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景"是我国古代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地域特色鲜明、结构稳定的景观形式和文化现象,属于园林文化的范畴,是我们认识、研究古代景观营造的重要渠道。当今城乡景观面临"千城一面、万城同景"的尴尬局面,营造兼具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城乡景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厘清"八景"文化概念的基础上,以安阳"八景"为例,分析"八景"文化对当今景观营造的现实意义,为地域性景观营造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雨水花园植物景观营造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植物景观在雨水花园中的作用以及植物选择原则,最后提出:(1)雨水花园植物景观的合理营造是其能否发挥效益的关键因素;(2)雨水花园植物景观只有与城市绿地景观相契合,"点线面"三者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景观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3.
阐述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背景及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进行庭院景观营造的重要性;分析杭州地区乡村庭院景观现状;总结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庭院景观的营造模式,包括城市休闲模式、乡土观赏模式、农家乐体验模式。  相似文献   

4.
从"天"出发,对植物景观营造理论体系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园林植物的景观营造"顺天其道,以致其性"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现在不只满足于景观效果良好的"袖珍绿地",更多地是渴望能够"绿地敞开,进去活动"。所以,绿地建设要从规模效益出发,建设成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交往、健身的活动场所。园林植物造景是现代园林建设的重要内容,既包括人工植物种植设计与植物群落景观营造,也包括对环境中自然植物景观的保护和利用。本文主要介绍钱资湖景观工程(一期)项目如何利用植物配置来营造泛舟湾、乐活园、紫薇洲广场、沁芳园、爱情园5大主题城市公园的景观场景。  相似文献   

6.
花境要求以艺术构图手法与生态学原理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植物景观,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在公园、居住区、休闲广场等绿地中与其它景观元素共同营造不同类型的花境植物景观。本文结合华南地区花镜营造以及实践进行分析,为整体设计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城市建设发展中,为满足城市居民居住需求,居住区"开放式"模式得以推广应用。开放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也随之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如何营造开放式居住区植物景观,逐渐成为优化居民区内容结构的重要部分。以开放式居住区植物景观为主题,以开放式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原则入手,简要分析了开放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张家界乡村为例,实地调查多个乡村,研究其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滨水绿地、庭院绿地、农田和山地植物景观。采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分析乡村不同植物景观类型的特点和功能需求,模拟自然群落,进一步改造形成适于不同类型的乡村生态植物景观营造模式,更好地完善武陵山区"美丽乡村"的建设,重建美好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
孔祥亮 《现代园艺》2019,(12):95-96
风景园林在自然空间的营造上独树一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设计越发地彰显自身的魅力。生态环境大地景观更需要合理的梳理与营造,移步换景式的园林空间就需要景观栈道这一特殊的表达方式来营造空间的流线。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生态环保都是对景观栈道营造的最高要求和原则,如何将景观栈道融入自然环境就成为景观栈道空间的营造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城市绿道中的景观同质化现象,在分析城市绿道中植物景观特色营造的意义以及植物景观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对城市绿道的特色植物景观营造做了积极的探索,最后提出了"形成丰富多变的韵律,重视植物的季相变化,与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相结合,尽量保留原场地的植物,呼应绿道景观功能与主题,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的城市绿道植物景观特色营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营造出系统性、多样性、功能性的城市广场植物景观,本文对城市广场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现状、功能、原则及布局方法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广场性质和类型提出具体的景观营造模式和细部处理手法,以期为各种城市广场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尤其以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营造尤为突出。合理布置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好土地资源,结合景观营造,形成良好的空间环境品质,让人们对城市地下空间产生亲切感,促使地下空间能够更好地使用和开发。从城市地下空间景观环境特点、问题、构成要素等来看,未来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营造必将朝着艺术化、生态化、多样化方向发展,课题研究以期为同行研究者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结合城市地下景观营造的意义和实际案例展开探讨,展示出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营造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相似文献   

13.
当下,由于职业分工的原因,大部分建筑和景观都被分开设计了。因为没有整体统一的设计考量,建筑和景观在空间意境上也被割裂开来。然而中国传统营造则不然,因为自古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建筑营造十分注重建筑、景观和环境的统一设计。要想摆脱现代快速经济下建筑单调而冷冰冰的状态,传统建筑营造对当下建筑与景观如何整合设计具有很多启发。通过研究和分析相关理论和实例,探索建筑与景观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4.
广州白天鹅宾馆从2012年起开展3年多的保护性改造,因庭院空间景观营造对酒店形象的树立举足轻重,因此对"镇店之宝"的故乡水中庭的营造手法也进行相应调整。通过对其改造前后的景观营造手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现代"庭园改造"对酒店改造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书院园林景观以园林建筑、山石、水体、植物、楹联等作为景观元素,以"情景交融"为造景思想,在景观营造中赋予景观文化内涵,形成了"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园林意境,对使用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江苏古代书院建设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江苏自然环境为基础,借鉴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征与深刻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从园林建筑、山水景观、植物景观、园林意境4个方面,对江苏古代书院的景观营造展开分析,总结和归纳江苏古代书院园林景观中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临时性景观作为装点城市氛围,营造城市空间的主要工具,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应用。本文将通过对临时性景观空间营造的基本内涵和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概述,对临时性景观的主要特色进行详尽的论述,对临时性景观空间营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粗略地说明,进而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临时性景观空间营造的方法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一个重要而热门的方式,新世纪的中国也迎来了一个"大众旅游时代",在这个黄金旅游世纪里,度假酒店成了旅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景观的营造是度假功能在空间景观生态文化方面的体现方式,如何将酒店的度假、商务、休闲功能与自然生态文化和谐融合,也成为酒店景观营造的一条值得探讨的道路。本文从酒店的历史沿革和定义出发,以千岛湖喜来登度假酒店的景观营造为例,讨论一条度假酒店景观营造与自然生态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8.
景观生态林在森林旅游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景观生态林的营造和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景观生态林的营造工作,接着对如何更好地保护景观生态林进行了论述,最后针对景观生态林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便发挥景观生态林的生态保护功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安康总部城"吉祥文化主题景观营造的介绍与分析,得出植物通过种植形式、植物内涵等方面的文化营造作用,凸显植物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最能承载历史文化发展的,便是古代四大文化艺术"琴棋书画"。为了更好地将古文化传承下去,闻音苑庭院以琴棋书画为设计主题,启发和引导现代庭院景观在保留中国原有传统元素特征的同时,再利用声、光等科技手段展现自然之美,营造一个崇尚自然、诗情画意、蕴含意境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