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四川省是我国内陆荔枝的主产区,其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但生产上长期系实生繁殖,形成品种单一、良莠不齐。目前,已形成大面积栽培的除大红袍品种外,其它品种仅为零星栽培,均未形成大批量生产。而大红袍荔枝由于存在种间差异大,成年树不稳产,幼树投产迟和适龄树“花而不实  相似文献   

2.
荔枝原产我国,是我国的珍贵果品,素有"岭南果王"之称,驰名中外,其色、香、味、形俱美,甜香可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广西作为我国荔枝主产区之一,资源丰富,拥有40多个荔枝品种,作为商品性生产的栽培种有10多个,其中享有盛誉的有早熟品种三月红、妃子笑;中熟品种糯米糍、桂味、灵山香荔、鸡嘴荔、黑叶;迟熟品种禾荔、秀石荔、江口荔、麻洞荔、古凤荔,还有新选育的中熟品种钦州红荔等.此外,我区有丰富的栽培经验,而且适合栽培荔枝的地域宽广,这些都是我区发展荔枝生产的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3.
全世界的荔枝品种约有200多个,其中还包括一些同物异名的品种。此外,在有用实生繁殖的荔枝产区,存在丰富的种质资源。 经过初步整理,我国荔枝品种品系有140个以上。其中广东有70多个品种品系,商品性生产的品种近27个,包括糯米糍、桂味、怀枝、三月红、白糖罂、白腊、犀角子、妃子笑、黑叶、状元红、蛀核荔、青皮甜、增城挂绿、雪怀子、鉴江红糯和挂红等品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古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为其种质资源利用和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份古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3条带形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6条条带,其中有43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44.79%,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7.4条。供试古荔枝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3~1.00,平均相对遗传相似系数为0.61。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为0.66处供试的24份古荔枝种质资源被分为三大类群。类群Ⅰ均来自广西灵山县,类群Ⅱ来自广西桂平市、北流市、玉林市、灵山县和大新县,类群Ⅲ来自广西北流市和灵山县。【结论】24个广西古荔枝品种资源间的遗传基础宽,可作为今后荔枝杂交选育的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古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为其种质资源利用和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份古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3条带形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6条条带,其中有43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44.79%,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7.4条.供试古荔枝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3~1.00,平均相对遗传相似系数为0.61.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为0.66处供试的24份古荔枝种质资源被分为三大类群.类群Ⅰ均来自广西灵山县,类群Ⅱ来自广西桂平市、北流市、玉林市、灵山县和大新县,类群Ⅲ来自广西北流市和灵山县.[结论]24个广西古荔枝品种资源间的遗传基础宽,可作为今后荔枝杂交选育的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广东增城具有悠久的荔枝栽植历史,是广东优质荔枝产区之一,对其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收集和鉴定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深入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的 6 个自然村,系统调查当地实生荔枝资源和古荔枝资源。【结果】共调查收集 160 份单株信息、其中收集实生荔枝 45 份,并对其中 26 份结果树的果实性状进行分析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实生荔枝种子大多饱满,焦核率低(25% 以下),可食率较低(75% 以下),味道多酸而果中等偏小;但也从中筛选出 6 株具有代表性的特异性或综合性状优质的实生荔枝品种资源,其果实具有高焦核(93%)、留树期长、熟期较早、果皮紫色、浓香味、口感特异等特点,表明广东增城实生荔枝存在果实综合性状优良和特异性的种质资源。古树调查方面,选取 18 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系统调查,收集到 115 株古荔枝树的生物学特点信息,并分析其生境分布特点和生产能力状况。结果表明古树果实类型比较单一,以‘糯米糍’‘桂味’‘怀枝’优质品种为主;树体最大高度 25 m、平均高度 9.8 m,最大干周 410 cm、平均干周 220 cm,平均冠幅南北 11.5 m× 东西 12.0 m,古树树龄大多在 100~500 年,估测最大不超过 1 000 年;古树产量表现较好,分布在下坡位山脚和平地的产量较高,大多有 100 kg,最高可达 300 kg。【结论】在对广东 增城兰溪荔枝种质资源调查基础上,依据其果实特性鉴定评价出 6 份特异性或优异实生荔枝种质资源,分析了古荔枝资源生存现状及年龄范围,并提出相关的资源保护利用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广东增城的荔枝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不同荔枝种质资源自然授粉的种子,利用密植栽培和单枝整形修剪技术管理实生苗,创建大规模荔枝实生后代群体,从而快速选育目标性状株系,提高育种效率。2009—2014年共培育荔枝实生后代501294株,占地面积6755m~2。荔枝实生后代在2011—2015年成花2145株,其中包括2年童期单株68株,3~4年童期单株930株,5~6年童期单株1147株。荔枝实生后代在2011—2015年挂果608株,从中初步筛选出分别具有特早熟、特晚熟、产量高、果实大、高焦核率、可食率高等或同时具备2种以上优良性状单株177株。利用该育种方法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培育数量庞大的荔枝实生后代群体,并在短时间内初选出较多的目标性状单株,显著提高荔枝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梨起源地之一,产量和栽培面积均居世界首位。梨作为山东省的重要栽培果树和传统优势果品,对促进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本省具有极为丰富的野生梨种质资源和广泛的栽培品种,研究和讨论当下省内梨主要野生资源和栽培品种现状,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野生种质资源和培育果实品质优良新品种提供参考,以期促进山东省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主开发的30个EST-SSR分子标记,对红灯笼与95份荔枝种质(主栽品种和特殊种质)进行UPGMA聚类(遗传相似系数)、特异谱带、多态性类型和分子指纹的差异鉴别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灯笼应是一个与其他95个荔枝种质资源完全不同的新种质,基本排除了红灯笼母株来源于疑似来源荔枝种质间杂交而产生的后代的可能,其母株极有可能是来源于广东省东莞的怀枝品种,并属其自交产生的实生变异。  相似文献   

