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钦少华  施金元 《特产研究》1999,(2):44-44,59
施用PBO的藤稔葡萄平均粒重22.1g,可溶性固形物16.2%,666.7m^2产2082.5kg产值4.165万元。分别比CK增长44.4%,20.9%,79.2%和348.28%。  相似文献   

2.
柴春901是格尔木农场育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经1997~1999年在乌兰希赛灌区试种,能正常生长。在每m^2穗数523~575情况下,敏穗粒数,千粒重、单产分别为:45.7个~48.3个,49.3g~50.6g,11.34t/hm^2~12.09t/hm^,比对照品种柴春018的每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产分别高-3.3%~2%,16.7%~32.7%,4.7%~4.8%,33.3%^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旱育秧草害问题,通过三个施药时期使用三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盖土后,每666.7m^2使用50%丁草胺100g1000倍液喷施畦面除草效果最好,出苗率达80%-85%,还能提高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4.
苄嘧磺隆在水稻上的残留降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苄嘧磺隆在水稻上的残留量分析方法。样品经提取、液-液分配、C-18小柱净化,添加浓度0.01~2.00mg/kg,回收率可达到73.5%~96.3%。北京、杭州两地的试验结果表明:①残留消解半衰期,田水为3.0~3.5d,植株为6.8~8.1d,土壤为17.6~22.1d。②30%威农可湿性粉剂每666.7m^2有效量5.0~7.5g施用,糙米、谷壳、土壤、植株中的残留量≤0.03mg/kg。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能抛秧,头季稻栽密度,氮肥基肥用量、促芽肥施用水平、留桩高度、发苗肥施用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经数学模拟选优,抛载再生稻获得300kg/666.7m^2产量,需抛栽2.18万丛/666.7m^2,氮肥基肥施用量占76%,催芽肥施用尿素19kg/666.7m^2,留桩高度45cm,发苗肥尿素施用量6.7kg/666.7m^2,为最佳组合,为制  相似文献   

6.
定植密度对大白菜采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种密度下研究了大白菜采种的产量及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早熟材料以3600-4000株/666.7m^2,中熟材料以3300-3700株/666.7m^2,晚熟材料以3000-3400株/666.7m^2为适宜定植密度。  相似文献   

7.
无机化学添加剂与Bt混合对小菜蛾杀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供试 6 种无机化学添加剂对 Bt的杀虫效果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添加 K2 C O3 、 M g Cl2 的增效最显著,分别较单用 Bt增效了 1.0750 倍和 0.9415 倍.添加 0.01 g· L- 1 的 Zn S O4 也有一定的增效作用(0.1535倍).而硼砂、 Ca C O3 对 Bt无增效作用. Fe2 ( S O4 )3 反而有极显著的减效作用.此外,添加剂的质量浓度对 Bt的杀虫效果也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添加剂时要注意最佳质量浓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1999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市奉贤县人民政府联合组建百人科技下乡团深入农村,在奉贤县西渡镇等七个基点,实施水稻良种推广等六个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县共推广杂交水稻1000hm^2,平均单产的589.2km/666.7m^2,比常规稻增产61.2kg/666.7m^2,增幅为11.6%。杂交水稻制种47.33hm^2,单产145.7kg/666.7m^2,创奉贤县杂交稻制种史卢最高水平。双  相似文献   

9.
复合苯氧羧酸类物质(CBS)作为新的生化制剂,对杂交水稻制种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喷8g赤霉素配合CBS制剂50ml较单喷赤霉素15g增产18.7kg,增12.8%,且节约赤素7g;较喷8g赤霉素配合浙农大Ⅱ号100ml增产59.45kg,增60.9%;喷8g赤霉素配合浙农大Ⅱ号100ml+洞科1号250ml磷酸二氢钾250g增产20.7kg,增15.2%。如进一步与自己研制的助效剂4号配  相似文献   

