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蛇床子素粉剂对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6%蛇床子素粉剂对谷蠹、米象、赤拟谷盗、嗜卷书虱等4种储粮害虫的室内防治效果。在按制剂量计算分别为25 mg/kg、50 mg/kg和75 mg/kg剂量下,1.6%蛇床子素粉剂对供试的4种储粮害虫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对米象、赤拟谷盗和嗜卷书虱等3种试虫的作用迅速,施药7d后校正死亡率或虫口抑制率均达到了100%;而低浓度下对谷蠹的作用较为缓慢,25 mg/kg下14 d后校正死亡率才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药膜法室内测定新型微生物杀虫药剂艾绿士(有效成分为乙基多杀菌素)对三种主要储粮害虫玉米象、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的作用效果,以储粮保护剂保粮磷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6μg/cm2,作用时间48 h时,艾绿士丙酮溶液对三种害虫的防治效果均达97%以上;艾绿士对玉米象、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等三种害虫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其中对锈赤扁谷盗触杀效果最好;艾绿士对玉米象、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的LC50值分别为5.1630μg/cm2、1.9337μg/cm2、5.2517μg/cm2;艾绿士对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的毒力高于保粮磷3倍多,对玉米象的毒力略高于保粮磷。本试验结果对生物药剂艾绿士的有效成分乙基多杀菌素在储粮害虫生物防治方面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0.5%多杀菌素粉剂在5种处理浓度下对三种主要储粮害虫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 Motschulsky)、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的防治效果.室内防效测定结果表明:0.5%多杀菌素按有效浓度1 mg/kg或以上处理粮食15 d后,粮食中的玉米象、谷蠹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0%以上,防治效果很好,达到储粮害虫防治要求,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多杀菌素粉剂作为储粮防护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姚渭  王艳  刘晓农  杜燕萍 《粮食储藏》2001,30(2):8-9,30
设计的测定储粮害虫钻孔行为的装置由8种不同孔径的孔筛小瓶组成,筛孔直径分别为1.5mm,1.3mm,1.2mm,1.1mm,1mm,0.9mm,0.8mm及0.6mm,采用该装置对玉米象、米象、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长头谷盗、谷蠹及锯谷盗单一种群和复合种群钻孔行为习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单一群条件下,玉米象、米象、谷蠹及长头谷盗钻孔行为习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单一种群条件下,玉米象、米象、谷蠹及长头谷盗钻孔指数分别为0.28、0.30、0.35及0.24,钻孔习性基本相似;杂拟谷盗和赤拟谷盗钻孔指数分别为0.77和0.9;锯谷盗活动性较强,钻孔指数为0.57。讨论了玉米象、赤拟谷盗、长头谷盗、锯谷盗及谷蠹复合种群各害虫种类的钻孔习性,与单一种群比较,玉米象和谷蠹钻孔指数增高,赤拟谷盗和锯谷盗钻孔指数降低,长头谷盗钻孔指数变动不大。  相似文献   

5.
用3种低毒农药对生活在稻谷中的玉米象和赤拟谷盗2种储粮害虫用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1.8%阿维菌素乳油(EC)、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48%毒死蜱乳油(EC)对玉米象的致死中剂量(LD50)分别为0.01mg/kg、0.07mg/kg、4.65mg/kg,而对赤拟谷盗的LD50分别为0.08mg/kg、0.50mg/kg、5.89mg/kg;(2)在相同剂量下,3种药剂中以1.8%阿维菌素EC对2种害虫的毒杀速度最快;(3)玉米象比赤拟谷盗对这3种药剂更敏感。建议采用1.8%阿维菌素EC、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48%毒死蜱EC防治玉米象的使用剂量分别为0.05mg/kg、0.80mg/kg和2.0mg/kg,而防治赤拟谷盗则分别为0.05mg/kg、0.80mg/kg和8.0mg/kg。  相似文献   

