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接种杜鹃类真菌对不同苗龄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的共生效应,为毛棉杜鹃菌根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大苗龄(b,1.5年生)、中苗龄(m,1.0年生)和小苗龄(s,0.5年生)3种毛棉杜鹃实生苗苗龄,通过回接试验,测定分析接种福廷瓶头霉菌(Phialocephala fortinii,Pf)和聚多曲霉菌(Aspergillus sydowii,As)的毛棉杜鹃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结果]与不接种任何真菌对照(CK)相比,接种Pf和As两种菌种对大、中苗龄毛棉杜鹃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接种As对大、中苗龄地上或地下部的促进作用均小于接种Pf.其中,接种Pf对中苗龄毛棉杜鹃幼苗地上部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对大苗龄毛棉杜鹃幼苗地上部生长的促进作用次之;接种Pf对大苗龄毛棉杜鹃幼苗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对中苗龄毛棉杜鹃幼苗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次之;接种Pf和As对小苗龄毛棉杜鹃幼苗地上部及根系生长表现抑制作用.3个苗龄接菌组毛棉杜鹃幼苗的比叶面积均小于CK组;接菌组的实际光量子产量(YII)、非光化学淬灭(NPQ)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高于CK组(P<0.05),各苗龄相对于CK组提高倍数排序为小苗龄>中苗龄>大苗龄.总体上,接种Pf对毛棉杜鹃幼苗光合能力的提高作用优于接种As.[结论]接种Pf和As可与大、中和小苗龄毛棉杜鹃幼苗形成良好的共生体,其中,大苗龄和中苗龄接种Pf和As后可提高其光合能力,促进植株和根系生长,尤其以接种Pf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小苗龄接种Pf和As后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因此,毛棉杜鹃的菌根化育苗以选择中苗龄接种Pf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瓶内接种菌根真菌对毛棉杜鹃生长与抗性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的接种效应,筛选较佳的菌种,为毛棉杜鹃高效育种提供参考,并初步揭示菌根提高植株抗性的机理。【方法】选用7种从野生毛棉杜鹃中分离并鉴定的杜鹃类真菌回接到毛棉杜鹃无菌组培苗中,定期观察生长情况,测定苗高与生物量增长率、菌根侵染率、病情指数、PAL酶与LOX酶活性。【结果】(1)对照组2周后枯萎,而接菌组均生长良好。(2)7号菌组苗高生长率与生物量增重率均为最高,分别为71.81%与83.62%,其次是17号与14号处理组。(3)16号的菌根侵染率最高,1号菌种最低。7号的病情指数最低,5号、3号病情指数最高。各接菌处理组的PAL酶和LOX酶活性均高于CK组,16号PAL酶、LOX酶活性最高,为4.82与0.88 U/mg,1号、5号、17号PAL酶活性最低,为1.90~2.20 U/mg,1号、3号LOX酶活性最低,为0.29~0.38 U/mg。相关性分析表明,侵染强度与PAL酶活性和LOX酶活性均有显著正相关,而病情指数与侵染强度、PAL酶活性和LOX酶活性均呈负相关。【结论】7种真菌均可与毛棉杜鹃无菌组培苗形成菌根共生体,但不同菌种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影响有差异,7号(Bionectria ochroleuca)为最优的菌种,14号(Aspergillus sydowii)与17号(Paecilomyces javanicus)菌种为次优菌种。菌根侵染强度越大更加有益于PAL酶和LOX酶的产生,对植物的抗性与生长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与真菌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3.
干旱是杜鹃花迁地保育与园林应用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本文比较研究了干旱胁迫对2种毛棉杜鹃菌根化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接种菌剂处理组幼苗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加幅度均小于非接菌的对照组;接菌组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各接菌处理组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大。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内生真菌可促进毛棉杜鹃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接种Phialocephala fortinii菌的毛棉杜鹃幼苗的耐旱性优于接种Aspergillus sydowii菌。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磷浓度对AM真菌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粱为宿主植物,三室隔离培养盒为培养容器,研究在菌丝室施加不同浓度的N,P肥料下接种AM真菌对高粱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AM真菌的高粱菌根侵染率达到70%以上;接菌高粱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未接菌时高,且总氮总磷含量均有显著的提高。在接菌情况下,高粱总氮含量随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磷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在施肥处理为4 mmol·L-1氮肥、0。01 mmol·L-1磷肥(N2P1)情况下高粱总氮含量最高,高粱的总磷含量随氮、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施肥处理为4 mmol·L-1氮肥、0。1 mmol·L-1磷肥(N2P2)情况下含量达到最高。研究结果表明,AM真菌吸收氮磷营养的能力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氮磷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方法]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空白对照(CK)、低氮(N1)、高氮(N2)、磷添加(P)、低氮加磷(N1P)和高氮加磷(N2P)这6种施肥处理对杉木人工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土壤N2O的排放主要受施肥及土壤温度影响,而土壤湿度与土壤N2O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N2O排放季节差异较大量,夏季占全年的67%,其他3个季节之间差距较小.N1、P和N1P处理对土壤N2O排放的促进作用不显著,N2和N2P能显著增加土壤N2O的排放.