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温贮存环境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和不同含水量的同一品种在30和40℃高温、高湿贮藏条件下的发芽率变化,结果表明:高温、高湿环境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大,种子的含水量越高、贮存温度越高,其发芽率下降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2.
以2个早籼稻品种的超干种子、干种子、鲜种子、湿种子、露白种子为材料,研究了高温处理对不同状态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不同种子状态耐受高温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强到弱依次为超干种子干种子鲜种子湿种子露白种子;水温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比气温更显著;处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发芽率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极显著下降;不同品种高温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表现相同规律趋势,但也存在极显著个体差异;种子水分制约种子耐受高温能力,种子水分含量越高,耐受高温能力越弱。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湿(25℃,100%RH)、高温(50℃,7%MC)以及高温高湿(40℃,100%RH)等三种不同的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B.napus L.)种子劣变过程中活力及生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菜种子活力劣变明显快于发芽率或生活力衰变,当种子活力水平已下降近50%时,种子生活力等指标才表现为略有降低.高温、高湿以及高温高湿处理对加速油菜种子活力的劣变都有明显效果,其引起50%种子活力丧失的老化时间都在6天左右,高温高湿综合方法对油菜种子的加速老化效率尤甚.文中还指出了仅用发芽率指标来评价种子质量的局限性以及同时进行种子活力预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对8个晚粳稻成熟种子在0℃、4℃、8℃和12℃4个温度条件下进行浸水处理5~20 d,以模拟田间低温多雨天气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2℃的范围内,水温越高种子发芽率越低,浸水时间越长发芽率也越低,且品种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肖层林 《作物研究》1991,5(2):7-10,17
在不同月份对不同稻种进行浸种前晒种效应研究表明,稻种在含水量11.4%~13.9%内,晒种后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一般为负效应,其中发芽势的负效应较发芽率突出。种子生活力基础较低的种子,晒种的负效应更大。晒种时温度越高,其负效应越大。晒种效应在品种或组合间有差异,杂交稻与不育系种子的负效应大于常规稻,常规早稻大于常规晚稻。因此认为,稻种浸种前不应提倡晒种。杂交稻与不育系种子,浸种前可以进行湿平衡处理。  相似文献   

6.
油菜种子超干燥保存的最佳含水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25℃和35℃条件下保存6个月或12月的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和脱氢酶活性研究显示,油菜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有不同的最佳含水量范围,最佳含水量可随保存温度下降而上升,35℃、25℃和5℃条件下油菜种子最佳含水量分别为4.0%-5.4%、4.0%-6.3%和7.5%以上。推荐油菜种子5-35℃超干燥保存的实用含水量为4%-5%。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2014,(4):29-30
研究不同出口杂交水稻品种从低温仓库取出后,放置在30℃条件下(模拟四川夏季加工和运输时的温度),检测不同放置时间的发芽率变化,并与出口至目的国稻种的实际发芽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从低温换至高温的杂交水稻种子,放置3个月内发芽率变化不大,3个月后发芽率开始快速下降,5个月后种子发芽率基本达不到相关要求。出口种子应尽量缩短加工、包装、运输、接货、取货时间,保证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棉花种子的生产、销售、调运和贮藏环节中都要由种子的发芽率做出判断和决定 ,但种子发芽 ,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要得到准确的发芽率结果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1 打破休眠 对刚收获的棉花种子 ,因品种的不同 ,休眠期长短不一。在休眠期内 ,有活力的种子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无法发芽。在此期间 ,要得到准确的发芽率就要先人工打破种子的休眠。据研究表明 ,人工打破棉花种子的休眠 ,一般采用打破种皮、赤霉素处理、 80℃水浸种、 4 0℃高温处理等方法。2 水分 水分是种子发芽所需的最基本的条件 ,种子只有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才能…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耐老化春小麦品种,采用高温高湿(41℃,95%RH)人工老化法对33份新疆春小麦品种进行种子老化处理,分析了老化对春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以耐老化系数为基础,运用加权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法对参试品种的种子耐老化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分类。结果表明,品种间种子耐老化能力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下降41.16和30.96个百分点,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降低50.29%和64.77%,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通过加权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将33份材料划分为4种耐老化类型,其中新春6号、新春30号、新春40号、新春41号、新春43号、新春47号等6份品种种子耐老化能力突出,可以作为小麦耐老化育种的亲本。  相似文献   

10.
高温处理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分析杂交水稻干种、湿种和芽种在水温和气温35 ~ 85℃高温条件下处理10min和1h的发芽率,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干种忍耐高温能力最强,芽种忍受高温能力最弱;水温比气温更易使种子发芽率下降;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发芽率随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迅速下降.为杂交水稻种子科学地浸种催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室内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条件下,玉米种子含水量在25%~30%之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低于25%种子发芽率趋于正常发芽水平;高于30%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含水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总的趋势是随着含水量降低芽率提高较为明显。对玉米种子进行烘干,种子水分高于27%芽率降低明显。玉米种子烘干与品种、水分和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圭亚那、西卡、有钩柱花草为试验材料,采用室温硅胶干燥法,获得不同含水量的柱花草种子,经过人工老化和室内回湿,测定其发芽率、电导率、丙二醛等指标。结果表明:圭亚那柱花草种子超干处理到含水量为3.3%、西卡柱花草种子超干处理到含水量为2.7%、有钩柱花草种子超干处理到含水量为3.7%,经室内回湿处理,超干种子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良好。因此,利用超干技术贮存柱花草种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大批量种子及时收获后的安全干燥技术,设计收获后种子烘干至6个不同的含水量,分别为16%~17%、18%~19%、20%~21%、22%~23%、24%~25%、26%~27%(即D1~D6),研究不同含水量种子在连续7 d常温贮存过程中种子含水量、霉变率、发芽势、发芽率、活力及脯氨酸含量等方面的变化,以期探索不同含水量的杂交水稻种子短期安全贮存效果。结果表明,含水量≤17%的杂交种子,最高能够临时贮存7 d仍能保持正常的发芽势发芽率(即发芽能力正常),但种子活力在贮存到第3天后开始出现较为显著的降低的趋势;17%≤含水量≤19%的杂交种子,能够临时贮存5 d保持发芽率基本合格,但种子活力在贮存到第3天后显著降低;含水量19%以上的杂交种子,在进行临时贮存1 d后,发芽率均低于80%。各处理初始含水量越大,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其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均越低,而种子霉变率和脯氨酸含量则越高。  相似文献   

