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秸秆还田机类型秸秆还田机是在旋耕机基础上根据生产需要而开发的一种适用于秸秆还田的田间作业机具。按工作原理和结构可分为秸秆粉碎还田机、双轴秸秆还田机、反转秸秆还田机和水田秸秆还田机。(1)秸秆粉碎还田机(见图1)。采用皮带侧边传动,通过刀轴的高速旋转带动刀轴上的动刀与罩壳上定刀的相互作用实现秸秆的粉碎和抛撒。动刀主要有锤爪、弯刀和直刀三种型式。锤爪式动刀体积大,排列简单,需锤爪数量少,但寿命长,作业粉碎效果好,粉碎后的秸秆以丝絮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年秸秆禁烧工作的开展,河南省焦作市广大农民普遍接受了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这一作业方式。目前,焦作市玉米秸秆还田机保有量已经达到5910台,平均20hm^2玉米种植面积就有1台还田机,每年机械还田面积都占玉米种植面积的85%以上。为了解决玉米秸秆还田给养牛业的饲料贮存带来的难题,焦作市的玉米秸秆青贮机械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常用的秸秆还田机产品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了秸秆还田机的工作特点及作业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还田机或者带有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将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用机械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具体分为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作业和联合收割机机械化收获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5.
为了避免秸秆焚烧对土地和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秸秆还田增强地力、节约成本工作的实施。近几年,各地政府加大了对秸秆还田工作的支持力度,今年,济宁市政府拨出100万元专款用于补贴秸秆还田机。随着秸秆还田机大幅度增加,为了提高使用效率,安全使用技术显得尤为突出。一、安全使用1.作业时,还田机先升至锤爪离地面20 ̄25cm高度,接合动力输出轴,转动1 ̄2分钟,挂上作业挡,缓慢松放离合器踏板,同时操作液压升降调节手柄,使还田机逐步降至所需的留茬高度,然后开始正常作业。2.作业时,禁止锤爪打土,防止无限增加扭矩引起故障。若发现锤爪打土时,应…  相似文献   

6.
垄作玉米双轴高低刀秸秆粉碎还田机与大型拖拉机配套使用,前轴采用长短锤爪相结合的方式,后轴采用固定动刀,一次作业相当于传统秸秆还田机两次作业,用于垄作玉米等作物秸秆切碎还田作业,变换动刀也可用非垄作作物。本文重点介绍了该机的设计依据、结构特点和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简要分析了新形势下新疆棉花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存在的问题,介绍了1JH-3.0宽幅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特点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我国机械化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我国机械化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具的研究现状,针对几种不同类型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的结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分析,提出了现今已有的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具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秸秆还田新技术,设计了快速腐熟秸秆还田机,指出了我国机械化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满足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精准化管理的需要,解决还田工作中作业面积统计困难、现场核查工作量大、全局管理难以实现等若干现实问题,设计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精准管理系统。系统集成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农业机械车载信息终端,实时采集、处理秸秆还田作业中的定位和状态数据,获取还田现场的高清影像。通过建立作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作业监控、地块识别、面积量测、质量评估、指标统计和指挥调度等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有效实现轨迹监控、灵活调度、分类统计分析,提高了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效率。同时,地块识别率和地块面积统计达到了作业精度要求,可以满足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可分为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大类。现将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介绍如下 :一、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技术该项技术属于免耕播种的范围 ,其作业工艺流程是 :联合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硬茬播种→喷施除草剂。使用的主要机具为江西南昌旋耕机厂生产的 1JQ - 15 0 (C/D)型甩刀式秸秆还田机和山东德州华北农机厂生产的 4J系列秸秆还田机械。其作业主要由三项环节组成 :小麦秸秆粉…  相似文献   

