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贮藏温度对蓝莓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不同品种蓝莓果实的贮藏特性,以天津蓟州区主栽的8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分别在10、4、0、-1℃贮藏条件下比较了果实的5个贮藏特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4种贮藏温度下,温度越低,蓝莓果实好果率越高,失重率越低,硬度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率越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越好。在10℃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好果率逐渐降低,失重率逐渐增加,贮藏至14 d时,蓝莓的好果率在23.33%~85.33%,失重率在13.37%~27.40%;4℃贮藏过程中,好果率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而失重率逐渐增加,贮藏至至21 d时,好果率在19.67%~69.50%,失重率在21.74%~35.66%;0℃和-1℃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贮藏至70 d时,好果率在57.60%~95.67%,失重率在4.98%~17.72%,硬度较初值下降了20.69%~57.6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初值下降了1.82%~61.71%,可溶性糖含量较初值下降了14.12%~42.17%。隶属函数综合分析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耐贮藏品种为布里吉塔、蓝金、莱克西。综合比较各指标发现,不同品种蓝莓在-1~0℃下贮藏均可维持较好的果实商品性(好果率和失重率)和果实品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室温和冷藏环境,研究了杏鲍菇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失重率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室温(25℃)贮藏时,杏鲍菇在低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失水严重,而在高相对湿度条件下(80%~90%)发生霉烂变质,货架期仅为1~2 d;冷藏(4℃)条件可明显降低杏鲍菇的失水率,延缓其腐烂变质,从而延长保鲜期。杏鲍菇适宜的销售环境条件为:4℃、相对湿度70%~80%,此时其货架期可达5~7 d。研究结果为杏鲍菇的贮藏和销售条件提供了重要参考,可有效降低杏鲍菇的失水和霉烂现象,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1.山楂贮藏的适宜条件温度要求-2℃~0℃,相对湿度90%~95%(贮藏温度为2℃~4℃时湿度要求85%~90%)。气调贮藏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7%~15%、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5%~10%。2.山楂产地贮藏应注意的问题(1)选用耐藏性较强的品种贮藏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4.
果梅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研究了果梅 (PrunusmumeSieb etZucc)花粉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贮藏后以及在不同培养基组分、pH值和湿度条件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最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为 10 %蔗糖 ,0 0 1%硼酸 ,15 %PEG - 40 0 0 ,0 0 7?(NO3 ) 2 ·4H2 O ,0 0 2 %MgSO4·7H2 O ,pH值以 6 0~ 6 5为宜 ;在该培养基上果梅花粉萌发率为 6 2 % ,花粉管生长长度为 4 2 9μm。适宜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约为 80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花粉活力逐渐下降 ,但下降的速度因贮藏温度及湿度不同而异 ,如在 2 5℃条件下贮藏 1个月的花粉就已完全丧失萌芽力 ,在 5℃条件下贮藏 1个月的花粉的萌芽率仍有 2 0 % ,而在 - 2 0℃条件下贮藏 2个月后 ,其萌发率也几乎不降低 ,此外 ,贮藏空间的相对湿度越小 ,越有利于花粉的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南瓜在贮藏条件下生理指标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在温度15℃,湿度60%~80%的环境下贮藏南瓜,对比分析4个南瓜自交系的果实品质、失重率、丙二醛在贮藏期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个自交系中‘367-2’贮藏品质相对最优,5个营养品质含量在贮藏始期和末期均高于其他3个品系,具有较强的耐贮潜力,可筛选作为耐贮性自交系进行研究利用。在采后贮藏40 d内4个自交系丙二醛含量积累较少,β-胡萝卜素、淀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品质相对较好。本研究可为南瓜加工利用适用期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进一步培育耐贮南瓜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晋薯16号马铃薯的最适贮藏温度,研究了5个不同贮藏温度(0~1 ℃、2~3 ℃、4~5 ℃、10~12 ℃和15~18 ℃)下马铃薯块茎的呼吸强度、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腐烂率、失重率、发芽率以及茎肉色泽等生理、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3 ℃条件下贮藏可明显抑制马铃薯块茎的呼吸代谢速率,降低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以及还原糖营养物质消耗,有效抑制马铃薯块茎失重率、腐烂率和发芽率的上升,并较好地维持了块茎新鲜色泽,获得理想的贮藏效果。与之相比,0~1 ℃贮藏温度引起马铃薯块茎的呼吸强度和腐烂率上升,并加快了块茎内部的淀粉向还原糖的转化速率;当环境温度高于4 ℃时,随贮藏温度的升高,马铃薯块茎的呼吸强度、失重率、腐烂率和发芽率明显上升,茎肉色泽变暗,新鲜程度明显下降。通过对马铃薯生理、品质指标以及贮藏效果综合比较分析,2~3 ℃是适用于晋薯16号马铃薯长期贮藏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7.
