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不久记者从山东省菏泽市发改委获悉,目前该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到3万公顷,预计2015年牡丹种植面积将达到6.67万公顷。近年来,菏泽充分发挥牡丹资源优势,快速提升牡丹种植业,逐步涌现出了盛华、尧舜等一大批牡丹产业龙头企业。菏泽市牡丹产业已由过去单一的  相似文献   

2.
刘军 《山东农业》2002,(9):27-27
常言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而今,地处鲁西南菏泽市牡丹之乡的花农也学起了“洋秀才”,足不出户,花前月下,便可电话里面谈生意、传真机上订合同、互联网上卖牡丹。牡丹花卉产品不仅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而且远销英、法、美、日、澳、荷、加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日本岛根县建立了“中国牡丹园”。牡丹花卉产品国内市场的80%、国际市场的85%都出自这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大花园。仅此一项,每年便可增加产值逾10亿元,出口创汇达3000多万美元。 菏泽故称曹州,牡丹栽培历史悠久。全市牡丹栽培面积已达3300多公顷,品种多达800余个,菏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观赏基地。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菏泽牡丹一举夺得2个世界大奖和79个金银铜奖,占博览会所设奖项总数的73.2%。今年春节前后,在广州顺德举办的首  相似文献   

3.
王浩 《山东农业》2002,(12):25-26
近几年,牡丹区委、区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立了以牡丹为主的花卉业、以芦笋为主的瓜菜业、以蚕桑为主的经济林业、以“两羊两牛”为主的畜牧业四大主导产业,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牡丹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况 ——以牡丹为主的花卉业发展较快。全区花卉、苗木面积已达0.53万公顷,一批新、特、精牡丹、芍药品种基地渐成规模。牡丹区牡丹在’99昆明世博会上,获得牡丹单项奖111枚中的81枚;2001年,在全国第五届花博会上,荣获3金、6银、13铜的优异成绩,并在冬季全国牡丹催花大赛中名列第一名;在今年4月份,韩国安眠岛国际花卉博览会上,牡丹区催花牡丹又获得第一名,有力地提高了菏泽及菏泽牡丹的知名度。 ——以芦笋为主的瓜菜业稳步发展。全区瓜菜面积已达3.5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特产名贵花卉,牡丹在中国历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醇厚隽永的牡丹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牡丹文化的研究逐步深入,对牡丹产业的发展也逐渐重视,而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也为牡丹产业化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作为牡丹原产地之一的菏泽,在牡丹栽培、出口、科研和观赏方面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意识、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菏泽牡丹文化的沉淀与牡丹产业的发展均较为滞后.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农企结合的模式,对解决当今菏泽牡丹文化及其产业化过程中诸多问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智利红 《河南农业》2004,(12):27-27
牡丹在洛阳种植时间长,花色品种多,雍容华贵,名甲天下,在洛阳已成为重要的种植产业。近年来,除了病虫害影响牡丹的生长势及观赏价值外,杂草的恶性生长也与牡丹相互争夺养分,造成了牡丹长势弱,为病虫害提供了寄生的场所。在众多杂草中,小旋花(俗名大碗花)是再生能力最强、覆盖率  相似文献   

6.
高强 《农业考古》2015,(1):258-261
清代前期曹州牡丹日益兴盛起来。其兴盛的表现有种植面积规模不断扩大、花色品种逐步丰富、栽培技术日渐成熟、牡丹园林初具规模、牡丹文化方兴未艾等诸多方面;清代前期曹州牡丹的兴盛既赖于当地的自然条件,也得益于当地深厚的栽培观赏传统和利益的需求,还归功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清代前期曹州牡丹的兴盛为清代后期直到当今曹州牡丹的栽培培育、商业种植销售、牡丹园林的发展和牡丹文化的兴盛不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0,(11):55-55
在最近举办的第三届文博会山东菏泽展位上,展出了形态各异、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牡丹鲜花。山东菏泽催花技术可以让牡丹花四季常开随人意,而经过脱水等数十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不凋花”则完全将牡丹保持在盛放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8.
洛阳红牡丹催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乐勤 《农业科技通讯》2010,(9):231-232,214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花,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是美好、幸福、富贵的象征,1994年国花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国花之首”。牡丹比较耐寒耐旱.适应能力强,在全国各地栽培分布极为广泛,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栽培最多,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是著名的牡丹产区。  相似文献   

