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胁迫对天门冬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下天门冬根系生理指标的测定,定量分析其抗盐特性。结果表明,经NaCl处理后,天门冬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随胁迫程度的增强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经研究认为,天门冬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2.
稀盐盐生植物盐角草对盐胁迫生理响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盐胁迫下盐角草生长特性指标和抗逆性指标的变化,初步研究盐角草对盐胁迫的耐盐机理.[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aC1对盐角草进行盐胁迫处理,常规方法测定盐角草的湿重、干重、含水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不断增加,盐角草湿重、干重和含水率均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最适生长浓度为100mmol/L;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SOD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POD活性和CAT活性则是先降后升再降,三者相互协调发挥作用;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呈先升后降态势,且盐处理后的均较对照的高.[结论]盐角草的抗氧化酶活性,尤其是SOD活性是盐胁迫的敏感指标,反应了盐角草独特的耐盐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源氯化胆碱和氯化钙对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环境,选择出在0.8%NaCl溶液下萌发抑制率在50%左右的偃高21、安农0711种子。在此基础上,研究外源氯化胆碱和外源氯化钙对盐胁迫下(0.8%NaCl)偃高21和安农0711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降低,并随盐浓度的增加胁迫加剧,但不同小麦品种耐盐性有一定的差异;盐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显著下降,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与盐胁迫处理比较,通过不同浓度外源氯化胆碱和氯化钙的介入,不同程度缓解了盐胁迫下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显著增加了盐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根系活力、降低了幼苗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促进了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结论]400 mg/L外源氯化胆碱和0.2%外源氯化钙是在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缓解的最佳浓度,外源氯化胆碱的缓解效应优于外源氯化钙。  相似文献   

4.
用低温(4℃)结合盐胁迫(0,0.3%,0.6%,0.9%NaCl)处理方法预处理萌发期商麦1619种子和幼苗3 d(T3)、5 d(T5)、7 d(T7),通过测定小麦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等指标,探讨适度低温对萌发期小麦盐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低温(4℃)、T3和NaCl质量分数0.3%组合的交叉胁迫下,小麦相关综合指标最好,说明小麦具有耐受质量分数0.3%NaCl胁迫的能力。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各处理组小麦的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在盐胁迫条件下,经低温处理的小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在T3和NaCl浓度0.3%时最高,总趋势为先上升再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最低,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小麦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大,总趋势为下降。综合以上指标表明商麦1619对适度的低温与盐胁迫逆境表现出了一定的交叉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镧对铅胁迫下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镧对铅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镧对铅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有防护作用,最适浓度为30mg/L;镧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主要有: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强度增加,根系活力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上升,SOD、POD、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上升,MDA含量下降,表明镧有缓解铅胁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露梅耐盐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金露梅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金露梅叶片中的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缓慢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研究证实了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SOD及POD活性是金露梅5个重要的耐盐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可作为金露梅耐盐性鉴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扬帆  谢国红  姚俊克  王红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50-4850,4853
研究盐胁迫对白三叶种子抗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白三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均呈下降趋势,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盐胁迫对白三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有一定的影响,叶绿素含量对照与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根系活力对照与低浓度处理差异不显著,与高浓度处理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水稻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耐盐水稻品种Pokkali和盐敏感水稻品种Peta根系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可以提高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水稻品种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O2- ·)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使盐胁迫下根系脯氨酸的含量升高;并且可以阻止盐胁迫下两品种水稻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的降低.这表明,外源亚精胺可缓解盐胁迫对两品种水稻根系的伤害,并且对盐敏感品种Peta的缓解作用大于耐盐品种Pokkali.  相似文献   

