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榆树防护林较多,分布面广。多年来,由于受榆紫金花虫的危害,轻者枝叶残缺不全,重者枝叶不生,用药械除治,在榆紫金花虫上树后,因树高喷不上药。越冬成虫出土不齐,虫态重叠,治了成虫,遗留虫卵,造成年年治虫,年年有虫,确实是个老大难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斗争中,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创造出“撒药圈,涂药环”的  相似文献   

2.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彻底消灭其危害是保证农业增产的关键”。在林木生产中,防治害虫也是保证林木稳产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在大力发展药剂防治的同时,由于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和保护有益的天敌等特点,因而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所几年来在生物防治方面,在参加全省生物防治会战后,继续开展榆紫金花虫的防治试验,利用茶色广喙蝽防治榆紫金花虫、黄刺蛾幼虫进一步观察效果。  相似文献   

3.
蒙古垂黄榆是蒙古黄榆优良的形态变异类型,已通过吉林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突出优点是抗寒、抗旱性强,且抵抗病虫害,尤其可抵抗榆紫金花虫、榆小蠹危害。可在东北大部分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部分地区扩大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4.
榆紫金花虫属鞘翅目,叶(虫甲)科,在内蒙古自治区昭盟、哲盟、兴安盟等地经常发生。主要危害家榆、黄榆和春榆。1976——1979年在昭盟红山林场大发生。在直径5—7Cm,高2—3m的树上,每株虫口达千头之多,使七万多亩中幼林受到严重危害。由于此虫食性专一、为害期长,每年从四月上旬到十月中旬新老成虫及幼虫交替为害,将叶片全部吃光,致使树木枯梢长势衰弱,并导致蛀干害虫的侵入而使树木死亡。  相似文献   

5.
榆紫金花虫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Motschulsky)是目前为害榆类较严重的害虫之一。近年来在锦县地区大面积发生,有的被害林木因连续几年未能发叶,成片枯死。其中大凌河林场从河南引进的大面积白榆林,连续两年叶子被吃光。在先后使用药剂喷杀、人工捕杀等方法都未能奏效的情况下,于1987年根据榆紫金花虫取食上、下树爬行的习性,我们采用了无毒粘虫胶涂环的方法,进行小面积防治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杀虫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ach)是杨、柳、榆等树种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区长子、高平、屯留、阳城、晋城等地猖獗发生,蔓延成灾。据受害严重的长子县调查:全县达椽材以上的杨树受害的约300万株,有虫株率80%;平均虫口密度32.7头/株,最高达172头/株。由于该虫的为害,受害木树干内虫道交错,树干外千孔  相似文献   

7.
<正>白榆是平原地区优良树种之一,榆蓝金花虫的危害使群众失掉了发展白榆的信心。临漳县1981年全县250万余株榆树均遭危害,重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揭示榆紫金花虫成虫的种群分布特征,以便精确、有效地抽样设计,1987年7月在黑龙江省明水县,6~10年生的白榆人工纯林中,调查了12块标准地600株样木。经用7种聚集度指标的检验结果,该虫成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其原因由本身的习性所致。序贯抽样技术的研究,制订了该虫的林间最大抽样查对表及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克服防治工作中的盲目性及滥用化学农药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本文对榆紫金花虫的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一、白榆人工林每木叶积量 1985年至1987年,每年7月下旬在明水林场通达营林区的白榆人工林内,按径级分组,共选出130多株标准木进行了摘全叶称重。通过对各项调查因子进行加权平均得出  相似文献   

10.
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 Kraatz是典型的次期性蛀干蛀根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昆虫之一,严重威胁着林间长势衰弱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本研究调查松幽天牛的危害情况,按照1∶1,1∶2,1∶3,1∶4的虫蜂比于室内外分别接种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防治松幽天牛低龄幼虫,并筛选接种最适虫蜂比例。结果表明:松幽天牛主要危害衰弱木、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危害木和枯死木,平均虫口数量分别为27,27,70头/株,最多为152头/株,有虫株率为11.99%。室内试验中按虫蜂比为1∶3接种时,寄生成功率最高为60.00%。林间试验中按虫蜂比1∶4接种时,防治效果最好,校正虫口减退率为56.47%。  相似文献   

