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罩笼试验评价天敌控害作用,分析生草模式对苹果园天敌及其控害功能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地面植被控制绣线菊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面植被会影响苹果园天敌的种群发生数量;人工生草苹果园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种群密度均显著高于自然生草园和清耕苹果园;直接调查法获得的天敌与绣线菊蚜的益害比差异不显著,黄板调查的结果显示,人工生草园益害比显著高于自然生草园和清耕园,分别是其3.2倍和22.88倍;罩笼试验结果表明,第15 d罩网处理和开放处理间苹果绣线菊蚜的种群增长比率无显著差异,但清耕园苹果绣线菊蚜的种群增长比率显著高于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苹果园;三种处理苹果园生物控害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果园生草能显著提高天敌的密度及益害比,在提高果园天敌数量和控害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在花生生长过程中,害虫的为害,可造成花生减产,为了有效防治花生害虫,笔者介绍花生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1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花生出苗后至开花前,蚜虫、叶螨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是防治的重点。1.1保护利用天敌花生蚜虫的天敌种类很多,重要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等,田间每百墩花生蚜量在4头左右,瓢蚜比为1∶100~120时,可以有效控制蚜虫的为害。合理布局作物,实行麦田与花生田插花种植,可以增加瓢  相似文献   

3.
黄色黏虫板在3种果园对蚜虫及其天敌的诱集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减少黄色黏虫板(简称黄板)对果园害虫天敌的影响,明确黄板在果园中的使用方法,于2014年5月4日至9月30日在山西省太谷县的苹果、梨、桃园中进行了黄板诱集蚜虫及其天敌的动态调查。结果表明:在3种果园黄板可以诱集8目32科的昆虫,主要类群为蚜虫、叶蝉、瓢虫、食蚜蝇、草蛉和蚜茧蜂等。在苹果园和桃园中诱蚜量呈双峰谷线状,在梨园中呈三峰状;各果园寄生性天敌的数量变化趋势与蚜虫一致且有跟随效应,但苹果园和梨园诱集的捕食性天敌均在8月下旬至8月底出现高峰期,而桃园中捕食性天敌水平一直较高。3个果园在花期至幼果期即5月4日至6月22日益害比最小,苹果园仅为1:202.8,而在其它时段的益害比均大于1:150,甚至最高可达1:19.4,表明在果园中使用黄板的害处大于益处,建议在果园中慎用黄板诱蚜。  相似文献   

4.
卵形异绒螨对梨二叉蚜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形异绒螨(Allothrombium ovatum)是蚜虫的重要天敌,其对果树蚜虫的控制效果,之前尚无报道。经笔者多年在徐州市果树站试验基地的研究发现,在长期利用绒螨及其它无公害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的生防园,早期蚜虫不需要进行化学防治,利用生防措施就能控制其危害,而常规对照园期间需喷两次药。2003年的试验表明,在生防园用5%溴氰菊酯1500倍防治梨二叉蚜(Schizaphis piricola Matsumura),虽然药后1天防效达95.1%,但20天后只有71.7%,这时生防园地控制效果达96.7%。经几年的试验表明,化防容易引起蚜虫产生抗性,费时费工,增加了成本,果面残留农药多,对环境污染严重,且树上种群数量的消长变化猛增猛减,极不稳定。而生防园的害虫种群数处于低水平之下,不会对果树造成伤害。同时,利用自然天敌控制害虫,成本低,不污染环境,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害虫综合防治的实践证明,麦田瓢虫不仅是响影小麦蚜虫发生消长的重要天敌,也与棉花苗期蚜虫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准确预测其种群动态,对于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指导害虫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总结整理多年测报资料,分析有关因素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5月中下旬麦田瓢虫发生盛期的种群数量预测作了探讨。一、资料的选择和处理本文运用大荔县植保站1975—1986年(缺1985年)11年调查资料,以麦田瓢虫发生盛期  相似文献   

6.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保护自然天敌,促进生态平衡,是一项重要举措。据阳谷县植保站调查,麦田是多种害虫无敌栖息繁殖的杨所,具有丰富的天敌资源。棉花、玉米、花生等作物以及果林树木中的害虫无敌,也大多来自麦田。其种类多达200余种。优势种群有飘虫、食蚜蝇、蚜茧蜂、草妈  相似文献   

