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促进‘伏脆蜜’枣的提质增效,2005~2015年在枣庄市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山亭区等地,对‘伏脆蜜’枣优质苗木繁育、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有害生物防控等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为引种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伏脆蜜’枣在山东夏津的引种表现,以确定该品种在该地区栽培的适应性。2007年3月引入‘伏脆蜜’在夏津等地试栽,经过10年的试验观察,该品种植物学特性与生长发育表现与原产地基本一致,物候期较原产地推迟5~7d。‘伏脆蜜’枣适合在山东夏津栽培,定植后当年即可结果,栽后10年内平均株产13.62kg,折合单位面积产量1511.82kg/666.7m~2,早果性和丰产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颜慧 《北方果树》2012,(6):53-54
正‘伏脆蜜’是枣庄市果树科学研究所1996年选育的早熟枣新品种,具有成熟早、易丰产、品质优的特点,2002年9月通过枣庄市科技局鉴定,2006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业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继沾化冬枣以后又一个极有发展前景的早熟鲜食枣。2003年春,‘伏脆蜜’一经推出就在全国掀起了种植热潮,目前已被28  相似文献   

4.
栽植脱毒苗木是防止枣疯病发生和蔓延的主要方法。本实验对‘伏脆蜜’枣脱毒快繁的启动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不同类型生长调节剂配比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启动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以MS+NAA 0.1mg/L+6-BA1.0mg/L、MS+NAA 0.1mg/L+6-BA 2.0mg/L及1/2MS+IBA 0.5mg/L+6-BA 0.01mg/L效果最好。同时笔者整合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伏脆蜜’枣脱毒快繁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早熟优质枣品种‘乳脆蜜’的盆栽技艺。以园土、铁矿尾砂、食草动物粪肥按3:2:5比例配成基质,并使用奥瑞根生物菌剂进行消毒处理,将一年生‘乳脆蜜’枣苗木定植在直径25cm、高20cm的无纺布植树袋中,采用苗木重截干、栽前浸根、栽后早摘心、抗寒栽培等措施,栽后当年成形,第二年开始结果,第三年即可带果出售。  相似文献   

6.
<正>枣新品种‘伏脆蜜’是1996年从山东省枣庄市著名的鲜食枣品种‘枣庄脆枣’中选出的,经过12年的多点系统观察和对比鉴定,性状表现稳定,2002年9月通过山东省枣庄市科技成果鉴定,2006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9月通过山东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7.
2005~2014年,对早熟枣品种‘伏脆蜜’的"圆柱形"树形的整形修剪技术进行试验示范,通过低定干、重摘心、促发二次枝、以果压枝等措施,培养出适应‘伏脆蜜’枣品种特点的"圆柱形"树形。其树形呈圆柱形,整行呈篱墙状,篱高220 cm,篱宽160 cm,行间作业道宽90 cm。树体结构为:树高≤220 cm,干高≥40 cm,自树干距离地面40 cm处以上螺旋状排列17~22个水平生长、长度和粗度相似的结果枝组,结果枝组长度≤80 cm。  相似文献   

