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以观赏春石斛品种彩蝶、玉桃、甜心、仙女之吻为材料,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春石斛的光响应曲线呈相似的变化趋势,具有光抑制现象;甜心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最低,分别为780、30μmol/(m~2·s),Pn和表观量子效率值最高,分别为6.53μmol/(m~2·s)和0.014,说明甜心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以及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彩蝶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最高,分别为945、63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最低为0.008,说明彩蝶石斛光合作用的能力最强,但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2.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虎杖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虎杖的光补偿点为64 ̄75μmol/(m2·s),光饱和点为390 ̄600μmol/(m·2s),表观量子利用效率为0.0272 ̄0.0387,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不强。(2)CO2补偿点为105 ̄120μmol/mol,CO2饱和点为930 ̄1051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365 ̄0.0459。(3)虎杖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日最大光合速率为15.0±1.8μmol/(m·2s),其净光合速率最高值出现在9:00左右。在供试的五个材料中,以组培苗地栽的光合特性最强,而贵州凯里光合特性最差。  相似文献   

3.
7个荷花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LCpro+便携式植物光合测量系统对7个荷花品种的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其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个荷花品种的光合特性日变化没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其光补偿点在3.99~12.45μmol/(m2.s),光饱和点在699.37~855.0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在0.034 2~0.043 3μmol/(m2.s)。品种间光合特性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分析在4个密度下[D1(0.7 m×0.8 m,17800株/hm2)、D2(1.0 m×1.0 m,10000株/hm2)、D3(1.0 m×1.5 m,6660株/hm2)、D4(2.0 m×3.0 m,1650株/hm2)]柠檬桉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柠檬桉光饱和点为1636.56~1963.81μmol/(m2·s),密度D3的光饱和点最高,D1的光饱和点最低;光补偿点为43.32~66.25μmol/(m2·s),密度D3的光补偿点最高,D1的光补偿点最低;表观量子效率为0.0563~0.0689,不同密度间差异不显著;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6.88~24.82μmol/(m2·s),密度D3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D1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暗呼吸速率为1.63~2.56μmol/(m2·s),密度D3的暗呼吸速率最高,D1的暗呼吸速率最低.密度D3最大净光合速率高,适应强光能力高,利用弱光能力低,表观量子效率高,暗呼吸速率高.  相似文献   

5.
8个种源黄芩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8个种源黄芩为研究对象,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8个种源黄芩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光合指标间差异显著,其中渭源种源黄芩对高光强利用能力最强,光饱和点为(1575±68)μmol/(m2.s),赤峰种源黄芩对弱光利用能力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光补偿点为(52±17)μmol/(m2.s);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上下午各有一高峰,午后2:00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6.
利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51种柳树优良无性系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其光合-光响应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开始增加时,各无性系间差异较小,但随着光强增加,各无性系净光合速率达到最高点后呈非线性缓慢减小,其中柳Q43、柳Q31和柳SH48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51种柳树优良无性系中柳Q43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为32.50 μmol/(m2·s),绵毛柳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仅为11.74 μmol/(m2·s);柳2462的暗呼吸速率较小,仅为0.43 μmol/(m2·s),垂柳109的暗呼吸速率要高于其8倍;柳84和柳2642光补偿点较低,为7.47和8.70 μmol/(m2·s);加拿大柳的光饱和点最高,为1 996.48 μmol/(m2·s)。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4个光合-光响应特征参数综合为2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可达81.494%。根据2个主成分的值将51种柳树无性系分为4类,并利用4类柳树株高和基径的年生长量对主成分分析的分类结果进行验证,认为第Ⅰ类柳树对光的利用范围最广,对环境适应能力最强,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年生长量最大,为优良的高光效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杏李品种的光合能力,为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杏李品种为试材,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品种的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结果]‘恐龙蛋’与‘风味皇后’、‘味王’的光合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恐龙蛋"的光合速率最高,达14.76μmol/(m~2·s)。当光照强度达到1 800μmol/(m~2·s)时,‘恐龙蛋’净光合速率最大值达27.2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也最大。‘恐龙蛋’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光饱和点达697.684μmol/(m~2·s),光补偿点仅有43.069μmol/(m~2·s)。‘味王’的CO_2补偿点最低,仅有68.264μmol/mol,羧化效率最高,达0.072μmol/(m~2·s)。[结论]‘恐龙蛋’的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潜能最高,对弱光利用能力较强。‘味王’对低CO_2浓度利用率最高,‘风味皇后’和‘恐龙蛋’次之。  相似文献   

8.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 Harms)叶片秋季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鹅掌柴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1:00左右,次峰出现在15:00,存在光合"午休"现象.鹅掌柴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915μmol·m-2·s-1,光补偿点为10.773μmol·m-2·s-1,光饱和点为338.618μmol·m-2·s-1.其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低,表明它是一种较耐荫的植物.  相似文献   

