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遏制潼关高程抬升及渭河下游淤积发展之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潼关断面与渭河下游特殊地理位置及潼关断面高程抬升与渭河下游淤积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后认为,潼关断面高程的上升是导致渭河下游淤积发展及萎缩的内在根源,解决潼关高程上升问题是解决渭河下游泥沙淤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并从历年潼关站1000m3/s流量的水位变化情况和控制运用期的汛期冲刷实测资料,以及2003年非汛期的原型试验和汛期的畅泄排沙试验实测资料,论证分析了降低潼关高程的可行性;进一步分析论述了治理和解决潼关断面抬升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其中包括加强潼关上游水保措施和泥沙拦蓄工程,降低汛期和非汛期水库运用水位,对潼关以下河段裁弯整治并辅以机械挖淤与疏浚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以来,潼关高程持续抬升,渭河下游仍在淤积发展,究竟是潼关高程抬升引起渭河下游淤积发展,还是渭河下游淤积发展造成潼关高程的缓慢上升,一直是三门峡问题的焦点。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渭河下游与潼关断面两者间水位变化和河段冲淤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渭河下游与潼关河段水力泥沙要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潼关河段(或潼关断面)若发生冲淤,通常会引起华阴以下河段发生沿程冲淤,并随之引起华阴以上河段发生较大范围的溯源冲淤;此外,潼关高程与渭河下游泥沙累计淤积量及河床比降减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实测资料分析2012年黄河宁夏段洪水对河道纵、横断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河道纵剖面的影响表现为淤积,其中卫宁段淤积,青石段冲刷,主槽冲刷0.54亿t,最大冲刷深度达4~5 m,滩地淤积0.59亿t,全河段淤积0.05亿t.对河道横断面的影响表现为对卫宁段分汊型河道河势影响不大,对青石段游荡型河段河势影响较大,河道摆动剧烈,最大幅度达300 m.整个洪水过程对减少河段淤积极为有利,塑槽作用显著,增加了过洪能力.为实现宁蒙河段的长治久安,建议尽快启动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洮河碌曲段实测水文数据的分析,表明河床的变形上游以下蚀为主,下游以侧蚀为主,但河流上游也有淤积发生。该断面30a间的淤积总量为1.59m3,年平均淤积量为O.053m3。强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是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水流冲刷河床产生的泥沙与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相比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近10年来0m高程线以下的固定断面面积、0 m线宽、最大深度、平均深度、分流比及平均流速等6个数据参数的研究分析,揭示了汊道在此期间的演变过程,并得出相关结论:世业洲右汊道仍处于主航道地位,但整体河面在加宽,平均深度在变浅,河床呈较明显地淤积趋势;左汊道处于次航道地位,各项参数的数据表明左汊道有变窄加深趋势,尤其汊道下段变化更为明显,冲刷严重.  相似文献   

6.
利用1935年、1962年、1979年、2004年这四个年份的海图资料,建立了甬江口及附近海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而定量计算了不同时段的海床平面冲淤变化、海岸演变和滩槽平面变化。结果表明,在1935-2004年间,甬江口及附近海域总体上以轻微淤积为主,年均淤积速率4.24 cm/a;岸线持续向海推进,潮滩呈淤涨态势,而深槽则趋于萎缩。但冲淤性质在不同时段有所不同,呈现出由冲转淤的调整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人为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1981-2001年水文数据,分析了黄河兰州段河床演变规律;通过动床河工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黄河兰州段泄洪宽度300m的河道整治方案,得到了设计流量为5600m3/s,6500m3/s,7920m3/s,8350m3/s下的相应水位和水面线。在此基础上预测:1)黄河兰州段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仍然存在;2)兰州河段泥沙淤积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尊村引黄灌区渠道的冲淤情况。[方法]以尊村引黄灌区二干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渠道的挟沙力及影响因素。[结果]渠道夏灌时挟沙力要比春灌时大,不同灌溉期观测断面挟沙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影响渠道挟沙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流量、来沙含量等。[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解决渠道淤积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我场地处黄泛区腹地西华县,因黄水泛滥土层淤积,形成各类不同的土壤.我队土壤为粘重的淤上,群众称为"头天粘,二天硬,过了三天犁不动".种麦时,不易捉全苗.近年来,我们改进耕作方法,采用"免耕杷播",使小麦生产有了显著的突破.1981年全队2540亩小麦,总产146万斤,平均单产575斤,总产比1980年增加34万斤.1982年虽然遭受到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总产仍达到163万斤,平均单产640斤,总产  相似文献   

10.
林永慧  赵娜 《现代农业》2011,(11):75-75
一、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河道防洪标准低,堤防险工隐患多。太康县主要河道防洪仅为3年一遇,道上中小型排涝沟渠大部分不够标准,多处淤堵,洪水不能及时排除。老涡河县城段防洪护岩年久失修。损坏严重;涡河县城段排污箱涵淤积严重,亟待清淤,涡河涝水的总出水口,也是上游市县涝水下汇的唯一通道,总流域面积1660平方公里,担负着上游3市7县排涝任务,因多年未治理.淤积严重,淤深1~2米,形成多处卡口,排汇能力下降30%,每到汛期,险重,游深1—2米,形成多处卡口,排汇能力下降30%,每到汛期,险情不断,灾害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