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基于作物模型的计算机模拟软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作物模型的计算机模拟软件是数字农业中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该文系统介绍了作物模型及作物模拟的概念,作物生长模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并对模拟软件的研发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指出模拟软件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作物模拟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物生长模拟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有助于理解、预测和调控作物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的反应.在综合评述了作物模拟研究的特点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模型的优点及其存在的不足,并对作物模拟的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简称作物模型,被用以定量和动态地描述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反应。综述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玉米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遥感反演作物冠层温度的作物生长模拟和预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作物冠气温差可以计算作物生长水分胁迫系数.用遥感信息估算作物冠层温度并且利用气象站的气温资料,通过冠气温差计算作物水分胁迫系数,并引入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就实现动态和连续的作物监测及预报作物产量.本文对建立遥感-作物模拟复合模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立遥感-作物模拟复合模型所涉及的计算方法,但整体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及其在设施园艺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徐坤鹏  周宝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41-3142,3145
介绍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效果,以及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建立园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可行性、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园艺作物生长模型的策略,并对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作物模拟技术是当今农业科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笔者在简要总结国内外作物模拟技术总体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作物模拟研究及模型应用尚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作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是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的动态关系进行的定量描述和预测,模型的研究有利于农业科学成就的综合集成,同时也是作物种植管理决策现代化的基础.为此,较系统阐述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定义、发展、特点及建模原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应趋于微...  相似文献   

8.
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作物生长过程进行模拟有二个目的:一是要了解作物生长的状态及产量;二是要了解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对环境变化和栽培措施的反应,以便作出有利于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管理决策。 一、作物生长发育模拟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合作用测定技术的发展,作物生长模拟也得到了发展,国际上出现了许多作物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9.
L系统在计算机作物模拟及可视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作物生长模拟的发展状况,叙述了计算机中植物模拟常用的生长形态模型的方法,详细介绍了L系统;在作物模拟可视化的应用中,给出了以VC6.0为平台,采用OPENGL技术实现作物形状绘制的程序框图及部分原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10.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开发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开发研究进展和模型的应用情况,并对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树木分枝的分形特征,在简要介绍林氏系统语言基本概念和海龟解释基础上,应用L-studio软件编写林氏系统语言程序对不同枝条的分枝类型进行生长模拟,并通过引入随机性因子使得应用林氏系统生成的树木分枝图形更加丰富多彩和形象逼真。林氏系统可对树木枝条仿真和树冠动态生长可视化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L系统的开心形苹果树枝干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阁  周国民  胡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795-7796
虚拟植物模型即用计算机模拟植物的生长发育。本文通过虚拟植物研究方法L系统理论的介绍,结合开心形苹果树的形态结构特点,使用虚拟植物模拟软件L-studio,动态地模拟出开心形苹果树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三维形态。通过使用随机规则控制树枝生长方式,并使用管道模型模拟枝干的加粗生长,实现了开心形苹果树的基本形态模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本体的作物系统模拟框架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作物系统模拟框架(CSSF)可以为构建作物生长模型及设计可重用的作物系统模拟软件提供基础框架。【方法】将本体技术应用于作物模拟模型领域,以作物生长的基础生理生态过程为主线,基于仿真本体和作物模拟本体,综合分析与提炼稻麦棉油等作物的建模流程、生长模拟模型算法及模型参数中的共性概念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CSSF。【结果】CSSF包括作物建模外部知识框架(CMOKF)和作物模型内部知识框架(CMIKF),其中CMOKF提炼了作物系统受时间、空间和自然环境共同驱动的共享特征,CMIKF描述了生育期、生物量积累、干物质分配与产量形成、器官建成、作物-土壤水分动态和养分平衡等作物模型组分与模型算法的共性特征。【结论】CSSF实现了作物建模概念、流程、结构和方法的知识级共享,对设计可重用的作物模型软件体系结构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物生产系统的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作物生产系统的概念,作物模拟研究的当前水平及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讨论了在我国的发展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15.
基于EFAST方法的CERES-Wheat作物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效识别作物模型关键参数,减少模型模拟的不适用性,根据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小麦田间实测数据,应用EFAST方法对CERES-Wheat模型输入参数进行定量的全局敏感性分析,分析小麦模拟产量对作物参数、土壤参数和田间管理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CERES-Wheat模型的作物品种型参数中,标准籽粒质量参数对模拟结果影响最大,而生态型参数中影响最大的是营养生长末期叶片面积质量比率;土壤参数中的矿化系数对模拟结果影响最显著;管理参数中的施氮量、播种日期、施肥日期、播种深度对模拟结果影响较显著。基于EFAST方法的敏感性分析对作物模型修正具有指导意义,可为确定模型关键参数及模型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段晓凡  杨薇  孔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40-17241
在对多媒体仿真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农作物出苗率多媒体仿真系统,并在此系统中设定不同实验次数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相对于设定的理论出苗率呈正态分布,可以对农作物出苗率进行科学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