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随机踏查法、性信息素诱捕法和解析受害枝条的方法,在石家庄城区及周边地区调查了国槐小卷蛾的危害树种状况和国槐小卷蛾种群数量的时间、空间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国槐小卷蛾的寄主植物有8种。成虫1a有2次发生高峰,盛发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1代幼虫对寄主各部位的危害:复叶>嫩梢>花穗。第2代幼虫对各部位的危害:复叶>荚果>嫩梢。幼虫对寄主树冠不同方位和层次的危害表现为:东、南面重于西、北面,树冠上层重于树冠下层。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刺槐叶瘿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槐叶瘿蚊Obolodiplosis robiniae(Haldemann)原产北美洲东部,危害刺槐叶片。一般是3~8头幼虫群集危害,在刺槐叶片背面沿叶缘形成纵向卷曲的虫瘿,隐藏其中取食。危害严重时,刺槐树的受害率近100%,极大影响刺槐的健康生长。该虫在北京地区1 a发生5代,以幼虫和蛹在土中越冬。施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虫口减退率可达99.1%,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虫口减退率为90.5%。在幼虫期发现1种寄生性天敌瘿蚊长腹细蜂Platygster sp.,寄生率93.4%。  相似文献   

3.
豫刺饲1号为刺槐的变异品种.该品种复叶长,平均复叶长度60 cm左右,最长可达72 cm,复叶平均长度是一般刺槐的2~3倍.叶片平均粗蛋白含量为23.85%,超过一般刺槐39.66%,是良好的饲料型刺槐品种.  相似文献   

4.
豫刺饲1号(Robina pseudoacaci cl.‘Henan 1 for forage’)为刺槐的变异品种。该品种复叶长,平均复叶长度60 cm左右,最长可达72 cm,复叶平均长度是一般刺槐的2倍至3倍。叶片粗蛋白平均含量为23.85%,超过一般刺槐39.66%,是目前收集的刺槐无性系中叶片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无性系,是作为饲料型刺槐极佳品种。  相似文献   

5.
刺槐叶瘿蚊发生期、危害程度和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槐叶瘿蚊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外来入侵林业有害生物。2005年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国家森林公园首次发现,2006年全省各地相继普遍发生,面积达427hm^2。一些地区6~7月份刺槐叶片受害率为70%-80%,新梢嫩叶受害率达100%。通过2007~2009年3a连续观测和林间防治试验,初步测定刺槐叶瘿蚊的发生世代、危害程度,并筛选出最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柳小卷蛾,又名杨树卷叶蛾(Gypsonoma mintana Hiibner),属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属。胶东一带常有发生。是杨柳树叶部主要害虫之一。受害叶片呈网孔状,轻者叶片桔黄,重者整片叶子脱落,大发生时,地面落积一层受害叶片。我们从一九七七年秋季开始,对该虫的生活史和习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并作了防  相似文献   

7.
苹果瘤蚜(Myzus malisuctus)在黑龙江省1年发生多代,主要危害苹果树的叶片和果实,受害叶片纵卷,果实被害后果面出现红色斑点,斑点大小与多少和受害程度有关,受害严重的果实生长缓慢,果个小。在当地品种当中黄太平、新帅、龙冠、K9等苹果品种发生较重。2011年东宁县K9苹果的苹果瘤蚜受害株率达到25%以上,黄太平的受害株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山楂红蜘蛛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矿业集团绿地中,红蜘蛛的危害相当严重,造成植株早期落叶,严重影响了观赏效果。它主要危害山楂、樱桃、樱花、碧桃、海棠等树种。刺吸植物的叶片进行危害,使叶片受害的部位水分减少,导致叶片失绿变白,叶片表面呈现密集苍白的小斑点,危害严重的植株发生黄叶、卷叶、落叶  相似文献   

9.
在兰州槐小卷蛾普遍为害国槐、龙爪槐、蝴蝶槐,多数区域受害株率超过80%,叶片受害率一般低于10%,危害程度轻微。分析认为兰州气候条件有效控制了槐小卷蛾的种群规模。建议结合其他害虫防治的同时进行防治,较重区域结合修剪清除果荚和枯梢;有必要开展虫情监测,以免虫害暴发。  相似文献   

