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对3个番茄品种植株叶片的形态特征及干物质含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番茄不同节位叶片之间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干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种之间叶长差异不显著;月光、樱桃番茄SLA、LDMC平均值差异不显著,佳丽与月光、樱桃番茄之间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平均值差异显著。各品种叶面积与叶长、叶宽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SLA与LDMC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番茄不同节位叶片形态特征与干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3个番茄品种植株叶片的形态特征及干物质含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番茄不同节位叶片之间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干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种之间叶长差异不显著;月光、樱桃番茄SLA、LDMC平均值差异不显著,佳丽与月光、樱桃番茄之间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平均值差异显著。各品种叶面积与叶长、叶宽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SLA与LDMC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桑树不同杂交组合叶片的生长速率及叶片性状的相关性,为桑树育种及其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17个广西桑树杂交组合各阶段叶片大小、叶柄大小、叶绿素相对含量、单片叶重,计算各叶龄阶段日生长率,并对叶片生长速率及其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桑树幼叶展叶后10~12 d是桑叶生长的最快时期,平均日生长率叶长达9.82%、叶宽达11.71%,之后生长减慢,26 d后叶片生长变化极小;展叶后3~33 d的生长总量为:叶长平均增加115.8 mm,增长率达207%;叶宽平均增加114.9 mm,增长率达270%。叶绿素相对含量随着叶龄的增大而增加,展叶后3~33 d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29.7 SPAD,增长率达237.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宽与叶长、叶宽与单片叶重、叶柄粗细与单片叶重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叶柄长与叶长、叶宽、叶柄粗细、单片叶重的相关不显著。【结论】桑树杂交组合叶片在春季一般遵循“缓慢—快速—缓慢”的生长规律,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随着叶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幼叶展开10~12 d时叶片生长速度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最快;桑树品种选育时应以叶片的叶长与叶宽作为选育的主要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4.
用回归方程法测定不同果梅品种叶面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0个果梅品种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求积仪测定叶面积大小,在随机采样的基础上,应用相关回归统计法,统计出每个品种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长(除尾尖)×叶宽与叶面积的相关关系,并且列出了叶长(除尾尖)×叶宽、叶宽与叶面积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在试验观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水稻叶片在不同时期、等比例截断点的叶长与叶宽之间定量关系的分析,利用一条二维曲线与多段3阶B样条联合曲线共同构建水稻叶片几何模型,以便更准确地模拟出水稻叶片的虚拟生长.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根据叶长、叶宽、叶形等参数模拟水稻生长叶片,且与生产中水稻叶特征变化相一致.利用水稻叶片在各时期的空间坐标试验数据对叶曲线方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多段式等比例点的叶曲线方程可以更加准确、可靠地表现水稻叶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6.
甜荞叶龄模式、叶片生长速度与叶形指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甜荞第1 ~10 层真叶叶龄模式的回归方程为 Y = 4 .33 + 3 .14 X 。叶片长、宽和面积从下至上逐叶增大,第4 叶最大,往上逐渐减小,顶部叶片最小。叶形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叶片大小的变化趋势相反,以顶部叶片最大,第3 叶最小。3 叶期为植株体内的转折期  相似文献   

7.
林显东 《新农业》2023,(22):18-20
<正>蓝丰蓝莓生长健壮,树势强旺,10年生树高1.8米,枝条硬,结果能力极强,搭配品种异花授粉能力强,坐果率高,不易落果。果实成熟期一般52~59天。树形直立、树姿较开张,枝条春梢平均长度34.2厘米,叶片中大,深绿色,成熟叶长7.8厘米,叶宽4.5厘米,叶形指数0.58,每个花序平均坐果20个,果穗紧实。  相似文献   

8.
利用剪纸称重法测得马铃薯叶片的实际面积,同时记录每个被测叶片的长度和宽度,得到近似面积,用实测面积和近似面积,求得矫正系数k为0.7264。以叶长(x1)、叶宽(x2)、叶长&#215;叶宽为主要参数,建立了与叶面积(y)的回归方程y=ax+b。其中,叶长、叶宽与叶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52、0.9464,叶长和叶宽与叶面积的复相关系数为0.9868,在0.01水平下均达到了显著性。3个回归方程均可用于测算马铃薯的叶面积,其中以叶长&#215;叶宽与叶面积的回归方程测算结果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而方便的获取番茄和青椒的叶面积,利用扫描仪获取叶片图像,通过AutoCAD获取叶片的实际面积,并与田间实测叶长、叶宽及叶片长宽乘积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叶长、叶宽及长宽乘积与实际叶面积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叶长、叶宽与叶面积呈幂函数关系,长宽乘积与叶面积呈线性关系;分别对3种估算模型模拟值进行误差分析结果显示,叶长、叶宽回归模型的模拟精度较差,而长宽乘积回归模型的模拟误差很小,精度较高,可以较真实地反映番茄和青椒叶面积的实际大小,叶片长宽乘积估算叶面积的折减系数分别为0.6393和0.6509.  相似文献   

