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田间系统采样研究基础上,将影响系数法进行补充后应用到对特异值处理中,运用地质统计学原理探讨了小尺度条件下土壤水盐信息及株高、茎粗两生育指标的空间结构性并建立了变差函数模型。结果显示各信息均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化变量特征和较好的空间结构性,可用区域化变量理论来分析研究,且经特异值处理后C0值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弥补了单纯采用经典概率统计法对作物生育指标进行分析的不足,对作物信息进行空间结构性和定量化研究为精确农业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冬小麦抽穗期的生理性状指标——叶面积指数(LA I)的采样分析,探讨LA I的空间结构性,并建立变差函数模型。结果表明:该变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化变量特征和较好的空间结构性,可用区域化变量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该模型的建立弥补了单纯采用经典概率统计法对作物生理性状进行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了解土壤养分的时空间变异特征,可以为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田间精准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江苏省姜堰市西华农场为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详尽地分析了冬小麦播前及不同生育阶段农田土壤速效养分(速效N、P、K)的时空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土壤变量大部分都由趋势、剩余残差的空间相关部分和随机部分组成;不同生育阶段3个土壤变量都具有中等以上空间结构性;碱解氮(AN)的分布格局在冬小麦播前和主要生育期内变化不大;速效磷(A P)苗期和孕穗期空间分布较相似,空间连续性也强,而播前和乳熟期的连续性稍差,出现较多斑块;速效钾(AK)在前三个时期分布较相似,与乳熟期分布有较大差异.作物生育期内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随时阃存在程度不同的变化,从经济和环境两方面考虑,田间管理应兼顾时间和空间变异,才可能做到真正精准管理.  相似文献   

4.
地统计学是探讨自然环境要素空间异质性的有效工具,它适合于定量研究区域化变量的空间结构变异特征。湿地土壤氮素是时空连续的变异体,不论尺度大小均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而其变量又属于区域化变量,同时具有随机性和结构性特征。因15N示踪技术能够示踪氮素物质的踪迹,而用15N标记的示踪体在湿地土壤中运移时所产生的丰度变化又具有空间异质性,故可考虑将二者结合起来来定量探讨湿地土壤氮素的空间运移。在此,就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变量施肥对开花后冬小麦冠层光辐射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评价基于SPAD值的冬小麦变量施肥算法的可行性,从冬小麦的开花期到成熟期,分别对变量施肥处理和传统施肥处理的冬小麦,进行冠层OSAVI值、SPAD值、LAI值、消光系数和产量的测定及计算。结果表明,开花后,变量施肥处理对冬小麦的LAI值有良好的影响,在生育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水平,并且保持较低的消光系数,旗叶SPAD值具有明显优势,并且3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均有所降低;同时变量施肥处理冬小麦的冠层光谱指数优势也非常明显,说明变量施肥处理不但保证了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保证了群体结构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个具有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与模型库,用于精细农业中变量施肥的决策支持系统VRF-ISDSS。系统包括农业区的基础地理信息、作物生产知识、作物生长养分需求的教学模型和分析方法。系统利用知识库的知识对决策方案进行调节和优化,实现了智能决策。系统是在Arc View GISA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而成的,能够处理与分析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的空间分布和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信息,并能锌生成相应的分布图和变量施肥处方图。能够进行精细农业变量施肥的智能决策与空间决策,使得本系统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单纯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VRF-ISDSS还具有信息服务与科学计算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个具有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与模型库,用于精细农业中变量施肥的决策支持系统VRF-ISDSS。系统包括农业区的基础地理信息、作物生产知识、作物生长养分需求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系统利用知识库的知识对决策方案进行调节和优化,实现了智能决策。