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市现有梨果面积约1.4万hm2,2009年梨果产值达到8.2亿元,梨果业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梨果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受传统观念和技术的束缚,当前的生产现状不能满足梨果的优质生产和快速发展,梨果的生产管理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近年来,隰县坚持把梨果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一县一业”来抓,大力实施“梨果富民”工程,全县梨果生产呈现出高起点、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该县以建设“全国优质梨果生产基地县”和“全国玉露香梨基地县”为目标,深入开展“梨果提质年”活动,通过长抓“四配套”,  相似文献   

3.
《西北园艺》2005,(5):18-18
2005年8月,陕西洋县“朱鹃牌”优质梨果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和陕西省梨果研究专家鉴评。目前,该县已经建成以9个梨果基地乡镇、40多个千亩以上基地村为主的槐树关至马畅梨果产业带,梨果栽植总面积7000hm。,挂果面积2133hm^2,年产量3.4万t,品种以黄金、中梨一号、早酥、翠冠、丰水为主,年产值3800万元。  相似文献   

4.
利用河北省梨果历年价格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梨果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河北省农业生产成本每增加1%,梨果价格上涨0.512%;梨果产量每增加1%,梨果价格下降1.06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每增加1%,梨果价格上升0.327%。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我国梨果栽培面积94.07万hm2,总产量1 731万t[1],主要集中在环渤海、西部、黄河故道和长江流域四大梨果产区[2]。天水市位于梨果西部产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产业化发展,至2003年,梨果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5 333.3 hm2和3万t,产业规模仅次于苹果,居第2位[3]。此后,随着苹果、大樱桃等产业在天  相似文献   

6.
梨果早优宝在梨树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果早优宝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制的促进早、中熟梨果实成熟、增大的专用制剂.为提高我市梨果产品商品率,提早采收减少台风的影响.我们于2005年引进并进行梨果早优宝的应用试验,并取得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龙口市长把梨栽培历史已达300年之久,梨果出口历史80余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质量,扩大出口创汇能力,自1986年以来,施行梨果套袋栽培。十年的生产实践证明,通过梨果套袋栽培,解决了其外表粗糙的弊端,极大地减轻了果面污染,符合果品优质低残毒无公害的要求,年出口量由原来的5000吨发展到2万多吨,年出口交货值4000多万元。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十年来长把梨套袋栽培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陕西洋县“朱牌”优质梨果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和陕西省梨果研究专家鉴评。目前,该县已经建成以9个梨果基地乡镇、40多个千亩以上基地村为主的槐树关至马畅梨果产业带,梨果栽植总面积7000hm2,挂果面积2133hm2,年产量3.4万t,品种以黄金、中梨一号、早酥、翠冠、丰水为主,年产值3800万元。陕西洋县在梨果生产上综合运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实施“细择良境、优选良种、规范建园、土肥水管、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套袋优果、病虫综防、适期采收、分级贮运”等关键技术措施,果品质量不断提升。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  相似文献   

9.
李炬 《河北果树》2008,(1):42-43
花、果管理在提高梨果果品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中尤为重要。我们通过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提高梨果品质的花、果管理技术,不仅促进了梨果生产,而且提高了梨果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梨果生产技术总结焦荣斌,张月英(河北省石家庄市林业局050051)梨果生产是我市的优势,栽培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省首位。为进一步提高梨果品质,增强商品竞争力,使果品达到大公害绿色食品的要求。于1994年在赵县、辛集、晋州、藁城等县市建立综合...  相似文献   

11.
我市现有梨树面积1835hm2,产量22kt。主栽品种早酥梨、白酥梨等果实普遍偏小,商品价值不高,经济效益较低。为提高我市梨果的产量、质量,1998年2月由市科委立项,市果树研究所承担了“梨果灵引进试验”课题。梨果灵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  相似文献   

