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处黑龙江省西部的安达市,是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重病区,也是大豆重迎茬播种禁区。不仅重迎茬减产严重,相隔3-4年减产幅度也很大。大豆重迎茬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孢囊线虫危害,其次是根蛆和根腐病危害,再次是某些元素缺乏。解决的措施:一是选用抗线大豆良种,二是感线大豆品种要执行相隔五年以上轮作,三是采用大豆种衣剂拌种,四是叶喷内吸杀菌剂。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重迎茬种植造成产量大幅度下降,减产6.1%-19.0%,大豆根腐病与孢囊线虫病危害加重发展蔓延、杂草数量较正茬豆田增加了69.15%,难治的阔叶杂草大量繁衍约占全田杂草68.37%。试验证明采取施有机肥、生物防治、石灰改土,大豆增产13.8%、11.8%、7.6%,是控制重迎茬危害可行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面积占大豆生产总面积的1/3以上,因重迎茬造成的减产幅度一般在20%以上,严重地区减产幅度更大。随着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重迎茬面积将逐年扩大。 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针对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研制出既可满足大  相似文献   

4.
石翠梅  魏学全 《杂粮作物》2010,30(3):232-232
1重迎茬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1重迎茬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大豆重茬、迎茬危害程度与重茬年限、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水分状况等有直接关系。重茬年限越长,危害越重。从土壤类型上看,土质肥沃、微酸性土壤,减产幅度小于土质瘠薄、偏碱性土壤;从土壤有机质看,同一重茬年限,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减产幅度小,反之则大;从地势上看,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创新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王守义大豆孢囊线虫病是黑龙江省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豆重迎茬面积的剧增,导致了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加剧。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达70%~80%,...  相似文献   

6.
通过连续8年在黑龙江省6个生态区9个9区固定轮作场圃综合试验,试验区专项研究,框区,盆栽试验,实验室分析,以及大量的大面积生产调查,发现大豆重迎茬种植,根部病虫危害加剧,在影响重迎茬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诸多因素中,所起的作用最大,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重迎茬大豆的产量不比正茬低。在减缓重迎茬损失的各种调控措施中,以杀灭土壤中病,虫为主要目标的土壤处理剂和种衣剂效果最好。这一切都说明根际土壤病虫害加剧是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抗线虫5号大豆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新品种“抗线虫5号”是有效解决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第一积温带大豆孢囊线虫危害的大豆品种。“抗线虫5号”大豆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20d,蛋白质含量41.18%,脂肪含量19.75%,高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旱、耐盐碱,可重迎茬种植,高产稳产性较强。该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风沙盐碱干旱区种植应加强水肥管理。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种植应喷施矮壮素防止徒长。  相似文献   

8.
重迎茬对大豆产量影响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1 大豆重迎茬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通过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 ,东部低湿区 ,西部风沙干旱区 ,西南部盐碱土区和中南部黑土区五个生态区 8个试验点 ,设 9个固定轮作区和相应生态区的 8个县生产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迎茬和不同重茬年限对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 ,重迎茬大豆均较正茬减产 ,重茬减产 6 1% ,重茬一年、二年、三年分别减产 9 9%、13 8%、19%。不同生态区减产幅度不同 ,以北部高寒区和东部低湿区减产幅度小 ,西南部盐碱土区减产幅度大。重迎茬对大豆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商品品质下降 ,百粒重降低 ,病虫粒率增加。短期重迎茬对…  相似文献   

9.
提高重迎茬大豆产量的几项栽培技术胡立成,张德贵(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拜泉分校)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大豆种植面积猛增,重迎茬面积不断扩大,给大豆生产造成很大危害。虽然近两年玉米种植面积有些增加,但重迎茬面积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曾一度被冷落的“低产作物”大豆热起来了。由于大豆价格的不断上涨,激发了农民种大豆的积极性,大豆生产面积不断扩大,需种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搞好大豆种子繁殖尤为重要。 1 选择作种子繁殖田的地块:大豆种子田应选择土壤比较肥沃,肥力较均匀,地形平坦,排灌方便,旱涝得收,不受禽畜危害的地块。选择好茬口,避免重茬和迎茬,因为重、迎茬会导致土壤微生态环境恶化,加重病虫害,土壤养分失调,不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减产。也可能造成品种混杂。并也要严  相似文献   

11.
大豆孢囊线虫病从七十年代开始,对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已经带来了危害。并且引起国家和各级研究单位的重视。特别是近些年来,商品农业走进市场,大豆面积逐年增加,重迎茬面积比例扩大,使得孢囊线虫病蔓延迅速、致使黑龙江省每年减产大豆约80亿公斤,造成直接损失128亿元左右。为此,选育早熟、中熟、晚熟高产且抗孢囊线虫病的系列品种,是解决孢囊线虫病区和连作面积较大地区的主要途径和当务之急。一、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嫩丰14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齐市嫩江农科所以安70—4176为材料,应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1981年由安70—4176中选择60个优良单株,1982年在发病条件下进行株系选择。1983—1984年进行抗性鉴定与比较。1985—1986年参加黑龙  相似文献   