系统是在ArcView 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而成的,能够处理与分析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的空间分布和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和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信息,并能够生成相应的分布图和变量施肥处方图。能够进行精细农业变量施肥的智能决策与空间决策,使得本系统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单纯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VRF-ISDSS还具有信息服务与科学计算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根据鄂尔多斯市及其周边地区24个站点30年气象资料,在对已有的水文、气象站网(均为非规则分布)进行正则化基础上,对ET0空间结构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充分利用ET0区域信息的特征,采用Kriging无偏最优估计方法对区域信息进行最优估计,并据此绘制了参考作物ET0最优等值线图.用以了解鄂尔多斯市的作物需水量的分布规律,为发展牧草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目前作物气候区划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如:指标笼统,未能反映水、热等在作物生育进程中各阶段分配差异,以及将各地影响作物生育的关键时期、关键因子等同看待进行聚类分析等,提出作物气候三维空间滑移相似分析及其区划的设想,并在河北石家庄地区以16个县范围,新疆83个站点范围内进行试算,已取得初步成果。本文着重阐述其提供作物生育进程与气候环境之间适应性的信息;历年气候变化对产量波动影响效应的信息;地域性规律等三维空间信息的数学模型及其特征曲线,并据此进行滑移相似计算,在相似分析基础上对作物气候区划的方法及步骤,作了探讨和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环境模拟与环境评价中多变量空间变异规律 ,研究了多变量空间结构模型构建的基础理论 ,采用随机性与确定性相结合以及多变量相协同的处理方式 ,通过互变异函数计算、互变异函数理论模型最优拟合和检验 ,建立了环境模拟与评价多变量空间结构模型及多变量空间结构信息方向综合变异指标 ,探讨了其在环境模拟与环境评价变量空间变异性分析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 :环境模拟与评价多变量空间结构模型能充分利用多元空间结构信息 ,弥补环境模拟与评价中主要变量环境监测数据的不足 ,揭示研究区环境模拟与评价多变量协同空间变异现象 .用经典环境统计方法及其特征值无法取得环境模拟与环境评价变量的空间结构信息 ,多变量空间结构信息方向综合变异指标 ,充分考虑了环境模拟与环境评价变量在空间不同方向上的变化幅度和变化速度 ,可以用于环境模拟与环境评价变量空间变化异向性评价 .  相似文献   

11.
河套灌区不同盐分含量土壤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套灌区不同盐渍化土壤进行的田间试验,分析了在不同生育阶段盐分水平对向日葵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可知向日葵各个生育阶段对盐分的反应并不相同.苗期对盐分较敏感,作物各生育指标对盐分的响应很大.现蕾期土壤中适量含盐,作物对苗期受盐分影响有补偿性生长.全生育期土壤盐分含量高于5mg·g-1时,严重抑制作物生长,最高减产率可达45.52%.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农业和冰雹灾害数字化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将冰雹记录和农作物信息进行数字化的方法,依据此方法将大连市46个乡镇1971-2007年的历史冰雹记录、大连市2007年农作物种植信息分别进行数字化,转换成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处理的矢量和栅格数据.结合1:250 000大连市地理信息资料,采用ArcMap软件对冰雹和作物种植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并制作了冰雹和作物信息叠加的专题图,按照专题图分析了大连地区需重点加强防雹力量的区域.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气象灾害与农业、林业及其产业的研究中,更好地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取样误差,提高小麦根系研究的精准性,于2018-2020年分别采用立方体取样法(CSM)、根钻法(CK1)、挖掘法(CK2)对西农979、周麦27进行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根系生长发育和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CK1和CK2处理,CSM处理的根干质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测定值较高,20~40cm 土层中不同处理上述指标测定值的差异大于0~20 cm 土层,且在生育后期不同取样方法上述指标测定值之间差异较大.相较于CK1和CK2处理,CSM处理的根系活性测定值较高,通过不同取样方法测定的根系活性差异较大,尤其是在生育前期,而生育后期差异缩小;全生育期不同土层中根系活性的差异较大,表现为0~20 cm 土层高于20~40 cm 土层,而20~40 cm 土层中不同取样方法下根系活性测定值的差异大于0~20 cm 土层.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层中不同取样方法根系性状测定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方程的建立,可根据CK1、CK2处理的根系性状测定值估算CSM处理根系性状测定值,从而对CK1、CK2的测定值进行矫正.,比较而言,立方体取样法虽然操作要求高,但获取的根样代表性强,根系性状调查分析精准度高、误差小.  相似文献   

14.
