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产上合理使用枣树夏季摘心技术,可明显提高枣树坐果率。但要结合不同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树龄、栽植密度和综合管理措施等灵活掌握。1梨枣幼树生长较旺,抽生枣头能力强,新生枣头上的二次枝有良好的挂果能力,吊果平均达0.6~1个。生产上应充分利用新生枣头结枣。木质化枣吊生长健壮,分化质量好,坐果率高,平均每吊坐果0.58个;树体营养充足时,1个枣吊可坐4个果。栽培管理上培养长27~35cm的木质化枣吊是实  相似文献   

2.
枣头及枣吊摘心对红枣结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矮化密植骏枣及灰枣枣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程度的枣头摘心和枣吊摘心技术对红枣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枣头摘心能够提高枣树木质化枣吊的发生数量;枣吊摘心能明显提高木质化枣吊的坐果数,灰枣木质化枣吊适宜的摘心长度为11节,而骏枣木质化枣吊的适宜摘心长度为5节;木质化枣吊的结果性能显著优于非木质化枣吊。  相似文献   

3.
<正>以2年生矮化密植(0.5m×2m)的骏枣和灰枣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程度的枣头摘心和枣吊摘心技术对红枣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摘心可明显提高木质化枣吊的发生数量。枣头摘心越重,木质化枣吊的发生率越高,但总枣吊数却降低;枣吊摘心对非木质化枣吊的坐果数量影响不大,但能明显提高木质化枣吊的坐果数量与质  相似文献   

4.
摘心与抹芽对木质化枣吊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对新生枣头一级、二级、三级摘心及先对部分没有生长空间的新生枣头抹芽,再对保留下的新生枣头直接进行三级摘心的2种处理方法来研究对木质化枣吊形成的影响,以探究摘心和抹芽对红枣木质化枣吊形成的效应.结果表明:新生枣头随着摘心程度的加深,木质化枣吊形成的比例逐渐增加,由一级摘心时10%的木质化枣吊增加到三级摘心时的65%;吊果比达到1:(6.2~8.3),是一般性枣吊吊果比1:(0.26~0.61)的13倍以上,半木质化枣吊吊果比1:(2.7~3.2),是一般性枣吊吊果比的5倍以上.抹芽后对保留新生枣头直接三级摘心及对骨干枝上抽生的枣吊进行摘心,使新生枣头上抽生的木质化枣吊达到56%,比对照高出43%;骨干枝上抽生的木质化枣吊达到58%,比对照的木质化枣吊(8%)增加50%.研究得出,抹芽与摘心促使养分更多地流向骨干枝及枣吊上,促使枣吊获得较多的养分而形成木质化枣吊,显著提高坐果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5.
‘灰枣新1号’是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及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在河南省新郑枣区调查中发现的一个‘灰枣’变异单株。该品种2~3 a(年)生枣股结果能力较强,自然坐果率高,平均吊果比为1∶1.34,是对照平均吊果比的4.6倍,不需采用开甲(或砑枣)措施提高坐果率,对生长激素的依赖性不强。果实长倒卵形,枣果面平整,果皮橙红色,平均果实质量11.72 g,最大果实质量为22.80 g,果实整齐度高,商品性比对照‘灰枣’好。树势中等偏强,发枝力中等,5 a生树平均地径9.9 cm,树高2.5 m,冠幅2.5 m,平均单株产量9.96 kg,每hm2产量16 440 kg。适应性较强,耐干旱、耐瘠薄、耐寒冷,较抗枣缩果病和裂果病,在新疆地区没有发现树体冻害现象,适宜在沿黄流域及黄河以北适宜‘灰枣’种植的区域栽培,是一个极具推广前景的‘灰枣’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灰枣的6个芽变(“HF-1”“灰实2号”“羌灰2号”“灰08-3”“新丰1号”“灰枣新星”)为试材,“灰枣(CK)”为对照材料,采用田间调查法与室内测定法研究了灰枣及其6个芽变的物候期、树体、枝条、叶片、花等生物学特性,以期为新疆灰枣品种的升级换代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个灰枣芽变及灰枣树体形态相似,均为半开张或开张型,树势表现为中、强型,主干皮裂均为条状;叶片主要为绿色平展,卵状披针形;花期5—6月,果实完熟期9月。6个芽变的二次枝长节数8~12节,灰枣的二次枝长度为8节;6个芽变的枣吊长介于29.46~42.69 cm,均大于灰枣的枣吊长23.52 cm; 6个芽变枣吊叶片数介于12.67~16.47片,均高于灰枣叶片数12.47片;6个芽变的股吊率介于2.90~3.80,均高于灰枣股吊率2.60;6个芽变的果吊比介于0.15~5.85,灰枣的果吊比为2.01。通过对灰枣及其6个芽变材料的生物学、产量等特性的调查比较,初步筛选出在喀什麦盖提产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灰枣芽变材料为“灰08-3”“HF-1”“新丰1号”。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贺兰山东麓葡萄的果实品质,以3年生"品丽珠"葡萄为试材,对葡萄植株进行不同叶果比处理,试验设置对照CK(叶果比20∶1)、T1(叶果比15∶1)、T2(叶果比10∶1)、T3(叶果比40∶1)4个处理。不同叶果比对葡萄果实中还原糖、总酚、单宁含量的影响不同。结果表明:随着负载量的降低,葡萄果实还原糖、花色苷含量升高;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品丽珠"葡萄果实中总酚含量不断降低,单宁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10年生骏枣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枣吊摘心时间和不同喷施赤霉素GA3时间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别以不摘心和喷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骏枣花期枣吊留5节叶摘心和不同时间开始喷施20mg/kg赤霉素3次,可提高坐果率、产量和果实品质。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骏枣6月17日前后摘心效果最好,坐果率和产量高于其他时间摘心,较对照分别提高28.65%和33.26%,平均单果重达20.01g;6月10日前后开始喷施赤霉素,坐果率、产量和果实品质高于其他时间开始喷施,较对照增产35.73%,商品果率达93.57%。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适于灵武长枣的保果措施,以喷清水为对照,比较分析了花期喷施不同浓度(10、20、30、40 mg/kg)赤霉素(GA_3)和环割(2年生以上主枝环割1圈)处理的灵武长枣的1年生主枝枣吊叶片净光合速率、枣吊生长、着果率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GA_3和环割提高了1年生主枝叶片光合作用。10和30 mg/kg GA_3处理显著促进1年生主枝枣吊的伸长和加粗生长;环割处理对枣吊长度和粗度无影响。20~40 mg/kg GA_3和环割能显著提高着果率,但降低了果实横径、单果质量。GA_3提高了果实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环割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糖酸比无显著影响。喷施GA_3和环割对果实品质有不利影响,环割对果实品质不利影响小于GA_3,喷施GA_3对果实品质的不利影响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建议生产采用环割技术来调控树体生长保果,喷施GA_3保果时浓度应控制在20 mg/kg左右。  相似文献   