9.
以德州紫花扁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 Cl(0、2、4、6、8、10 mg/g)处理对扁豆根系活力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扁豆根系活力在土壤含盐量为4 mg/g时达最高值,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当土壤含盐量≥6 mg/g时,根系活力呈显著下降趋势。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扁豆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丙二醛(MDA)含量与相对电导率则呈显著升高趋势。同时,当土壤含盐量≤4 mg/g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较不含盐对照无显著性变化,而当含盐量≥6 mg/g时,对应的光合指标则显著下降,并在含盐量为10 mg/g时达最低值。综合分析认为,低浓度的盐胁迫(≤4 mg/g)能增强扁豆的根系活力,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使光合特性无明显下降趋势;而较高浓度的盐胁迫(4 mg/g)则对扁豆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法,以扬麦158为材料,喷施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0.1%Na2SO4对小麦幼苗叶片和根系有促进作用,高浓度NaCl和Na2SO4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盐胁迫导致小麦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结论]低浓度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影响不显著或促进生长,高浓度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相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NaCl处理对小麦幼苗影响高于Na2SO4。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外源赤霉素(GA3)对盐胁迫下盐角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0、100、300、500、700mmol/L)的NaCl结合10μg/ml GA3处理,研究了外源GA3对盐胁迫下盐角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外源GA3提高了盐胁迫条件下盐角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在外源GA3处理下,盐角草的根系活力、幼苗根茎长及耐盐性都高于单盐处理。[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外源GA3能缓解盐胁迫对盐角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林莺  范海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14(6):832-834,910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二色补血草根系活力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0、100、200、400mmol/LNaCl处理盐生植物二色补血草(Linminoium bicolor(Bunge)Kuntze),2周后分别测定根系生长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根系活力先升高后下降。[结论]二色补血草对较低浓度的NaCl处理有一定的应激能力;在较高浓度的盐胁迫下,二色补血草根系能够保持较高的活力;但随着盐胁迫的加重,根系受到损伤,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外源赤霉素(GA3)对盐胁迫下盐角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0、100、300、500、700mmol/L)的NaCl结合10μg/mlGA3处理,研究了外源GA3对盐胁迫下盐角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外源GA3提高了盐胁迫条件下盐角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在外源GA3处理下,盐角草的根系活力、幼苗根茎长及耐盐性都高于单盐处理。[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外源GA3能缓解盐胁迫对盐角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蚕豆幼苗在NaCl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250 mmol·L~(-1)中进行盐胁迫处理,经过一段时间(48 h)后分别进行根系活力的定性观察和定量测定,叶片中丙二醛、叶绿素含量的测定,POD、SOD活性测定以及气孔开放程度的观察统计,以研究不同盐浓度下对蚕豆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蚕豆幼苗在盐胁迫的处理下,随盐浓度的增加根系着色状况逐渐由深至浅,其根系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OD及SOD活性随盐浓度的增加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气孔开放程度受盐胁迫的抑制。  相似文献   

15.
马书燕  马金贵  郭淑英  尹东洁  赵丽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92-10793,10795
[目的]研究唐山玫瑰(Rosa rugosa)耐盐性,为抗盐植物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盐质量浓度梯度分别为0%(CK)、0.2%、0.4%、0.6%、0.8%,10次重复。测定指标分别为成活率、生长量、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结果]盐胁迫抑制了唐山玫瑰的新稍生长量和生物量,与地上部分相比,根系对盐胁迫更加敏感。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唐山玫瑰的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在盐浓度为0.6%时,叶绿素a和b的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上述指标可以作为唐山玫瑰耐盐性评价的参考指标。[结论]盐质量浓度达到0.6%时对唐山玫瑰的生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扬帆  吕文彦  王丙丽  李俊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781-5781,5783
研究盐胁迫对高羊茅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高羊茅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均呈下降趋势,处理与对照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盐胁迫对高羊茅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有一定影响,叶绿素含量对照与处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根系活力对照与低浓度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与高浓度处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液培养,研究1.5%高浓度NaCl胁迫对喜盐鸢尾和马蔺部分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浓度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喜盐鸢尾和马蔺叶片内的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脯氨酸含量、SOD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喜盐鸢尾叶片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鸢尾对逆境胁迫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鸢尾叶片和根系内的N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且根系内Na~+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并显著高于叶片中的Na~+含量。将大部分盐分离子封存于根系中,可能是喜盐鸢尾和马蔺盐胁迫诱导抗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抗坏血酸(AsA)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外源抗坏血酸对盐胁迫下商麦1619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P0.05)下降,各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与对照相比,0.15 g/L AsA处理的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的活性增幅分别为67.5%、70.6%、0.3%,小麦幼苗体内POD的活性是AsA0处理(0.05 g/L ASA)的1.18倍,小麦幼苗体内MDA含量比单独盐胁迫下降低了61.5%。结果表明,添加外源AsA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外施适宜浓度的AsA能缓解盐胁迫对小麦的伤害,且0.15 g/L的AsA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盐旱交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以商麦5226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和不同浓度Na Cl溶液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及盐胁迫,研究盐旱交叉胁迫下小麦胚芽鞘长度、发芽势、发芽率和小麦幼苗保护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盐旱交叉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胚芽鞘相对伸长速率(RER)整体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再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随盐旱交叉胁迫浓度增加,胚芽鞘长度、发芽势和发芽率呈下降趋势,SOD、POD和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分析认为小麦幼苗在盐旱交叉胁迫下表现出交叉适应性,适度的盐旱胁迫能增加小麦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商麦5226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和不同浓度Na Cl溶液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及盐胁迫,研究盐旱交叉胁迫下小麦胚芽鞘长度、发芽势、发芽率和小麦幼苗保护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盐旱交叉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胚芽鞘相对伸长速率(RER)整体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再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随盐旱交叉胁迫浓度增加,胚芽鞘长度、发芽势和发芽率呈下降趋势,SOD、POD和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分析认为小麦幼苗在盐旱交叉胁迫下表现出交叉适应性,适度的盐旱胁迫能增加小麦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