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副嗜血杆菌病(Haemophilus parasuis,HPS)在国外称为猪格拉译氏病(Glassersdisease),病原为猪副嗜血杆菌,主要引起断奶猪和保育猪的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金世界均有发生。猪副嗜血杆菌是猪鼻粘膜常在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猪群(尤其是青年猪)受应激会零星发生本病。现将一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吴洪涛  吴佳宁 《养猪》2023,(5):88-9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对2月龄左右的仔猪危害严重。这种疾病的特征是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严重时会导致消瘦。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本文通过报告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控制,为从业者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华听  段凤灵 《养猪》2010,(1):83-83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本病是典型的“动态应激性疾病”,临床上常以继发感染形式发生。各种应激因素(如断奶、运输、天气突变等)以及各种疾病(如猪蓝耳病、猪瘟、猪流感、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支原体肺炎等)均会继发本病,  相似文献   

4.
<正>1概况副猪嗜血杆菌病近年来多发。从临床上和圆环病毒病关系更密切。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格拉泽氏病,有15种血清型,其中4型、5型和13型最为常见(也有检出12型较多)。副猪嗜血杆菌病,起初称为猪嗜血杆菌,后因证明了该菌生长时不需要X因子,故更名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定居于健康猪的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5.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病引起的猪的一种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性疾病。文章根据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Glasser病),近年来,世界各地均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报道,并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猪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我国,由于受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等病的影响,猪免疫力下降,各地也相继出现副猪嗜血杆菌病病例,给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副猪嗜血杆菌病在贵州对猪群的危害和流行规律、进一步开展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特进行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研究。根据副猪嗜血杆菌(HPS)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优化组合试验,对贵州省分离的HPS进行PCR扩增,扩增出长为650bp的目的基因片段,而大肠埃希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扩增结果为阴性。采用该方法对贵州发病猪群中350头疑似病例进行PCR检测,检出率为8%~49%。该方法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8.
陈希  马超锋 《猪业科学》2015,(8):100-102
副猪嗜血杆菌病对猪群危害较大,文内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危害入手,就该病的流行病学、血清型分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展开论述,最后,提出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病,也称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或革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疾病。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现就开江县生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现状、致病诱因,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期能对开江县养猪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1病原学副猪嗜血杆菌为嗜血杆菌属中没有运动性的小型多形态杆菌,可见球杆状、长杆状及丝状等不同形态。革兰氏染色阴性,常见有荚膜,但多次体外培养或长时间培养(48小时以上)荚膜易消失。  相似文献   

11.
猪副嗜血杆菌和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猪场普遍存在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PRRS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这两种病的存在导致猪群免疫功能下降,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当猪场发生副猪嗜血杆菌与病毒和其他细菌等病混合感染时,患猪死亡率升高,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某大型猪场副猪嗜血杆菌和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发生和控制情况作一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临床实际经验,介绍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具体防治措施,提出了诊治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注意事项,希望有助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从疑似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新乡某猪场采集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和心包积液,并对样本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试验鉴定和动物试验,结果成功分离到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头孢哌酮高敏,对复方新诺明中敏,而对青霉素、链霉素、林可霉素耐药;对金银花及其组成的复方敏感,且复方作用效果优于单方。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革拉瑟氏病(Glasser’s disease),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已成为猪场保育仔猪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一些病毒性疾病如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瘟等的流行造成猪群免疫力下降也为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在2006年5月至今仍在流行的“猪高热综合症”中,副猪嗜血杆菌病是引起猪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给我国养猪业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15.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能够引起猪的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等临床症状。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无鞭毛、不运动、无芽孢、多形态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通常具有荚膜。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副猪嗜血杆菌病已对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威胁。抗生素对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该病难以控制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副猪嗜血杆菌严重耐药造成的。Hps的耐药性严重影响了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同时对开发新型抗生素也提出了挑战。通过研究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机制可以为Hps的耐药性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猪副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共生生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侵入并导致猪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变为纤维蛋白性多浆膜炎、关节炎以及脑膜炎。猪副嗜血杆菌全身感染会极大地威胁猪的健康以及养猪业的发展。该文主要对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让广大同行对猪副嗜血杆菌病有更清晰的认识,降低猪群的死亡率,为猪副嗜血杆菌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副猪嗜血杆菌病,也叫作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或革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猪传染性疾病。2011年10月,吉林地区一些猪场出现了一种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脑膜炎等为特征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8.
1910年,德国学者Glasser首次报道了一种表现纤维蛋白性-多发性浆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临床特征的猪病,称之为Glasser’s病。当时发现在患猪的浆液性分泌物中存在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1922年,Schermer等首先分离到该病的病原体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因此,Glasser’s病又被称为副猪嗜血杆菌病。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报道,并且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猪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我国,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主要对国内外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基于国内外副猪嗜血杆菌的最新耐药性研究报道,揭示了当前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趋势,并根据其试验结果证明了前人提出的治疗方案确实、可靠,指出了目前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有效药物,为养猪生产中综合防制副猪嗜血杆菌病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的一种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由过去散发的传染病变为大面积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我们将从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而多方面清晰地认识、了解该疾病发病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并以此为现实生产中副猪嗜血杆菌的治疗和综合防控提供借鉴意义,避免此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