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蔬菜种子市场的不断完善,蔬菜种子企业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经营机制,强化品牌意识,打造品牌产品。通过创品牌,树品牌,构筑品牌种业,蔬菜种子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种子市场的国际化,国际跨国种业集团凭借高质量的种子、优惠的价格、先进的营销策略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创造更多的机会占领中国种子市场,使我国的种子企业面临挑战,进而对我国种子企业生产的种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蔬菜种子企业的渠道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书鹏 《中国蔬菜》2008,1(8):65-66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蔬菜种子企业经历了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竞争的加剧迫使蔬菜种子企业不断寻求新的营销模式和渠道运作方式。通过对中国蔬菜种业营销渠道类型、特征及其演化趋势的分析,不难发现,不同类型蔬菜种子企业对渠道策略应有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杨晓  袁祖华 《蔬菜》2006,(9):22-23
随着我国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蔬菜种业竞争十分激烈。科技型蔬菜种业公司虽然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随着跨国种业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逐步渗透,企业要在市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要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一、立足创新,采用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研发产品1.调研市场需求,找准产品定位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对蔬菜品种的要求不尽相同,另外随着产品品种的多样化,也为市场的不断细分提供了条件。科技型蔬菜种业公司应深入调研市场需求,根据企业的实力,采用差异性市场战略,避开强大的竞争对手,选择竞争者尚未控制的细分市场,…  相似文献   

5.
郑子松  李纲 《中国蔬菜》2009,1(11):48-49
随着蔬菜种子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以品种为中心的传统营销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客户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客户的需求构成市场,客户的满意是企业效益的保  相似文献   

6.
在蔬菜种子市场的摸爬滚打中,众多蔬菜种子企业领悟出了一个营销理念:蔬菜种子市场营销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罗海平 《长江蔬菜》2012,(21):53-54
面对蔬菜种子市场的不断变化,种企要学会与时俱进,对所遇到的市场新问题见招拆招。好的营销方式都是基于市场,由产品、价格等元素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拼图。那么蔬菜种企怎么完成自己的营销拼图呢?万变不离其中,不妨从对世界营销产生很大影响的两个营销理论中寻找。消费者+产品——蔬菜种子营销的主题,成本+价格——蔬菜种子营销永恒的指标,渠道+便利——蔬菜种子营销唯一的王道,促销+沟通——蔬菜种子营销无华的绿叶。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一个全球化市场已经形成,各国用于保护本国市场的传统壁垒逐渐丧失了作用。在开放的全球市场中,市场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种子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各国农业科技竞争的焦点。1我国瓜菜种业的现状目前全国瓜菜种子经营单位多达上万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据其组成可分为5类:第1类是国有种子公司,如以丰乐、亚华为代表的各大种子集团及各省、市、县的种子公司;第2类是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如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创办的辽宁园艺种苗有限公司;第3类是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建…  相似文献   

9.
种子定价是蔬菜种子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种子的定价必须遵循价值和市场供求规律。根据蔬菜种子企业、用户和竞争对手(包括市场环境)三者依存关系,在市场导向、价值导向与政策导向的作用下,合理地确定蔬菜种子的销售价格。掌握种子销售价格尺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种子企业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尤其涉及到营销策略的成败,更影响到企业利润收益。  相似文献   

10.
刘立功 《中国蔬菜》2008,1(5):66-67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渠道扁平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被IT、日化、家电等众多行业推崇和效仿。在许多管理者眼里,它仿佛成了拯救企业和市场的灵丹妙药。但是,泊来后关于渠道扁平化模式的争论也一刻都没有停止过。那么渠道扁平化到底适不适合蔬菜种子行业的市场运作呢?  相似文献   

11.
《种子法》颁布之后的短短十年里,我国种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营销模式渐趋合理,客户网络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种子企业。但种业企业“多、小、弱”的总体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观,很多企业还在依赖于一个领导和几个业务员打拼市场。虽然这种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奏效,但长期看来却不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很难持久。  相似文献   