6.
五种储粮害虫11个品系的磷化氢抗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曹阳  刘梅  郑彦昌 《粮食储藏》2003,32(2):9-11,25
本文运用FAO(1975)推荐的测定储粮害虫磷化氢抗性的方法,对米象、谷蠹、赤拟谷盗、平米象和锯谷盗五种储粮害虫的11个品系进行毒力测定,得出它们的LC50值,米象的LS2和GDSo,玉米象HNZZSz—l和GDGZSz—l,谷蠢的QQRd和Rd一7,赤拟谷盗的QQTc-4、SDQHTc—l和HNSQTc—l以及锯谷盗VOs48和HNNYOs—1等11个品系的磷化氢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088和1.3006,0.0057和0.0058,0.0042和1.3779,0.0047、2.1009和0.9926以及0.0073和0.00090mg/L。其中磷化氢敏感品系为LS2、QQRd、QQTc—4、HNZZSz—l、GDGZSz—l、VOs48和HNNYOs—1;抗性品系为GDSo、RD-7、SDQHTc-l和HNSQTc—l,抗性系数Rf分别为148、327、449和212倍,抗性非常严重。测定结果为今后的磷化氢抗性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蛇床子素粉剂在高大平房仓、立筒仓和浅圆仓防治储粮害虫的效果,采用20g/t剂量粮堆表层50cm拌粮的方法对储存玉米进行防治害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蛇床子素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和印度谷螟Plodia inter punctella(Hübner)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仓房湿度、粮温和粮食品质无影响,达到防治储粮害虫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纯氮气对储粮害虫致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在30±1 ℃,相对湿度75%±5%的高纯氮气环境中对几种主要储粮害虫进行生物测定并检测结果.玉米象、米象、谷蠹、赤拟谷盗(中山品系)、杂拟谷盗、赤拟谷盗(益阳品系)、嗜卷书虱和锯谷盗的LT50值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34.0 h、32.5 h、32.5 h、13.9 h、13.4 h、12.5 h、5.4 h和5.1 h.不同试虫对高纯氮气环境忍耐能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台湾省的重要储粮害虫及其防治方法.主要储粮害虫包括了8种昆虫和1种螨类,所有这些害虫都能为害谷物.为害最严重的是在粮粒内部发育的蛀蚀性害虫:象虫科的米象和玉米象,长蠹科的谷蠹以及麦蛾科的麦蛾.为害面粉和在粮粒外发育的害虫是:步甲科的赤拟谷盗,扁甲科的锈赤扁谷盗,谷盗科的大谷盗以及皮蠹科的谷斑皮蠹.可应用化学,物理,生物防治,环境控制以及培育抗虫品种等方法来防治这些害  相似文献   

10.
中央储备粮中主要害虫种类及抗性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246个中央储备粮库磷化氢熏蒸杀虫应用情况的调查信息分析,归纳了当前中央储备粮储藏中通常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及其对应于储粮生态区域分布的差异性,通过对磷化氢熏蒸杀虫难度的调查,研究了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概况,并对磷化氢有效熏蒸杀虫提出大体建议.结果表明,在中央储备粮中实际发生的害虫种类很少,只有米象、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锯谷盗、长角扁谷盗、锈赤扁谷盗、土耳其扁谷盗和书虱常见.而较难熏蒸治理的种类主要是书虱、长角扁谷盗、土耳其扁谷盗、锈赤扁谷盗、谷蠹、米象、赤拟谷盗等,且熏蒸治理难度较大的储粮区主要在华南区、华东华中区和西南区.  相似文献   

11.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提取苍耳、枫杨和苦楝三种植物精油,研究其对玉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苍耳、枫杨和苦楝精油对玉米象成虫均具有较强的驱避、熏蒸和触杀作用.其中苦楝和枫杨精油的驱避效果较好,处理120 h后,对玉米象的驱避率达到Ⅳ级;苦楝的熏蒸作用最好,处理72 h后,熏蒸校正死亡率达到91.1%;枫杨精油的触杀效果最好,处理96 h后,触杀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研究表明:枫杨、苦楝和苍耳精油具有作为储粮防护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象和赤拟谷盗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熏蒸方式对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毒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对所研究的两种害虫有较好的快速致死作用,同时研究发现在相同熏蒸时间内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对玉米象熏蒸的LC50和LC99均小于对赤拟谷盗的LC50和LC99,这说明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对玉米象的熏蒸效果比对赤拟谷盗的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作为有机溶剂制备高良姜、臭椿树皮的植物提取物,研究其与无水乙醇(溶剂)、吐温80(乳化剂)、凯安保(增效剂)按4:4:100:3:1(体积比)的比例混合复配而成的植物复配剂A对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植物复配剂A对米象成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和较强的熏蒸作用,而触杀作用较弱。在整个处理期间,其驱避等级一直保持在Ⅳ级以上,处理60h后,驱避率等级达到V级。植物复配剂A对米象成虫的熏蒸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显著上升,不同处理浓度之间的熏蒸作用效果差异极显著(df=3,P〈0.01),在最高处理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6.67%。  相似文献   