10.
金科无核王和无核香荔是广西钦州市金科荔枝种质资源中心从海南岛等地引进多个荔枝实生变异单株,经多年筛选培育出来的适应大陆宜栽地区种植的无核荔枝新品种.   1.金科无核王果型大,呈短心形,皮色鲜红,平均单果重 43.6克.无核性状稳定,无核率每年稳定在 90% 以上.果肉如凝脂,清爽多汁不外溢,味甜带蜜香,含糖量 17% 左右,品质中上,可食部分达 90.3%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广西荔枝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核心种质,为广西荔枝种质资源的保存、遗传改良及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原产和引种的88份荔枝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40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按原始群体50.00%、25.00%和12.50%的取样比例,采用逐步聚类法优先选择性状优良材料的原则构建广西荔枝核心种质.[结果]40对SSR引物从88份荔枝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282条清晰的条带,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2~13条,平均7.0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82条,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1~13条,平均4.55条,每对引物扩增条带的多态性比率为14.29%~100.00%,平均64.54%.88份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3~0.96,说明其遗传多样性较低;在遗传相似系数0.86处,88份荔枝种质资源可分为七大类群,第Ⅰ~Ⅶ类群分别包含3、12、6、6、1、2和58份种质,其中第Ⅰ类群均为龙荔种质资源,第Ⅱ类群主要为早熟种质,第Ⅳ类群主要为早熟实生种质,表明荔枝种质间的亲缘关系与熟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88份荔枝种质资源在40个SSR位点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指数(I)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3.2750、2.1137、0.8092和0.5107.核心种质-1、核心种质-2和核心种质-3的种质资源数量分别为44、22和11份,其中,核心种质-2的Ne、I和He 3个遗传多样性参数均最高,分别为2.1774、0.8452和0.5271;仅核心种质-3的Na与原始群体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组核心种质的其余遗传多样性参数与原始群体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核心种质-1和核心种质-2均能充分代表原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根据核心种质构建的原则,最终选择核心种质-2作为广西荔枝核心种质.[结论]SSR分子标记是一种适用于荔枝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核心种质构建的理想分子标记.广西荔枝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相对较窄,遗传多样性较低,今后应加强荔枝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在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黑叶"荔枝实生树中发现特大果形、果皮鲜红且丰产稳产的优良单株.经过近10年选优、品比鉴定、繁殖育苗和示范推广,选育出适应性强、早结丰产、果形特大且品质优的荔枝新品种,2001年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钦州红荔".  相似文献   

