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4、2015年6~9月的太阳辐射和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湘南旱地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研究表明,6~9月,旱地土壤热通量季节和月变化都呈逐渐减少趋势;5和10 cm晴天土壤热通量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与太阳净辐射日变化趋势一致;5和10 cm土壤日均热通量与太阳日均净辐射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揭膜时期对棉田土壤水、盐运移及棉花产量的影响,设置6个处理,分别在不同时期揭膜[T1(6月10日);T2(6月25日);T3(7月13日);T4(7月25日);T5(8月10日);T6(不揭膜)],研究揭膜时期对土壤水分利用、盐分的运移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覆膜相比,选择在棉花花期前揭膜可导致土壤含水量以及棉花产量显著降低;而在棉花花期后揭膜对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影响,并且在铃期揭膜(T5)棉花产量略有升高。不同揭膜处理的土壤盐分质量分数(0~60cm土层)分布均呈现膜面膜间棉花株间的趋势,而揭膜可降低膜面和膜间0~40cm土层盐分质量分数。综上所述,不同时期揭膜均可降低膜面、膜间0~40cm土层的土壤盐分质量分数,但棉花花期前揭膜导致棉花减产,花期后揭膜对土壤含水量及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以T5时期揭膜最佳。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降水集中期及其期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江西省地方标准中有关降水集中期的定义,统计1971~2008年4~9月的降水集中期,并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做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971~2008年4~9月期间,6~8月是降水集中期及其期间雨量较多的月份,4、5、9月是降水集中期及其期间雨量较少的月份。随时间变化,全省6~8月降水集中期及其雨量呈可能增多趋势,4、5、9月呈可能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土地复垦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土地复垦后耕地质量不能在短期内显现,导致很多矿区土地复垦后土地质量不能满足相应的耕作需求。土地复垦项目后评价时点界定就是对一定时期后土地复垦项目土壤质量进行反馈,对于提高土地复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综述土壤质量恢复过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土壤质量恢复的过程,对不同土地复垦方式后评价时点进行了界定。认为疏排法复垦、基塘式复垦、梯田式复垦、充填式复垦、矸石山绿化复垦和露天开采复垦的评价时点分别为4~6 a,5~7 a,5~7 a,6~10 a,10~15 a和10~15 a。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固沙林土壤的生物性质,为制订合理可行的保持沙地森林持续经营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流沙地为对照,对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6种主要人工固沙林(花棒×踏郎混交林、沙柳林、踏郎林、沙棘林、樟子松林、河北杨林)林地0~5,5~20,20~40 cm土层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及4种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固沙林林地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特征和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0~5 cm土层中,花棒×踏郎混交林林地土壤细菌数量最多,樟子松和沙棘林林地0~20 cm土层放线菌、真菌数量均较多。在0~5 cm土层,花棒×踏郎混交林林地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强,沙柳林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强,河北杨林林地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最高。各种人工固沙林林地土壤细菌数量和酶活性总体上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人工植被建立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酶活性增强,土壤的生物性质得到改善,流沙开始朝着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6年我镇种植日本白洋葱近33.3公顷,平均667米~2产量为5吨,高产可达8吨。一、土地准备土壤为壤土或沙壤土,盐碱较轻,若是粘土地每667米~2要拉沙5~6米~3改土。洋葱地不能重茬,也不能和菜地轮作。秋翻前要施优质有机肥500千克,深翻15~20厘米,入冬前灌水,开春及时耙地保墒。二、播种1.播期适时早播,最好顶凌播种,我地一般在3月10日左右。2.种子处理播前对种子进行风选或水选,清除秕籽。  相似文献   

7.
2013~2014年,以农华101为试验品种,设置55、65、75、40~90、35~165 cm等5个行距处理,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配置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遵循先升高再降低的规律,土壤30~80 cm储存水分较多。降雨量较大的年份,行距配置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明显。在降雨量正常的年份,行距配置对55、65、75 cm均匀行处理影响不明显,行间距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行距35~165 cm配置的土壤含水量较低,较含水量最高处理低4个百分点。行距配置对40~90 cm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塔额盆地扬沙日数的时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0年塔额盆地4个气象站扬沙日数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盆地扬沙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扬沙的年平均日数2~19 d,冬半年扬沙日数最少,夏半年扬沙日数较多。扬沙日数20世纪60和80年代较多,70和90年代较少。40年来裕民年扬沙日数减少。盆地扬沙日数年际变化具有6~9年的震荡周期,塔城年扬沙日数在1975和1992年发生2次突变。  相似文献   