7.
苹果绵蚜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性害虫,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并不断扩展蔓延。本文调查研究了粗放园与化防园苹果绵蚜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规律,分析了苹果树上苹果绵蚜及其天敌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粗放园中苹果绵蚜及天敌数量均高于化防园。2007年粗放园与化防园中平均虫落数量为40.9个/株和4.9个/株,2008年为19.6个/株和2.1个/株。粗放园中苹果绵蚜趋向于整个树冠分布,主枝、树干相对较少;在化防园中苹果绵蚜向树的下部转移,主枝上分布较多,树冠分布较少。化防园中天敌数量低,对苹果绵蚜控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黄秋葵田害虫和天敌的种类及种群动态变化情况,分析主要害虫和天敌间的生态调控机制,为黄秋葵田害虫的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目测法和5点取样法调查记录黄秋葵田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并对害虫和天敌间的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秋葵田内共发现6目13科21种昆虫,害虫优势种分别为棉蚜和棉大卷叶螟,两者在田间均呈聚集分布。天敌优势种分别为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三突花蛛、草间小黑蛛、卷叶螟绒茧蜂、卷叶螟姬小蜂。其中蚜虫生态位宽度值最小,田间发生时间比较集中,主要在6月。棉大卷叶螟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田间发生时间比较长,主要在7—9月。蚜虫与瓢虫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为0.8593,瓢虫对蚜虫有明显的跟随效应,是蚜虫的优势性天敌。棉大卷叶螟与蜘蛛、卷叶螟绒茧蜂、卷叶螟姬小蜂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7220、0.7175、0.6797,这三类天敌对棉大卷叶螟有明显的跟随效应,对其种群具有协同控制效果,是控制棉大卷叶螟的三种优势天敌。以上结果表明,天敌对害虫在时间生态位上有一定的同步性,在田间管理时应加强对这些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以增强天敌的自然控害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大力开展无公害苹果和绿色苹果生产,近年来,笔者对苹果园害虫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生态控制技术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苹果园生态控制策略根据各地的经验和长治市实践的体会,苹果园害虫生态控制的策略,要以改善苹果园生态环境为基础,优先选用农业和生态调控措施,注意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广泛采用果实套袋、频振式杀虫灯、果园种草等非化学防治手段。在必须进行农药防治时,应优先选用生物制剂和低毒化学农药,有限制地使用中等毒性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2生态控制方法1)重视农业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麦蚜是麦田主要常发性害虫,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控制麦蚜,既污染环境、又杀伤害虫天敌,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引起害虫再度猖獗。本研究通过20年对麦蚜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监测,提出了以"保护瓢虫,释放蚜茧蜂,喷施虫霉菌"相结合的生物措施,辅以"一次性施药"的麦蚜天敌瓢虫增殖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间作黑麦草Loliumperenne、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和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对苹果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种群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果园相比,生草果园的天敌昆虫种类明显增加,增加种类有11种之多;主要天敌昆虫的发生期提前并延长近1个月,天敌丰富度指数高于清耕果园。同时,随着种草年限的延长,对果园主要害虫如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山楂叶螨Tetranychusviennens&和小绿叶蝉Empoascaflavescens种群抑制效果达到90%UX_L,且发生高峰期不明显,苹果主要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麦田害虫天敌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1986年,在菏泽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麦田,自抽穗期开始,植株分上、中、下3层采用5点取样3—5天调查1次,得知麦田害虫天敌有62种,隶属于2纲7目22科,其中捕食性天敌50种、寄生性天敌12种。主要天敌有蜘蛛类、瓢虫类、食蚜蝇类、草蛉类和蚜茧蜂,并观察了其发生情况及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棉田天敌的发生规律 ,进一步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 ,1 996~ 1 999年我们对棉田瓢虫、蚜虫进行了系统调查。1 调查方法从棉苗移栽活棵开始到 9月 2 0日结束 ,按地力定3块地 (不防治棉蚜 ,其他害虫防治同常规田 ) ,每地定5点 ,每点 2 0株 ,5d调查 1次。调查内容 :瓢虫成虫的种类和数量 ,瓢虫幼虫、蛹、卵的数量 ,其他天敌的种类和数量 ,棉蚜的数量。2 结果与分析2 .1 瓢虫在棉田天敌种群中的数量比例 棉田查到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蜘蛛、草蛉、花蝽、食蚜蝇等。瓢虫 (成幼虫 )占棉田捕食性天敌活动虫态总量的 62 .7%~ 78.0 % ,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山东省蓬莱市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笔者对蓬莱市苹果园害虫和天敌进行调研.根据各个时间阶段害虫防治对象和天敌保护对象,通过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大力实施以生物农药、特异性农药、性诱剂诱杀、释放赤眼蜂等为主的调控措施,充分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优化群落结构,达到了控制苹果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杂交杏李园害虫中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与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的生态位宽度较宽,占据空间较大,为害虫优势种群,在空间维度上害虫之间存在较大竞争;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enctata Wesmael)在各期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大草蛉是重要的优势天敌,且天敌与主要害虫在空间上相遇机率较大;天敌之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表明主要天敌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竞争关系;美国杂交杏李园天敌对主要害虫在时间维度上有较强的追随效应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胡坚 《植物医生》2005,18(2):39-40
草蛉是烟草蚜虫和烟青虫等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其幼虫和成虫可捕食烟蚜和烟青虫的卵及幼龄幼虫.在云南省许多烟区,草蛉对这些害虫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作者在省内主要菜区对疏菜害虫天敌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田间蔬菜主要害虫天敌发生概况(一)寄生性天敌昆虫1.蚜虫类的天敌蚜虫类的天敌以菜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 Mintosh为主,春秋两季蚜虫大发生的季节,蚜茧蜂数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草蛉科天敌昆虫及其生防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艳  刘星月 《植物保护学报》2020,47(6):1169-1187
草蛉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在蚜虫、介壳虫、粉虱、蓟马和螨类等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虽然利用草蛉进行生物防治在我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但针对不同农业生态系统及不同害虫物种,有关草蛉优势天敌物种的精准开发利用仍受到分类鉴定、生物学习性和捕食潜能等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不足的制约。本文总结了草蛉科的基础生物学习性、地区优势物种与栖境选择、捕食潜能、草蛉与猎物及植物的互作关系和田间应用现状,提出了改善草蛉生防应用成效中的关键问题,对我国具有生防应用前景的草蛉种质资源发掘进行了评述,以期为推动我国草蛉天敌物种的发掘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食蚜蝇类是麦田蚜虫的重要天敌类群之一,其幼虫对麦蚜有较为明显的控制作用。为明确其消长动态及幼虫捕食功能,1988—1990年进行了田间调查及部分室内饲养工作。现将结果整理于后。一、工作方法(一)在宿州市郊区及宿县桃元区的部分麦田,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定期调查,每块田10点棋盘式取样,每点用查虫布拍查一米双行,记载食蚜蝇数量并带回室内鉴定种  相似文献   

20.
生物防治即是利用害虫天敌来控制害虫发生。据中国农科院生防室进行的害虫天敌资源调查“水稻上飞虱,叶蝉的天敌有200种、三化螟天敌40种,二化螟天敌56种,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