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渔轮(船)是海洋捕捞的主要工具。渔捞企业中的渔轮资金,往往占企业固定资金的75%以上。在渔捞成本中,与渔轮直接有关的折旧费、修理费等,约占总成本的1/3。因此,一个海洋渔捞企业的经营好坏,盈利亏损,都和渔轮的合理经营有着密切关系。折旧费用是企业为维持和扩大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所提取的企业资金。它由设备的折旧年限和价值所决定。设备的不同,工作条件的差异,都影响折旧年限的选取。由于折旧年限直接影响到折旧费用的提  相似文献   

2.
<正> 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大量的渔业资源,吸引着人们发展大批渔船竞相捕捞。但是,某渔场每年、每季或每汛究竟有多少资源量?却随时都有变化。届时估计可能有多少渔获量?安排多少渔船捕捞较为恰当?这些都是渔业指挥部门和生产单位至为关心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渔获量作一番概要的估计,这项工作称作渔获量趋势预报(以下简称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3.
鱼羣探测器在我国机轮渔业上,已经被广泛地釆用,初步改变了过去完全依赖经验的捕捞方法。使我国海洋渔捞事业向科学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但由于推广不久,还缺少经验,因而在使用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而又现实的二个问题是:“鱼羣探测器虽探到了鱼羣,但在下网捕捞中却拉不着或拉得很少和没有见到鱼羣记录,但在捕捞中却能得到很高的渔获量”。这二个问题,在鱼羣探测器使用中必需研究与解决。根据分析,一般有以下几点情况,可供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宁波海洋渔业总公司捕捞分公司(以下简称为捕捞公司)是于1992年在原三个渔轮大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宁波市最大的国有海洋渔捞生产单位,拥有固定资产3660余万元,各类钢质铁壳渔轮60余艘,职工1500余名,能从事拖网、围网、流剌及延绳钓等各种方式的渔捞作业,年产海水鱼3万吨左右。 1992年,由于海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渔需物资涨价,总公司内部结算价格关系没理顺,各渔轮对船(组)吃捕捞公司“大锅饭”,捕捞公司吃总公司“大锅饭”,一线船员生产积极性低下,渔轮出海率、渔捞生产有效投网率和渔捞成本利用率低下等原因,捕捞公司亏损额达  相似文献   

5.
延平 《科学养鱼》1987,(4):11-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水产冷库的建设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一方面水产冷库能为海洋捕捞船只提供大量冰块,加强第一线保鲜工作.提高鱼货质量:在海洋捕捞、水库捕捞和湖泊捕捞等方面.由于生产季节性强,产品易烂变质.而冷库可起到吞吐鱼货调节市场.平抑物价,满足消费的作用.另外可进行冷冻水产品小包装,使一些杂鱼、  相似文献   

6.
<正>捕捞日志又称渔捞日志,是从事捕捞作业的渔船按规定记录生产作业的位置、渔获种类和产量以及环境因子等信息的记录薄。新修订的《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中,第五十条到五十三条明确指出,海洋大中型渔船从事捕捞活动的应当填写渔捞日志,并且对渔船填写渔捞日志的具体内容、提交方式、管理部门和处罚内容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渔捞日志管理逐渐提上日程。面对众多的渔船,要如何科学地进行信息采集呢?电子捕捞日志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的出现将解决这个问题。记者近日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自1974年开发利用东海绿鳍马面鲀资源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近几年作业渔场又扩展到东海外海及对马海峡海域,年产量从4千余吨逐年增长到20~25万吨,成为海洋捕捞仅次于带鱼的第二大鱼种,亦是我国机轮拖网冬春汛生产的主要捕捞对象。现全国主要的国营企业已将马面鲀生产的丰歉,直接作为考核全年渔捞产量和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重要标志。现将青渔公司历年马面纯产量在全年渔获量中所占比重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沈金敖 《海洋渔业》1982,(6):269-271
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大量的渔业资源,吸引着人们发展大批渔船竞相捕捞。但是,某渔场每年、每季或每汛究竟有多少资源量?却随时都有变化。届时估计可能有多少渔获量?安排多少渔船捕捞较为恰当?这些都是渔业指挥部门和生产单位至为关心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渔获量作一番概要的估计,这项工作称作渔获量趋势预报(以下简称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9.
国营海洋捕捞企业的物资消耗,一般要占总成本的一半以上,物资储备所需资金占流动资金百分之八十以上.由此可见,加强物资管理,做好物资供应工作,是促进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环节.这里就如何管好用好物资、更好地为渔捞生产服务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一,从有利生产出发,做好供应工作搞好设备,搞好物资供应,是搞好生产的保证.企业的物资管理部门要管好用好物资,必须从有利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水产部门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节约能源的指示,对海洋捕捞渔业用油,采取“鱼油挂钩”的做法.对多交售鱼货或交售优质鱼货者多供油,少交售鱼货或交售低质鱼货者少供油.使得燃料分配较合理,激发了生产用油单位节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具体做法是:按渔船马力大小、交售鱼货多少及优劣,核定燃油供应量.在全年供油指标中,除保证供应冰鲜船生产用油外,抽出总量的8%用于换购优质鱼,余下的部分,50%按船只马力平均分配,50%按承担派购任务多少择优供应.这个办法可保证重点,照顾生产好、派购任务重的单位;又可适当照顾生产水平较低,派购任务轻的单位.  相似文献   

