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我国蔬菜腌制品的种类很多,其加工方法也各不相同。这里仅介绍几种加工量大而又有代表性的蔬菜腌制方法。1腌菜类腌菜类(包括干态、半干态和湿态的盐腌制品)是一种腌制方法比较简便的大众化腌制品。这类腌制品主要是利用较高浓度的食盐来保藏蔬菜,有些  相似文献   

2.
为改进传统静置腌制工艺、改善卤鸭制品的品质,利用超声腌制技术实现对鸭腿肉的精细加工,运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影响卤鸭腿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超声辅助腌制卤鸭制品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腌制鸭腿的感官评分和剪切力的影响主次顺序为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中药汁质量浓度,以剪切力为指标的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72℃,超声时间29 min,中药汁质量浓度0.05 g/m L,所得最佳卤鸭腿剪切力为19.12 N,相对误差为4.18%,与预测值接近,响应面法能很好地对卤鸭腿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比较试验也表明超声腌制品质优于传统腌制,超声腌制可以显著改善卤鸭制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蔬菜腌制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大众化腌制加工方法。文章介绍了蔬菜腌制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蔬菜腌制品的食用安全卫生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以米糠为原料,利用香菇菌块液体发酵法制备阿魏酰低聚糖(FOs),测定发酵过程中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并对发酵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米糠经过香菇发酵6 d后,发酵液中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活性均达到最高,分别为0.519 U/mL、35.150 mU/mL和0.137 U/mL,木聚糖酶发酵8 d后酶活性最高,为156.84 mU/mL;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接种量作为试验因素,发酵液中的FOs作为考察指标,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米糠发酵液中FOs含量的影响顺序为:发酵时间接种量pH发酵温度;米糠发酵制备阿魏酰低聚糖工艺最优组合为:发酵时间10 d、发酵温度是25℃、pH为7、接种量为11%,在此条件下,米糠发酵液中FOs含量为0.86 mmol/L。  相似文献   

5.
传统干盐腌制发酵榨菜会产生大量高盐污水,污水处理难度较大,将高盐污水调制成80%,90%,100%这3种饱和浓度的盐水,用于腌制榨菜,以达到废水再利用的目的。通过和传统干盐腌制发酵进行对比,分5次进行取样测定榨菜和盐水的游离氨基酸、盐分、水分、pH值等成分。结果表明,采用盐水腌制发酵榨菜来代替干盐腌制发酵的榨菜完全可行,其中一些指标甚至更优于传统干盐腌制发酵。比如,氨基酸的含量,不管是必需氨基酸含量还是总氨基酸含量,到最后成熟时,盐水腌制发酵的含量高于传统干盐腌制发酵的含量。对于含盐量,在保证榨菜不坏的情况下,盐水腌制发酵的榨菜低于干盐腌制发酵的榨菜,这为后续的脱盐工作减轻了压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西瓜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含糖量和菌种添加量为试验因子,以发酵液中酒精度为响应值,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西瓜汁果酒发酵的影响排序为:发酵温度>含糖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西瓜汁果酒发酵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西瓜汁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32.1℃,发酵时间6.4 d,含糖量21.4%,接种量为3.5%,发酵液中酒精的理论值为7.24%,验证值为7.15%,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李琰聪 《种子科技》2007,25(1):65-65
藠头又名薤,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蔬菜,地上嫩茎与地下鳞茎均可食用,既可作为时鲜蔬菜食用,也可腌制及加工成罐头出售。近年来,随着我省施甸县很多农户利用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山坡台地上种植的藠头,已成为当地重点发展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将藠头的高产栽培技术及贮存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食用菌发酵液为原料,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及甲醛滴定法等,测定不同食用菌发酵液中非糖类物质的含量。主要测定血芝、灵芝、侧耳、银耳4种食用菌发酵液的蛋白质、维生素、核苷酸、葡萄糖酸、氨基态氮的含量,并分析食用菌在不同发酵阶段各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发酵液在不同发酵阶段各成分的变化基本相似,都是逐渐升高,各成分在发酵第三阶段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胡萝卜—番茄混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研制胡萝卜—番茄混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以鲜榨胡萝卜、番茄原汁为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为菌种,综合研究了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混合汁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24h,接种量3%;发酵饮料最佳配方为:蔗糖10%,柠檬酸0.05%,稳定剂(CMC—Na)0.4%。  相似文献   

10.
介绍植物发酵液的含义、发酵技术的历史和发酵的种类及产品,对植物发酵液的功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阐述,指出植物发酵液的发展前景及国内市场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尖椒、生姜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与蜂蜜等调配成为功能性饮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尖椒汁(质量分数80.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3%,白砂糖添加量3.0%,食盐添加量1.5%,发酵温度25℃,发酵周期8 d。生姜汁(质量分数80.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0%,白砂糖添加量4.0%,食盐添加量0.8%,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12 d。乳酸菌发酵尖椒、生姜蜜汁饮料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尖椒发酵液9.0 g,生姜发酵液8.0 g,蜂蜜5.0 g,白砂糖3.0 g,柠檬酸0.08 g,稳定剂(海藻酸钠与CMC-Na质量比为1∶1)添加量0.15%。  相似文献   

