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利用茶树叶片解剖结构指数预测茶树种质材料的抗寒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以表型性状优良的50份黄山群体种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它们的叶片解剖结构。结果表明,50份种质材料的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X1)、上表皮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X2)、栅栏组织厚度与总厚度厚度比值(X3)、角质层厚度与总厚度比值(X4)以及海绵组织厚度与总厚度比值(X5)等都存在显著差异;提出叶片解剖结构指数(Y)的计算公式为Y=0.5X1+0.2X2+0.2X3+0.05X4+0.05X5;依据解剖结构指数50份种质材料及4个对照品种被聚类成三个不同特点的类群,并且可以预测第一、二类群中的30份材料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茶树叶片解剖结构指数的评价体系,可应用于茶树幼苗期抗寒性的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低酚棉品种资源群体特点及特异种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5个国内外不同来源的低酚棉品种(系)的研究表明,中国低酚棉品种资源群体的基本特点是,皮棉产量的变异潜力较大;铃重、衣分、子指、衣指变异度较小,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率表现相似。多数品种(系)的衣分偏低,子指较大,纤维强度低,细度中等,但纤维较长且整齐度好。在产量或品质性状方面,该资源群体含有一些特异种质;国内育成品种(系)在衣分、细度上可更好地提供优异的基因资源,而国外品种(系)在铃重,衣指,纤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理来源旱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38对SSR引物对144份不同地理来源的旱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3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3.6个,等位变异范围2~9。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在0.440(RM162)~0.854(RM335)之间,平均0.598。旱稻种质资源亚种间SSR多样性差异明显,籼稻的等位基因数目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Na = 3.5,He = 0.558)明显高于粳稻(Na = 3.2,He = 0.415)。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以亚洲最高,非洲最低,亚洲其他(He = 0.594)>中国(He = 0.593)>南美(He = 0.545)>非洲(He = 0.512)。AMOVA分析表明,旱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亚种内(占总变异的76.3%),亚种间遗传分化极显著。系统聚类能较好地区分籼粳亚种,但不能区分地理组。旱稻种质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水稻节水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对22份“十五”攻关培育的创新种质和22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了24个SSR标记的分析比较,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创新种质的遗传结构特点,为拓宽我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及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24个SSR位点共发现231个等位变异,其中15.8%(36个等位变异)为创新种质所特有,特别是在与大豆胞囊线虫紧密连锁的Satt309位点上验证了一个我国独有的等位变异。结合UPGMA和Model-based聚类结果,将创新种质和育成品种分为4组,第Ⅰ组由13份来自东北和山西的创新种质组成;第Ⅱ组由8份来自东北的育成品种组成;第Ⅲ组由8份来自黄淮海和南方的大豆种质组成,其中创新种质和育成品种各为4份;第Ⅳ组由4份育成品种组成,分别来自吉林、黑龙江、河南和山西。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国外种质和野生大豆创造的创新种质丰富了东北地区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应加强利用国外种质、我国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和野生大豆等优异资源,在创造优异大豆新种质的同时,拓宽我国大豆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豆品种成熟期基因型推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来源中国大豆品种23份和国外引进的成熟期近等基因系35份进行SSR分析,目的是鉴定与成熟期基因型紧密连锁的标记,进而推测中国大豆品种的成熟期基因型。结果表明,(1)210对SSR标记中125对在成熟期近等基因型中具有多态性,推测与成熟期有关的标记有8个;(2)在Clark近等基因系中,筛选出成熟期基因E3/e3特异性标记Satt229,E4/e4的特异SSR标记Sct_010、Satt294、Satt247、Satt452和Satt156;在Clark和Harosoy近等基因系中,筛选出E7/e7的特异性SSR标记为Satt071、Satt178;(3)根据8个与成熟期相关的标记的分子数据,构建了国外大豆近等基因系的UPGMA聚类图,共聚为4类,背景来源相同或相似的材料被聚为一类,明显分为Clark近等基因系和Harosoy近等基因系。(4)与近等基因系成熟期基因(E7)分子标记比对,推测出25份中国大豆品种的成熟期基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甜菜抗丛根病育种的抗性基因来源以及作用特点,笔者归纳了甜菜丛根病抗性的来源,包括Alba抗性源、Rizor和Holly抗性源、WB42抗性源、WB41和WB258抗性源以及R36抗性源,并介绍了5种甜菜丛根病的抗性基因特点。另外,对甜菜抗丛根病资源的育成方法进行了总结,包括回交、杂交和轮回选择。通过这些方法将携带抗丛根病资源的甜菜整合至适应性高的甜菜种质资源上,从而获得理想的抗性资源。针对甜菜抗丛根病育种过程中培育和选择甜菜丛根病抗性基因型的过程缓慢、费力且昂贵,以及具有抗性基因品种的抗性易被破坏的情况,现提出如下解决策略:(1)通过分子标记来选择理想的甜菜新品种;(2)不断鉴定新的抗性基因,并将其整合到甜菜的基因库中;(3)开发新抗源,通过鉴定其他基因座上与先前发现的抗性基因的等位基因,为释放具有足够抗性的品种提供机会。抗甜菜丛根病育种的下一个挑战将会是将新的抗性基因导入育种材料,并通过将不同基因座上的多个抗性基因聚合到育种系中进行组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甜菜对丛根病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所棉花种质资源圃中一些混杂品种(系)或材料的单株种植、分离纯化,提供了对性状遗传或应用研究具有一定意义的新种质材料。同时,分析了海陆杂种、多基因突变和具有杂结合性状的杂种的分离特点。  相似文献   

8.
