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60年代以来,国内叶培忠、陈岳武等林木遗传育种专家系统地开展了杉木产地间、产地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规律和遗传改良研究。中国林科院于1976年和1979年先后两次组织了杉木全分布区的大规模试验研究,摸清了不同地理种源的遗传变异规律,选出了一批杉木优良种源。通过“六五”国家攻关,全国杉木种子园攻关协作组提出了杉木多层次利用的育种策略和程序。把优树经子代测定后筛选出的优良家系,在杉木分布区内进行区域化试验,进一步筛选出适应各种生境的优良家系,同时在这些家系中选择表现突出的优良单株进行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闽西马尾松实生种子园143个选优家系子代测定林调查分析表明,家系间结实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经过多重极差检验分析,我们筛选出与对照漳平五一林场种子园种子有极显著差异以上的最优高产家系42个,进一步比较结果表明,既高产又速生的优良家系26个,其结实量平均遗传增益为40.41%,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6.36%,这26个优良家系可供建下一代马尾松种子园的最好建园材料。  相似文献   

3.
油松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批142个油松优树半同胞子代进行测定,选出36个优良家系,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增产15.4%、26.9%、73.3%,遗传增益分别为8.2%、8.5%、22.2%;再从优良家系内选择263个优良单株,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增产27.2%、41.1%、125.9%,预期遗传增益分别为13.3%、11.7%、37.2%;用选出的优良单株营建高世代无性系种子园,并提出了高世代种子园建立技术和种子高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杉木不同类别良种改良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不同类别良种改良效果的比较研究*徐金良洪昌端沈辛作项龙昌关键词杉木良种增产效果杉木(Cunninghamialancelo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速生用材和造林树种。浙江省从70年代初开展杉木遗传改良工作以来,以种源选择、...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对建水县小关林场16年生云南松一代种子园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和质量性状进行调查,研究云南松一代种子园优良家系遗传参数和遗传增益,结果表明,在38个家系中,有23个家系数量指标高于对照(优良林分),说明多数家系生产的种子可以培育优质高产林分。采用材积、通直率和扭纹率等3个性状对38个家系进行综合选择,筛选出16个优良家系,(1)材积实际增益为4.37%~33.74%,平均为16.85%;遗传增益为0.49%~3.75%,平均为1.87%;(2)通直率实际增益为51.18%~263.28%,平均为186.13%;遗传增益为7.30%~37.54%,平均为26.54%;(3)扭纹率(扭纹指标为负,表示扭纹率降低)实际增益为-52.14%~32.77%,平均为-14.89%;遗传增益为-0.74%~0.47%,平均为-0.21%。其实际增益较高而遗传增益较低的原因是对照为优良林分的子代。  相似文献   

6.
杉木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杉木382个半同胞家系的子代测定数据,分析主要生长性状的变异原因和规律,估算重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探讨抗逆性的表达和遗传差异。 选出可在川南和川东南杉木产区推广的速生型优良家系和川西杉木产区推广的抗逆速生型优良家系共119个,材积的平均增产率约43%、遗传增益约22%。 根据杉木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树高年度相关和亲—子树高、胸径、材积的相关研究,讨论了杉木遗传改良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生产力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片13年生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测定林的研究结果表明,5~13年生时其高、径和材积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受中度以上遗传控制。年度间相关分析表明,对8年生以上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选择是可行的。利用材积指标作为丰产性测度对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的生产力水平进行评价,从参试的229个家系中评选出103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的家系,可作为一代种子园疏伐时留优去劣的依据;60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15.0%的优良家系,利用其亲本无性系开展杂交育种工作;34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25.0%的优良家系,可以直接在一代种子园中进行单系采种、造林,提高马尾松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8.
11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漳平五一国有林场11年生90个家系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调查研究,在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基础上判定家系优劣,估算遗传参数与计算遗传增益。结果表明:各家系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力。11年生时入选的28个优良家系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11.7 m、15.0 cm、0.0991 m3,遗传增益分别为3.3%、13.4%、31.8%;在优良家系内进行优良单株选择,入选103个单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2.4 m、17.7 cm、0.1440 m3。遗传增益分别达4.7%、23.9%、69.1%。可显著提高马尾松用材林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浙江长乐杉木种子园营建技术和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长乐杉木种子园,始建于1976年,目前已建成初级种子园514亩,一代种子园136亩,本文对该种子园的建园技术路线,主要经营技术和改良效果作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资料分析表明,杉木资源较少的浙江地区,大量收集杉木中心产区的优树材料建立种子园,其后代增益十分明显,7.5年生子代林平均材积比当地对照增长30%以上,研究还表明,气象因子特别是2-3月份的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以及亲本来源,土壤状况和坡向等是影响种子园种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Shy seed production in orchards of Eucalyptus nitens is a major barrier to the deployment of genetic gain in South African plantations. A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was used to identify optimal sit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 nitens seed orchards within the plantation forestry landscape of the summer rainfall region of South Africa. The ensemble classifier random forests (RF)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ducive to E. nitens floral bud production, and, based on these, build a predictive model deployable to the plantation forestry landscape for identifying suitable areas for E. nitens seed orchards. The RF model predicted site suitability likelihood for floral bud production with a high level of accuracy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 0.83). Within the climatically optimal range for growing E. nitens, flower bud production was more abundant and consistent on cold slopes, i.e. sites experiencing lower minimum air temperatures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the commercial plantation forestry landscape for the purpose of indicating sites climatically optimal for floral bud production in E. niten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breeding and seed production orchards of the same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