10.
新高梨叶面积测量相关性分析及回归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高梨成熟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其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 3、0.8316和0.948 8;叶长和叶宽、叶长和叶长×叶宽、叶宽和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 0、0.948 9和0.949 4,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之间的3个简单线性回归方程及叶长和叶宽、叶长和叶长×叶宽、叶宽和叶长×叶宽与叶面积之间的3个二元回归方程.6个回归方程均可用于测算新高梨的叶面积.其中,以叶长和叶宽与叶面积的二元回归方程:y=-19.612+3.672x_1+5.202x_2,测算结果更为精确.在具体应用中,可根据所需要的精确度和测定时的工作量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实际生产中,温室番茄果实产量是由各果穗产量构成的,并由分配到各果穗中的干物质量来决定的,分析各果穗的干物质生产规律有助于了解整株果实生产的动态。本试验采用了果穗和果穗下的三片叶及对应的茎作为一个源库生长单位的研究方法,详细研究了越冬温室番茄果实干物质生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在定植三个月之内几乎呈直线增加,达到3.3,之后随打叶和叶片生长维持在2.6左右;植株干物质累积明显地分为缓慢积累阶段和快速积累阶段,生长202d后,干物质累积达到1.6kg/m2;植株座果后,地上部干物质分配到果实的比例占到70%;源库生长单位的果实所分配到的干物质为98%-48%,随着果穗数从下而上的不断增加,在前七穗果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每产生一穗果实,各生长单位往果实的干物质分配就下降6%左右,这与果穗的库强有关,随着成熟果实的采收,干物质在新果穗的分配比例增加;除第一生长单位外,其余生长单位内茎、叶分配比均为3:7。  相似文献   

12.
用果实套袋 (遮光处理 )的方法 ,研究了 6年生 M2 6 矮化砧苹果树果实套袋对干物质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长季节的早期树干周长与单株平均叶面积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7,单株平均全干物质生产量 (DM)与果实干物质重 (F)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结果程度 (F/L )与叶片干物质生产能力 (DM/L )之间 ,品种及处理中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 r=0 .88。另外 ,单果平均叶面积与 DM/L值之间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 r=- 0 .4 7。果实的干物质生产力对树体的干物质生产能力影响较小 ,树体干物质生产能力 (DM/L )大体随叶片光合能力的增强而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新疆南疆地区主栽鲜食葡萄品种生长发育特性,为果园栽培管理提高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新疆阿图什市相同立地条件下的7个鲜食葡萄品种为材料,研究结果习性、物候期、叶片性状、开花特性及果实发育动态变化。【结果】 各葡萄品种萌芽率79%~93%,结果系数基本一致,但结果枝率差异明显,无核白鸡心最高为1.21,梦幻无核、白木纳格和和田红最低为1.03;花期持续6~11 d;各葡萄品种叶片的差异程度分别为比叶重>单叶重量>叶面积>叶长>叶柄长>叶长宽比>叶柄宽>叶宽>叶柄厚,比叶重新郁最高0.08,白木纳格最小0.03。【结论】 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白木纳格葡萄;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呈现双“S”曲线和单“S”曲线。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和果实相关参数的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建立黄瓜叶面积和果实干鲜重的模拟模型,采用定株非破坏性观测和随机取样方法,系统观测了日光温室内黄瓜不同播期整个生育期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及果长、果径、果实体积和干鲜重.运用几何解析方法,建立了与黄瓜叶片特征相适应的叶面积模拟模型,其结果对实测值有很好的拟合性;比叶重模拟结果表明,叶片比叶重随叶面积的增加趋于减小,在叶片充分展开后其值稳定在0.31 mg*cm2左右;以黄瓜果长、果径为参数建立的果实体积和鲜重模拟模型的结果与实际值相当一致,相关系数达R2=0.996;果实干物质含量的模拟结果受采收期果实含水量的影响较大.所建模型与待建的黄瓜光合作用模拟模型相联接,可实现对黄瓜群体结构和果实产量的预测,是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系统模型的子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水稻功能叶性状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性,加深理解水稻功能叶性状的遗传体系。【方法】以绵恢725、成恢047、R150、泰引1号、辐恢838、蜀恢527、R7582、明恢63等重要恢复系和粤泰A、Y58S、双8S、中9A、广占63S等重要不育系及由其配制成的29个F1杂交组合为材料,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水稻功能叶(剑叶、倒2叶)性状(长度、宽度和叶面积)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性。【结果】水稻功能叶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控制,剑叶长、剑叶宽、剑叶面积、倒2叶宽和倒2叶面积性状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倒2叶长则以显性效应控制为主。狭义遗传率以倒2叶宽最高,倒2叶面积次之。不育系中,中9A和双8S能增大剑叶面积和剑叶长,且能减小剑叶宽;恢复系中,绵恢725、R7582、成恢047和R150能增大剑叶面积。剑叶长和宽与其他功能叶存在密切的遗传相关性,可通过增加剑叶长和宽达到增大倒2叶长、宽和剑叶面积的目的。【结论】在水稻功能叶育种实践中,应根据功能叶遗传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选育方法。剑叶长、剑叶宽、倒2叶宽、剑叶面积和倒2叶面积可在常规聚合育种上通过世代综合选择,使加性效应得以稳定遗传;倒2叶长在杂种优势利用上有较大潜力。倒2叶宽和倒2叶面积在早期世代中进行选择效果较好;倒2叶长则以高代选择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烤烟叶片的生长规律。[方法]以烤烟G80为试验材料,利用2014—2016年烤烟育苗、大田栽培的试验数据,分析烤烟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叶片生长规律。[结果]烤烟新生叶片全日生长量不断加速,依次成为全株生长速度最快的叶片,然后,依次进入不可逆转的生长减速。各叶位叶片长度和宽度最快生长期均在从主要依靠功能叶片输入有机物生长向主要依靠自身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生长期间出现。指出烤烟叶片生长过程中长度和宽度增加、叶面积增加、干物质增加最快时期和光合生产率最高时期依次出现,烤烟不同品种、不同部位叶片因外形不同和同一叶片不同时期因外形变化叶面积校正系数不同。[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叶片生长规律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烤烟鲜叶的形状因素与其水分之间的关系规律。[方法]以云烟99为试验材料,选取其处于旺长期的鲜叶60片,采用传统方法测定叶片的形状因素参数及水分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覆膜及未覆膜的烤烟鲜叶叶片重量和叶片含水量均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的增加呈近似直线的增加,且叶片宽度对其影响比叶片长度对其影响显著,因此可以选择叶片宽度作为诊断叶片重量和含水量大小的主要因素;鲜烟叶含水率与叶片宽度、叶片伸缩率和叶片面积这些形状因素相关性很小,线性相关系数几乎为0;未覆膜的叶片含水率稍大于覆膜的叶片含水率,所以在旺长期雨量充足的情况下,覆膜对保水作用不大。[结论]可选择叶片宽度作为诊断叶片重量和含水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调环酸钙对轮台白杏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调环酸钙在轮台白杏生长发育调节中的作用,为有效控制轮台白杏营养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的化控技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轮台白杏开花后10 d,选取大枝分别用调环酸钙100、125、150和175 mg/L水溶液处理,以喷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组在新梢停长后的枝叶特性、光合速率,果实成熟后的品质,分析调环酸钙处理后对轮台白杏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喷施的最佳浓度。【结果】不同浓度调环酸钙的喷施处理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坐果率平均提高了4.85%。新梢长平均缩短了1.80 cm,新梢节间长平均缩短了0.50 cm,新梢基部粗度平均增加了0.10 cm。叶片长平均缩短了0.52 cm,叶片宽平均增加了0.65 cm,叶面积平均增加了0.85 cm2。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增加了4 SPAD,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增加了0.83 μmolCO2/(m2·s)。果实单果重平均增加了1.42 g FW,果实硬度平均增加了1.11 kg/ cm2,果实可滴定总酸含量平均增加了0.69 g/kg FW,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4个处理浓度中,125 mg/L的调环酸钙喷施处理后效果最佳。【结论】轮台白杏落花后10 d叶面喷施125 mg/L调环酸钙能够有效抑制枝叶的旺长,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增加果实单果重、硬度。  相似文献   