不同贮藏条件对库尔勒香梨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测定,得出了库尔勒香梨果实的最佳贮藏参数是:贮藏温度-1~0℃;O2浓度2%~4%;CO2浓度0.06%~2%;湿度90%~95%。  相似文献   

8.
正孵化场的核心任务是加强孵化设备的维护保养,了解种蛋和雏鸡的需要。种蛋储存要控制好温度。如果种蛋储存时间超过10天,从第一天开始就要将温度设定为12~15℃,同时湿度保持在75%~80%。如果种蛋储存时间在7天以内,建议温度设定为18~20℃,湿度保持在70%~75%。孵化期间蛋表温度要维持在37.8~38.3℃(100~101℉)并有适宜的水平衡,孵化18天时失水率要达10.5%~12.5%;孵化1~15天要翻蛋,角度在38~45°;捡雏前30小时出雏率要低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涂膜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实在不同的贮藏温度条件下进行涂膜试验,结果表明,在15℃条件下,贮藏3个月柑橘果实失重率超过13%;在11℃条件下的呼吸率最低,乙烯、乙醇和乙醛含量也最低;在5℃条件下的果实外观最好;在2℃条件下的果实有低温伤害,贮藏3个月后在17℃条件下放置7天的果实不可食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10.
在温度为3℃,相对湿度分别为70%、80%、90%、100%条件下,比较双孢菇采后贮藏过程中感现、失重率、褐变、呼吸强度以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双孢菇失重减少,褐变程度与PPO活性降低.在相对湿度为100%条件下,双孢菇在贮后第8天表面发粘,严重影响其感官品质和商品价值.综合考虑各指标,双孢菇采后贮藏最适相对湿度为93%~100%.  相似文献   

11.
杨佩  侯军  石英 《保鲜与加工》2011,11(2):12-16
研究了不同温湿度及光照条件对青花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温湿度组合处理中,以15℃温度、75%相对湿度的条件可有效减少青花菜的失重,保持花茎的硬度和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延长贮藏期;室温(20±2℃)光照条件有利于减少青花菜的失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速率,但不利于硬度及还原型抗坏血酸的保持。  相似文献   

12.
以菠菜为试材,分别贮藏在(13±1)℃的普通冷库(相对湿度70%~75%)和安装高湿喷雾设备的冷库(相对湿度90%~93%)中,通过对贮藏过程中菠菜的感官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高湿环境对菠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湿环境能够有效维持菠菜在采后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抑制失重率和相对电导率的升高,延缓VC、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同时增强了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因此,高湿环境可以提高菠菜的贮藏品质,抑制菠菜的衰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金铁锁种子适宜的贮藏技术,对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的金铁锁种子做发芽试验.方法:将金铁锁种子采集后晒干,放置在4,20℃和常温条件下贮藏,在贮藏8个月、10个月和1 2个月时,取出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贮藏8个月时,20℃和常温贮藏条件的发芽势分别为56.67%和53.33%,与4℃贮藏条件的发芽势(27.92%)差异显著,发芽率以20℃贮藏最高(83.75%),与4℃和常温贮藏差异显著;贮藏10个月时,常温贮藏的种子失去发芽能力,发芽率为0,4℃和20℃贮藏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贮藏12个月时,4℃贮藏的发芽率最高为71.25%,与20℃贮藏的发芽率差异显著.结论:金铁锁种子应分开存放,对于存放时间超过10个月的种子,可以采用4℃低温冷藏的方式进行,对于存放时间不超过8个月的金铁锁种子,可以在常温下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新鲜雷竹笋进行试验,探索出一个能显著提高雷竹笋的保鲜期限的方法。雷竹笋采后,现场进行冰水混合物冷却,而后使用壳聚糖覆膜并真空包装冷藏保存。贮藏期间测定雷竹笋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可溶性还原糖、失重率、粗纤维和粗脂肪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冷却可有效保持试材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同时能够降低试材的失重率以及抑制其纤维素含量的增加。现场冷却配合壳聚糖覆膜,可以实现雷竹笋的中长期保鲜,其保鲜期可达8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自然带菌稻谷和玉米为材料,通过测定粮食在密闭环境中释放CO2的量,研究不同水分粮食(稻谷13.4%、14.5%和18.5%,玉米13.7%、15.3%和16.5%)在不同温度(20℃、25℃和30℃)和不同氧浓度(0、2%、5%、10%和21%)条件下的呼吸速率。以研究所得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温度、粮食水分和氧气浓度3个自变量因素的呼吸速率数学模型,用以预测不同储藏条件下自然带菌稻谷和玉米的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贮藏条件和包装方式对几种叶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菜、青菜和包心菜为试材,研究了两种贮藏条件(4℃冷藏箱、9℃人工气候箱)、3种不同的包装方式(保鲜袋Ⅰ、保鲜袋Ⅱ和保鲜袋Ⅰ+1-MCP)对在贮藏过程中叶绿素、丙二醛、黄化率/腐烂率和失水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结合适当的包装可以有效地延长叶菜的贮藏时间,提高其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7.