13.
宇花灵2号对荔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钦州市是广西种植荔枝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全市荔枝种植面积达140万亩,品种资源丰富。但栽培面积较大的三月红及妃子笑荔枝虽然成花易,却存在着花量大、座果率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两个品种在生产上存在的“花而不实”问题,探讨植物营养液宇花灵在荔枝保花、保果和改善品质方面的应用效果,我们在2007—2008年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测广西荔枝资源花粉形态和大小,为进一步研究野生、半野生荔枝及荔枝栽培品种的遗传演化提供参考.[方法]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广西野生荔枝、半野生荔枝及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计算花粉极轴长与赤道轴长比例P/E及内部差异大小(标准差).[结果]广西野生荔枝、半野生荔枝及荔枝栽培品种的共同特征是:花粉粒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近圆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具三孔沟,三沟在极面分离;野生荔枝花粉P/E显著大于半野生荔枝和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P/E(P<0.05),而半野生荔枝和荔枝栽培品种花粉P/E差异不显著(P>0.05);荔枝栽培品种花粉P/E与单果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方程式为y=-74.553x+82.004.[结论]根据荔枝花粉P/E大小推测广西荔枝栽培品种是由野生类群和半野生类群向栽培品种发展而来.花粉形态不宜作为区分广西野生荔枝、半野生荔枝和荔枝栽培品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荔枝种质资源的单穗雌花数量、受精和坐果特性,为种质资源利用和品种选育 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种质 - 广州荔枝圃的 43 份荔枝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于 2018 年调查不同品种的单 穗雌花数量、受精率和每周座果率等生物学性状差异。【结果】同一性状在不同荔枝种质资源中均存在明显差 异,其中单穗雌花数量最大和最小的品种分别是妃子笑和翠香荔,为 449.33、69 朵 / 穗;受精率最高和最低品 种分别是陈紫和妃子笑,为 60.20% 和 11.63%;最终座果率最高和最低的品种分别是增埗早黑叶和紫娘喜,为 26.06% 和 1.03%。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分为 3 类:第Ⅰ类群有 7 份种质,均为高座果率资源;第Ⅱ类群有 10 份种质,属于低座果率类资源;第Ⅲ类群有 26 份种质,其座果率介于第Ⅰ类和第Ⅱ类之间。每个类群动态座 果率变化与最终座果率保持一致。【结论】荔枝单穗雌花数量与受精率呈显著负相关性,花后 1 个月内的落果 程度对最终坐果影响最大。以上品种的受精与坐果特性将为荔枝花果管理和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荔枝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创新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荔枝种质资源研究及创新利用进行简述,指出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加强了荔枝种质资源的研究,确证了我国是世界荔枝的起源中心,提出了荔枝品种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建立了国家果树种质广州荔枝圃,并在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同时,大力开展创新利用研究,应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挖掘和利用新的优良基因。  相似文献   

17.
l荔枝生产我区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岭南佳果—一荔枝的生产。同时,荔枝的品种资源极为丰富,约有60多个品种。目前主载品种及有特色的品种有:禾荔、三月红、灵山香荔、桂味、江口荔、立秋荔。其中,桂味和灵山香荔曾获得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七五”时期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市场规律的拉动下,荔枝生产发展迅速,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57万亩,今年预计产量达到15万吨。成为我区仅次于龙眼的第二大名特优水果商品基地,在全国的排位也仅次于广东省。2贮藏保鲜荔枝的贮藏保鲜问题是区内外,乃至国外…  相似文献   

18.
粤引无核荔是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荔枝新品种,于2005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认定。其母树为从海南引进的无核荔。  相似文献   

19.
通过资源调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荔枝资源圃收集保存了60份海南原生荔枝种质资源,对这批种质成花率、开花量、单果重、果实成熟期、单株产量、果实外观、内在品质等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海垦13号、鸭姆笼、新球蜜荔、春25号、农美9号、大丁香、海垦26号、海垦4号、琼山89-3、A4无核荔、南岛无核等11份种质综合表较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该项研究为海南原生荔枝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提供了参考,在荔枝选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麦种质资源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上我国小麦栽培面积仅次于苏联,约占世界小麦栽培面积的11%。随着小麦生产的发展,对小麦品种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为选育合乎需要的品种,人们除了利用已有栽培品种之外,已向小麦属内其它的种以及小麦的近缘野生植物开发优良种质。同时利用理化手段诱变有益的种质。目前不仅传统的小麦育种需要优良的遗传种质,而对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