12.
红酵母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红酵母菌株AS2.2241液态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工艺条件,分析了碳源、氮源、无机盐的质量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初始pH值、菌种种龄、发酵时间、转速等因素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确定了小规模发酵生产的最适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红酵母AS2.2241菌株在5L发酵罐中产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40g/L,酵母粉10g/L,蛋白胨10g/L,MgSO41g/L,K2HPO40.5g/L,发酵温度28℃,pH值6.0,接种量10%,接种龄48h,培养时间145h,发酵液体积2L,转速280r/min,空气流速量3.00L/min,罐压0.01MPa。在此条件下,获得生物量的质量浓度达35.12g/L,类胡萝卜素的质量浓度达301.78μg/g。  相似文献   

13.
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是一种广泛分布并对夜蛾科类害虫具有高致病力的虫生真菌。为优化莱氏绿僵菌液态发酵培养条件,进一步提升发酵液生物量。本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3种不同类型培养液对莱氏绿僵菌SL200714发酵液生物量的影响,利用Plackett-Burman对主要影响生物产量因子进行筛选,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关键因子适宜范围,最后通过响应面法建立莱氏绿僵菌SL200714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莱氏绿僵菌SL200714菌株利用SDY培养液在培养温度为25.08℃,摇床转速为182.11 r/min,装液量为100.03/250 mL条件下进行液态发酵为理论最佳培养条件。在此条件下,每10 m L发酵液可产菌丝生物量0.361 g。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对莱氏绿僵菌液态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提高莱氏绿僵菌发酵液每毫升生物量,为后续工厂化生产莱氏绿僵菌分生孢子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从藏灵菇中筛选的产胆盐水解酶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研究提高酶活力的环境因素。针对主要影响胆盐水解酶合成的四个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高产胆盐水解酶优化发酵条件:葡萄糖添加量为2%、大豆蛋白胨添加量为2%、发酵温度为37℃、接种量为2%。在优化条件下,胆盐水解酶活力是优化前的7.4倍。  相似文献   

15.
以鱿鱼内脏为原料酿制鱿鱼酱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鱿鱼内脏为原料加食盐酿制鱿鱼酱油,以氨基态氮、可溶性氮和挥发性盐基氮为指标,并结合感官评定方法,研究发酵温度、pH值、加盐量等对酿制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酿制条件如下:料液比1∶1,食盐质量分数15%,温度45℃,发酵pH值7,发酵30 d。在上述条件下酿制原料利用率高,产品色泽风味好,可溶性盐基氮、氨基态氮含量高,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低。  相似文献   

16.
花脸香蘑对水稻细条病的抑制活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的培养方式对其发酵产物与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花脸香蘑不同培养方式对水稻细条病的抑制作用,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采用固体平板发酵、液体静置和液体摇瓶3种培养方式对花脸香蘑进行发酵培养,比较3种培养方式的花脸香蘑有机粗提物对水稻细条病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液体摇瓶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最低抑制量为6.25 μg,而液体摇瓶发酵的菌丝体及固体平板发酵、液体静置发酵培养的花脸香蘑有机粗提物对水稻细条病无抑制活性。由此可见,花脸香蘑不同发酵培养方式对抑菌活性物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液体摇瓶发酵培养的发酵液中含有抗菌组分。  相似文献   

17.
生防细菌SY286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生防细菌SY286 菌株液体发酵条件,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抑制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SY286 最适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0 g/L、牛肉膏7.5 g/L、氯化钠2.5 g/L、硝酸钾5 g/L;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7℃、培养时间72 h、初始pH 7.0、250 mL三角瓶装液量90 mL、接种量体积分数5%、摇床转速150 r/min。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株SY286发酵液抑菌率达到99.19%,抑菌能力提高6.98%。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旨在有效利用低值鱼虾及其下脚料,探讨大规模生产品质优良鱼露的可行方法。本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稀醪低盐快速发酵生产工艺,并对产品理化指标和风味特征进行了分析测定。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鱼露发酵进程的因素排序为米曲与红曲的比例>加盐量>加曲量。优化后的工艺确定为鱼糜稀醪加曲量15%,米曲和红曲的比例为4:1,40℃条件下发酵20天。分析产品的理化性质表明,鱼露氨基氮含量为0.92 g/100 mL,总氮含量为1.26 g/100 mL,盐分含量为15.21%;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53.98 mg/100 mL,达到市售一级鱼露的营养标准。GC-MS分析鱼露中挥发性风味成分有85种,主要为醇类、醛类、酯类及含氮化合物。该生产工艺不仅保证了鱼露的营养价值和主要风味特征,还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为鱼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途径,同时也为鳀鱼的利用增值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采用3种不同的发酵方式进行对比,确定甘蓝乳酸发酵最佳发酵方式和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自然发酵与人工接种结合效果最好,该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2℃,食盐质量分数2.25%,糖质量分数5%,发酵时间5d,发酵终点pH值为3.4。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探讨响应面法优化漳州芽孢杆菌液态发酵桑叶粉的工艺及发酵之后产物的营养品质。以桑叶粉为原料、漳州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以粗蛋白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优化桑叶粉的液态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漳州芽孢杆菌液态发酵桑叶粉的最优条件为料水比5.8%、装液量11.7%、发酵时间61 h、发酵温度34℃。在此条件下,漳州芽孢杆菌发酵桑叶粉所得产物中,分子量在1000 Da以下的肽百分比为97.4%。与原桑叶粉相比,漳州芽孢杆菌发酵桑叶粉所得产物的粗蛋白含量为17.456%,比原桑叶粉粗蛋白含量(14.029%)显著提高24.4%,小肽含量显著增加21.61%,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单宁含量显著降低34.71%,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总体而言,漳州芽孢杆菌在优化的液态发酵条件下所制得的发酵桑叶粉,营养成分和品质、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单宁含量降低,适口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