19.
以新稻18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0、232.5 kg/hm2、255.0 kg/hm2、277.5 kg/hm2、300.0 kg/hm2、322.5 kg/hm2和345.0 kg/hm2纯氮水平下水稻产量、叶片形态特征的差异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至255 kg/hm2纯氮水平下水稻产量达最大,此氮肥水平下水稻上三叶的受光姿态较其他处理综合表现较好。从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上三叶的形态特征影响来看,倒二叶长受氮肥影响较大,倒一叶长受氮肥影响较小;倒一叶叶宽受氮肥影响较大,倒三叶叶宽受氮肥影响较小,说明氮肥处理对水稻叶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倒二叶叶长和倒一叶叶宽两个特性上。以水稻产量为因变量,叶片各形态特征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倒二叶叶长、倒一叶叶宽和叶面指数(LAI)与产量建立的逐步回归方程达到了极显著水平(r=0.996 2**),说明倒二叶叶长、倒一叶叶宽和叶面指数对产量的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0.
成年银杏雌雄株非花果期形态学差异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寻成年雌雄银杏形态学差异,调查了成年银杏雌雄株花芽发育形态,短、长枝叶片形态指标,春、秋季叶片叶绿素质量比的变化以及气孔密度的表观特征.结果表明:银杏雌花芽呈尖锐圆锥形,雄花芽呈饱满半球形;同性别银杏单株间形态特征差异不显著,具有相对稳定性;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长、叶宽、叶基夹角、叶面积和叶形指数都分别显著小于雄株对应枝条上相应叶片形态特征,而叶柄显著大于雄株叶柄;春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高于雄株17.48%,31.03%;秋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低于雄株6.25%,21.82%;春季雌株较雄株浓绿,秋季雄株较雌株晚黄;雌株短枝、长枝叶片的气孔密度都分别显著高于雄株相应的短枝、长枝上的叶片气孔密度.研究结果证明:银杏叶片表观特征与性别分化关联密切;非花果期鉴定成年银杏性别,可依据花芽形态特征、银杏叶片叶色、叶绿素质量比、气孔密度的差异来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