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主要阐述了在以二甲亚砜为抗冻剂,不同的4℃平衡时间对PCK细胞低温保存的影响。把第24代PCK细胞悬浮于含10%二甲亚砜(DMSO)的冻存保护液,置于4℃冰箱,按不同的时间间隔取出细胞,重新培养,用来研究不同的平衡时间对细胞的贴壁率及生长的影响。将19代PCK细胞,按40min、1h、2h三种不同的4℃平衡时间进行-700℃冻存,再以较低的细胞密度(2×10~4个/mL)复苏细胞,用以研究不同的平衡时间对细胞冻存的复苏率及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长时间放置在4℃,DMSO的毒副作用明显,不利于细胞的生长。同直接传代的细胞相比,放置24h以上明显影响细胞的贴壁率及单层形成时间。在PCK细胞的-70℃保存中,4℃下平衡40min,DMSO不能对细胞形成充分的保护,细胞碎片较多;平衡2h以上,DMSO有影响了细胞对低温伤害的抵御能力,同样不利于细胞的冻存;平衡1h,细胞复苏及生长情况最佳。  相似文献   

2.
基于当前市场上中华鳖商业化细胞缺乏,不利于开展其病害防控研究的现状,以中华鳖胚胎为对象,采用组织块原代培养技术,从孵育15~20 d的受精卵中获得适宜的胚胎组织,经抗生素、乙醇消毒,通过无菌条件下将组织块均匀分散贴壁在细胞瓶中,然后于30℃恒温培养箱中贴壁培养4 h后加入无血清M199培养基多次清洗,从而获得了中华鳖胚胎组织原代细胞;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中华鳖胚胎细胞传代培养条件、冻存与复苏等进行系统性研究,初步确定中华鳖胚胎细胞培养温度为26℃,M199或L-15培养基,血清浓度为15%(体积分数),通常7 d传代1次;二甲亚砜冻存保藏后,细胞复苏生长状况正常。  相似文献   

3.
采用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栓皮栎胚性组织,不同因子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冻前保护剂浓度、预冷天数对解冻后材料的存活有很大影响,冷冻防护剂的处理时间及解冻方式对材料冻存后能否成活起到关键作用。材料在继代培养10d时转至含6%二甲亚砜(DMSO)的MS增殖培养基上,5℃下预培养3d,用60%PVS2处理20min,100%PVS2于0℃处理30min,换新鲜PVS2溶液,迅速投入液氮保存,于40℃水浴中迅速化冻,冻后再培养时,细胞能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建立绵羊瘤胃上皮细胞(Ovine rumen epithelial cells,ORECs)的分离培养、冻存和复苏方法,为反刍动物瘤胃功能的研究和相关瘤胃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功能性的细胞模型。以绵羊瘤胃为研究对象,采用胰蛋白酶连续消化法对瘤胃组织进行不同时间(40、30、20、10、10、8和5 min)的消化,并对每次消化后的瘤胃组织和消化液分别进行H.E染色分析和显微镜观察,以确定细胞开始收集及终止消化的时间,最后将收集的瘤胃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在传代培养时,运用差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对ORECs进行纯化,并从细胞形态学、细胞生长曲线、角蛋白18(CK-18)免疫荧光染色和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基因表达等方面对ORECs进行鉴定。然后设置不同体积配方的冻存液,将传代细胞进行冻存,通过检测复苏后的细胞活力和24 h贴壁率确定最佳冻存液配方。结果表明:第4次消化后就基本消化到瘤胃组织的棘层,此时即可开始收集细胞;第7次消化完后瘤胃上皮的基底层细胞基本被消化掉,此时即可终止消化细胞。经纯化后传代的细胞呈现均一的"铺路石"形态,生长曲线明显呈"S"形,且经CK-18免疫荧光染色后鉴定为阳性,同时PCR检测到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均有表达。此外,ORECs经不同体积配方冻存液冻存复苏后发现,冻存液配方为V_(FBS)∶V_(DMEM)∶V_(DMSO)=9∶0∶1时ORECs的细胞活力及贴壁率最高,且传代后的细胞生长状况良好。因此本试验成功建立了ORECs的体外分离培养、冻存和复苏方法。  相似文献   

5.