12.
全面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梨果产业发展的历程与科技成果。1996 年我国梨果的栽培面积已由1952 年的10 .69 万hm2 发展至93 .1 万hm 2 ,扩大了4 .5 倍;产量由39 .4 万t 增至636 .5 万t(1997 年) ,增加了15 .1 倍,相当于世界梨总产量的47 .8 %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梨果科技各个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每hm 2 产量在30t 以上的果园已不乏其例;我国培育的梨新品种在品质上有的已可跻身于世界优质梨品种的行列。提出了21 世纪我国梨果产业发展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13.
梨树轮纹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发生原因2011年梨树轮纹病在果实上发病的原因:一是5、6月降雨少,果农忽视了生长期杀菌药的喷施,使梨树轮纹病分生孢子数量增多,为后期梨果染病留下隐患。二是8、9月份正直梨果收获期降雨频繁,以连阴雨天气为主,导致分生孢子大量散布,致使部分梨园梨果在采收前受到了明显侵染,贮藏期发病。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是浙江北部主栽的早熟梨品种 ,6月上中旬进入果实迅速膨大期时容易发生裂果 ,常年裂果率 1 0 %~ 4 0 %。为寻求防治裂果的有效方法 ,我们进行了涂抹梨果灵的试验。试验在海宁市林果站示范梨园进行 ,供试品种为新世纪 ,单株小区 ,重复 5次。应用浙江大学园艺系配制的梨果灵 (有效成份为GA3 GA4 7)涂布剂 ,于 1 998年 5月 1 5日新世纪盛花后 35天涂布果柄 ,7月 2 0日裂果结束后调查防裂效果。以不涂为对照。调查结果表明 :新世纪梨果柄涂抹梨果灵后 ,裂果率为 0 .65% ,对照为 1 2 .2 % ,防裂效果显著。经取样测定看出 ,涂梨果灵后…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国内外消费者对梨果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梨果套袋已成为生产高档果、增加出口创汇和满足国内对高档梨果需求的重要技术措施。仅山东菏泽产区,每年梨果套袋数量就超过1.5亿只。笔者了解到,由于果农对许多梨品种相关特性缺乏了解,套袋时间或早或晚,造成果实达不到套袋预期效果。针对此,我们对梨果锈斑形成时间及不同套袋时间对果实表面斑点影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山西省隰县素有“金梨之乡”的美称。近年来,隰县大力实施梨果富民战略,发展现代农业,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09年隰县将继续推进梨果富民工程.抓发展、提素质、创特色、树品牌,全力打造“中国金梨之乡”,使梨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第一大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7.
梨果套袋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降低农药残留、生产优质高档果、增加果农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生产上,因气候条件、地理位置、栽培水平以及梨树品种的不同,梨果套袋技术的运用及实际效果参差不齐。从梨果套袋现状、现有套袋技术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介绍了适宜各产区梨果品种的果袋选择、套袋摘袋时间与方法、配套的栽培技术,并对梨果套袋的发展与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梨产业的发展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改革开放30年梨产业发展历程及成就 我国是世界栽培梨的三大起源中心(中国中心、中亚中心和近东中心)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全国梨树面积107.3万hm2,产量1289.5万t,分别占全国水果总面积的10.2%、占世界梨果收获总面积的57.9%;占我国水果总产量的2.2%,占世界梨果总产量的63%,可谓是世界梨果牛产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梨果套袋是提高质量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果农在梨果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套袋栽培的新技术。套袋不但提高了梨果果面的光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果品的品质;但是有的梨果在套袋后,梨果果面出现黑点症状。由于套袋后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梨果生产大国,面积和产量均具世界各国之首。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1998年我国梨果面积92.40万公顷,总产量727.5万吨,占当年世界产量的48.6%。与10年前的1988年相比,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了2.38倍和2.56倍,10年净增面积3.59万公顷。由此可见,我国的梨树生产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来,随着面积和产量的迅速增加,生产所面临的产销矛盾日趋突出,尤其是晚熟梨果如鸭梨和酥梨等,自1995年以来,价格逐年下跌,出现了季节性、地区性的卖果难现象。而7月底以前成熟的早熟梨果,虽不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