在地统计学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变异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对湿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定量化的较系统且完整研究的方法,通过向海湿地的案例研究证实了该方法在湿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田间系统采样,运用地质统计学原理探讨了株高、茎粗两生育指标的空间结构性,并建立了东西、南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的变差函数模型。结果显示两变量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化变量特征和较好的空间结构性。且变差函数模型为带状异向性。运用模型迭加的方法建立了所研究变量的带状各向异性套合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6.
对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Jensen模型,其敏感指数出现负值的现象是不合理的.从模型的适用范围和其敏感指数估计值的随机波动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敏感指数出现负值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1)利用适用范围内的数据来建立Jensen模型;(2)作物生育阶段不宜划分过多,一般以4~6个为宜;(3)试验处理数可在9~14范围内确定;(4)合理设计试验方案,尽量使信息矩阵的行列式值取最大;(5)通过选择土壤空间变异性较小的地块作为试验小区,提高灌水均匀度,增加小区内观测点的个数等方法来提高试验精度.  相似文献   

17.
晋西黄土区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存在着一定的随机性和结构性特征,而对不同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的研究是土壤水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该文通过2004—2005年对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不同取样尺度(20 m×20 m、2 m×2 m) 391个样点土壤水分的测定(TDR土壤水分测定法),使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主要工具,以克立格法为基本方法进行土壤水分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分的理论变异模型为球状模型,20 m×20 m网格取样变程为494.16 m,2 m×2 m网格取样变程为27.4 m,试验区土壤水分的变异属于中等程度的变异;通过克立格插值估计,整个研究区坡面土壤水分平均值为10.94%(0~30 cm)和11.88%(30~60 cm).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底墒差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夏玉米生育期间极度干旱的条件下,以冬小麦生育期间灌拔节水和抽穗水(各40mm),夏玉米生育期间灌两水(共计100mm)的处理夏玉米产量最高,达7466.58kg/hm2。而且该处理的叶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高于其余各处理,气孔阻力和叶温等生理指标则低于其余各处理,以上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是由于前茬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灌溉而造成的。本试验同时表明,研究作物的水分问题应与特定的种植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质统计学的DTM空间插值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针对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的建模问题,将高程看作区域化变量,应用地质统计学(GS)中普通克立格(简写OK法)研究了1个山区高程空间变异分析及其插值.结果表明:OK法可以进行DTM的最优空间插值,而且可提供插值结果的精度,能满足DTM对高程的精度要求,其插值结果表明OK法可以直接用于DTM的建模.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水分处理对烟草冠层高光谱参数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准确检测烟草的生理指标,获取烟田节水灌溉和烟草的生长信息,通过不同的水分处理,采用ASDFieidspec HH光谱仪,分析不同处理烟草冠层光谱特性,同时运用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烟草的冠层高光谱遥感特征参数与烟草生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间烟草的生理指标以及烟草冠层光谱曲线差异较大.通过逐步回归方程筛选出了叶片7种生理指标的高光谱特征变量,与叶面积指数,叶片干重,叶片含水率关系最密切的光谱特征变量均是红边面积与黄边面积的归一化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关系最密切的光谱特征变量均是红边位置.建立的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和回归系数相伴概率显著性均为显著水平,同时通过检测样本的检验,估测效果较好.因此,可利用这些变量建立的估测模型时烟草的多种生理指标进行快速测定,并可根据烟草冠层高光谱特性初步指导烟田节水灌溉和检测烟草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