收集对数生长后期细胞,采用不同配方及浓度的玻璃化冻存液以及不同的冻存步骤对胶网藻HE01和小球藻HE07进行冷冻保存试验,通过复苏后的细胞存活率判断适合的冻存液和冻存步骤。结果发现,不同的微藻所需的冻存液不同。对HE01和HE07海洋微藻分别使用5%DMSO+15%乙二醇+25%蔗糖溶液和15%DMSO+15%乙二醇+25%蔗糖溶液做为冻存剂,4℃条件下30 min后,转入-20℃预冻存2 h,再-80℃过夜后投入液氮中保存,胶网藻HE01和小球藻HE07的冻存率分别为70.2%、70.59%。复苏后微藻生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对分离获得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低温冻存研究。用红细胞裂解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采用SABC法进行鉴定;冻存后复苏,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复苏率,观察冻存时间(15d,30d,90d)对各代(P1,P3,P9代)细胞复苏效果的影响;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验证其干细胞多潜能分化特性。结果表明:BMSCs呈长梭形,聚集成旋涡状均匀生长,SABC法鉴定其为BMSCs;冻存前后P1、P3代细胞活力好,增殖速度快;P9代细胞增殖缓慢;冻存时间对P1、P3代细胞复苏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复苏率较高;但是P9代细胞复苏率极低,并且随着冻存时间的延长,细胞复苏率逐渐降低;冻存复苏的细胞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油红浸染红色。可见:红细胞裂解液法分离获得的BMSCs生长生物学性状稳定;P3代以前冻存增殖和分化特性不受影响,可作为种子细胞用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冻存对内皮生长晕细胞增殖能力和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探讨内皮生长晕细胞冻存和复苏的可行性。方法分离脐血中单个核细胞,采用贴壁培养法培养扩增内皮生长晕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染色法鉴定其内皮细胞特性。扩增后的细胞采用浓度为650μmol/L(体积比为50mL/L)和1040μmol/L(体积比为80mL/L)二甲基亚砜的培养基冻存至液氮中,24h后复苏并观察冻存细胞的复苏率、复苏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成血管能力的改变。结果采用贴壁法培养的细胞具有多种内皮细胞特性。细胞采用含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50mL/L和80mL/L)的培养基冻存后,其复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的增殖能力在复苏后36h内50mL/L、80mL/L二甲基亚砜组均较未冻存组减弱(P<0.05),72h后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复苏后6h内成血管速率较未冻存组减弱(P<0.05),但30h后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皮生长晕细胞可以进行冻存和复苏。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鱼类种质资源保存的目的出发,一方面以鲫鱼尾鳍组织为材料,进行细胞培养,并对所获得的原代和传代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另一方面以传代细胞为材料,采用逐步降温法和悬于液氮罐口两种方法冻存细胞,每种方法均以甘油和DMSO为冻存剂,通过计算复苏率,找到最适宜的冻存方法与冻存剂。实验结果:成功培养了鲫鱼尾鳍细胞,现已传至第7代;细胞在传代过程中呈成纤维细胞增多的趋势;采用逐步降温法和使用DMSO为冻存剂细胞复苏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冻存小鼠精原细胞的复苏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温度对冻存后的小鼠精原细胞进行复苏,测定细胞复苏率。4 ℃,37 ℃,67 ℃及97 ℃时的细胞复苏率分别为29.7%,87.6%,88.8%及86.4%。37 ℃,67 ℃及97 ℃的细胞复苏率之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37~97 ℃复苏小鼠精原细胞均可获得较好的复苏效果,而4 ℃对小鼠精原细胞复苏不利。  相似文献   

10.