12.
高仕奇 《长江蔬菜》2012,(19):51-52
通过对目前蔬菜种子行业的营销现状进行整理分析,提出菜种企业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目光短浅,局限于当下;二、业务员"放羊式"管理;三、蔬菜种子市场的供需脱节。因此认为未来菜种企业发展应主要集中思考与客户长期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对顾客需求的分析以及企业营销回报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蔬菜种子市场的开放,市场竞争呈现多元化趋势,如何及时、准确、有效地将适用且经济的种子信息反馈给购货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虽然农业网站在蔬菜种子供销信息以及产品推介上已经有了雏形,但是由于种子信息数量多、随机性强的特点,导致购货商的选择难度增大,同时也存在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以及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对于购货商来说,如何选择质优价廉的种子并为其提供便利的信息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因此采用个性化的网络营销策略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何久春 《长江蔬菜》2012,(13):54-55
罗迦·费·因格是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他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令我深受启发.如果我们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时候,那么当我们找到了某个答案后,就会止步不前,企业也如此.很多企业的同仁都致力于为自己的企业寻找到一个单独的营销理念并加以贯彻运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如果按照一个既定的理念去发展企业,会使企业拘囿于固定的模式中,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活力与创造力.“营销”这个学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诞生出了很多经典的营销理念,每一个营销理念之于企业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在于企业如何正确具有执行力的贯彻这些理念.本人就湘研在一些营销理念方面的实际运用在这里和各位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种子市场主要有传统营销和垂直营销两种渠道模式。两者在其成员、管理、责任、利益分配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是一种无序、低效的渠道,在这个渠道里,每一个独立的经营者都不关心总渠道的责任和利益。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中没有一个渠道成员能够控制其他成员,也没有正规的方法来分配其职责和解决渠道冲突。后者主要是分销商渠道模式,它是以区域经销商为主导,  相似文献   

16.
根据农业部经济作物司统计,1999年西瓜种植面积为131万公顷,比1989年增加了40万公顷,说明近十年西瓜种植面积增加幅度是相当大的,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产业。然而,业内人士普遍感到西瓜种子的效益并没有随着西瓜种植面积的增加和瓜农收入的增加得到相应的增长。主要原因是种子行业形势不好,导致西瓜种子市场形势不乐观。1 西瓜种子行情及发展趋势纵观种子行情,在1996年以前由于种子商家少,商机多,利润大,人们随便生产出几个产品就能生存和发展,一些抓得较早的科研院所、种子公司或个体户,由于抓住了时机,很快结束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形成…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种子企业数量占全国之首,有国有的,集体的,中外合资的还有个人的,其生产、经营和市场行为趋于多样化,复杂化,这样种业管理也应随着形势变化而变革。  相似文献   

18.
蔬菜种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琴 《中国蔬菜》2000,1(2):2-0
随着我国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蔬菜种子销售已成为种子经营的热点,并刺激着众多参与者加入蔬菜种子的生产、经营行列;与此同时,蔬菜育种工作也受到广泛青睐,除了国家、省级育种单位之外,地、县级科研和种子部门、民营单位纷纷开展蔬菜育种科研,兼营蔬菜种子。这期间,各国种业集团也看好我国这一巨大市场,在主要粮食作物种子一时难以打入中国市场之际,他们首先在蔬菜等经济作物种子上下工夫。迄今为止,在中国登记的外国独资或合资种子公司已有6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从事蔬菜种子经营。他们以其先进的种子技术、精美的种子包装和强劲的促销手段很…  相似文献   

19.
调查当前种子市场的现状,分析发展动态,总结《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元坝区良种推广、市场监管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当前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苏丹 《果农之友》2005,(8):41-41
构建水果市场营销体系,首先要取决于批发市场的能力,因为广州尚未形成水果中心批发市场,市场较为分散,如南北市场、运城市场、西站市场、南源市场、天平架市场,另外是最近形成的江南市场,还有南海里水市场,产地型市场是万顷沙香蕉市场,这些市场各有特点,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形成优势明显或层级分明的市场格局,特别是对广州地区市场,尚没有发现主流或规模较大,品牌化的营销通路,这对于水果产业化经营来说,存在很大的制约,因此,总体来讲,目前的市场布局和市场流通主体对水果生产商要求来说,还不相适应,水果生产者经常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不利于岭南水果业的发展,不利于市场流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