14.
发芽率是检验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种子分级的主要依据 ,对于种子收购、贮藏、调运和确定播种量都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 ,认为要做好棉种发芽试验需注意以下方面 :1打破休眠刚收获的棉花种子 ,因品种的不同 ,休眠期长短不一。在休眠期内 ,有活力的种子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无法发芽。在此期间 ,要得到准确的发芽率就要先人工打破种子的休眠。据研究表明 ,人工打破棉花种子的休眠 ,一般采用打破种皮、赤霉素处理、80℃水浸种、40℃高温处理等方法。2水分水分是种子发芽所需的最基本的条件 ,种子只有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才能将贮…  相似文献   

15.
大豆种子的芽率是种子生产企业的一大关键指标.而豆种的芽率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豆种的储存条件。由于豆类作物内含较高的油分和蛋白质,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种子容易发生物理及化学变化,而影响到种子生活力及发芽率,因此采取何种储存方式,直接影响到大豆种子芽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16.
吴兰荣  陈静  苗华荣  张成松 《花生学报》2003,32(Z1):195-199
试验采用烘箱干燥不同类型花生种子,测定了在不同干燥温度及时间条件下,花生种子含水量及生活力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花生种子是比较耐高温的,一般均能够承受60℃的干燥温度,并保持了70%(干燥24h)以上的发芽率,水分含量最低可干燥到2%(24~48h)左右,已经达到了种子超干燥水平.烘箱干燥效果受大气湿度的影响,干燥、大气湿度低的天气比阴雨、大气湿度高的天气干燥效果一般相差1%左右.种子活力高时比种子活力低时更能耐受高温干燥.采用烘箱干燥花生种子可以作为超干贮藏的水分干燥手段.  相似文献   

17.
大豆种子抗老化鉴定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遗传差异相对较大的皖豆24、皖豆25(杂交品种)及合豆3号的种子,在温度为40℃、湿度为85%的条件下老化处理4、8和12 d,研究加速老化过程中不同基因型大豆种子成苗率、发芽率、电导率及单株幼苗干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速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下降;加速老化处理8 d,3个品种的各项鉴定指标均发生改变:品种的成苗率、发芽率及单株幼苗干重显著降低,电导率明显升高,且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发芽率和成苗率的变化在品种间具有一致性,电导率、单株幼苗干重的变化和成苗率品种间一致性较差;成苗率和发芽率的相关性最高(r=0.972**)。利用国家大豆微核心种质中的91份资源对老化鉴定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在温度为40℃,湿度为85%条件下老化8 d的种子发芽率及老化指数与在自然条件下老化15个月的发芽率及老化指数极显著相关(r=0.943**,0.716**)。综合分析认为,温度为40℃,湿度为85%条件下老化处理8 d,以种子发芽率为活力鉴定指标可作为大豆种子抗老化性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江平原的深秋时节气候异常 ,降水频率高 ,留种一直是困扰水稻生产的疑难问题 ,为此 ,初步进行了水稻种子发芽率的限制因子研究 ,经过分析认为 ,影响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因子是种子含水量。而种子的成熟度和脱粒前的降水量是影响种子含水量的主要因子。入库后 ,水分大的种子 ,发芽率与库温相关性较显著 ,入库晚 ,发芽率则低。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品种 合江 1 9、东农 41 6、垦稻 8号、空育 1 31、绥粳 3号、垦 92— 2 0 2。1 2 储藏方法 冷库、暖库、大窖、麻袋、堆放、室外散放。1 3 测试与调查项目 发芽箱温度(30℃ )、仓库温度…  相似文献   

19.
不同贮藏条件对药剂处理贮藏技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药剂处理保持种子活力效果的影响。药剂处理种子在室温、高温或高湿条件贮藏,皆可有效保持其活力,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药剂处理与对照的差异愈明显。高温、高湿条件贮藏,各种药剂处理种子和对照处理的种子的活力均下降快,其中温度对不同处理种子的活力影响较大,不同药剂以9013保持种子活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对小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小麦种子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及种子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在90%RH(相对湿度)和55℃条件下对非糯小麦及糯小麦种子进行老化处理,测定其发芽率、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随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且在相同处理时间下非糯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都高于糯小麦;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则随处理时间延长呈微升趋势,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非糯小麦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均低于糯小麦;非糯小麦POD活性、SOD活性总体上明显高于糯小麦种子,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则低于糯小麦.非糯小麦种子的抗老化能力显著强于糯小麦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