11.
海洋牧场     
一、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海洋牧场是从陆上牧场这个词引伸过来的,意指用人工管理方法在海中养殖鱼贝类。现代海洋开发的项目之一,是充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由于世界上传统的渔业资源捕捞过度,海洋渔获量增长极其缓慢,再加上世界上沿海国家大多数已宣布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专属渔区,使远洋渔业的活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为了不断提高渔获量,满足市场需要,必须逐步改变传统的捕捞渔业,使海洋渔业走向农牧化的道路,就象人类祖先把采摘野果和捕捉野兽逐步改变为种植谷物和驯养家畜那样,海洋中的鱼贝类也  相似文献   

12.
鲐鱼是中国近海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种,为准确理解当前资源状态和实现可持续利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渔业资源评估。文章利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979至2019年的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数据,利用贝叶斯状态空间产量模型对鲐鱼进行评估,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输入数据、模型参数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最大可持续产量为46.5万t,资源有83%的概率处于健康状态,种群未遭受资源型和捕捞型过度捕捞(当前相对生物量水平B2019/BMSY=1.160,当前相对捕捞死亡系数F2019/FMSY=0.773)。敏感性分析中,种群参数内禀增长率和初始资源消耗率的先验分布基本不影响评估结果,而可捕系数恒定年增长对评估结果影响较大;数据方面,一定的渔获量误报率不影响对鲐鱼资源状态的判断,而捕捞努力量数据选择时应纳入海洋捕捞从业人数数据,以得到较合理结果。在中国近海鲐鱼的养护管理过程中,为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并降低不确定性,需要着重关注渔获量数据的质量和捕捞努力量数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海洋捕捞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海洋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高能耗产业之一。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借助76份问卷调查数据,对长岛县2012年海洋捕捞渔船生产状况与燃油消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岛县海洋捕捞渔业生产是全国海洋捕捞渔业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船龄老化、木质渔船为主、功率小型化特征突出以及船长、总吨指标偏小等特征与全国海洋捕捞渔船总体特征较为一致。模型拟合的结果显示,单船功率、总吨、渔获量以及作业方式对海洋捕捞燃油消耗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单船功率和渔获量指标的影响为正向。  相似文献   

14.
乳山近海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2015年乳山近海拖网渔船的渔捞日志,分析了乳山近海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渔获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1)乳山近海渔获物共有36种,隶属于19目28科33属。其中鱼类有26种,虾蟹类4种,头足类4种,水母类1种,贝类1种。(2)2013—2015年全年优势种差异明显。其中,蓝点马鲛3年均为优势种,鳀鱼是2014年和2015年优势种,网纹狮子鱼为2013年和2015年的优势种。(3)乳山近海渔获物主要集中在休渔期前后的4—5月、9—11月,渔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春汛和秋汛。2013—2015年乳山近海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逐年增加,但与历史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相比还是存在明显下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值出现在秋季;春汛和秋汛期间,渔业资源种属组成及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胡乐勇  胡善德 《海洋渔业》1994,16(6):243-245
<正> 宁波海洋渔业总公司捕捞分公司(以下简称为捕捞公司)是1992年在原三个渔轮大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宁波市最大的国有海洋渔捞生产单位,拥有固定资产3660余万元,各类钢质铁壳渔轮60余艘,职工1500余名,能从事拖网、围网、流刺及延绳钓等各种方式的渔捞作业,年产海水鱼3万吨左右。 1992年,由于海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渔需物资涨价,总公司内部结算价格关系没理顺,各渔轮对船(组)吃捕捞公司“大锅饭”,捕捞公司吃总公司“大锅饭”,一线船员生  相似文献   

