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将C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59-2、C59-37和C59-383种菌株分别制备成灭活疫苗,分别免疫小白鼠和家兔,2周后分别用不同菌株的致死性毒素进行攻击。结果表明,C型产气荚膜梭菌不同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小白鼠和家兔后,可使小白鼠和家兔能抵抗其他菌株致死性毒素的攻击,小白鼠保护数在7/8以上,家兔保护数也均在3/4以上。说明C型产气荚膜梭菌不同菌株之间具有较好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A型产气荚膜毒素培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魏氏梭菌病是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A型魏氏梭菌致病因子是菌体产生的外毒素,其中主要是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A).如果要生产优质高效的A型魏氏梭菌疫苗,就必须培养出含大量活性的α毒素菌苗.试验采用A型魏氏梭菌菌种,按照不同比例、不同代次菌种接种及培养基中加入糊精、蛋白胨、硫乙醇酸盐物质等方法,对所产生的A型产气荚膜毒素量、生物活性进行了对比,拓宽了A型产气荚膜毒素培养工艺,对临床A型魏氏梭菌菌苗的生产和检验提供了一定地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型魏氏梭菌C59-2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该菌株接种于适宜培养基,进行毒素致死性试验和免疫原性试验。[结果]C型魏氏梭菌C59-2菌株在厌气肉肝汤和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生化特性与魏氏梭菌一致;该菌在厌气肉肝汤中培养物的上清液0.0001ml静脉注射可致小鼠100%死亡,0.2ml静脉注射可使家兔全部死亡;免疫原性试验表明,该菌株制备成疫苗后免疫家兔,攻毒保护率可达75%。[结论]C型魏氏梭菌C59-2毒株适合于疫苗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仔猪大肠杆菌、C型产气荚膜梭菌菌液的培养工艺。[方法]分别试验不同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接种剂量对大肠杆菌纤毛表达量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毒素的影响。[结果]大肠杆菌在接种剂量为3%~5%,在36~37℃条件下培养7 h,可产生较高含量的纤毛抗原;当接种剂量为1%~2%,C型产气荚膜梭菌C59-2菌株在35℃条件下培养16~20 h,可产生大量致死性毒素。[结论]该研究为研制具有较好效果的仔猪红痢、黄痢预防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鹿魏氏梭菌制苗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鹿魏氏梭菌DNA06和DW13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两株菌10h厌气肉肝汤培养的毒力最强,其毒素滴度分别为1:2^8和1:2^7,对小白鼠MLD分别为0.005ml和0.01ml,对家兔MLD为0.3ml;魏氏梭菌的A、B、C型定型血清可抑制两株菌的卵磷脂酶活性,55℃30min可使魏氏梭菌毒素失活,0.8%甲醛5d可使毒素完全脱毒;两株菌对氧氟沙星、乳酸诺氟沙星敏感;血清分型证实两株  相似文献   

6.
正坏死性肠炎多在肉鸡群中发生,蛋鸡出现坏死性肠炎的现象很少见。但是近年来,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且治疗难度和费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引起蛋鸡养殖户的高度重视。1发病原因坏死性肠炎的致病菌是A型或C型魏氏梭菌,也叫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繁殖过程中,A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毒素,C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β毒素,这两种毒素可引  相似文献   