14.
在装有1公斤小麦的圆盘内,用培养皿测试某些植物油对谷象Sitophilus granarius L.的诱虫性或驱虫性。与矿物油比较,冷榨未提炼的燕麦油,能量油(混合油)麦芽油,芥籽油,有强的诱虫性(P<0.05),而提炼后的燕麦油有强的驱虫性;新鲜的麦芽油和能量油的诱性优于各自陈化的油。向日葵油分别与麦芽油,南瓜籽油,红花油等量混合,其诱性降低,而与提炼的燕麦油、芝麻油、或棉籽油与芝麻油,提炼燕麦油等混合,其驱虫性将增加。  相似文献   

15.
香茅精油对两种主要储粮害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肖洪美  屠康 《粮食储藏》2008,37(3):8-11
研究了香茅精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香茅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都有很强的驱避性,对赤拟谷盗的驱避性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增强的趋势.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成虫都保持了较强的的熏蒸活性.对玉米象有较强的触杀活性,而对赤拟谷盗的触杀活性较弱.剂量为0.15%(v/w)的香茅精油的丙酮稀释液对玉米象成虫的种群抑制率在第6天达到100%,剂量为0.1%(v/w)的香茅精油的丙酮稀释液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种群抑制率在第6天也达到了100%.研究表明香茅精油具有作为储粮保护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抑制玉米象种群的植物样品筛选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玉米象为试虫,对采自西北五省区的92科444种植物样品进行室内生物活性筛选,选出64种对玉米象种群有抑制作用的样品.其中大籽蒿、木地肤、(木岺)叶槭、葎草、烟管头、蓖麻、紊蒿、日本菟丝子、角果碱蓬、沙地柏、石榴、华北珍珠梅、野苜蓿等14种植物样品的抑制效果达80%以上,有一定的直接利用价值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这几种高效植物样品对试虫均无明显接触和熏蒸杀虫作用,其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初步研究半导体激光、紫外线以及与植物精油结合处理等非化学处理对玉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低功率范围的半导体激光处理对玉米象的控制作用不佳;紫外线照射各处理组对玉米象均表现出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254nm 20min处理组玉米象死亡率最高,并在第4d、5d与其它各组达到显著差异;物理、生物结合处理对玉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较好,紫外(254nm 20min) 枫杨处理组最好,从第2d开始起表现出最有效的控制作用,且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在第4d、第5d时死亡率达到了100%;非化学处理对玉米象有较好的处理作用,结合处理效果更佳,控制机理和具体参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巩蔼 《粮食储藏》2004,33(6):18-19
用鹿蹄草(Pyrola decorata)的萃取物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和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进行了毒力测定。测定结果为:玉米象y=1.9799x 2.9761,谷蠹y=1.7407x 2.8173。加入增效醚后,玉米象y=1.8603x 3.6897,谷蠹y=1.5779x 2.8751。实验结果表明鹿蹄草对以上两种害虫均有毒力,加入增效醚,对玉米象的毒力有所增加,但对谷蠹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黄荆挥发油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及种群控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采用三角瓶熏蒸法、滤纸药膜法、选择饲料法和药剂拌粮法,分别测定了黄荆挥发油对玉米象成虫的熏蒸、触杀、驱避和种群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黄荆挥发油在50μL.L-1、100μL.L-1浓度下熏蒸处理72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2.1%和100%;处理后72 h的触杀毒力LC50为0.3377 mg.L-1;以0.2%剂量处理小麦,处理后48 h和72 h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率分别达84.9%和69.2%;在4 g/kg处理剂量下,处理小麦后72 h和168 h,对玉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处理后55天,对F1代成虫的种群抑制率也达100%,持续控制效果十分理想。黄荆挥发油作为储粮保护剂具有很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大蒜挥发油对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以乙醚、正己烷作为有机溶剂提取大蒜挥发油,详细研究了其对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有机溶剂提取的大蒜挥发油对米象成虫均具有较强的驱避、触杀、抑制和熏蒸作用,尤其是乙醚提取的大蒜挥发油的驱避作用和熏蒸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