16.
谢峰  张敏  陈新军 《福建水产》2021,(3):307-315
竹筴鱼是重要的中上层鱼类之一,已经成为世界海洋捕捞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根据1970-2018年FAO的生产统计数据及其有关文献,对世界竹筴鱼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研究认为,1970-1995年间,世界竹筴鱼渔获量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1995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渔获量为791×104t,之后出现了大幅...  相似文献   

17.
渔业动态     
《现代渔业信息》2003,18(12):39-42
全球海洋渔业综述 海洋渔业经过50年特别迅猛的地理扩展和技术进步以及年渔获量的几倍增长之后,现正处于十字路口 全球海洋捕捞渔业产量从20世纪50年代1900万t增加到80年代中期约8000万t,此后在8500万t上下波动,到了90年代,海洋渔获量的年增加率降到几乎为零。这表明,世界海洋在现行的捕捞体制下已达到其最大产量。 由于海洋捕捞产量停滞,来自这一渔业的人均鱼供应量可能大幅度下  相似文献   

18.
捕捞压力和气候因素对黄渤海带鱼渔获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渔获量的变化不仅受捕捞作用的影响,还与气候变动有关。本研究采用1956 2006年黄渤海带鱼渔获量数据,分析带鱼渔获量变动对捕捞压力和气候因素的响应。带鱼渔获量可分解成变化趋势和年间变动。变化趋势主要由捕捞压力的增加而引起,Fox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带鱼渔获量与捕捞努力量的回归关系显著(P<0.01)。移除渔获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后,渔获量变动与黄海冬季季风、东海夏季季风、黄河流域和黄渤海沿岸降水呈显著的正偏相关(P<0.02),与黄海海表温度、黄海夏季季风、渤海夏季及冬季季风呈显著的负偏相关(P<0.05)。这种相关关系表明,气候因素影响到黄渤海带鱼渔获量的年间变动。陆地降水和径流给黄渤海海域输入了丰富的营养盐;而季风则控制着营养盐的流动及分布,从而影响海域的初级生产力;水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摄食、产卵及洄游等,影响鱼类种群的变化。黄渤海带鱼渔获量可以用捕捞努力量和气候因素加以拟合(P<0.01),说明气候因素对黄渤海带鱼渔获量有显著的影响。另外,作者认为在全球增暖的背景下,未来黄渤海带鱼渔获量可能会减少,且渔获量的年间波动幅度可能增大。  相似文献   

19.
近10多年来,闽南地区的近海捕捞业发展很快,海洋捕捞产量连年增长,1992年达到43.13万吨,比1978年的12.28万吨,增长2.5倍。在全省海洋捕捞量的比例,由1978年的35.78%上升到1992年的42.03%。其产量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捕捞力量的增大和渔捞效率的提高。但是,单位功率的渔获量却在下降。必须看到,目前绝大多数渔船仍局限在近海80米水深内的海区作业,而且近岸小船、小网发展失控,无证和违章捕捞现象严重,致使本区近海及邻近海区的渔业资源过度捕捞,出现衰退。主要表现在渔获物中  相似文献   

20.
(歺又鱼)鱼(又名白条、(歺又鱼)子),是我县淡水鱼捕捞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它的生产季节长,捕捞时花工少,方法简单,收效大,受到渔民欢迎。同时,(歺又鱼)鱼经油爆后味道鲜美可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欢的品种。据我县六灶、大团两个公社水产队1982年渔获量统计分析,(?)鱼的产量分别为53,210斤和37,122斤。在其全年淡水鱼总捕捞量中分别占20.3%和18.6%;在其全年捕捞总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