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引种的16种(品种)宿根花卉的观赏性进行定量评价,建立了一套适合南昌市露地宿根花卉观赏价值评价模型。根据综合评价值(R)进行评价分级,共分为3个等级。Ⅰ级(R>4.0):观赏价值高的宿根花卉品种,共计5种(品种),为南昌市首选美化材料;Ⅱ级(3.0≤R≤4.0):观赏价值一般的宿根花卉品种,共6种(品种),可以作为南昌市美化材料;Ⅲ级(R<3.0):观赏价值低的宿根花卉品种,共5种(品种),可搭配应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近2 a引进的50种新优宿根花卉进行观赏性综合评价,根据评价值和实践经验划分为4个等级,得出Ⅰ级(≥4.0)观赏价值极高的品种10种;Ⅱ级(3.0~3.9)观赏价值高的品种20种;Ⅲ级(2.9~2.5)观赏价值较高的种类12种;Ⅳ级(≤2.4)观赏价值一般的种类8种。旨在为沈阳及相似地区引种新优宿根花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青岛地区宿根花卉引种及观赏价值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对青岛地区引进的54个品种的宿根花卉进行了露地栽培试验,在物候观测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适宜青岛地区宿根花卉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对54个品种宿根花卉进行了观赏价值综合评价,根据评价值将54种宿根花卉分为4个等级。结果表明:Ⅰ级(4.0)综合观赏价值最高的种类16个,Ⅱ级(3.5~4.0)综合观赏价值高的种类17个,Ⅲ级(3.0~3.5)综合观赏价值较高的种类16个,IV级(3.0)综合观赏价值较低的种类5个。  相似文献   

4.
宿根花卉在干旱区园林绿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乌尔禾地区由于气候条件恶劣,造成花卉品种单调,花卉资源缺乏。本课题根据乌尔禾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实际情况,引进20种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优良宿根花卉品种进行种植,对其观赏性、抗逆性及繁殖技术进行研究,筛选出16种适合乌尔禾地区栽培的宿根花卉品种。  相似文献   

5.
AHP法对唐山地区宿根花卉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唐山地区的植物种类,定量地比较引进宿根花卉观赏性状及景观应用价值,从形质性状、开花性状、生长性状等方面确定了宿根花卉评价的3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测算指标权重,从而得到宿根花卉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观赏价值极高、可大面积推广的有9种;观赏价值高、有发展前景的有1 4种.这23个优良品种的宿根花卉,极大的丰富了唐山市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引种地与西宁市的生态条件,从2008年起引入了43种宿根花卉,采用温室播种与露地播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长状况调查,并进行初选,复优和选优,以期寻找适合西宁地区栽培的宿根花卉品种.结果表明:观赏价值极高,可大面积推广的有7种,观赏价值高,有发展前景的有13种.这20个优良品种的宿根花卉,极大的丰富了西宁市园林绿化的地被植物材料,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宿根花卉品种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季节的需要,移栽成本低,养护管理简单,移栽后的成活率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还可与其它的植被以及花卉相搭配,在整体上,使园林绿化景观更具有观赏价值。本文从笔者的工作经验出发,探讨宿根花卉的配置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宿根花卉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过程中,应该注重把控相应的应用要点和原则,以因地制宜为基础原则,以绿化和美观为核心原则,利用宿根花卉观赏价值以及其他应用价值,实现园林绿化设计。本文笔者针对宿根花卉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公园中宿根花卉的具体应用,同时以实际应用总结宿根花卉的应用要点,同时也分析宿根花卉应用中应该避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盐城地区露地栽植宿根花卉品种,引进了7种宿根花卉进行适应性及生长规律观察,结果表明,7种宿根花卉均能在盐城地区安全越冬,生长发育良好,除路易斯安娜鸢尾和银边玉簪外均能正常开花,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露地宿根花卉的花境应用价值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夏冰  董丽 《北方园艺》2010,(9):104-108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适合北京露地宿根花卉的综合评价模型,以花境景观观赏价值为总目标从观赏特性、生物学特性等不同方面筛选19种评价因素,对北京地区表现优良、应用范围较广的88种宿根花卉进行花境景观应用价值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价值分布情况和直观经验划分为4个等级:Ⅰ级(4)花境应用价值最高的种类8个;Ⅱ级(4~3.5)花境应用价值高的种类23个;Ⅲ级(3.5~3)花境应用价值较高的种类41个;Ⅳ级(3)花境应用价值一般的种类16个。从最终结果来看,该评价系统基本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各种宿根花卉的花境景观应用价值,与实际应用情况基本相符,为花境在北京地区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魏东 《花卉》2021,(2):85-86