贮藏温度对甜高粱秸秆糖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冷冻(-18℃)、冷藏(5℃)、室温(20℃)等3种不同贮藏温度下甜高粱秸秆的糖分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讨论贮藏温度对甜高粱秸秆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贮藏水分变化相对平稳,室温下秸秆水分剧烈降低;3种不同温度下秸秆总糖含量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冷冻贮藏下各时期总糖含量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冷藏和室温下总糖含量的变化差异极显著;冷冻条件对贮藏前期茎秆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秸秆还原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平稳;蔗糖含量在整个贮藏期内总的变化均呈降低的趋势,低温处理的茎秆蔗糖含量降低趋势较慢,蔗糖含量明显高于同期的室温贮藏秸秆的蔗糖含量。糖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显著者可认为贮藏效果较好,变化显著者可认为糖代谢活动活跃而影响糖含量的变化,所以3种方法中冷冻贮藏方法较为合适。甜高粱茎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以冷冻的方式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常温和4℃低温贮藏条件对马蹄笋采后生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25 ℃)贮藏条件下,马蹄笋的PAL和POD活性均高于4 ℃贮藏,且在贮藏前期酶的活性上升幅度较大:常温和4℃贮藏的马蹄笋蛋白质含量在贮藏2 d后,出现大幅度降低,常温贮藏的降低幅度大于低温贮藏;两种温度贮藏条件下,马蹄笋感官品质的差异都在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酸羊奶贮藏期间理化特性、乳酸菌活菌数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和8℃下,可延缓酸羊奶贮藏期间酸度的上升和黏度的下降,而12℃贮藏酸羊奶的酸度增长较快,黏度下降明显;在4℃和8℃下,酸羊奶贮藏4d,酸奶中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活菌数基本保持稳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贮藏温度为4℃,在14d的贮藏期内酸羊奶感官品质保持良好,而12℃贮藏条件加速了酸奶品质劣化,保质期只有4d。分析认为,贮藏温度为4℃时,更有利于酸羊奶良好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4种不同温度(15℃、20℃、25℃和30℃)条件下,自身呼吸消耗O2的百分含量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20L规模的试验室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呼吸速率随储藏时间和氧浓度变化均呈非线性变化,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含水量越高的玉米粮粒呼吸速率越快,对相同水分的玉米粮粒,温度越高呼吸速率越快。15℃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047~0.431mL·g·d-1、安全水分0.059~0.574mL·g·d-1、偏高水分0.071~0.707mL·g·d-1;20℃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143~0.520mL·g·d-1、安全水分0.183~0.734mL·g·d-1、偏高水分0.173~0.707mL·g·d-1;25℃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199~0.910mL·g·d-1、安全水分0.192~1.170 mL·g·d-1、偏高水分0.241~1.197mL·g·d-1;30℃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194~1.360mL·g·d-1、安全水分0.203~1.541mL·g·d-1、偏高水分0.256~1.964mL·g·d-1;相同水分的玉米粮粒呼吸速率随氧浓度的降低而减弱。通过对玉米粮粒呼吸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和氧浓度的变化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呼吸速率的回归方程,利用相应回归方程,可获得密闭环境条件下储藏玉米在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氧浓度条件下的呼吸速率,为气调储藏时玉米粮粒自呼吸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和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