以莎能奶山羊皮肤组织为材料进行细胞培养,通过分离纯化建立了莎能奶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系.纯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在冷冻保护剂和血清成分相同的条件下选用5种具有不同预冷平衡方式和预冷时间的方法进行冷冻保存,5个月后通过对成纤维细胞复苏后的活力对比分析,方法3(70%细胞悬液 20%胎牛血清 10%DMSO;先在4 C预冷平衡0.5 h,接着液氮罐口气态氮悬挂4 h,然后沉入液氮)冻存细胞解冻后胎盘蓝染色细胞活力分析,活细胞率为84.8%,培养48 h后细胞贴壁率为85.4%,明显高于其他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一种快速分离犬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案,本研究旨在从健康泌乳金毛犬的乳汁中分离原代乳腺上皮细胞,接种于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后传代培养,探讨不同培养基下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提供犬乳腺上皮细胞简单便捷的分离措施及适宜的培养方法。选取泌乳一周的金毛犬在无菌条件下收集乳汁,离心处理后得到乳腺上皮细胞,分别用完全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接种培养,经形态学对比观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角蛋白8(Cytokeratin 8)表达情况,绘制两种培养基培养下的第3代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曲线;探讨完全培养基培养的第6代乳腺上皮细胞的冻存复苏活力。结果表明:1)乳汁分离可得到大量细胞团块,分别接种两种培养基后都会出现“煎蛋样”贴壁细胞,消化传代后两者均有Cytokeratin 8的高度表达;2)接种于基础培养基的细胞前期以聚集在一起的圆形单克隆细胞团块为主,传至第4代仅有少量细胞存活,细胞随着培养时间增加而状态变差,死亡细胞增多;接种于完全培养基的细胞整体呈“鹅卵石铺路样”成片生长,随着传代次数增加细胞状态稳定,细胞生长曲线呈现“S”形;3)完全培养基培养的第6代乳腺上皮细胞冻存复苏后能快速贴壁并分裂增殖。综上,乳汁分离法成功分离犬乳腺上皮细胞,且与基础培养基相比,完全培养基可以更好地维持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增殖分裂,且不影响细胞冻存后复苏的活力,为后期快速分离犬乳腺上皮细胞提供较优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DMEM培养液中添加10%小牛血清(NBS)及10%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冻存液,慢速降温冷冻,液氮保存7日龄小鼠生精小管及完整睾丸,37 ℃水浴复苏,0.25%胰蛋白酶消化成单细胞,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复苏率。结果:生精小管及完整睾丸冷冻复苏后细胞复苏率分别为87.3%及85.0%,两复苏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与生精小管单细胞对照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冷冻损失率分别为10.1%及12.4%。结果表明,对于7日龄小鼠生精小管及完整睾丸,以10% DMSO为抗冻剂,慢速降温冷冻,液氮保存,37 ℃水浴复苏是一种适宜的冷冻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3.
谭菊  武彩红  文潮潮  王萌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3):130-132,139
[目的]建立一种更优化的STO细胞冷冻保存方法.[方法]STO细胞传至第3代后,调节其浓度至2.09×105个/mL,开展冷冻保存试验.Ⅰ组将STO细胞置于4℃下平衡,1 h后转入-20℃下,12 h后将其转至液氮中保存;Ⅱ组将STO细胞装入已注入250 mL 95%乙醇的降温器后,立即转至-70℃下,12 h后再将其转至液氮中保存;Ⅲ组将STO细胞悬液于液氮面上方10 cm处平衡20 min,然后将其缓缓转至液氮中.同时,设Ⅳ组为对照组,即STO细胞不进行冷冻处理.在液氮中保存30 d后进行解冻,以STO细胞的回收率、存活率和生长情况为研究指标,通过MTT法进行STO细胞冻存效果评价.[结果]经冷冻处理后,3种方法STO细胞解冻后回收率和存活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Ⅱ组细胞解冻后细胞回收率低于Ⅰ组、高于Ⅲ组,但细胞存活率最高(84.91%).与Ⅰ组和Ⅲ组相比,Ⅱ组STO细胞冻存方法不仅能保证冷冻效果,而且可以回收更多的细胞.Ⅱ组STO细胞复苏后生长相对缓慢,但STO细胞经培养后可恢复至冷冻前的生长状态.Ⅰ组和Ⅱ组复苏后STO细胞的增殖速度较快,且增殖率基本相同,而Ⅲ组细胞的增殖速度较慢.[结论]Ⅱ组STO细胞于-70℃冰箱中平衡过夜,再转移至液氮中超低温冷冻是较为理想的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选用含有不同浓度的3种冷冻保护剂:二甲基亚砜(DMSO)、乙二醇(EG)、甘油(GC),对黑熊耳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冷冻保存,筛选出最佳冷冻保护剂和最佳浓度.用台盼蓝对解冻复苏的细胞进行染色,分析细胞活力,以细胞活率和24 h贴壁率评价冻存效果.结果表明:二甲基哑砜添加浓度7.5%和10%差异不显著,与其他组差异显著;甘油添加浓度10%和15%差异不显著,与其他组差异显著;乙二醇添加浓度15%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基亚砜浓度为7.5%对黑熊耳部成纤维细胞冷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山羊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山羊精液的冷冻方法。