9.
丝核菌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0,10~(-3),10~(-4),10~(-5),10~(-6)和10~(-7)不同浓度的敌克松水溶液浸泡干燥的甜荞茎杆后,再用茎定殖法从8个自然感染丝核菌的土壤中和一个人工混有丝核菌的土壤中,以及1个人工混有丝核菌和其它真菌的土壤中,分离丝核菌。结果表明,采用修订茎定殖法,即用10~(-5)浓度的敌克松水溶液浸泡后的甜荞茎分离丝核菌,在提高丝核菌的分离率和降低杂菌的污染率方面都明显的优于其它处理。此方法可用于丝核菌的分离和土壤中丝核菌数量动态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1肉鸡养殖场的常见疾病1.1非传染性疾病。常见的肉用仔鸡的非传染病有腹水综合征、猝死症、缺硒病、维生素缺乏症、消化不良等。腹水综合征在肉鸡养殖中发生较多,尤其是在4~7周龄的快速生长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猝死症多发生在3~6周龄,死亡率也较高;缺硒病也是常见病之一,尤以5~6周龄的肉鸡多发,如治疗及时,死亡率可控制在10%以  相似文献   

11.
健康的土壤是什么颜色?黑色、褐色、棕色、棕黄色等。当菜地出现红色、白色或是绿色的土壤时,说明土壤不正常,已经“生病”了!红色土壤——当原本正常的土壤出现红色,就是地面出现了“紫球藻”,或是由于一些金属离子过量而产生的化合物,它们的出现一般说明土壤中盐分过高。白色土壤——白色是地面出现较多细小如盐的结晶颗粒,多数是过量施用化肥后的残留,土壤pH 值一般在4 ~ 5左右。  相似文献   

12.
将锯末、草絮、当年玉米秸秆、腐熟玉米秸秆和污泥营养土分别按10 kg·m~(-2)的量均匀掺拌入草皮种植土0~15 cm的耕层中,研究添加废弃物基质对草皮种植土壤的土壤容重、孔隙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皮基质中分别添加上述5种基质后,孔隙度呈增加趋势,容重呈降低趋势,其中在0~5 cm土层内孔隙度增加最多的是腐熟玉米秸秆,增加了14.5%,容重降低最多是污泥营养土,降低了13.9%;在5~10 cm、10~15 cm两个土层内孔隙度增加最显著的均是锯末,分别增加20.3%、15%,容重降低最多的均是锯末,分别降低15.6%、10%。  相似文献   

13.
张保民  黄芳  李萌  李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97-6397,6406
为了研究玉米不同时间套种浇水对小麦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良星66为试材,套种浇水时间按2006年5月162、12、63、1日和6月5日设5个处理,重复3次,研究了玉米套种浇水对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5月16~26日小麦需水量较大。5月21日套种浇水的小麦千粒重和产量最高,千粒重为48.92 g,产量为7 000.0 kg/hm2,分别比其他时间套种浇水的提高0.14~3.91 g1、33.0~1 066.4 kg/hm2。5月31日以后套种的玉米麦收前不宜浇水,否则严重影响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5月21日前后浇水最有利于小麦千粒重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大豆花荚脱落是影响大豆产量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花荚脱落主要是指花蕾、花朵和花荚的脱落。田间调查结果显示,一般花荚脱落率在48%~72%之间,大豆开花3~5d落花最多,一般10~15d落荚较多,落蕾较少。一般有限结荚习性品种花荚脱落较少,无限结荚习性品种花荚脱落较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植株下部脱落较多,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则以植株上部脱落较多;同一植株上分枝的花  相似文献   

