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忌松懈防护安全生产历来就是我们提倡的,养猪生产也是如此,笔者所在山东省日照市就发生过多起猪场技术员在防疫时被种猪咬伤的事故。饲养员或采精员工作时必须提高警惕,进种公猪圈管理时应当手持器具做好防护,采精室必须安装铁制防护栏,人员在遭遇突袭时能快速躲避。(二)忌喂猪过饱每餐喂得过饱,种公猪会饱食贪睡,不愿运动造成过肥而性欲下降。建议种公猪  相似文献   

2.
种公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养猪业生产实践中普遍使用,为了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实施人工采精虽然操作简便易行,但必须熟练掌握。为了提高操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种公猪的习性论述了采精过程中的操作要点,操作体会及注意事项,论述的操作过程具有普遍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1采精 一般在采精室进行。当公猪被牵引或驱赶到采精室时,能引起公猪的性兴奋。采精室应平坦、开阔、干净、少噪音、光线充足。采精人员最好固定,以免产生不良刺激而导致采精失败,要尽可能使公猪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设立假母猪供公猪爬跨采精。  相似文献   

4.
(一)适宜调教的种公猪后备公猪的调教必须达到体成熟时进行,即公猪8~10月龄,体重90~120千克时进行调教,成年公猪只要体质健康,体况良好都可以进行人工采精调教,正常情况下有6%~7%的公猪调教不成功。不要早于220日龄和晚于245日龄开始调教,因太早或过晚调教成功率会降低,如果公猪身体状况不好,性欲会受影响不宜调教,待其恢复正常体况再进行调教。(二)调教前准备1.公猪的采精调教场地应在固定的场地进行,应紧邻精液检查室,调教场地应是采精室。最大限度地减少公猪到达和离开调教场的时间,公猪从圈到达采精室的通道应狭窄(60~90厘米)通道的…  相似文献   

5.
(上接第2期第39页)三、公猪调教与采精(一)公猪的调教1.公猪的调教。后备公猪在7~8月龄性成熟时进行采精调教。有配种经验的公猪也可进行采精调教。首先剪去公猪包皮部的长毛。调教前可以先让后备公猪在采精室外观看采精过程,使其产生较深的印象。后备公猪进入后,应让其熟悉采精室的环境,消除陌生感。然后用带有公猪或母猪气味的布或畜皮盖住台畜,也可以往台畜上喷洒性气味药雾。利用性气味对后备公  相似文献   

6.
公猪的年龄和采精频率对精液品质影响很大。采精频率对受精力的影响,过去报道很少。拉德福(Radford,1961)建议,未成熟的公猪每隔4天采精一次,成熟的公猪每周采2—3次。丹羽(Niwa,1961)认为,间隔5—6天最好,但精力旺盛的公猪可以每天采精一次。卡洛尔等人(Carroll,1962)建议,九月龄公猪的配种次数每天不要超过一次。母猪排卵的数量,同品种(纯种或杂种)、近亲的程度、配种时的年龄、配种和产仔时的  相似文献   

7.
1人工授精的设备及要求 1.1种公猪圈舍选择设立专门的种公猪圈舍。采用限位栏饲养公猪,种公猪圈舍与母猪圈舍分开一定距离。母猪日常较少接触公猪,使其对公猪气味敏感。 1.2采精室采精室一般建在离公猪栏较近的地方.内设可调采精架(假母猪),并固定在地面上,地面要经过防滑处理,采精室应设有操作人员安全区。当遇到公猪追咬采精技术人员时,采精人员可迅速进人安全区.  相似文献   

8.
正1采精前的准备1.1采精场所采精要有固定的场所。场内应有供公猪爬跨射精用的假台畜,假台畜的安放要便于公猪爬跨和采精员的采精操作。采精场所还应配备喷洒消毒和紫外线照射装置。理想的采精场所应同时设有室内、室外两个部分,并与输精操作室、猪舍相连。但不能让舍内公猪直接见到采精操作场所,以防公猪触景生情而发生自淫或不安。  相似文献   

9.
种公猪阴茎损伤多因自然交配或人工采精过程中操作不慎 ,以及种猪自淫时阴茎触及硬物导致的意外损伤。主要表现为阴茎局部损伤 ,出血、肿胀、疼痛。治疗不当 ,会引起发炎和伤口久溃不愈 ,在不交配、不采精时 ,暂时好转 ,当再次交配或采精时又会破口出血 ,经久不愈 ,最后导致种公猪失去种用价值 ,被迫淘汰。近 10年来我们试用甲紫溶液 (紫药水 )治疗近 10余例 ,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具体方法如下。当发现种公猪阴茎损伤时 ,如果损伤不太严重 ,可待种猪采精要结束时 ,迅速将伤口部位涂上甲紫溶液 ,然后停止采精 ,让阴茎缩回包皮中。如果发现损伤…  相似文献   

