角回疾病的调查情况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罗法刚 《内陆水产》2004,29(10):18-18
斑点叉尾鮰(Ictalurws punctatws)亦称沟鲶(Chanmel catfish)属,鲶形目(Siluriflrmes),鮰科(Ictaluridae)鱼类。斑点叉尾鮰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现在基本上全美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斑点叉尾鮰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易养殖、易  相似文献   

14.
斑点叉尾鮰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顺林 《水利渔业》2004,24(4):45-46
斑点叉尾鮰喜弱光,底层活动,性成熟个体有打洞习性,并由此可引起亲体发病,水体中溶氧低于0.8mg/L时开始浮头死亡。体长4cm前以滤食浮游生物为主,5cm后逐渐转化为杂食性,性成熟后仍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介绍了苗种培育、池塘和网箱养殖成鱼技术。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属鲶形目、细科,原产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并很快在中南省区大面积推广。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一渔场从2001年起,连年从四川引入斑点叉尾鮰夏花育种并养成食用鱼,至2004年以后,每年产出商品规格0.5.1.5k左右的斑点叉尾鮰食用鱼5万kg以上,初步形成了一套规模化高效养殖的生产技术,并于2005年承担了黑龙江省农业重点科技开发项目斑点又尾鮰的繁育养殖。2007年人工繁殖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美洲,又称沟鲶、美洲鲶、河鲶。该鱼由于具有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斑点叉尾鮰有三大优点:肉质细嫩、味鲜美、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摄食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低(1.3-2.0),适于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无肌间刺、适于机械加工、宜作快餐原料。斑点叉尾鮰可池塘单养、混养、以及网箱等方式的养殖。  相似文献   

17.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属鲶形目,鮰科,是我国二十世纪末从美国引进的鱼类新品种,具有适应能力强、食性广、生产速度快、易饲养且肉味鲜等特点,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2006年,我县两市镇等5个乡镇推广斑点叉尾鮰养殖,套养专养面积314hm2,收到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养殖推广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广根 《内陆水产》2005,30(5):28-28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国鮰鱼。隶属鲶形目、鲶科。原产于美国,是一种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斑点叉尾鮰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体表无鳞,无肌间刺,加工、食用方便,在国际或国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鮰在我县水库小体积网箱养殖的可行性.我站于2004年5月16日至2004年10月20日进行了水库小体积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鹏飞 《内陆水产》2007,32(1):33-34
斑点叉尾鮰俗称沟鲶,属鲶形目,鮰科鱼类,是美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斑点叉尾鮰是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4与云斑鮰同时引进的一种鮰科鱼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现已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养殖,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名贵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美洲鲶,原产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饲养,原为肉食性鱼类,通过驯养后转为杂食性。该鱼属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其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快,易饲养,其含肉率高,营养丰富,肉质细嫩鲜美,尤其无肌间刺。适宜加工,是出口欧美国家的首选水产品,最适宜中型水库网箱养殖。我县有6座中型水库,库区自然资源良好,上游无工业和生活污染,水质优良,发展无公害斑点又尾鮰养殖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