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番鸭种蛋数量性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相同孵化条件下,RF系番鸭种蛋的种蛋重、蛋形指数、蛋壳气孔数和相对失重率对孵化率有明显影响。蛋重75 ̄84g,孵化率高达83.5% ̄85.1%;蛋重低于75g或高于85g,孵化率明显下降,分别为75.8%和72.10% ̄78.70%,蛋形指数1.34 ̄1.37孵化率高达81.00% ̄86.80%;小于1.33或大于1.38其孵化率下降至61.5% ̄66.7%和71.4% ̄75.8%。番鸭初生重随  相似文献   

2.
将同批入孵番鸭种蛋分为6组:新鲜种蛋,一照时的健胚蛋、死胚蛋,三照死胚蛋,正常出雏蛋,毛蛋(啄壳时死胚蛋),分别测定各组种蛋大端、中部和小端的气孔数、厚度及蛋壳结构,并研究它们对出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照、三照死胚蛋和毛蛋的气孔数(52.28、55.32和71.60个·cm-2)极显著少于一照健胚蛋(83.60个·cm-2)和正常出雏蛋(86.28个·cm-2);而在蛋壳厚度上,三照死胚蛋(0.401mm)和毛蛋(0.395mm)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出雏蛋(0.363mm).采用扫描电镜观测新鲜种蛋、毛蛋和正常出雏蛋蛋壳结构.结果显示,新鲜种蛋壳由壳膜、乳锥层、柱状层、垂直晶体层和油质层构成,正常出雏蛋及毛蛋的乳锥层因胚胎发育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造成部分缺失;死胚蛋蛋壳厚度(0.395-0.401mm)极显著高于正常出雏蛋(0.363mm).可见蛋壳过厚、气孔较少是影响番鸭蛋孵化后期气体交换,导致死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肉鸭种蛋重与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肉鸭种蛋按蛋重、蛋形指数大小各分为5组,在相同条件下孵化.结果表明,蛋重、蛋形指数对受精率和早期死胚率无显著影响(P>0.05),蛋重为85.5~100.6g(D,E)组、蛋形指数为1.15~1.25(F)和1.59~1.69(J)组中后期死胚率显著升高;蛋重为75.3~85.4g时,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1.4%~95.7%和85.3%~89.3%;蛋形指数为1.26~1.47时,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0.9%~97.2%和86.7%~93.3%.  相似文献   

4.
塞北乌骨鸡种蛋适宜蛋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塞北乌骨鸡是新育成的一个地方品种,为探讨该品种种蛋的适宜蛋重,按相差平均蛋重士1.5g,将4500枚种蛋分为5组,研究不同组别的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规律和孵化率.结果表明:塞北乌骨鸡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的失重过程中.蛋重越大,失重越大;随着孵化日龄的增加,失重和失重率增大;9胚龄是失重和失重率变化的最明显期,是种蛋发育的关键期;太大或太小的种蛋失重率均大,孵化率也低.塞北乌骨鸡种蛋适宜蛋重为39—48g.  相似文献   

5.
种蛋部分物理性状对樱桃谷鸭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量樱桃谷鸭种蛋的主要物理性状指标即蛋形指数和蛋重,统计入孵蛋、受精蛋和孵化出壳蛋数,探讨了种蛋部分物理性状与孵化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樱桃谷鸭的蛋形指数在0.72-0.77、蛋重在81.6-90.5g范围内的孵化率较高。说明樱桃谷鸭种蛋的物理性状对孵化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圆、过长、过重及过轻的种蛋都不宜入孵。  相似文献   

6.
鸵鸟属大型走禽,野生环境中,种蛋自然孵化率为5%~10%,人工养殖条件下,受精蛋孵化率可达80%~90%以上,其余10%~20%死胚中,出雏期死亡占一定比例。1.人工破壳(1)时机:①种蛋气室表面倾斜明显,气室蛋壳膜边缘凹凸不平或有明显凸起,气室下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夏秋高温热应激期间,在蛋种鸡日粮中添加中药刺五加浸膏对产蛋性能,种蛋受精,孵化及小公鸡氮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添加0.1%刺五加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10.2%(P〈0.01),料蛋比下降9.2%(P〈0.01),破软壳蛋减少18.5%(P〈0.01),鸡死亡海汰率下降10.3%(P〉0.05),种蛋受精率提高17.58%,种蛋孵化率提高17.76%,氮平衡试验结果表明,刺五加浸膏对  相似文献   

8.
蛋重,蛋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水平三因素有重复试验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详细研究了蛋重形指数和喷水对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蛋形指数范围在72-76%,蛋重范围在50-59克的种蛋在不喷水孵化的情况下孵化率最高,平均为80.4%。  相似文献   

