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蜗牛是人间美食,全世界已知蜗牛种类约2.5万种,我国常见的有47种,其中具有食用价值的蜗牛有8种。现在,世界各地作为食用的蜗牛有散大蜗牛、亮大蜗牛、盖罩蜗牛、褐云玛瑙螺和白玉蜗牛5种。人们常说法兰两烙蜗牛、红烩蜗牛、烤蜗牛等等,都是闻名世界珍馐美馔。  相似文献   

2.
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Bowditch)又名非洲蜗牛、褐色玛瑙螺、褐云玛瑙螺,俗名菜螺、花螺,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杂食性蜗牛。 一、形态特征和分类学地位 贝壳大型,壳质稍厚,有光泽,呈长卵圆形。壳高达130毫米,宽54毫米。有6.5—8个螺层,螺  相似文献   

3.
《油气储运》2011,(6):42
为了提高养殖蚯蚓和蜗牛的经济效益以及生物能量的转换,可以采取蚯蚓和蜗牛混养方法。这种饲养方法,以褐云玛瑙螺(蜗牛的一种)与蚯蚓混养为佳。因为褐云玛瑙螺排泄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可作为蚯蚓的好食料。据计算,褐云玛瑙螺的成螺平均重32.5克,一天排出的粪便约有1.5克,而螺重为0.45克的幼螺,一天排出的粪便约  相似文献   

4.
1、白玉蜗牛 以肉色洁白而得名,简称白蜗牛。该品种是1982年台湾屏东市农业教授张文远和南投县的农民陈恒裕从褐云玛瑙筛选培育而成。此品种是目前人工饲养品种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体重最高可达600克之多,它产卵率在目前所饲养的品种中独领风骚。由于白玉蜗牛个体大,产卵率高,肉质洁白,所以是较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各地作为食用而进行人工养殖的蜗牛主要品种有以下5种。1.白玉蜗牛以肉色洁白而得名,简称白蜗牛。该品种是1982年由台湾专家从褐云玛瑙螺中筛选培育而成的,是目前人工饲养品种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体重最高可达600克以上。由于白玉蜗牛个体大,产卵率高,肉质洁白,所以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蜗  相似文献   

6.
<正> 蜗牛是一种陆生贝类动物,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一种叫褐云玛瑙螺的蜗牛,含粗蛋白13.9—18%,千品粗蛋白60.4%,而脂肪含量仅为3.8%,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蜗牛壳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矿质元素,可以作饲料添加剂。另外,蜗牛还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平喘、软竖、理疝等功效。从蜗牛消化腺中可以提取蜗牛酶,这种酶可以溶解植物的细胞壁,广泛用于细胞融合、杂交、基固遗传等生物工程方面。蜗牛肉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可以大批出口创汇。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内市场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所以人工饲养蜗牛前景看好,它投资小,见效快,是农民脱穷致富的一条好门路。一、蜗牛的生活习性蜗牛常常爱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活动,昼伏夜出,适宜在气温17℃—28℃,湿度35—44%、酸碱度5—7的表土层中生活。它食性很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和废纸、猪粪、果皮,尤其是植物幼芽等都是它喜爱的食物。蜗牛属雌雄同体、异体  相似文献   

7.
海南热带兰花设施栽培中有害软体动物种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软体动物的危害已成为制约热带兰花设施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在海南的海口市、琼中县、三亚市各选若干兰园,对设施兰园内和兰园周边地带中存在的有害软体动物进行了调查,现已发现5种蜗牛,分别是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Bowdich,1822)],东方琥珀螺[Succinea orientalis(Benson,1851)],中华小囊螺[Microcystina sinica(Moellendorff,1885)],红粉缘尖巴蜗牛[Acusta tourannensis rhodostoma(Moellen-dorff,1884)]以及平齿坚螺[Camena platydon(Pfeiffer,1845))。另外发现2种蛞蝓,其中一种为双线嗜粘液蛞蝓[Meghimatium bilineatum(Benson,1842)];另一种在海南极为罕见,仅收到唯一一份活体标本,已死亡而尚未作物种鉴定。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各种有害软体动物对热带兰花设施生产的危害的轻重程度,并提出了相关的防除建议。  相似文献   

