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衢州多姿炭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竹炭产品、竹炭纤维产品研发及销售为一体的环保企业,主营竹炭和竹纤维两大类产品。竹炭具有良好的吸附功能和调湿功能,当外界湿度大的时候,它就吸收水分,外界湿度变小了它就释放水分。  相似文献   

2.
《技术与市场》2007,(2):7-8
竹炭纤维 上海东华海天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选用具有较高平衡回潮率、良好透气性和穿着舒适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为载体,加入纳米级的竹炭微粉纺出的竹炭粘胶纤维,生产出可永久、不受洗涤次数影响具有保健功能的竹炭纤维.  相似文献   

3.
竹炭的神奇功能 人类的健康卫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竹炭的生产工艺、性能及微观结构。竹炭的微观结构非常类似洋葱状富勒烯碳和展开的碳纳米管结构,因而具有许多木炭不具有的特殊功能。由于竹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有害气体的脱除和水体的净化。竹炭的孔隙以大孔为主(200nm),可用作纳米光催化剂或生物膜的载体,制备纳米改性光催化剂杀菌吸附用炭以及可循环使用的生物膜改性竹炭,实现了两种材料两种性能完美的结合,并可解决竹炭吸附饱和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竹炭的加工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竹炭是近年来开发的新产品。与木炭相比,竹炭具有特殊的微小构造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等优良功能,经过高温活化后,可制成功能更强大的活性炭。竹炭及其副产品附加值高,用途广泛,可以制造出用于农业、化工、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系列产品。目前,我国生  相似文献   

5.
竹炭的神奇功能人类的健康卫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竹炭的生产工艺、性能及微观结构。竹炭的微观结构非常类似洋葱状富勒烯碳和展开的碳纳米管结构,因而具有许多木炭不具有的特殊功能。由于竹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有害气体的脱除和水体的净化。竹炭的孔隙以大孔为主(200nm),可用作纳米光催化剂或生物膜的载体,制备纳米改性光催化剂杀菌吸附用炭以及可循环使用的生物膜改性竹炭,实现了两种材料两种性能完美的结合,并可解决竹炭吸附饱和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日前,据日本《自然科学》报道,日本已生产出500目的竹炭纤维。其加工方法是:竹炭加工为第一步,然后将竹纤维拉长并与化纤、棉布等交织在一起。竹炭纤维可增加10%的热量,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透气性等优点。据悉,台湾省准备投资200万新台币购置其生产设备并与日本共同生产竹炭纤维。竹炭纤维的问世将使竹子的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2种广东丛生竹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小叶龙竹和马来甜龙竹2种丛生竹,在砖土窑设备中炭化制取竹炭。测试分析其基本理化性能,进行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吸附特性试验,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2种丛生竹炭的基本理化性能差异不明显,但小叶龙竹炭比表面积是马来巨竹炭的3倍,相差比较大。(2)2种竹炭对甲醛、氨、苯和甲苯都具有吸附功能,但吸附的回归方程不同,吸附效果小叶龙竹炭比马来巨竹炭好。(3)经电子扫描电镜观测2种竹炭的微观结构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还原载银法对改性竹炭进行载银试验,得到了不同载银量的载银竹炭。利用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银主要分布在竹炭的外表面和大孔中。同时,对比了竹炭在载银前后的吸附能力,包括碘吸附值、苯酚吸附值、灭菌效果以及载银量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载银竹炭可基本保持其原有的吸附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竹炭资源的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经处理的功能竹炭制品也应运而生。对竹炭进行超细粉碎后应用于合成纤维中的技术,对于开拓功能竹  相似文献   

10.
竹炭的烧制和用途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论述了竹炭的形成原理,形成过程,和竹炭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介绍了炭窑和面料化炉制取竹炭的一般方法,并对竹炭的现有应用领域,潜在的应用领域和竹炭的综合利用作了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11.
竹炭、竹醋液生产技术及应用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6  
简述了竹炭的热解过程和原理,竹炭生产技术以及竹炭的一些理化性质。介绍了炭窑和炭化炉制取竹炭的一般方法及竹炭和其副产品--竹醋液的应用领域,并对竹炭的生产开发问题及其研究方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竹炭生产和应用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本文简述了竹炭生产的现状,竹炭的一些理化性质,竹炭及副产品-竹醋液的应用,竹醋液主要成分和分离精制方法,提出了竹炭生产的开发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竹炭电阻率与其理化性能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不同的炭化最高温度下烧制竹炭的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密度、pH值的测定,并运用惠斯登电桥测其电阻值,探讨了竹炭电阻率与其理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竹炭电阻率和竹炭理化性能之间存在相关性,竹炭电阻率随竹炭灰分含量、固定碳含量、密度和pH值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随着竹炭挥发分含量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正>自来水中常含有氯和三卤甲烷,同时也因水源污染而常含有重金属或过量大肠杆菌等。竹炭具有较优异的净化水质的功能,使自来水变成富含矿物质的弱碱性水。竹炭中的多孔性结构,作用就像超强力海绵,能吸附自来水中  相似文献   