8.
枣新品种‘伏脆蜜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广池 《园艺学报》2010,37(3):501-502
 ‘伏脆蜜’枣是从‘枣庄脆枣’中优选出的变异品种,综合性状优于‘枣庄脆枣’,成熟期比其提前15 ~ 20 d,平均单果质量是其1.86 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其高5.7%,口感酥脆,品质佳,果皮鲜红色,适应性强,早果,丰产,稳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2013年2月上旬,在双膜大拱棚内采用容器播种酸枣培育砧木苗,7月上旬通过双舌接繁育‘乳脆蜜’枣速成苗,当年11月即可出圃供应市场,较常规枣树育苗提前1年时间。2014年1月中旬,在双膜大拱棚内通过切腹接繁育‘乳脆蜜’枣苗,11月中旬可达到枣树成品苗标准,且可以在生长季节根据客户需要随时带营养钵出圃。该项技术培育的‘乳脆蜜’枣苗,移植成活率高,新建园园相整齐,结果早,易丰产,是一项加速繁殖枣树优良稀缺苗木和加快新品种枣园建园步伐、快速增加枣农收入的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青枣属鼠李科枣属作物,长泰县的台湾青枣引种从1994年开始,已有18年历史,青枣在长泰县发展迅速,现全县已种植了800多公顷,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青枣品种更替频繁,长泰县于2002年3月通过台商从台湾引种新品种‘脆蜜’,经多年的观察与比较,‘脆蜜’表现出适应性强、速生、丰产、耐寒、果实品质极优、耐贮运、晚熟等优点,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原当家品种‘高朗1号’。笔者于2004年建立了‘脆蜜’青枣示范基地8hm。,经多年来的生产实践与实验、总结,现将‘脆蜜’的品种特性与标准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期为青枣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简便易行的‘乳脆蜜’嫩枝扦插育苗技术,2014年6月中旬采用自制简易全光照自动间歇弥雾绿枝扦插育苗装置,进行了‘乳脆蜜’枣嫩枝扦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扦插40d后成活率平均为91.7%,移栽成活率平均为96.5%,单位面积产苗量平均为366.8株/m2。  相似文献   

12.
鲜食枣设施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鲜食枣有100多个品种,著名的有梨枣、七月鲜、苹果枣、甜酸枣、沾化冬枣等。从2006年始,为提高鲜食枣品质,拉长鲜食枣的供应期,我们开始对"伏脆红"、"伏脆蜜"、"早酥芽枣"几个优质早熟品种进行春暖大棚设施栽培试  相似文献   