10.
大王枣木质化枣吊结果特性及适宜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枣树有3种类型结果枝,即非木质化枣吊(脱落性枝)、半木质化枣吊和木质化枣吊(非脱落性枝),在常规生产条件下以非木质化枣吊为主。木质化枣吊是由冬季重剪、夏季摘心萌生的超长结果枝,其生长结果特点是生长粗壮(直径1em左右),长度为一般非木质化枣吊的2~3倍,节数多1倍,开花期长(6—8月),坐果多,果实大,秋季木质化,冬季不脱落。  相似文献   

11.
枣树“三摘心”就是枣头摘心、二次枝(即结果基枝)摘心和枣吊(即结果枝)摘心。 枣头摘心即摘顶心。可分为重摘心和轻摘心。枣头重摘心是于5月上旬,当新生枣头生长至5~7cm时,对不留做延长技和培养结果枝组的无空间枣头,留基部1~3cm摘心,保留脱落性二次枝,使其发育成水质化枣吊。因为木质化枣吊坐果率高,所结的果实个大,品质  相似文献   

12.
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金水基地,以避雨栽培条件下株行距1.5m×3.0m的"中桃红玉"丰产树为试验对象,按叶果比(30~60)∶1每株设不同留果量,以不疏果(叶果比在20∶1以下)为对照,连续3年研究疏果对产量、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提高了商品果产量、单果质量、优质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效解决了"中桃红玉"果实整齐度不高、优质果率低的问题。适宜留果量为80~100个/株,每667m2可增收1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注意环剥时间枣树环剥宜在盛花初期进行(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上中旬),此时环剥枣果发育好,大果率和高等级枣多,商品性好。初花期环剥果实个大,但坐果率低;末花期环剥,果实较小,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危害冬枣的病害种类较多,下面笔者列举一些常发病害,并总结经生产实践的有效防治措施,供果农参考。1枣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侵染枣吊、枣叶、枣头及枣股。在果肩或果腰的受害处,最初出现淡黄色水浸状点,逐渐扩大呈不规则形黄褐色斑块,中间产生圆形凹陷病斑,病斑扩大后连片,呈红褐色,引起落果。防治措施:(1)彻底清扫果园,清除落地的枣吊、枣叶、僵果,摘除树上老枣吊,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枯枝,集中烧毁。(2)秋季追施有机肥,花期  相似文献   