9.
<正>古田县黄田镇于2006年引进西瓜新品种"千岛花皇"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种植面积23亩,亩产量达3675公斤。2007年和2008年黄田镇"千岛花皇"西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5公顷、65公顷,每亩产量均在3650公斤以上。地膜覆盖栽培是西瓜的一种早熟栽培方式,比露地栽培提前7—10天采收上市,产量增加5%—10%,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菜瓜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对丰富市场,增加花色品种、增加菜农经济收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菜瓜耐低温能力强,同时又喜温热,栽培要求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湿润,菜瓜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栽培。但春季菜瓜播种期4月正值低温,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每公顷产量达75000kg,产值达30000元。其栽培技术为:  相似文献   

11.
“光皮木瓜”在山东菏泽市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牡丹木瓜”为菏泽果农祖辈传统栽培“光皮木瓜”的珍稀变种,1958年地方果树资源调查时,菏泽境内仅存2株,近年有所发展。“牡丹木瓜”树姿优美,枝干苍劲,春夏花烂漫,秋后金果满树,芳香袭人,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体,经济效益显,是不可多得的珍稀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12.
<正>牡丹花"国色天香",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菏泽市牡丹区牡丹街道办事处赵楼社区的牡丹远近闻名,不仅种植规模大、品种繁多,还拥有冬季开花的"神奇"本领。几十年来,菏泽花农依靠种植培育牡丹走上了致富路。赵宝石就是精通牡丹冬季催花技术的一把好手。沿着赵楼社区的"花卉一条街"往前走,不多远就来到菏泽傲阳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跨进合作社大门,一座宽敞的  相似文献   

13.
白景云 《北京农业》2011,(16):26-27
<正>北京郊区果树生产经近十年来果品结构调整,樱桃栽培面积已由1995年的173公顷发展到现在的2700公顷。栽培区域也不仅限于近郊海淀,而通州、密云、怀柔、门头沟、顺义、昌平和房山等远郊区县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远郊区县栽培面积超过海淀区。为使郊区樱桃生产健康发展,现将适宜京郊栽培的主要优  相似文献   

14.
我们引种了菏泽地区的20个品种牡丹,对其进行了盆栽和田间栽植试验。对引种牡丹采取了松土除草、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栽培管理,根据温州的土壤、气候等因素及引种牡丹在温州的生态适应性及表现,对其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温州引种菏泽牡丹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于庆满 《油气储运》2011,(35):39-41
葱姜蒜一直是安丘市传统的优势蔬菜产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截止到2011年,全市大姜面积发展到1.43万公顷,大葱种植面积达到2万公顷,大蒜面积0.33万公顷。地膜覆盖、地膜小拱棚、大中拱棚多膜覆盖等多种栽培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大葱反季节栽培的大面积推广,使大葱生产实现了周年栽培、周年供应;大姜大拱棚  相似文献   

16.
光皮木瓜在山东菏泽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牡丹木瓜为光皮木瓜的珍稀变种。1958年地方果树资源调查时,菏泽境内仅存2株,近年有所发展。牡丹木瓜树姿优美,枝干苍劲,春夏花开烂漫,秋后金果满树,芳香袭人。它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体,经济效益显著,是不可多得的珍稀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17.
靠花吃花:卖花赚千万被称菏泽"花王"菏泽是中国久享盛名的牡丹之乡,不少菏泽人都发了牡丹财,该市牡丹区牡丹办事处李集村村民李允强就是其中比较"显眼"的一个,他早在八九年前就  相似文献   

18.
光皮木瓜珍品——牡丹木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皮木瓜在山东菏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牡丹木瓜为菏泽果农祖辈传统栽培的光皮木瓜的珍稀变种。牡丹木瓜的观赏性极高。它一年中可多次开花,为复瓣花,花状似牡丹,花会自然变色,初花为艳阳红色,次花红色,再开则为绿白色或者白色。初花谢后,果实发育,在山东成熟期180~200天  相似文献   

19.
李霞 《浙江农业科学》2012,(9):1268-1271
牡丹作为传统名花在很多城市园林中均有应用。作为牡丹之乡的菏泽近几年在牡丹的园林应用方面颇具特色。本文调查了菏泽市曹州牡丹园、天香公园、城市主干道、主要公共广场等牡丹的栽培规模和形式,以期为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20.
光皮木瓜在山东荷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牡丹木瓜为菏泽果农祖辈传统栽培光皮木瓜的珍稀变种。1958年地方果树资源调查时,菏泽境内仅存2株,近年有所发展。牡丹木瓜树姿优美,枝干苍劲,春夏花烂漫,秋后金果满树,芳香袭人。她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体,经济效益显著,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