13.
该试验以‘伏脆蜜’枣的24个实生后代为试材,对其主要的果实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糖及酸含量的数值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变异系数最小的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正相关,有机酸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得,伏4在参试样品中果实性状表现最差,伏21果实性状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矮化中间砧对苹果植株的砧木效应,进一步综合评价矮化中间砧对苹果果实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山荆子上嫁接‘75-9-5’‘CX5’‘SH3’‘CG24’和‘MAC9’矮化中间砧并嫁接‘蜜脆’品种为处理,山荆子上嫁接‘蜜脆’品种为对照。调查、检测并统计矮化中间砧对‘蜜脆’苹果植株的砧木效应,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矮化中间砧对‘蜜脆’苹果果实功能性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矮化中间砧对‘蜜脆’苹果植株生长势影响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11.29%~21.06%;显著提高短枝率的为‘CX5’和‘MAC9’;无大小脚现象的为‘SH3’和‘MAC9’;显著致矮的为‘75-9-5’;嫁接矮化中间砧的干周和冠径均小于对照;始果年龄均早于对照;其连续3 a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嫁接矮化中间砧显著影响了‘蜜脆’苹果果实功能性成分含量,其隶属函数较对照显著增加,表明矮化中间砧显著提高了‘蜜脆’苹果的果实功能性成分的含量。【结论】不同矮化中间砧对‘蜜脆’苹果植株生长势、结果习性及果实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显著不同,尽管不同矮化中间砧对‘蜜脆’苹果果实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互有高低,但其综合评价均优于对照,尤以‘MAC9’和‘CG24’的果实功能性成分含量综合评价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引进白梨早熟品种‘中梨4号’和‘早酥蜜’进行高接,以期在广州提早新鲜梨果的上市。【方法】从郑州采取‘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接穗,在广州地区高接,观察其开花结果情况,统计嫁接成活率、成花率、坐果率等指标,并于果实成熟期分析果实品质,测定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接穗高接后,在广州地区正常开花结果,2者的坐果率与广东当地的品种‘粤引早脆梨’相比较低,但成熟期比‘粤引早脆梨’提前20 d;果实单果质量分别为271.37 g和224.07 g,与‘粤引早脆梨’相比,果个偏小;依据果形指数判断,‘中梨4号’为近圆形,‘早酥蜜’为卵圆形,而‘粤引早脆梨’为扁圆形;‘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果实品质相差无几,而2者的果实风味与‘粤引早脆梨’相比均偏甜,因为2者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粤引早脆梨’,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粤引早脆梨’。【结论】白梨早熟品种‘中梨4号’和‘早酥蜜’在广州地区通过高接可以正常开花结果,果实品质较好,果实成熟期提前,而且早于广东本地的早熟梨品种‘粤引早脆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产上苹果不同品种贮藏保鲜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以3个苹果品种‘旭’、‘嘎拉’、‘蜜脆’为试验材料,用1-甲基环丙烯(1-MCP)进行处理,分析研究了其采收时的品质及对1-MCP的吸附释放特性规律。【结果】‘旭’、‘嘎拉’、‘蜜脆’3个苹果品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固酸比和果肉颜色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采后1 d内部乙烯含量较低,但3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旭’、‘嘎拉’、‘蜜脆’果实经过20μL·L-11-MCP于20℃下处理12 h后,内部积累的1-MCP量显著不同,其中‘蜜脆’积累的最多,其次为‘嘎拉’,‘旭’果实内部基本没有积累;而瓶内的1-MCP消耗量没有差别(12 h后,‘旭’、‘嘎拉’和‘蜜脆’瓶内1-MCP消耗量分别为18.3%,17.3%和18.9%)。经过100μL·L-11-MCP于20℃下处理6 h后取出,1-MCP从不同品种果实向外释放的速率和释放量显著不同(P0.05)。前3 h,‘嘎拉’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最大,3 h后,‘蜜脆’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最大,‘旭’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一直最小。【结论】‘旭’、‘嘎拉’、‘蜜脆’3个不同苹果品种在采后时的品质、内部乙烯含量以及对1-MCP的反应特性不同。经1-MCP处理后,内部积累的1-MCP量显著不同:‘旭’、‘嘎拉’和‘蜜脆’对1-MCP的吸附量(6 h)分别为16.2%、19.8%和7.0%。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春季将‘新红星’‘蜜脆’‘美八’引入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商丘综合试验站,观测其生长结果特性、物候、果实经济性状及抗逆性等。结果表明,‘美八’平均单果重最大,为210.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7%,果面鲜红,风味酸甜,在商丘地区8月上中旬成熟;‘蜜脆’和‘新红星’平均单果重分别为161.3g、200.8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低于‘美八’;‘蜜脆’不抗苹果炭疽叶枯病和褐斑病,‘美八’和‘新红星’抗逆性较好。‘美八’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商丘市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早熟枣新品种‘乳脆蜜’的品种特点、建园及后期管理技术。苗木宜选用金丝小枣作为砧木,适宜的栽植时期为春季萌芽之际。此外,本文还介绍了集中施肥和低定干、有害生物防控等几项关键技术,以期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枣易裂果品种‘李府贡枣’和抗裂果品种‘皖枣3号’脆熟期果实为试材,分析了灌水后枣果果肩、赤道和果顶各部位硬度、果皮显微结构和细胞扩张蛋白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灌水30 h后‘李府贡枣’果肩裂开,‘皖枣3号’果实各部位硬度都大于‘李府贡枣’,‘李府贡枣’赤道和果顶硬度大于果肩;‘皖枣3号’果实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度和规律性优于‘李府贡枣’,‘李府贡枣’赤道和果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度和规律性优于果肩,赤道和果顶部位果皮厚度大于果肩,但灌水后增幅小于果肩;‘皖枣3号’果肩果皮中扩张蛋白EXPA类基因Zj EXPA4、Zj EXPA5-like、Zj EXPA6、Zj EXPA14和Zj EXPA17表达量都显著高于‘李府贡枣’。  相似文献   

20.
邓定洪 《现代园艺》2007,(12):47-48
<正>特早脆蜜王枣是从我国枣资源普查中发现并繁育成功的特早熟、大果型鲜食,加工兼用的优质高产枣新品种。1特征特性1.1植物学特征特早脆蜜王枣树势中庸,挂果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