[方法]以甘油为冷冻保护剂,采用细管法冷冻保存山羊精液,探讨甘油浓度和添加时间、冻结方法和解冻温度对山羊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结果]在稀释液中添加6%和7%甘油的处理组中,冻后精子活率与复苏率均显著高于添加3%、5%甘油的处理组。配液时添加6%甘油的处理组中冻后精子活率与复苏率均显著低于在4℃平衡后添加的处理组。把平衡的山羊精液分别在离液氮面3 cm处熏蒸9 min和-80℃冰箱中冻结9 min,前者的精子复苏率显著低于后者。在解冻温度分别为40、45和50℃的处理组中精子冻后活率与复苏率显著高于解冻温度为55和60℃的处理组,说明解冻温度以40~50℃为宜。[结论]在山羊精液冷冻保存中,甘油的最佳添加时间为4℃平衡后冻结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鸡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方法]用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分别分离培养鸡皮肤成纤维细胞;比较细胞生长速率及冻存复苏率。[结果]酶消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原代生长较快,约5 d便可形成单层;2种方法传代细胞的生长速度相似,仅需2~3 d就可形成单层;使用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经3~4代后,可获得纯化的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经冷冻复苏后有75%~80%存活;分离纯化的胚胎和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均正常,可传至12代,传代后染色体数目不变。[结论]采用组织块法及酶消化法培养鸡成纤维细胞均可获得ES细胞建系所需的饲养层细胞。该研究为ES细胞系的成功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抗冻剂渗透压对深低温冻存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牛角膜随机分两组,分别使用二甲基亚砜(DMSO) 20%人血清白蛋白(HSA)即对照组及二甲基亚砜(DMSO) CPTES即实验组溶液配制的抗冻剂采用二步平衡法冻存,观察两种方法对复温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存活率、细胞均匀性及六角形细胞比例等的影响。结果:使用CPTES溶液配制抗冻剂冻存的细胞密度及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但细胞均匀性与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优。结论:CPTES溶液配制抗冻剂有助于改善冻存的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麦洼牦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及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从麦洼牦牛乳腺组织中成功分离并获得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并利用细胞角蛋白18的免疫荧光染色对乳腺上皮细胞进行鉴定。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群体倍增时间、细胞接种存活率、细胞活力等生物学特性的检测,建立并鉴定麦洼牦牛乳腺上皮细胞系。结果显示,乳腺细胞形态良好,细胞接种存活率达91%,群体倍增时间26.97h,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S"型,细胞传至25代以上仍保持旺盛的增殖活力。可见,通过对细胞传代及反复冻存和复苏已成功建立麦洼牦牛乳腺上皮细胞系,获得大量的乳腺上皮细胞,使麦洼牦牛物种在细胞水平上得以保存,为建立牦牛乳腺生物反应器及泌乳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豚鼠成纤维细胞系,分离培养豚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并对其进行细胞活力、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及基因转染等分析。结果表明,豚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在10代以内时形态良好,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梭型细胞有拉长趋势,至第20代时梭形明显拉长,单位面积细胞数目大量减少。同时,细胞冻存后复苏贴壁情况良好。EGFP基因转染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特征及生长状态与未转染细胞相似,转基因细胞和未转基因细胞的生长曲线均为S形,符合体外培养细胞正常生长增殖规律。以流式细胞仪分析逆转录病毒介导的EGFP基因转染细胞,可见染色体核型仍为二倍体,说明感染的细胞保持其遗传稳定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的病毒液感染的细胞效率,结果显示,病毒转染48 h、72 h收集病毒液组感染效率分别为16.9%和11.6%,显著高于24 h收集病毒液组(0.9%)。  相似文献   

20.
山羊乳腺组织块冷冻保存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快速冷冻方法冻存山羊乳腺组织块,比较不同大小组织块、不同冻前预处理和每管冻存不同块数对冻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前预处理0,6和12h,直径<0.3mm组织块的贴壁存活率分别为63.0%,89.8%和81.5%,直径为0.3~0.5mm的贴壁存活率分别为47.2%,63.0%和56.5%,直径为0.5~1.0mm的贴壁存活率分别为27.8%,35.2%和29.6%;每管冻存6块、9块和12块对冻存效果影响不显著,以6块最佳。结果显示,以添加100mL/LDMSO的D-MEM/F12为冷冻液,将直径<0.3mm的组织块冻前预处理6h,山羊乳腺组织块的保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