10.
加快生猪产业发展的根本在于改良生猪品种,而种公猪采精调教则是开展生猪人工授精、实现品种改良的前提,也是提高种公猪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主要技术环节是假母猪的制作和种公猪的采精调教方法。笔者总结了从业28年来品种改良种公猪采精调教的经验,以及采精时应掌握和注意的一些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重新设计公猪站采精区,目的是可以通过高效、安全的手段使每头公猪生产出大量合格的精液。  相似文献   

12.
随着猪人工授精工作的普遍推广,公猪在采精过程中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采精量少、采精困难、死精、少精或无精、血精等。作者通过调查、学习和总结,提出一些见解,与同仁们商讨。1采精量少公猪的射精量在过滤后平均200毫升,高的可以达到400毫升以上,如果过滤后采精量低于100毫升,就属于采精量偏少现象。1.1种公猪个体差异。产精性能不好,射精量少且精液品质低劣,这类公猪不适宜作采精用,予以淘汰。一般公猪的精液密度是2亿/毫升,有些公猪精液密度较大,甚至高于3亿/毫升,虽然射精量少,但其有效精子数量不少于正常公猪,仍可以留用…  相似文献   

13.
种公猪的采精调教主要是指让种公猪利用采精台(假母猪)顺利完成爬跨和射精的过程,并获取不受污染的优质精液。现各种公猪站和规模化种猪场的种公猪采精几乎都在使用假台猪,并在采精室内进行采精。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品种、采精月龄和采精间隔等因素对丹系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研究以湖南某种公猪站2 051头丹系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种公猪为试验群体,收集2020—2021年精液质量数据,通过方差分析探究各因素对精液量、精液密度、精子活力及总精子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从不同品种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来看,大白猪的精液量和精子总数最高,长白猪的精液密度最高,而杜洛克猪的精液量、精液密度和精子总数均最低,3种猪的精子活力相当;从采精月龄来看,种公猪月龄越小精液量越低,但精液密度偏高,精子活力相对较好,在13~24月龄总精子数最高;不同采精间隔对精液质量有较大影响,采精间隔越长,精液量、精液密度和总精子数相对较好,但过长的采精间隔导致精子活力降低,采精间隔为3~5 d时综合性能最佳。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采精月龄和采精间隔均会影响公猪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畜禽良种补贴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快速发展,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基层得以迅速推广应用。猪人工授精站建设采精室时,一般在种公猪舍一端按单室设计。使用时把种猪赶入采精室,采精完毕后再赶回原圈舍,当每天采精公猪头数超过10头以上或夏季高温季节公猪性欲低时,重复以上工作会花费很长时间。现将一种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实践中经改进的采精室设计简介如下:1设计图新采精室采用一个中心采精室,侧面两边根据采精  相似文献   

16.
后备公猪的采精调教是猪人工授精工作的基础 ,是家畜改良站的一项重要工作 ,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统一供精和改良站的经济效益。现将我站 10多年来的采精做法介绍如下。1 切实加强后备公猪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调教的成功率。后备公猪一般 4~ 5月龄时必须分圈单个饲养 ,供给足够的营养。保证后备猪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强壮的体况。加强运动 ,提高后备公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其它种公猪接触 ,激发后备公猪的性欲 ,有利于调教。2 掌握合适的调教年龄一般本地公猪 5~ 6月龄 ,外种公猪 7~ 8月龄开始调教。调教过早 …  相似文献   

17.
正种公猪的好坏关系着猪群的质量,如何做好种公猪调教,关系着母猪受精率的高低,因此做好种公猪调教技术措施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必须掌握好种公猪的调教步骤,采取循序渐进式调教方式,做好种公猪的调教注意事项,才是做好此工作的基础。1种公猪的调教步骤后备公猪往往会在6~7月龄时开始出现性成熟的状况,而在它们8月龄后,一般开始进行采精调教[1]。在调教中,一般需要以下步骤:赶种公猪前往采精室,  相似文献   

18.
公猪的采精利用是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与公猪的年龄、营养状况、采精频率、运动等有关,而且受公猪的适应性,调教时的月龄及体重、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疫病防治等相关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针对后者,如何采取综合应对措施及保健技术,避免或减少公猪应激,确保最佳精液品质,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本县部分乡镇猪人工授精站1990年以来种公猪的采精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通常对种公猪人工采精的调教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利用发情母猪生殖道分泌物或尿液对种公猪进行诱导采精;二是直接用发情母猪作实体进行诱导,先采到精后再经过处理授精;三是利用已调教好的种公猪爬跨假台猪进行训练和调教.在生产实践中证明,以上几种方法均是调教种公猪接受人工采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保证公猪的健康,防止疫病的传染,需要经常采血检查。但种公猎体重大,倒卧保定困难;而用麻醉的方法也不方便,还会影响正常的采精。近年来我们采用无保定采血法,也就是在种公猪采精或配种时进行采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