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科学养鱼》2001,(10):56-56
1.购买虾苗时应检查有无白体病,有病虾苗不要买,同时虾苗入池前应消毒,用0.4×10-6浓度溴氯海因全池泼洒,3~5天后再用活性微生态制剂按1.5×10-6浓度全池泼洒,调节水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2.平时每月用一次溴氯海因0.4×10-6浓度全池泼洒,每月使用一次虾宁2%按饵料量或虾菌宁5‰按饵料量或虾康宁6‰按饵料量一次,连用3天。3.治疗方法:第一天用溴氯海因0.5×10-6浓度或二溴海因0.3×10-6~0.5×10-6浓度全池泼洒,第二至第六天内服虾宁4%+虾菌宁5‰…  相似文献   

2.
枝角类是一群低等的甲壳动物,俗称水蚤、红虫,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由于枝角类营养价值高,鱼类喜食,特别是它的休眠卵能长期保存,需要时可随时孵化获得幼体,因此作为鱼、虾、蟹类育苗阶段的活饵料来源,受到育苗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枝角类培养对象应选择营养好、繁殖快、易培养、大小适中的种类。目前进行培养的种类主要有大型蚤、长刺蚤、隆线蚤、蚤状蚤及棵腹蚤中的几个种类。 枝角类的培养方式属间接培养,即先繁殖细菌和藻类,以此作为它的饵料。其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3.
海信 《齐鲁渔业》2002,19(2):21-21
一、细菌性鱼病 主要有鲢、鳙鱼的打印病和草鱼、青鱼的赤皮病。这2种病是由于机械损伤后被细菌侵入造成。防治方法是:鱼种下塘前,用5%食盐水浸泡3~5分钟,下塘后定期用1×10~(-6)漂白粉(或0.5 ×10~(-6)优氯净,0.2×10~(-6)强氯精或20  相似文献   

4.
沈盎绿 《重庆水产》2000,(2):24-25,27
星斑神仙鱼是一种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热带鱼,饲养较为容易,试验表明:星斑神仙鱼自然繁殖及鱼卵孵化的适宜条件为水温28.5℃~29.5℃,pH=6.7~7.0;仔、稚鱼阶段可选水蚯蚓(剪碎)为饵,投喂活饵可按草履虫、轮虫、桡足类无节幼体、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直致桡足类的顺序选择饵料种类。  相似文献   

5.
日本Xun实验生态及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本Xun的实验生态及摄食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日本Xun的生存水温为3~32℃,耐盐范围6.5~45.5,pH值的适度范围为3.6-10.5,耐干露能力较强,并随气温下降而增强,日本Xun的主要食物依次为甲壳类,硅藻类与绿藻类,摄食强度夜强昼弱,带水充氧运输,摄食能力恢复较快,日本Xun耐饥能力很强,常温(在15~21℃)下,全部死恨时间在50天左右。  相似文献   

6.
1.不管是春秋放养还是秋冬暂养催肥,引种时若发现伤残体弱及肛门淡红色患有肠炎病的黄鳝,应坚决剔除。 2.养鳝池必须用150~200X10-’生石灰或10x10-6万消灵等彻底消毒,放养前鳝体用4%食盐水消毒10分钟左右。养殖过程中经常用稳定性二氧化氛 2. 5 x 10-6、氯霉素 3 x 10-6泼洒消毒,并将痢特灵、氯霉素加入含有蚯蚓的配合饵料中制成药饵防病。 3.控制放养密度,在精养情况下,小规格鳝苗(3~50尾/kg)每平方米投放 6 kg,混养泥鳅为鳝苗总重的15%;常规养殖或秋冬暂养催肥,大规…  相似文献   