7.
鹿魏氏梭菌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阎喜军  潘孝德 《特产研究》1999,(1):21-22,25
对猝死鹿脏器中分离的24株魏氏梭菌进行研究表明:87.5%(21/24)分离株为血清A型,12.5%(3/24)分离株为血清C型。经毒力测定,筛选出了3株产毒素强的菌株,该项研究为魏氏梭菌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黑山羊肠内容物中魏氏梭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分离纯化,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的观察,毒素溶血活性和最小致死量的测定及中和试验对正常和猝死黑山羊肠内容物中的魏氏梭菌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猝死黑山羊肠内容物魏氏梭菌的分离率为100%,而正常黑山羊肠内容物的分离率只有40%(16/40),肠内容物中魏氏梭菌主要是A型;魏氏梭菌不同分离株在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毒素溶血活性和小白鼠最小致死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肠后段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1病原病原体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亦称魏氏梭菌。革兰氏阳性,有荚膜不运动的厌氧大杆菌,芽胞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但在人工培养基中则不容易形成。根据产生毒素分为A、B、C、D、E共五个血清型,C型毒株主要是α、β毒素,特别是β毒素,它可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坏死性肠炎。形成芽孢后,对外界抵抗力强,80℃15~30min,100℃则几分钟才能杀死。2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0.
鹿魏氏梭菌病又称鹿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胃肠正常消化功能失调,魏氏梭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鹿全身毒血症,其发病急、死亡快、病死率高,对养鹿业危害极大,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几年的研究证实,近些年来,鹿魏氏梭菌病主要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并采用筛选出的2株A型强毒菌株研制氢氧化铝灭活疫苗,经现场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C型产气荚膜梭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的质量及产品的安全性。[方法]对大肠埃希氏菌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浓缩菌液,用不同浓度甲醛溶液经不同灭活时间、灭活温度进行了灭活和脱毒试验。[结果]大肠埃希氏菌培养物在37~38℃条件下用0.4%的甲醛溶液灭活48h,可以使细菌全部灭活;C型产气荚膜梭菌培养物在37~38℃,采用0.5%~0.8%的甲醛溶液进行灭活和脱毒7~14d,或者采用2次灭活和脱毒方法,7d可以达到完全灭活和脱毒。[结论]在37~38℃条件下,用0.4%的甲醛溶液对大肠埃希氏菌培养物灭活和采用0.5%~0.8%的甲醛溶液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进行灭活和脱毒,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瓜类枯萎病菌粗毒素的致萎作用及其钝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试验对瓜类枯萎病菌进行了产毒培养基的筛选,测定不同枯萎病菌菌株产毒能力,以及12种化合物对甜瓜枯萎病菌毒素的钝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理查培养液最适于枯萎病菌的生长,其粗毒素对幼苗的致萎作用最强,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不同枯萎病菌菌株粗毒素对甜瓜幼苗的致萎作用差异显著;KMnO4、ZnSO4、VB6、VB1、CuSO4、CaSO4和MnSO4等均可不同程度地钝化甜瓜枯萎病菌毒素使其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When Clostridium botulinum type C is cured of its prophage it simultaneously ceases to produce toxin. This nontoxigenic culture can then be converted to another toxigenic bacterial species, Clostridium novyi type A or to toxigenic Clostridium botulinum types C or D, by specific bacteriophages. The toxigenicity and type of toxin produced by these cultures depends upon the continued presence of these bacteriophages.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深入探索培养条件对枯斑拟盘多毛孢产毒能力的影响,对该菌在4种固体培养基与一种液体培养基上的产毒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枯斑拟盘多毛孢较适宜固体培养基的培养,能在麦粒、麦麸天然固体培养基上具有极强的产毒能力. 在不同浓度毒素的生测反应中,上述两种培养基上产出的毒素在稀释20倍时,仍对松针(生测材料)有一定的致病活性. 通过枯斑拟盘多毛孢代谢物提取组分的生测比较,发现该菌产出毒素溶于水,不易挥发. 不同生测方式对毒素致病活性影响的研究显示,针刺法作用速度较快,但在低浓度毒素时,致病反应不如浸泡法明显. 在此基础上,对枯斑拟盘多毛孢毒素作为除草剂作了一定研究,但致病效果不明显. 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条件是该菌产毒能力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海洋产几丁质酶微生物最佳的发酵组合。[方法]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海泥中分离筛选出2株几丁质酶活性强的菌株,研究不同的培养条件、诱变及组合发酵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通过紫外诱变产生的菌株的透明圈较大,直径在3~4 mm,但数量不多;培养基碳源以胶体几丁质最好,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在32℃;pH在7.0~8.0产酶量最高;以蛋白胨和酵母粉为氮源对产酶的效果明显;添加Mn2+的培养基产酶能力最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诱变的菌株组合发酵产酶后,几丁质酶活性显著提高。[结论]在组合发酵中,选取高产酶培养条件、不同来源的菌株混合培养对组合发酵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泽兰尾孢菌的产毒培养与毒素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培养基质、培养时间、培养初始pH值、振荡培养、光照等进行研究,探索泽兰尾孢菌的产毒条件.结果表明:泽兰尾孢菌的最佳产毒条件是在PD培养液中调节初始pH值为中性、采用自然昼夜交替的光照条件全振荡发酵8 d.通过5种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提取毒素物质,并进行生物检测,结果显示:毒素易溶于大极性有机溶剂,且甲醇能够充分提取毒素.  相似文献   

17.
番茄灰霉病菌毒素对种子发芽和组织生长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改良Fries培养液培养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Persoon),取其培养滤液为粗毒素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粗毒素对番茄种子萌发、胚根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离体根冠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并可导致幼苗嫩茎湿腐缢缩而死亡。粗毒素经高温高压(121℃,15磅,30min)处理,致病性不变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菌粗毒素产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液体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液初始pH值、培养方式与通气量6个单因子对稻瘟病菌粗毒素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5,装液量250mL的通气条件下,在PDA培养液中28℃振荡培养7d,是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的适宜产毒条件。  相似文献   

19.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对紫茎泽兰伤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对紫茎泽兰不同部位的伤害以及不同毒素粗提液浓度对叶片的伤害效果,进行了叶片愈伤组织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毒素对紫茎泽兰叶片和愈伤组织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叶片对该毒素最敏感,根对毒素只有轻微的反应;毒素粗提液稀释2倍,仍然对紫茎泽兰叶片有明显的伤害作用;以MS 6 mL(1 mg/mL)2,4-D培养紫茎泽兰叶片分化良好,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快;毒素处理后叶片和愈伤组织CAT活性在6 h达到最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