10.
杨银潜叶蛾的危害、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危害与识别 1.危害情况:杨银潜叶蛾在我区发生普遍,主要危害小青杨、小叶杨、加拿大杨、中东杨、北京杨以及速生杨等,被害率高达100%。苗木及幼树受害严重时,几乎无一完整叶片,叶片后期皱枯,虽然不能导致苗木死亡,但严重影响苗木或幼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刺槐外斑尺蛾 (EctropisexceilensButler)属磷翅目尺蛾科 ,又名刺槐步曲 ,分布在河南省安阳、濮阳、新乡、开封市等黄河故道刺槐林区 ,以危害刺槐为主 ,大发生年份可危害枣树及农作物。该虫具有暴食性 ,短时间能将整枝、整树叶片食光。在高温干旱年份 ,1年可 2~ 3次将叶片吃光 ,造成林木上部枯死 ,从主干中下部萌芽 ,给林木生长造成严重危害。 1985年以来在内黄、清丰、延津等地陆续发生 ,1993年滑县林场也遭该虫危害。为控制其危害 ,安阳市先后于 1988、1995年两次利用飞机喷洒灭幼脲对受害林木进行防治 ;并对其生…  相似文献   

12.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板栗健康叶片、被针叶小爪螨危害过 (除去叶螨 )的叶片和被该叶螨危害并带有该叶螨的叶片挥发性物质的成分和相对含量。在受害和未受害叶片中 ,石竹烯和α 法尼烯均占较大的比例。石竹烯在受害叶中的峰值增高 ;而α 法尼烯在无叶螨的受害叶中的峰值增高 ;1 辛烯在未受害叶片中未检测到 ,但在受害的叶片中则含量均较高 ,尤其有叶螨的受害叶片较无叶螨的受害叶片 1 辛烯的峰值显著增高 ;苯甲酸乙酯在有叶螨的受害叶片中较其余 2种也显著增高 ;3,7,11 三甲基 1 6 10 十二碳三烯 3 醇以有螨的受害叶中含量最高 ,无叶螨的受害叶次之 ,未受害叶含量极微 ,几乎检测不到 ;但 4 溴 2 戊烯却呈现相反的趋势 ,在未受害叶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受害叶。根据生物测试结果做出如下推断 :叶片受害后 ,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发生了变化 ,改变了原来寄主植物气味的化学指纹图 ,使针叶小爪螨在识别寄主植物时遇到困难 ,甚至产生了忌避作用而从受害叶转移到未受害叶上。同时这些物质对引诱芬兰钝绥螨起着重要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13.
槐花球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槐花球蚧寄主为国槐、合欢、刺槐、龙爪槐等,在大连地区首次发现。该虫主要在嫩枝及当年生枝条上取食危害,低龄若虫也取食叶片。受害植株长势严重衰弱,甚至死亡。半球形蚧壳分表面光滑与皱缩两型,红褐至黄褐色,雌雄异形。采用阿维菌素柴油合剂和松脂合剂喷雾防治,防治效果可达100%。  相似文献   

14.
辛秀川 《中国林业》2012,(12):53-53
枣黏虫是危害枣树的一种重要害虫,发生面广,受害株率高。为了彻底消灭枣黏虫危害,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在山西省原平市南白乡的神岗头村、西平村、清水沟村进行了观察研究,并摸索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使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一、危害特征枣黏虫又叫枣镰翅小卷蛾、枣小芽蛾或苞叶虫,是以幼虫吐丝缠缀枣芽、叶、花和果实进行危害的一种小型鳞翅目菜蛾科害虫。枣黏虫是以幼虫吐丝缠卷叶片作包取食危害,串食花蕾、  相似文献   

15.
榆蛱蝶在伊克昭盟乌审旗还是初见。1959年八月上旬,乌审旗小石砭苗圃二年生榆树上发现了榆蛱蝶幼虫的危害,八月下旬,在五千多平方米面积上,全面严重受害。低令幼虫,爬至顶叶食害幼嫩叶肉,使叶片成綱状或缺口状。高令幼虫,在苗冠上部较大一张叶片上吐丝卷叶,咬断嫩叶。严重影响苗木生长发育。幼虫背面黑色,腹部黄褐色,背上有分枝刺毛七排。老熟时体长5厘米。成虫是黑红色蝴蝶、十月底出现,翅展7厘米,前翅底色为黑  相似文献   