11.
杨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又名春尺蠖、沙枣尺蠖、榆尺蠖等,广泛分布我国的新疆、甘肃、内蒙、青海、宁夏等十多个省区,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害虫之一。此虫主要危害杨、柳、榆、槐、沙枣、桑、槭、桦、宁条、花棒、沙柳及多种果树,每年发生面积达600多万亩。此虫每年发生一代,成虫出现期早、幼虫发生期短、食量大,发育快,常暴发成灾,对树木生长及果实产量影响很大。如沙枣、宁条、榆树等的种实受害一次产量约减低90%,甚至颗粒无收;如连续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为控制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的危害,从自配的十多种引诱剂中筛选出1、4、3号引诱剂对松墨天牛引诱效果较好,诱虫率分别为:65.1条/株、64.1条/株和43.9条/株。诱剂浓度以1:3为宜,诱虫时间以4—7月为好。林间大面积释放引诱剂防治松墨天牛结果表明,平均每株诱木可诱46.1条天牛,可显著减轻天牛危害,降低林木枯死率。  相似文献   

13.
杨梢叶甲(Parnops glasunowi jacobs)属鞘翅目、叶甲科,是白城地区农田防护林和用材林主要叶部害虫之一。各县均有分布,每年发生面积30,000ha左右,其中危害严重的有60,00ha左右。据在通榆县新兴林场调查,危害严重的地块越冬幼虫每平方米最高177头,平均49.6头。到7月5日树冠上部的叶和嫩稍几乎被食光。据乾安县第一林场调查,10年生9m高的美×青杨平均每株有成虫214头,最多283头。严重地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为了摸清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找出防治方法,从1985年开始进行观察,现将初步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榆林县大面积沙柳林带受柳毒蛾危害,致使柳条大量干枯死亡。为了选择有效杀虫药剂,1988年6月12日,用3种菊酯在该县小壕兔乡贾明村沙柳林区对柳毒蛾4~5龄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农药为5%百树菊酯1∶60、1∶30、1∶20倍液;2O%杀灭菊酯1∶60、1∶30、1∶20倍液:2.5%溴氰菊酯1∶60、1∶30、1∶20倍液。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在林区内选择虫口密度较为均匀的9个小区(每小区0.07公顷)。再在每小区中选3丛标准株,按顺序编号,并统计所选标准株上的虫数、柳枝条数,并注明所喷药剂种类及浓度。试验区外另设3丛为对照(不喷药)。不同药  相似文献   

15.
重要林木害虫松幽天牛危害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报道了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Kraatz在河北丰宁的发生和危害状况,讨论了该虫成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和对策。该虫在河北丰宁造成的灾害十分严重,主要危害油松,成灾区有虫株率50%以上,虫口密度126头/株;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原因是油松生存环境恶劣,连续干旱,对该虫生物生态学特性缺乏了解以及缺少有效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tapathi Linne是杨树的毁灭性害虫,也是我国检疫害虫之一。1980年牡丹林区迎春林业局开始营造杨树丰产林,到1988年杨干象已扩展蔓延到四个林场,危害面积达413公顷,平均虫口密度为28.5头/株;有虫株率达37%。为了控制其危害,我们曾做了多种化学农药防治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是山东省章丘市南部山区防护林造林的主要树种。现面积 5 80 0hm2 ,占整个防护林面积的 4 7% ,它对于改善章丘市生态环境 ,保护明水泉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本市侧柏防护林遭到双条杉天牛的危害 ,造成大批侧柏的死亡。仅本市胡山林场、唐王山林场由于受该虫的危害而致死的林木就达 10 0 0余株 ,并有蔓延趋势 ,严重影响了侧柏的生长和生态效益的发挥。自 2 0 0 1以来 ,我们在胡山林场对该虫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 ,并采取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1 发生规律双条杉天牛在章丘市 1年发生 1代 ,以成虫在被…  相似文献   

18.
我县于1982年10月13日至25日对越冬前马尾松毛虫进行大面积超低容量飞机防治,效果显著,初报如下。一、飞防作业区概况:大部分马尾松林分布在海拔100—500米黄土丘陵上,林相单纯,五十年代以来不断遭马尾松毛虫危害,1982年第2代发生面积17万亩。虫口密度高的达500—600条/株,低的20—30条/株,有虫株率95—100%。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二年以来,菏泽地区暴发榆兰金花虫,连年造成严重危害,以第一、二代幼虫危害最重,每年两次将榆树叶大部份吃掉或全部吃光,使榆树基本停止了生长,甚至死亡。菏泽地区一九六六年约有榆树一亿株左右,自一九七二年以来,90%以上遭到榆兰金花虫的危害,严重影响了生长,据调查一般年平均材积生长量降低36%,其中约有60%左右的形成“老头榆”,失去了成材希望,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梨圆蚧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Comstock)在江苏泗阳、山东临沂、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严重危害杨苗和杨树丰产林,在丹东地区主要危害家榆Ulmus pumilia Linn.。根据笔者1988年4—5月在丹东市东沟县对4380株7—9年生家榆的调查,有虫株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