12.
(上接第五期)2.3重迎茬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2.3.1障碍因子对重迎茬大豆的影响在盆栽条件下,利用累加法研究各障碍因子对大豆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是根际土壤病虫害(胞囊线虫)对大豆根茎的生长以及根瘤的形成及其活性影响最  相似文献   

13.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常年种植面积在400万~500万hm2,大豆重迎茬现象十分严重.如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重迎茬面积达80%以上。重迎茬大豆减产严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是妨碍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推广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技术对大豆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连续8年在黑龙江省6个生态区9个固定轮作场圃综合试验,试验区专项研究,框区、盆栽试验,实验室分析,以及大量的大面积生产调查,发现影响重迎茬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土壤病虫危害、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根际微生物及其分泌物、土壤养分以及植株对于养分的吸收利用,其中土壤病虫危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各种影响因素间有相互推进的作用,其中主要的起因是根茬腐解物的积累改变了根际土壤的微生态环境,进一步影响了重迎茬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加剧了病虫危害、降低了土壤养分的可利用性、减弱了植株对于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连续8年在黑龙江省6个生态区9个固定轮作场圃综合试验,试验区专项研究,框区、盆栽试验,实验室分析,以及大量的大面积生产调查,发现大豆重迎茬种植根系分泌物增加,且对大豆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区系有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土壤微量元素的活化;根茬腐解物对大豆的生长和根系活力都有不利的影响,并使大豆的产量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和根茬腐解物对重迎茬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它们也是造成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抗生菌剂在缓解大豆重迎茬根际微生态障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迎茬问题是造成大豆减产、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施用适宜的抗生菌剂能够改善根际微生态环境,促进大豆正常地生长发育,从而缓解甚至消除重迎茬的危害.本研究对正茬和重茬区大豆进行了抗生菌剂处理,并以常规处理作对照,在不同生育时期分别测定大豆的氮素同化量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状况.经连续两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同时施用定向筛选的抗生菌剂,明显改变了重迎茬大豆根际微生物区系组成,在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的同时,真菌数量明显减少,即提高了B/F、A/F值,增强土壤自净与保健能力.进而改善了重迎茬大豆结瘤固氮状况,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加了单株籽粒重量,提高了籽粒的氮素同化量,缓解了重迎茬大豆的氮素同化生理性障碍.  相似文献   

17.
连作对抗、耐、感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根系发育的影响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刘丽君,高明杰黑龙江省农科院安达所李云辉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所杨兆英泰来县种子公司刘书明,李连江大豆重迎茬种植,其减产机理不尽相同。本实验着重在大豆连作条件下,土壤化学性质变化、土壤酶...  相似文献   

18.
湖洼地秋作物较适宜夏大豆种植。实践证明,夏大豆迎茬种植较正茬减产幅度和对性状影响均较大。通过培能地力,深松土壤等一系列栽培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迎茬所造成的减产问题,从而使夏大豆迎茬种植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9.
大豆重迎茬障碍研究已开展多年,但同一土壤类型不同地势对大豆重迎茬障碍的影响程度尚不十分清楚,为了探讨这一问题,选择丘陵区(岗地)、平原区(平地)和低湿区(洼地)进行大豆正茬、迎茬和重茬试验,在大豆生育期调查生长发育和产量。结果显示:低湿区和平原区3种茬口大豆出苗率、株高、根瘤鲜重、植株干重和面积指数均明显高于丘陵区,低湿区大豆生育后期植株干重和面积指数稍高于平原区,3种地势大豆各项生育指标均表现为正茬〉迎茬〉重茬。总体上低湿区产量最高,其次是平原区,丘陵区产量最低,并且低湿区重迎茬减产幅度较小,丘陵区减产幅度最大。所以,干旱年份丘陵区大豆重迎茬障碍大于平原区大于低湿区。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大豆抗孢囊线虫育种的抗源利用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豆孢囊线虫病 ,又称大豆黄萎病 ,俗称“火龙秧子”。病原是土壤中的大豆孢囊线虫 ,它侵入、寄生在大豆根系 ,一般发病减产 30 %左右 ,严重地减产 50 %以上。孢囊在土壤中可保持生活力 3~ 5年以上 ,最高达1 0年左右 ,土壤一经线虫污染很难根除。据在黑龙江省调查 :几乎所有的大豆产地都有这种病发生 ,并在迅速蔓延加重 ,严重威胁大豆生产。为稳定和发展大豆生产 ,必须解决大豆孢囊线虫问题。黑龙江省大豆抗孢囊线虫育种起步于“六五”之初 ,进入 90年代陆续育成了“抗线 1”( 1 992 )、“嫩丰 1 5”( 1 994 )、“抗线 2”( 1 995)、“抗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