7.
太湖产春宗太湖新银鱼绝对怀卵量与体长关系为:F=0.0098167L2.81623,与体重关系为:F=-263.4+1793.6W,绝对怀卵量平均为1367粒,相对怀卵量为1504粒/g;秋宗绝对怀卵量为1394粒,与体重关系为F=82.5712+1216.2633W。繁殖期:春宗自3月5日~5月5日,适宜水温为8.5~21.6℃,盛期3月10日~4月15日,最适水温9.2~13.4℃,盛期中V期卵巢亲鱼比率与水温关系为:Y=-3.6681X2.7174;秋宗自9月10日~10月20日,水温为26.4~17.2℃,盛期自10月5日~10月15日,水温为20.6~18.0℃。  相似文献   

8.
鱼塘蓝绿藻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鱼塘蓝绿藻大量繁殖对鱼造成危害的事例越来越多,轻者影响塘鱼生长,重者造成大量死鱼。常规防治方法是用0.7X10-6硫酸铜全塘泼洒,虽能全部杀死蓝绿藻,但很不安全。我们经多年试验,探索出一种新方法,既能杀灭蓝绿藻,又能提高鱼产量15%。介绍如下: 选择晴天有风天气,上午10:00~11:00,在池塘1/3处的下风头泼洒硫酸铜,使泼洒处达0.8X10-6的浓度。如果蓝绿藻浓度不太大,杀灭一次即可。如果蓝绿藻很多,施药当天下午,最好在淡药端将塘水抽出 20 cm后,再补充同量或更多的新水,隔2~…  相似文献   

9.
斑节对虾封闭式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节对虾封闭式育苗的主要技术措施:育苗池中密布气石5.5个/m2;抽取大潮期海水经砂滤后入池,育苗过程中不添水换水;调节苗池光照强度约0.6~1μE/m-2·S-1;投喂优质饵料6次/d,混投优质中肋骨条藻和亚心形扁藻,掌握适当的投饵量;每天定时投放10×10-6的光合细菌等。试验结果,平均单位水体出苗量为5.7万尾/m3,成活率56.3%。  相似文献   

10.
鱼类优质活饵料-枝角类枝角类属于浮游动物,营养价值高,是鱼类优质的活饵料。据测定,其干物质含蛋白质60.4%,脂肪ZI.8%,糖1.1%,灰分16.7%,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蛋白质中不仅含鱼类营养所必需的氨基酸,并且各种氨基酸含量之高,也是其...  相似文献   

11.
春末夏初,气温逐渐回升,水体中各种病原体开始大量繁殖,又正值鱼种放养高峰期,鱼体抗病能力较弱,极易暴发大规模鱼病。现将该期主要鱼病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一是搞好鱼种消毒。鱼种下塘前一定要消毒。一般采取药浴形式,用8X10-6的硫酸铜或10X10-6的孔雀石绿与2%~4%的食盐水配制成溶液,浸洗鱼体20分钟左右。 二是加强水质管理。坚持经常换水,每7天一次,每次换1/3。同时注意水体消毒,每隔 10~15 天用石灰水进行全池泼洒,每亩(深1m)用量 15~20kg。施药期间要注意观察,以防泼洒石灰水引起…  相似文献   