《种业导刊》2008,(2):40-40
农作物种质资源根据来源和性质,可以分为以下4类: (1)本地种质资源。指在本地区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培育成的地方品种。它们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对当地的不利气候,土壤条件有顽强的抗性和耐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种质构成可通过追溯其祖先亲本的遗传贡献来估计。本研究搜集1923—2005年全国育成的1 300个大豆育成品种系谱资料, 追溯其祖先亲本, 计算每一育成品种祖先亲本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贡献值, 并分析其种质的地理来源及其年代演变特点。结果表明, 全国1 300个大豆育成品种来源于670个细胞核、344个细胞质终端祖先亲本, 其地理来源按国内I、II、III、IV、V、VI生态区和国外归类, 地理来源不详的另归一类, 相应的核(质)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5.44 (49.77) %、23.23 (26.31) %、7.33 (9.62) %、4.40 (4.62) %、0.87 (1.08) %、0.55 (0.77) %、17.75 (7.00) %和0.45 (0.85) %; 各生态区育成品种的核(质)种质主要来自本区祖先亲本。近十年(1996—2005)全国育成的592个品种中, 国外、VI区和地理来源不详者祖先亲本核(质)贡献率分别增加了11.96 (8.85) %、0.89 (1.07) %和0.22 (0.62) %, I、II、III、IV和V区祖先亲本核(质)贡献率分别下降了7.83 (4.22) %、3.66 (6.13) %、0.66 (0.34) %、0.64 (0.41) %和0.27 (0.12) %; 归纳出了这期间育成品种的46个重要祖先亲本; 各生态区间种质交流虽有增加, 但所在区种质仍占绝大部分。整体上说, 十年来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地理来源有所增宽, 但仍主要局限在本生态区,为了拓宽未来品种的遗传基础需进一步加强各生态区间的种质交流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瞭望台     
1.我国种质资源保存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入库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达到35.5万份,其中入长期库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有31.8万份,位居世界第一。被保存起来的种质资源是进行超高产、优质和提高综合抗性育种研究的物质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我国已利用这些资源,培育出5000多个新品种,使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换了4~5次。 2.我国森林在世界居什么地位: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中国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5位;人均森林面积居第119位,中国森林每公顷  相似文献   

11.