10.
大麦丰产方平均单产达352.1kg/666.7m^2,较全市大麦平均单产282kg/666.7m^2。增产24.9%,本文着重对大麦丰产方促平衡高产的栽培技术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调花灵和九二0合理搭配使用对中稻制种产量的影响,进行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每666.7m^2施调花灵400ml+九二07g最经济,高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赤霉素水溶性片剂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功效试验,结果表明,在666.7m^2用量12g或16g的情况下,对母本开花习性,产量构成因素,大小区实产及杂交种子发芽力等方面的影响与对照赤霉素粉剂12g相比,均无明显差异;而用量8g和20g则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唑磷、呋喃丹防治稻水象甲的药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水象甲是一种新传入我省的水稻害虫。1996年用20%三唑磷乳油500和600倍液防治稻水象甲成虫,药后1d,3d,7d的防效远达80%以上。其中药后3d达到92%以上,与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相比效果略好且持效期更长。1997年每666.7m^2用3%呋喃丹1.5kg和2.0kg药后3d,7d防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东魁杨梅对主要矿质养分的年间吸收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东魁杨梅树体的解体调查结果表明,杨梅未结果幼年树(18株/666.7m^2)年间养分吸收量为N2.62kg,P2O50.37kg,K2O2.42kg,CaO1.29kg,MgO0.44kg,吸收比例为100:14:92:49:17。结果成年树(18株/666.7m^2,产量1350kg)年间养分吸收量,依次为9.4kg,0.9kg,10.6kg,4.7kg1.5kg吸收比例为100:10:113  相似文献   

15.
3个试点研究结果表明,协优9516是一个具有中上秧龄弹性的新组合。采用稀播一段育秧,30 ̄40d秧龄,产量达7.5t/hm^2以上,适宜的移栽叶龄为8.7 ̄10.1,以保证本田营养生长阶段出生的叶龄有3.7 ̄1.9张,实现270穗/m^2,每穗实粒数110粒,千粒重28g,单穗重3g左右。  相似文献   

16.
吡虫啉防治蚜虫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1998,4(4):18-20
吡虫啉室内药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对萝卜蚜虫LC50为0.17×10-6,而且内吸性较强,药液浓度为2×10-6时,10天后杀虫效果仍达10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效成分0.1、0.2、0.4g/666.7m2,两周后防治蚜虫效果分别为95.7%、97.1%、99.8%,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直播早稻高产途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从30块单产450kg/666.7m^2以上的直播早稻高产田资料分析着手,总结出直播早稻的高产途径是:在确保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争在穗数一和提高结实率,即每666.7m62有效穗24-30万,有效颖花数超过2400万朵,每穗实粒数达80-110粒,千粒重25g左右,结实率80%以上,并提高实现高产途径要选择大穗型品种,合理的基本苗数,提高结实率和控氮增磷钾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施用有机肥对降低蔬菜硝酸盐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为探讨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途径,进行了空心菜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空心菜的基、追肥采用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处理,与单施等量化肥处理的相比,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分别降低16.6%和12.4%;基、追肥均施用有机肥的,NO^-2和NO^-3降幅更为显著,分别为28.3%和22.2%;同时蔬菜产量每666.7m^2/茬可降低肥料成本19.2~44.5元,增加经济效益达211.0~  相似文献   

19.
水稻专用复混肥对水稻生长具有多功能效用,可以提高水稻的分蘖力,增加有效穗数和粒重,不仅显著增产,而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每666.7m^2要增产稻谷28kg,增幅7.3%,纯增收60.55元,效益提高11.7%。  相似文献   

20.
串珠藁本对小麦产量损失及防除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人工控制串珠藁密度,研究了其在不同密度下对小麦造成的产量损失,当串珠藁本密度由0增至60万株/666.7m^2时,小麦产量损失由0增至37.7%。根据经济损失水平计算,串珠藁本的防除指标为4.3万株/666.7m^2,防除最佳时期为春小麦的3 ̄4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