11.
秸秆综合利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秸秆还田,秸秆全量还田作业机是秸秆还田的主要农业机械,市场上现有的秸秆还田机械已经有多种机型,有单机也有综合整地机,但大多不够理想。针对现有秸秆全量还田作业机存在的问题,创新设计了1GJH-350秸秆全量还田作业机,该机集秸秆粉碎、旋耕、深松、起垄和镇压于一体,实现了一机多用。通过生产作业试验了机具性能,结果表明该机具有作业效率高、节约能耗、降低成本、作业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存在的秸秆焚烧、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研制了适用于南方水田的秸秆还田起浆机,并通过与常规旋耕机作业对比试验,分析了其作业深度、地面平整度、压茬深度和植被覆盖合格率。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起浆机可同时进行水稻秸秆还田和覆盖联合作业,各项性能指标都能满足后续插秧作业要求,植被覆盖合格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与机插水稻集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是根据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作业工艺规程,利用秸秆还田机械作业,形成满足机插作业要求,并通过合理的肥、水运筹等农艺措施,促进秸秆快速腐熟培肥地力,实现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和稳产目标。2008年,江苏省大丰市农机推广站承担实施了江苏省农机三项工程中的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技术集成基地建设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区域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玉米秸秆还田机具的推广,平原地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基本得到了普及。但在丘陵山区,由于沟壑纵横,道路崎岖狭窄,多数地块秸秆还田机进不去,加之地块较小,还田机具作业不合算,直接制约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普及推广。到了秋季玉米收获季节,路边堆的、路上铺的全是玉米秸秆,使本来窄小的道路无法通行,有的不顾禁令干脆放火偷烧。  相似文献   

15.
秸秆还田机属于收获后处理机械,使用量非常大。使用表明,其托辊的轴承、轴承座、托辊轴头易损。影响了秸秆还田机的作业效率,提高了作业成本,维修较麻烦。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托辊结构的改进措施;改进后,托辊的使用寿命延长,维修工作简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秸秆还田机具工作原理,结合苏州地区秸秆机械化还田实际,形成了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技术和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播技术路线,为该地区秸秆轻简高效机械化还田及配套农艺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玉米秸秆产量大,秋季玉米收获后可还田作业时间短、秸秆腐烂慢,为秸秆还田带来困难。为满足东北地区秸秆快速还田和腐烂要求,研制了一种秸秆混肥还田机,可将粉碎秸秆或站立秸秆切碎收集,并与N肥混合后被输送到还田机的一侧,或成条堆放在田间,或喂入到由铧式犁开出垄沟内。利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对秸秆粉碎捡拾和输送装置进行了参数设计和实体建模,利用有限元ANSYS Workbench对所设计的粉碎刀进行静力学分析验证了其结构的合理性,并通过分析粉碎刀的秸秆粉碎过程和运动轨迹确定了当粉碎刀受力最小时的最佳排列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当秸秆粉碎捡拾装置转速为2250r/min、还田机前进速度为1.27m/s时,秸秆还田率为95%,秸秆剪切长度合格率为95.5%,秸秆混肥不均匀度为20.5%,作业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为秸秆混肥还田机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秸秆还田机进行室内模拟实验,利用pro/e实体建模优化机具结构,保证机具正常秸秆还田作业情况下,找出最佳的参数组合,降低作业机具的功耗。  相似文献   

19.
快速腐熟秸秆还田机设计与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还田机作业后秸秆还田周期长,耽误耕作农时及秸秆焚烧现象引发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采用腐熟剂喷施与机械粉碎相结合的还田原理,设计了快速腐熟秸秆还田机.经田间试验测定,使用快速腐熟秸秆还田机完成作业的机收麦茬地,7个月后的秸秆腐熟还田率为97.2%,比单一机械粉碎方式高17.1%,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比单一秸秆粉碎还田地高16.5%.  相似文献   

20.
1JHY-220型秸秆粉碎还田机,是具有两个刀辊的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还田机。该机具能够有效的将秸秆粉碎并还田,作业效率高,秸秆粉碎质量好,易于秸秆转化为土壤肥料,不影响第二年春耕,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