[结论]该研究可为杉木人工林的合理施肥及减少森林土壤N2O的排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置4个水分胁迫处理和3个接种处理,测定菌根苗木的根系形态、苗高、生物量、根冠比等指标,分析在干旱胁迫下不同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水分条件下,接种ERM菌株显著提高了幼苗的苗高、叶面积,增加了幼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物量积累,促进了桃叶杜鹃幼苗的生长。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桃叶杜鹃各处理苗的根系总根长、表面积及苗高均较其他处理高。但随着胁迫加剧,对照处理的苗高、叶面积逐渐降低,菌根苗的苗高在轻度胁迫时有所升高,而后随之下降,菌根苗叶面积下降幅度均小于对照。接种不同的菌株促生效果也不同,接种TY35比接种TY29对桃叶杜鹃幼苗在受到干旱胁迫时的缓解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AM真菌联合柠檬酸对紫云英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接种Funneliformis mosseae和联合施加柠檬酸进行紫云英温室盆栽试验,测定紫云英幼苗植株形态、根系发育、养分吸收、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系统等指标。结果表明,AMF联合柠檬酸的组别相较于CK组株高、分枝数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在不同柠檬酸浓度下,接菌后的紫云英比CK组的根冠比和根系活力均显著提升,4 mmol/L浓度组的根冠比提升了51.9%、2 mmol/L浓度组的根系活力提升了1.34倍;单独施加柠檬酸可显著增加紫云英磷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接菌之后进一步提升二者的含量,在接菌且柠檬酸浓度为4 mmol/L条件下,磷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较CK组分别增加92.2%、48.2%;AMF联合柠檬酸可显著促进紫云英抗氧化酶活性:在柠檬酸浓度为2 mmol/L条件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佳,达378.38 U/g;在柠檬酸浓度为4 mmol/L条件下的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佳,分别达到1 617.50、1 834.89 U/(g·min);在相同柠檬酸浓度下,联合处理组与单施柠檬酸组相比,进一步显...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磷水平下AM真菌对棉花的侵染率及氮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氮肥和磷肥水平下,采用无土栽培法研究AM真菌Glomusintraradices对棉花根的侵染率,以及棉花植株对氮磷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高浓度的氮素有利于Glomus intraradices与棉花形成共生体,当氮肥为100.00 mmol/L时,Glomus intraradices对棉花根系的侵染率最高,达到65.09%;在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的情况下,不施氮肥的棉花植株,其茎叶含磷量显著高于施用氮肥的植株;而棉株茎叶中的含氮量却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这表明高浓度的氮素不利于Glomus intraradices棉花共生体对磷元素的吸收,却有利于其对氮元素的吸收;而低浓度的磷素形态有利于Glomus intraradices的菌丝对棉花的侵染,以0.025 mmol/L的磷肥水平,侵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以1年生棕榈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0、0.5、1.0、1.5 mmol·L^-14个供磷水平,采用沙培试验,处理150 d后测定棕榈苗木生长指标、根系形态指标。结果表明:供磷水平为1 mmol·L^-1时,苗高增量、比叶面积、生物量、根冠比均达到最大值,且随着供磷水平的继续增加上述指标开始降低;棕榈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根尖数量、组织密度均在1 mmol·L^-1时达到最大,当磷浓度为1.5 mmol·L^-1时,棕榈根系生长受阻;根毛是棕榈响应磷缺乏最敏感的指标,缺磷处理(0 mmol·L^-1)下,棕榈幼苗根毛数量、总长度均达到最大值。低磷水平下,棕榈通过改变根毛的吸收面积来增强对水分养分的吸收。综上所述,磷浓度高于或低于1 mmol·L^-1,都不利于棕榈幼苗的生长,最适宜棕榈幼苗正常生长的磷肥需要量为1 mmol·L^-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施用磷和铝对越南油茶幼苗生长、磷铝积累及其土壤有效磷铝含量的影响,为揭示油茶适应南方高铝低磷砖红壤环境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砖红壤种植越南油茶,分别在砖红壤中添加0、0.5、1.0 mmol/kg磷(P0、P1和P2)和0、10.0、20.0 mmol/kg铝(Al0、Al1和Al2),测定分析各磷铝耦合处理下越南油茶幼苗的生长指标、磷铝含量及土壤交换铝和有效磷含量.[结果]在砖红壤中添加铝会抑制越南油茶幼苗生长,而添加磷能缓解铝的抑制作用,其中以Al0P2处理幼苗生长效果最佳;添加磷和铝对越南油茶幼苗的地径、苗高、鲜重、根冠比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均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但磷和铝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相对独立;添加磷能有效降低越南油茶幼苗根系的铝含量,其中Al0P2处理根系的铝含量较Al0P0处理低35.22%;磷和铝及其交互作用对越南油茶幼苗磷和铝含量的影响显著;添加铝会使土壤交换铝含量提高,而添加磷可降低土壤交换铝含量,以添加1.0 mmol/kg磷降低土壤交换铝含量的效果最明显;磷和铝及其交互作用对越南油茶幼苗根际土壤交换铝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和交换铝含量与越南油茶生长状况和磷铝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种植越南油茶的砖红壤中添加铝会导致土壤活性铝含量增加,有效磷含量降低,幼苗生长受到抑制,而添加磷能降低土壤活性铝含量,有效改善铝胁迫对越南油茶幼苗根系的毒害,促进幼苗叶绿素合成、生物量累积和对磷的吸收,有利于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使用除草剂防除作物田间杂草是夺取丰收的重要措施,但是,有一些除草剂在土壤中分解速度慢,残留期长,容易对后茬作物产生影响,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