15.
尕海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尕海湿地的生态恢复建设和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南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内的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及重度退化的湿地为研究对象,采取生态学原理和室外采样与室内研究相联合的方法,研究2014年5~9月尕海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氮(SMB-N)的动态变化特性.【结果】2014年5~9月SMB-C的整体趋向为:未退化(685.12 mg/kg)轻度退化(592.60mg/kg)中度退化(509.61mg/kg)重度退化(425.71mg/kg),2014年5~9月SMB-N的整体趋向为:未退化(128.68mg/kg)轻度退化(108.70mg/kg)中度退化(94.00mg/kg)重度退化(77.29mg/kg).0~40cm,轻度、中度、重度退化的湿地SMB-C和SMB-N与未退化湿地之间差异显著(P0.05).2014年5~9月SMB-C和SMB-N总含量表现为:0~10cm10~20cm20~40cm.10~20cm和20~40cm的SMB-C是0~10cm的79.11%和59.47%,10~20cm和20~40cm的SMB-N是0~10cm的77.14%和56.50%.0~10cm、10~20cm和20~40cm,年内月间SMB-N含量差异显著(P0.05).2014年5~9月尕海湿地SMB-C和SMB-N随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7月SMB-C和SMB-N含量最高,下来是6、8月SMB-C和SMB-N含量,最后是5、9月SMB-C和SMB-N含量.【结论】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SMB-C和SMB-N含量逐渐减少;随土层深度的加深,SMB-C和SMB-N含量逐渐降低;2014年5~9月尕海湿地SMB-C和SMB-N随季节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土壤碳的主要输出途径,利用便携式土壤呼吸测定仪LCpro+对晋西黄土区6种典型植被类型进行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另外同时测量相关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进而对土壤呼吸的日变化特征及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进行简单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内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中午12:00~13:00最大,凌晨5:00~6:00最小,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耕地(5.846)、次生林(4.305)、油松林(3.858)、刺槐林(3.456)、灌草地(2.220)、荒草地(1.355),退耕还林有利于减少土壤CO2输出;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的回归分析符合指数正相关关系,Q10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灌草地(2.03)、耕地(1.88)、荒草地(1.86)、次生林(1.82)、油松林(1.75)、刺槐林(1.73),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关系为对数模型的负相关模型,由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土壤呼吸最主要的决定力是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退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年限枣园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特征,分析枣园种植年限对土壤营养元素变化的影响趋势,探明枣园退化关键原因,为枣园退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研究3年、5年、7年种植年限枣园,按照枣树冠幅内、外一周各取0~20 cm和20~40 cm各4个土样混合,分析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机质、全氮、盐分、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特征。[结果]3年、5年、7年果园冠幅内外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壤微量元素(效硼、铜、铁、锰、锌)和土壤速效钾随着种植年限而降低;冠幅内土壤0~20 cm土壤速效氮、有机质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降低;冠幅外土壤20~40 cm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由于新疆南部地区果园普遍不施微肥以及不施或少施钾肥,而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果树根系及作物吸收消耗了土壤有效硼、铜、铁、锰、锌和钾元素,使得土壤微量及钾肥呈现降低趋势。同时果树和大田作物根系分布的差异性以及大田作物间耕作效应,使得冠幅内外在不同深度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性;果树根系较深,对冠幅外土壤深层养分吸收消耗较多,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在施肥过程中不能及时补充就会造成土壤养分消耗降低,使得果园土壤退化。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碳对设施西芹根际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生物质炭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研究了不同用量的生物质炭对宁夏设施土壤微生物环境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能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微生物量N、C的含量,且在西芹定植期反应敏感,比较定植时期各指标隶属函数发现,TR2生物炭用量在西芹定植时期优化土壤环境效果最佳,利于西芹的生长,因而产量最高;西芹收获时,各处理的隶属函数值均高于对照,以TR5土壤综合理化性状更优,但TR5在苗期综合表现不佳,产量较低,说明高用量的生物炭在使用初期或有抑制作用,因此在宁夏设施中使用生物质炭建议用量为4 500~6 750 kg/hm~2。  相似文献   

19.
旱作土壤上标记硫铵的去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氮肥施入土壤后的去向问题是提出合理施肥建议的重要依据之一,试验表明,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一般为35~60%。从国内的研究状况看,氮肥的当季利用研究较多,而对氮肥进入土壤后的损失及残留机制则很少探讨,本文就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葡萄浆果软化期糖积累与土壤水势(ψsoil)的关系,为葡萄成熟期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根域限制栽培的4年生“峰后”葡萄为试材,在葡萄果实转熟软化期连续测定土壤水势的同时用浆果杯法测定果实糖卸载速率的日变化.[结果]土壤水势在-2~-4 kPa时(6:00~10:00)糖卸载速率最高,在-5~-14 kPa时(11:00~18:00)比较平缓,在-15~-19 kPa(19:00~4:00)时先升高后下降,到-20 kpa(5:00)左右时到达最低值;通过高斯平均图像拟合发现土壤水势为-16.86 kPa时葡萄果实的糖卸载速率最大.[结论]-16.86 kPa是葡萄浆果成熟软化期开始灌水的土壤水势临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