江西安福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动态特征,探讨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对江西安福林区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地的土壤热水浸提态有机碳(HWcC)含量及其季节变化和剖面分布进行研究,同时以中亚热带阔叶林和杉木纯林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HWcC含量差异较大,0~60 cm土壤HWcC含量平均值大小排序为:竹阔混交林(1047.14 mg/kg)>阔叶林(952.49 mg/kg)>毛竹纯林(912.39 mg/kg)>竹杉混交林(879.22 mg/kg)>杉木林(851.63 mg/kg)。各林分类型土壤HWcC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季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各林分类型土壤HWcC含量平均值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各土层间均达到显著差异,表层积聚作用明显。毛竹林类型土壤HWcC占TOC比率在7.16%~7.38%,高于阔叶林的6.79%,低于杉木林的8.46%。竹阔和竹杉混交林的土壤HWcC与TOC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92,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欧盟苹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中国和欧盟苹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和发展状况,整理得出对苹果进行农药残留限量的种类中国为66种,欧盟为389种(包括临时限量)。对中国和欧盟关于苹果农药残留限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66种农残限量中,10种欧盟没有作出限量规定,7种高于欧盟限量,13种和欧盟限量一致,36种低于欧盟限量。指出了中国在苹果农残限量标准制定中存在缺少一致性、规定种类少、限量要求低和种类不均衡的问题,并从标准制订、信息交流和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中有关种业成果评价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边全乐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152-154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出台的背景,一是基于跨国种业公司在中国迅猛扩张,国内种业陷入困境;二是民族种业竞争力不强,国内种业到了生死存亡关头;三是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民族种业竞争力刻不容缓。近几年,中国农学会在科技成果奖励和成果评价方面,紧密围绕建设中国现代种业发展的需求,4届评审奖励中种业获奖成果总数达134项,占获奖成果总数的32.1%。建议今后在国家科技奖评审中,设立独立的农作物种业成果评审组,分阶段适度转移种业成果的评审重点,制定专门的种业成果评价标准,发挥农口学会协会在种业成果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8种狼尾草属植物的生长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哪种狼尾草属植物最适合做能源植物,通过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的方法,研究8种狼尾草属植物的生长速度、生长性状和不同刈割期生长能力。结果表明:‘MT-1象草’新品系的生长速度慢些,但生长高、分蘖多、综合生长性状表现最优秀;‘桂牧1号象草’的综合表现仅次于‘MT-1象草’,新品系‘摩特矮象草’的综合表现是最差的。试验研究最终显示,‘MT-1象草’新品系是最适合做能源植物,‘桂牧1号象草’可以在必要情况下作为‘MT-1象草’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地区春雨开始期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中国东北地区春雨开始期的变化特征,揭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利用近50年(1959-2008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面测站降水资料,给出了东北地区春雨开始期的划分标准及其推进特征,并分析了东北地区春雨开始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雨平均在5月下旬开始,由东南向西北推进。当东北地区春雨开始偏早(晚)时,东北地区5月的降水偏多(少);主要以全区一致型,南北反相型和东南向西北“-+-”的空间分布特征;东北地区春雨开始期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存在准2~3年的年际振荡特征。此外,当前期12-4月中国东部沿海海温偏高(低)时,东北地区春雨开始期偏早(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县域农业现代化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国内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评价进行文献综述,构建可以评价中国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套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模型方法,对国内62个县进行量化测算,得出各地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综合评分,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全国县域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不高,而且各县发展不平衡,差距很大。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县一般也是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县一般也是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但是农业大县不一定是农业强县。最后提出加快中国各类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卢布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596-599
面对当代世界发展大趋势和重大问题,本文从农业的内涵、概念、产业发展特性、功能演变和未来形态等角度分析思考,大胆提出了农业属于“基础产业部门”的新概念。结合我国实情,建议国家明确“五维一体”的农业发展目标,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拓展生态保育和社会服务等新型农区就业领域,主动向后现代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18.
高粱耐冷种质的鉴定及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满足高粱育种对耐冷基础材料的需求,解决高粱播后遇低温造成幼芽受冻、幼苗萎焉进而影响高粱产量的问题,对238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高粱芽期、苗期耐冷性鉴定与评价,从中筛选出芽期耐冷种质15份,苗期耐冷种质11份。印度材料IS-2867和中国育成种TC1383-2、E671在芽期、苗期均为耐冷一级抗性,其中TC1383-2是中国高粱育种常用的恢复系,其耐冷特性对于耐冷品种的选育具有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育成种和国外品种的耐冷性存在差异,无论芽期还是苗期,在中国地方品种中都有较高比例的耐冷资源,说明在中国地方品种中挖掘耐冷种质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剧烈转型大背景,力求较准确地研究农地流转.经文献梳理,采用实地调研、经验总结等方法对农地流转进行综合性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农地流转规模较小、发展缓慢、收益偏低、多处于自发无序状态.进而分析可得,农地流转是乡村社会经济转型一部分,诸如农地流转渠道、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农村家庭生活方式变革、城市化下城乡互动、农村市场深化程度等,皆为社会经济转型组成部分,乡村转型整体缓慢导致农地流转缓慢.应从整体视角系统性促进农地流转,不应强推、不必迟滞、可积极有序引导随社会经济转型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食品中农药残留安全监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研究了中国、国际组织和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农药残留控制和管理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在农药管理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和农药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农药管理法规、加快农药残留标准制定、加大宣传和技术指导力度等农药残留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