15.
苹果树留果量四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按距离留果法此法简单方便,容易操作。一般大型果品种每相距20~25厘米留1个果,中型果品种每隔15~20厘米留1个果。2叶果比法据研究表明,1个果实消耗的营养需要多少叶片来供应是有一定数量的。果实个头越大,需要叶片的供应越多。反之就越少。小型果品种(红玉、国光等)叶果比以40~50∶1为宜;大型果品种(元帅、金帅等)叶果比为50~60∶1,富士为60~70∶1。(编者按:矮砧树光合功能强,一般叶果比为20~30∶1)3枝果比法此法是以果实个数为基础,按每个果实平均拥有的新梢数量来表示。元帅系、富士系、秦冠、金冠等的枝果比多以3~5∶1较适宜。就…  相似文献   

16.
枣离体果实水分吸收与质外体运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枣果吸收水分后引起的裂果机制,以‘壶瓶枣’膨大期与着色期果实为试材,分 别采用染液和清水浸泡枣果实、带叶果的木质化枣吊基部、果柄及去果柄后梗洼引入染液等处理,研究 果实水分吸收与质外体运输的途径及能力。结果表明:离体枣果实可以通过果柄、果面吸收水分,水分 经果柄木质部进入果实,后继续通过维管束或扩散作用运输到果实各个部位。膨大期青果维管束运输能 力强,着色期果实梗洼下空腔变大,果柄维管束与果实内维管束的连接发生部分中断,维管束运输能力 下降;而此时果实表皮细胞增大,排列疏松,通过果面吸水能力增大。  相似文献   

17.
1叶果比法即每株树上的总叶片数与总果数之比。据研究表明,一个果实消耗的营养需要多少片叶子来供应有一定范围,果个越大,需要叶片的供应越多;反之愈少。因而既要保证果实有足够的营养供应其生长,又要保证有充足的营养形成下年够用的花芽及维持树体的生长势,一般认为盛果期鸭梨叶果比为15~20∶1,雪花梨、黄冠、绿宝石梨为25~30∶1,黄金梨为30~40∶1。另外,由于栽培方式、肥水管理条件的不同,叶片的功能也存在差异,叶果比也有所不同。即管理水平好的园片,栽培密度适宜、叶片大而厚、叶功能强的,叶果比宜小;反之则大。其留果公式为:单株留果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矿化度的咸水与淡水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灌溉,分析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矿化度的微咸水滴灌,可以提高枣果实单果重,同时也可以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改善了枣果实品质;通过对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单果重、纵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4个指标可作为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对枣果实品质影响评价的综合指标,且单果重、纵径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为正向标,可滴定酸含量为负向标;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表明,枣果实品质从优到劣依次为咸淡1∶4、咸淡1∶3、全淡水(对照)、咸淡1∶2、咸淡1∶1处理,可见,用咸水和淡水按1∶4、1∶3的比例配制的微咸水进行滴灌,有利于提高枣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2005—2009年,在甘肃省靖远县进行枣树窄纺锤形树形的整形修剪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枣树选用窄纺锤形早期产量高、树体小、生产的枣果实品质好等优点;窄纺锤形枣树栽植密度比自然圆头形树形枣树高50%,木质化枣吊的数量比自然圆头形树形树高15%~30%;定植后第1~5年单位面积累计产量比自然圆头形树形树高22.5%,产值比自然圆头形树形树提高27.7%。  相似文献   

20.
在秭归县屈原镇,以15年生左右枳砧桃叶橙18号为试材,以不疏果(叶果比在20∶1以下)为对照,连续3年研究了按叶果比为(30~40)∶1的标准疏果对桃叶橙果实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提高了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值以及优质果率,改善了风味和品质,有效解决了桃叶橙果实整齐度不高、优质果率低的问题,每667m2可增收1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