宿根花卉是多年生草本花卉且抗寒性较强,有顽强的生命力,虽然如此,但不同的宿根花卉其生长环境和地区也是有一定差异的,将宿根花卉应用到园林植物造景中,不仅保持了园林的持续绿化,还因宿根花卉的观赏价值,使园林的植物造景呈现多样性。本文研究了宿根花卉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阐述了宿根花卉在园林中的具体应用和配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宿根花卉的观赏价值、抗逆性、养护成本和营造和谐优美的景观特色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近几年东港市在城市绿化中大力推广和应用宿根花卉的成就,论述了推广应用宿根花卉对构建节约型园林城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宿根花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丰富,花色多样,是园林绿化优秀植物材料。北方气候寒冷,需栽植一些适应性强、观赏效果好的耐寒宿根花卉,以弥补寒冷地区花卉品种单一状况。试验从不同方面探讨10种耐寒宿根花卉繁殖方法,找出不同宿根花卉最佳繁殖手段,为宿根花卉在北方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宿根花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养护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根花卉是园林植物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种类繁多、季相鲜明、花期长、色彩艳丽、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园林栽培和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宿根花卉在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养护管理做简要探讨,以期为宿根花卉更好的服务园林绿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沈阳市植物园引进的40种玉簪品种为试材,采用熵技术与AHP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玉簪花卉的观赏价值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所选试材进行综合计算和评价,以期得到引种玉簪花卉的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根据评价模型将引种玉簪品种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Ⅰ级品种有3个,Ⅱ级品种有12个,Ⅲ级品种有16个,Ⅳ级品种有9个。该研究旨在为玉簪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引进4种宿根花卉植物进行了露地栽培试验,观测其生长发育规律,综合分析,优选优良宿根花卉植物品种,为丰富信阳市园林植物景观提供应用材料。结果表明,4种宿根花卉均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适应性良好,引种栽培试验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适合株洲及相似地区的宿根花卉园林应用价值综合评价体系,以期筛选适宜种类及品种筛选与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80种宿根花卉为试材,从生态适应性、观赏性、园林节约型应用潜力3个方面选取27个相关的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关联分析法筛选宿根花卉新优种。结果表明:27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值中分布范围、抗病虫、繁殖系数、耐旱、花期及绿期6个因素总排序权重相对最大,分别为19.7%、12.0%、10.6%、8.0%、6.7%、5.5%。根据对80个株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优选出32种适合于株洲市及相似地区应用推广的新优宿根花卉;应用层次-关联分析法,可以较客观的对宿根花卉的园林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并快速有效的筛选出具有推广前景的种类及品种,以期为宿根花卉优选提供一种理论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8.
耐寒性宿根花卉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磊 《北方园艺》1997,(4):25-27
宿根花卉为多年生草花,具有很多优点,在园林布置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尤其适于新疆地多人少的条件下栽培。但目前新疆园林中宿根花卉的栽培种十分短缺,尤其不畏冬季严寒种类甚为短缺。本试验从引种入手,对耐寒、耐旱、繁殖、栽培技术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介绍了引入的32种宿根花卉的耐寒性、生长习性、生态习性、观赏价值等特性,以供应用者参考,并筛选出24种可在乌鲁木齐市露地越冬的耐寒性宿根花卉,以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申琳  刘柯 《中国园艺文摘》2013,(12):154-156
通过对大连市滨海路应用的宿根花卉进行实地调查,对其生长状况、适应能力、观赏价值等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宜应用的宿根花卉,并在遣景配置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20.
王志安  黄广星 《现代园艺》2012,(19):21-23,88
根据漯河地区气候、土壤等特点,引种、繁育宿根花卉,研究宿根花卉生长习性,总结宿根花卉引种及繁育技术,引种繁育成功10个品种,扩大漯河市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逐步推广宿根花卉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宿根花卉生态优势和景观优势,以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