9.
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研究了海赛克斯褐父母代种鸡的蛋形指数对其种蛋孵化效果,即孵化率、建雏率、孵化早期(1-7d)胚胎死亡率及出壳母雏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蛋形指数在1.30-1.35范围内种蛋孵化率较蛋形指数在1.16-1.29和蛋彤指数在1.36~1.49范围内种蛋孵化率分别高12.7%和10.0%,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百宜黑鸡种蛋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利用百宜黑鸡3世代种鸡生产的种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失重过程,蛋重越大,失重越大;随着孵化日龄的增加,失重和失重率增大;蛋重对种蛋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蛋重50~60 g时,受精蛋孵化率与入孵蛋孵化率均较高,分别为83.72%~86.67%和67.19%~74.23%;雏鸡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呈显著正相关(r=0.973)。  相似文献   

11.
番鸭蛋相关性状对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番鸭种蛋蛋重、蛋形指数、蛋密度和蛋壳条纹(条纹蛋)与孵化率的相关性进行试验测定.结果表明:(1)蛋重为70.1-80.0g时,孵化率可达85.75%-86.0%;<70.0g或>85.1g时,孵化率分别降为71.9%和75.0%.(2)蛋形指数为1.311-1.400时,孵化率高达83.15%-87.6%;<1.310或>1.430时,孵化率则降为75.9%和69.0%.(3)蛋密度为1.085-1.095g·cm-3时,孵化率达83.7%-86.1%;<1.085g·cm-3时,孵化率仅为64.9%.(4)正常番鸭种蛋(壳上无条纹)失重率显著低于条纹蛋,而孵化率(88.5%)显著高于条纹蛋(64.3%).  相似文献   

12.
蛋重对孵化率、初生重及性比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孵化试验,探索了罗曼父母代蛋重对孵化率、初生重及性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重在58~65g范围内,孵化率最高;蛋重与初生重呈强正相关(r=0.9781);蛋重与性比例无直接关系,符合遗传规律1:1的性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3.
岳碧娥  赵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33-1134
[目的]提高朗德鹅的孵化成绩和经济效益。[方法]通过不同蛋重朗德鹅进行分级孵化,分析朗德鹅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结果]Ⅳ组(178~191 g)朗德鹅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且其早期死胚率最低。[结论]雏鹅胚蛋相对失重随着胚龄的增长而增加,而雏鹅初生重随着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平均初生重占蛋重的比例为70.13%。  相似文献   

14.
周时均  王文涛 《农技服务》2013,(11):1214-1215
为贵州黄鸡种蛋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在相同孵化条件下,利用贵州黄鸡13世代种鸡生产的种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失重过程,蛋重越大,失重越大;蛋重5060 g时,受精蛋孵化率与入孵蛋孵化率均较高,分别为83.72%60 g时,受精蛋孵化率与入孵蛋孵化率均较高,分别为83.72%86.67%和67.19%86.67%和67.19%74.23%;雏鸡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呈强正相关(R=0.973)。  相似文献   

15.
对番鸭白壳蛋、青壳蛋、砂壳蛋的失重率,蛋壳的矿物成分、厚度和气孔数进行测定,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蛋壳结构,研究它们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番鸭白壳蛋的孵化率(89.1%)显著高于青壳蛋(67.4%)(P0.05),极显著高于砂壳蛋(48.7%)(P0.01).青壳蛋孵化率低于白壳蛋的原因不在于壳厚(P0.05),而在于青壳蛋的蛋壳气孔数明显低于白壳蛋(P0.05).砂壳蛋蛋壳结构异常与蛋壳的磷含量显著高于白壳蛋有关.对番鸭蛋壳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番鸭白壳蛋、青壳蛋、砂壳蛋不仅外观有差别,而且在超微结构上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鸡胚孵化过程中不同相对湿度对其孵化失重、受精蛋成活率及尿囊液量的影响。[方法]将120枚种蛋分别在相对湿度60%、65%和70%的条件下孵化12 d,研究不同相对湿度对孵化失重、胚胎成活率及尿囊液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鸡种蛋失重及失重率逐渐降低,尿囊液量逐渐升高,其中相对湿度为70%的孵化组12日龄失重率最低,单位胚重生成的尿囊液量最多,而不同湿度对胚胎成活率几乎没有影响。[结论]将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能够有效减轻种蛋的失重,获得大量的尿囊液。  相似文献   

17.
影响禽蛋孵化率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种禽、种蛋和孵化条件对孵化率的影响。种蛋属于内在影响因素,种禽通过种蛋起间接影响;孵化条件属外在影响因素。要提高种蛋孵化率,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狮头鹅种蛋孵化期间失水率、蛋温变化等基础数据及其对孵化率的影响。[方法]对孵化期的狮头鹅种蛋进行称重,并测定孵化期内蛋内温度和蛋壳温度的变化,分析气孔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失水率不仅影响孵化率,而且影响雏鹅质量,孵化第6、15、24和28天种蛋最佳失水率分别为3.28%、4.75%、9.48%和14.22%。随着胚龄的增加,蛋壳表面温度相对稳定(37.32℃→37.17℃→37.37℃→36.83℃),而壳内胚胎温度上升较快(37.75℃→39.22℃→39.82℃→40.62℃)。蛋壳气孔数量显著影响胚胎发育。蛋形指数影响孵化率,但不影响受精率。[结论]降低湿度、严格选蛋、孵化中后期加强凉蛋是提高鹅蛋孵化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