12.
大量培养多刺裸腹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试验研究了培养多刺裸腹溲的饵料、环境条件和大规模培养方法,结果表明:水温25-28℃、pH值7.1-8.3自然光照、使用饲料酵母24-32mg(干重)/L或活酵母50万个细胞/ml,6天内裸腹溲可达5000个/L密度,水温是影响其繁殖的主要因子,大规模培养裸腹溲宜用扩大培养一次收获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饵料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生长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3种饵料、4个组合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研究饵料对轮虫种群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光合细菌和鲜酵母混合为饵组,轮虫的最高培养密度达到了1820mL-1,高于其它3组;轮虫的日平均增殖率为0.4351,比光合细菌组和鲜酵母组分别增加了6.4%和25.0%。对轮虫生长、繁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州鲈不同发育阶段的食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加州鲈鱼苗喜食轮虫、大型枝角类、桡足类等活体动物饵料,培育成活率可达85.2%~96.8%,但食用微颗粒饲料时其成活率只有7.7%。夏花鱼种也喜食活体动物饵料,成活率达100%,体重增长率为900%。当活体动物饵料不足时,对新鲜的动物性蛋白也较喜食,成活率80.8%,体重增长率221%。夏花鱼种不喜食颗粒饲料及经过加工的动植物蛋白,成活率只有60%~78%,体重增长率0~5.2%。3寸(10cm)鱼种喜食鲜活的动物性蛋白,成活率达95%,体重增长率85%,对颗粒饲料,鱼种也不喜食,体重呈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5.
大量培养多刺裸腹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培养多刺探腹蚤的饵料、环境条件和大规模培养方法,结果表明:水温25~28℃、pH值7.1~8.3、自然光照、使用饲料酵母24~32mg(干重)/L或活酵母50万个细胞/ml,6天内裸腹 可达5000个/L密度。水温是影响其繁殖的主要因子。大规模培养裸腹 宜用扩大培养一次收获法。  相似文献   

16.
萼花臂尾轮虫的培养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董娟 《水产科技情报》2002,29(3):121-122
萼花臂尾轮虫是水产苗种开食和早期培育阶段的优良饵料,可以在淡水中培养。传统养鱼的肥水下塘经验,是利用藻类、轮虫、枝角类等的混合群体供饵,利弊兼有。本研究采用单胞藻、酵母及光合细菌单独培养萼花臂尾轮虫,可获得纯净的适口饵料,为工厂化育苗提供饵料保证。  相似文献   

17.
用济兴牌强力消毒剂进行室内和鱼塘防治细菌性鱼病试验。室温25℃,用0.4×10-6消毒剂24h即能全部杀灭赤皮、烂鳃、肠炎病原菌;轻病鱼塘用0.5×10-6,重病鱼塘用0.8×10-6消毒剂全池泼洒,2天1次,2~3次即愈。  相似文献   

18.
我们自1996年开始,在虾池中进行了大面积养蟹技术研究,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秦楼办事处万平口虾场5个池塘,面积分别为20亩、25亩、30亩,水深1~1.5 m,泥沙底质。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1.2清池肥水池塘冬闲时,封池曝晒20~30天后清淤。1月下旬进水浸没滩面。使用“敌杀死”0.1~0. 2×10-6,清除以杂蟹类为主的甲壳类敌害生物。3月上旬,当池水温度达8~10℃时,使用20~25×10-6的茶籽饼清除害鱼。毒性消失后,注入用60目筛绢网过滤的海水…  相似文献   

19.
单胞藻是一类体型微小的单细胞藻类,是海洋中最基础的生产力,也是海水养殖动物育苗期的基础饵料之一。在海水养殖中常用的单胞藻种类及其适宜投喂的养殖动物见表1。表1常用的单胞藻种类及其适宜投喂的养殖动物及饵料动物注:1.√:适宜;×:不适宜;-:不确定。2.投喂效果以2~3种单胞藻混合投喂为佳。目前,我国海水养殖动物育苗期的单胞藻供应主要是活体单胞藻。由于活体单胞藻的培养常常受其自身固有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培养设施、天气情况、培养技术等条件的制约,致使育苗期间经常发生饵料短缺,影响了人工育苗的稳定性。特…  相似文献   

20.
有效氯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0.5×10-6和1.0×10-6有效氯处理虾池浮游植物,用4.0×10-6、100×10-6和150×10-6有效氯处理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两个品种(9002、3011)、巴夫藻(3012)、塔胞藻和小新月硅藻,结果表明,0.5×10-6—1.0×10-6的有效氯对虾池浮游植物产氧有严重抑制,但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金藻类用150×10-6有效氯处理1.5h仍可存活,但小新月和塔胞藻在有效氯为4.0×10-6时,短时间即可致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