16.
白缘蛀果斑螟和荔枝异形小卷蛾是红树林木榄+桐花树群落上的重要害虫,在广东省局部区域的红树林保护区,已经对木榄造成严重危害。白缘蛀果斑螟1年完成4代,第1至第3代虫历时48~66d,越冬代历时180d;荔枝异形小卷蛾1年完成5代,第1至第4代虫历时39~44d,越冬代历时188d。白缘蛀果斑螟和荔枝异形小卷蛾幼虫均危害木榄的花萼和胚轴,荔枝异形小卷蛾能够迁移到桐花树上危害桐花果实。在木榄+桐花树群落上,白缘蛀果斑螟成虫占54%,荔枝异形小卷蛾成虫占46%。林间世代重叠,以幼虫和蛹越冬。在4月下旬~5月中旬,受害花萼和受害胚轴数量有一个高峰期,而7月上旬-10月中旬,则有一个明显的低值期。白缘蛀果斑螟和荔枝异形小卷蛾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受害花萼和受害胚轴的数量变化规律成正相关,前者同样也出现一个高峰期和一个低值期。白缘蛀果斑螟和荔枝异形小卷蛾与捕食性蜘蛛数量的比例为1:0.30,捕食性蜘蛛的捕食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针叶小爪螨对其寄主植物 ,芬兰钝绥螨对针叶小爪螨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 :针叶小爪螨对未受害的麻栎叶、栓皮栎叶和板栗叶都表现出较强的趋性 ,对槲树叶虽然也有趋性 ,但趋向程度不如前三者强 ,而松针和云杉对其有较强的忌避作用 ;用同一寄主植物的未受害叶片和除螨受害叶片测定时 ,则明显趋向于未受害叶片 ;而用同一寄主植物的除螨受害叶片和带螨受害叶片测定时 ,则喜欢选择带螨受害叶片。寄主植物受害与否以及有无叶螨存在 ,显著影响芬兰钝绥螨的趋性。芬兰钝绥螨对未受叶螨危害和受叶螨危害的寄主植物叶片均有趋性 ,但对后者的趋性反应更为强烈 ,对有叶螨的危害叶片和无叶螨的危害叶片的趋性反应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尹淑艳  孙绪艮 《林业科学》2002,38(4):105-110
用海绵水盘法饲养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 (Jacobi) ,观察其在未受害板栗、麻栎、栓皮栎和槲树叶片及受害板栗、麻栎叶片上的生长发育状况 ,并测定了这些植物叶片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 ,危害槲树者 ,其发育历期最长 ,雌成螨寿命最短 ,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少 ;危害板栗、麻栎、栓皮栎者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 ,但危害板栗者幼螨期明显缩短 ;叶片受该螨危害后 ,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减少 ,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的含量增加。与板栗、麻栎、栓皮栎相比 ,槲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最低 ,单宁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不同受害程度白蜡树上白蜡窄吉丁在树体垂直高度上的分布。结果表明:(1)白蜡窄吉丁在被害树上的侵染部位和种群数量随着树体受害程度的加重而增加。(2)定殖侵染初期,主要集中在树体高度3~5m的主枝上,主干上极少发现危害。(3)随着虫口数量的增加,逐渐向侧枝和树体上部转移侵染,危害高度取决于枝条的粗度,枝条粗度小于3cm时,基本不会受到侵染。(4)当树势极度衰弱或树冠部分开始死亡时,白蜡窄吉丁会转而集中危害树干,直到地上部分死亡。(5)未发现白蜡窄吉丁危害根系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针叶小爪螨对其寄主植物,芬兰钝绥螨对针叶小爪螨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针叶小爪螨对未受害的麻栎叶、栓皮栎叶和板栗叶都表现出较强的趋性,对槲树叶虽然也有趋性,但趋向程度不如前三者强,而松针叶和云杉对其有较强的忌避作用;用同一寄主植物的未受害叶片和除螨受害叶片测定时,则明显趋向于未受害叶片;而用同一寄主植物的除螨受害叶片和带螨受害叶片测定时,则喜欢选择带螨受害叶片。寄主植物受害与非党员以及有无叶螨存在,显著影响芬兰钝绥螨的趋性。芬兰钝绥螨对未受叶螨危害和受叶螨危害的寄主植物叶片均有趋性,但对后者的趋性反应更为强烈,对有叶螨的危害叶片和无叶螨的危害叶片的趋性反应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