15.
竹炭营养粒是一种新的室内花卉较理想的栽培基质,它的球径可以加工成2~15mm大小各种规格,以满足不同植物生长的需要。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竹炭营养颗粒表面和内部有大量且均匀的毛细微孔,具有透气吸潮的特点。加水后,植物的毛细根可以直接吸收颗粒内的营养元素。(2)竹炭营养颗粒含有生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可保持良好的营养平衡。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竹炭的加工利用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分析了浙江省竹类资源和竹炭生产加工利用情况,简要介绍了竹炭和竹醋液的形成、特性与分类。结合实际阐述了竹炭和竹醋液研究的重点和开发的对策,为充分挖掘竹炭和竹醋液开发的潜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规范市场等方面提供了思路,探讨了发展方向,以此推动我国整个竹炭业的提升和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竹炭粉、陶土为主要原料,经混合、成型、干燥和煅烧等工艺制得竹炭陶土复合材料(以下称竹炭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拉曼光谱测试仪(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积测试仪等仪器,对竹炭陶的微晶构造、孔隙结构、吸附和红外辐射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竹炭微粒镶嵌在陶土基体中,保留原有以中孔为主的孔隙结构和类石墨化晶体结构,获得的竹炭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中孔为主的孔隙结构,能有效地吸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加入一定量的竹炭能提高竹炭陶的远红外发射率,其红外发射率均高于陶土和竹炭,结合红外吸收光谱谱图分析,竹炭陶具有高红外发射率的本质在于具有倍频吸收、分子基团振动、转动及晶格振动。  相似文献   

18.
竹炭是一种优良的可再生生物质碳材料,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常用于制备各种功能复合材料,而竹炭因其优异的远红外反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保暖织物和健康保健等领域。通过元素分析、FT-IR、BET和XRD等表征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后竹炭的性能特征,并研究了竹炭远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竹炭进行热处理后,随着温度的上升,竹炭红外发射率呈现先维持相对稳定阶段而后上升的趋势,然后保持在较高值的现象。对竹炭进行表征后发现:当热处理温度低于600℃时,竹炭固定碳等组分相对稳定,其红外发射率保持稳定且无显著变化;在温度600~800℃时,其红外发射率与温度则呈线性正相关;当温度超过800℃时,竹炭红外发射率保持在较高值;比表面积试验表明800℃热处理时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竹炭远红外发射率与其比表面积呈正相关,而与其平均孔径则呈负相关;XRD结果表明竹炭的结晶度会影响其远红外发射率,但关联性较弱。由此可知,竹炭热处理可以提高其远红外发射率,热处理以800℃为宜,远红外发射率性达到0.95,且竹炭远红外发射率主要受其固定碳质量分数影响,此外还受比表面积和孔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刺竹炭和毛藤竹炭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刺竹(Bambusa blumeana Schult.f)和毛藤竹(Dinochloa puberula)2种竹材,在炭化窑中制备竹炭,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能,进行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吸附试验,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1)2种竹炭的基本理化性能有差异,刺竹炭比表面积是毛藤竹炭的2倍多;(2)2种竹炭对甲醛、氨、苯和甲苯均有吸附功能,吸附效果刺竹炭优于毛藤竹炭;(3)从扫描电子显微镜图中可知2种竹炭的微观结构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竹藤专利     
《世界竹藤通讯》2013,(5):47-47
专利号:CN201220037111.6 专利名称:白竹炭抗菌涤纶毛毯 年份:2012 公开号:CN202536887U 发明人:陈喜斌,张军,田家忠,陈振华 内容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竹炭抗菌涤纶毛毯,它包括上层白竹炭涤纶面纱和下层复合布层毛毯底面;所述上层白竹炭涤纶面纱和下层复合布层毛毯底面的对应周边设有毛线包边。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由于上层碳化物涤纶面纱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杂质和水份,破坏细菌生长的条件,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并且下层复合布层毛毯底面的手感柔软滑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功能单一、手感不柔软和铺盖不舒适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