8.
非洲大蜗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为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栖眼目玛瑙螺科的大型贝壳螺,是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麻栗坡县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在天保、八布两个边境乡发现.为了搞好非洲大蜗牛的查控,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保护边境贸易的健康发展,2000年以来,笔者对非洲大蜗牛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基本摸清了非洲大蜗牛在麻栗坡县的发生为害、生活习性、适生环境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农村百事通》2010,(13):54-57
<正>5月6日蜗牛价低也赚钱蜗牛又名天螺,在全球种类多达2万多种。在我国人工养殖用于食用的蜗牛品种大部分都是白玉蜗牛。蜗牛因其肉质鲜美、营  相似文献   

10.
白玉蜗牛俗称白肉蜗牛,因其头、颈、腹、足、身体肌肉色白如玉而得名。在动物分类学上,白玉蜗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柄眼目,雌雄同体陆生贝壳种类。全世界蜗牛有25000多种,我国食用蜗牛有11种,而白玉蜗牛属蜗牛家族中的佼佼者。1.生活习性白玉蜗牛和其他蜗牛一样,喜欢在  相似文献   

11.
沈福良  楼宝 《新农村》2023,(5):29-31
<正>白玉蜗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该品种由褐云玛瑙蜗牛变异体选育而成,因其肉雪白如玉而得名,其肉质肥美,营养丰富,是世界四大美食之一。我国白玉蜗牛人工养殖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1987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引入试养。2001年主产区余新镇被省渔业主管部门赋予“蜗牛之乡”的称号,成为全国最大的白玉蜗牛养殖基地之一,并逐渐形成养殖、加工和销售的全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广东东莞检验检疫局沙田办事处对一批原产非洲莫桑比克集装箱装载的东非黑黄檀原木实施检疫时截获活体巨型蜗牛。截获样品经广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鉴定该蜗牛为无斑玛瑙螺,该蜗牛为非洲大蜗牛的近似种,该品种为全国首次截获。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非洲大蜗牛的形态特征,并以非洲大蜗牛成虫的螺壳标本制作为例,介绍了一种非洲大蜗牛螺壳制作方法,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及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玛瑙螺的软体部分占总体重的50%,可食用部分占总体重的30%~40%.活玛瑙螺加工后出肉率约为15%~20%.玛瑙螺的加工分为食用加工、饲料加工、酶制剂提取、凝集素提取等内容.现将玛瑙螺养殖户常采用的食用加工、饲料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的一种陆生螺,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大部分湿热地区.通过文献查阅,研究分析了非洲大蜗牛在我国的发生历史、分布现状、生物学特性、危害现状和防治方法,并提出了今后关于非洲大蜗牛入侵需要加以研究的问题.非洲大蜗牛自20世纪初传入我国,现已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及港澳台地区均有分布,并在农业生产、病虫传播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目前对非洲大蜗牛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检疫防治等方面,但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蜗牛,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软体动物营养保健食品,被称为世界四大名菜之一,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有益酶,目前国内已开发出蜗牛食品100多种,食用蜗牛逐渐成风,据不完全统计,国际市场年需求量300万吨左右,人工养殖蜗牛是国家八五星火计划已推广的项目,是我国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7.
蜗牛作为法国名菜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近十几年,蜗牛作为一种美味佳肴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现已成为国际市场七种走销野味之一.由于蜗牛肉肥质嫩含丰富的营养,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因而国际上对蜗牛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8.
蜗牛和蛞蝓是海口羊山地区金钗石斛的重要害虫.为筛选用于防治蜗牛和蛞蝓的有效药剂,开展了5种常用药剂30%茶皂素水剂、80%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对金钗石斛主要蜗牛海南小囊螺、细钻螺和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的为期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  相似文献   

19.
褐云玛瑙螺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自然变温条件下饲养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 Frussac)试验,分别用加权平均法和正弦法计算日平均温度,经牛顿一马夸法拟合有效积温方程,以正弦法略优于加权平均法,贝的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1461℃、2384.1790日度。通过恒温下卵孵化试验确定卵的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0204℃、98.4645日度。全世代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2543℃、2482.6435日度。研究结果可作为褐云玛瑙螺风险管理决策模型的基本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20.
蜗牛是特种养殖,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肉质肥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含有20种氨基酸),低脂肪,胆固醇趋向于零的高档营养品。经常食用可以增加营养,增强耐力,提高身体素质,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主要介绍蜗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为以后蜗牛特种养殖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