9.
金花茶幼苗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对金花茶盆栽幼苗光合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遮阴的条件下,幼苗夏季光合作用有午休现象,最高峰出现在08:00,其净光合速率为3.38μmol/(m2·s);2)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低,分别为476.46和6.13μmol/(m2·s),是一种典型的阴生植物;3)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2·s),湿度为50%~60%的条件下,光合能力为12.58~13.50μmol/(m2·s),CO2浓度在25~1000μmol/mol的范围内,其净光合速率随浓度升高而显著上升,CO2饱和点约为1500.00μmol/mol,CO2补偿点为99.48μmol/mol,最大羧化效率为0.0118;4)幼苗喜热,在35℃下净光合速率最高,对低温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不适应40℃的高温条件。5)幼苗不耐干旱,即使轻度水分亏缺也会抑制其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选取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内人工植物群落中16种常见地被植物,观测其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光合作用特征参数,运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并分析其耐荫能力。结果表明:光叶子花、狗牙花、长春花、大花软枝黄蝉、黄金榕、龙船花等6种植物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20~50mmol/(m2×s))和较高的光饱和点(900~1 600mmol/(m2×s)),表现典型阳生植物特征,在园林绿化中可配置在阳光充足的坡地、林边路缘和道路绿化隔离带等处;洒金桃叶珊瑚、合果芋、红背桂、叉花草、可爱花、朱蕉和蜘蛛兰等7种植物具有偏低的光补偿点(7~15mmol/(m2×s))和偏低的光饱和点(400~1000mmol/(m2×s)),其耐荫能力远高于其他供试地被植物,适于弱光环境中生长,在园林绿化中可配置在阳光较弱的乔木林下、庭院和高架桥下;春羽、金脉爵床、扶桑则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7~15mmol/(m2×s))和较高的光饱和点(1000~1300mmol/(m2×s)),对光照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不仅能充分利用弱光,而且对强光的耐受能力也相对较强,在园林绿化配置时可根据景观效果加以灵活应用。地被植物的表观量子产额和水分利用率在不同的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变化趋势能反映出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12个网纹草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2个网纹草主要栽培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通过曲线拟合和计算得到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光合作用参数。结果表明:各品种最大光合速率均比较低,最高的是‘Red Star’,仅为4.74μmol·m-2·s-1;所有品种的光饱和点均在240~521μmol·m-2·s-1,因此在栽培时应控制光照条件,PAR小于520μmol·m-2·s-1为宜,否则易发生日灼;所有测试品种的光补偿点均小于7μmol·m-2·s-1,说明这些网纹草品种均可适应室内极弱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不同柽柳种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英国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仪对中国柽柳、甘蒙柽柳、直立柽柳、多花柽柳、甘肃柽柳、刚毛柽柳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个柽柳种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但第1次高峰出现的时间及高峰时的Pn值不同种之间有差别;在季节变化中,刚毛柽柳Pn值7月最高,直立柽柳5月最高,其他柽柳种6月最高;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中甘肃柽柳的Pn均显著低于其他柽柳种;不同种之间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差别较大,其中刚毛柽柳的光饱和点显著高于其他种,直立柽柳显著低于其他种;光补偿点中国柽柳、直立柽柳显著低于甘蒙柽柳、多花柽柳、甘肃柽柳和刚毛柽柳。  相似文献   

13.
黄栌叶片光合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多年生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光响应.结果表明:黄栌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日最大光合速率为8.123 μmol·m-2·s-1.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体积分数呈负相关;胞间CO2在体积分数为4×10-4时,黄栌光补偿点为30 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 514 μmol·m-2·s-1.黄栌的光合特性表明其为典型的阳性耐荫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多年生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光响应。结果表明:栀子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210μmol.m-2.s-1。胞间CO2在体积分数为4×10-4时,栀子花光补偿点为10.8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225μmol.m-2.s-1。栀子花的光合特性表明其为典型的阳性耐荫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玄参光合日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玄参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特性,为玄参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不同时段、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净光合速率,以及环境因子对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玄参的光响应曲线为一单峰曲线,玄参光饱和点为1 624μmol/(m2.s);光补偿点为21.16μmol/(m2.s)。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典型的"午休"现象。经相关性分析,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温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玄参为阳生植物,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是影响玄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
人参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Beckman865型红外线CO#-2分析仪测定了光量子流密度、光质和温度对人参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主要结果:①人参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范围在1.5-5.0μmolCO#-2m#+(-2)s#+(-1)之间。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在5-20μEm#+(-2)s#+(-1)和120-480μEm#+(-2)s#+(-1)之间。强光下生长的叶片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净光合速率;②光量子流密度较低时,在无色膜、红色膜和橙色膜下人参叶片表观量子产额、净光合速率大于在黄色膜和绿色膜下,其中以在蓝色膜和紫色膜下最高。各种色膜饱和光量子流密度下的净光合速率趋向一致;③人参叶片净光合作用的最低温度在1-4℃之间,最高温度在33-42℃之间,最适温度为15-25℃。人参叶片光合作用对温度的响应曲线和最适温度受生长期间温度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香樟、白兰花和栀子花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监测其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利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白兰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香樟叶片的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而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栀子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香樟和栀子花的光合"午休"现象不太明显。②3种芳香植物Pn、Tr、Cd和Ci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步。③3种芳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气孔导度的日均值和蒸腾速率的日均值依次为白兰花>栀子花>香樟,但种间差异不显著;胞间CO2日变化中利用的CO2体积分数日均值依次为栀子花>白兰花>香樟,由此可见栀子花和香樟适应环境的能力比白兰花较强,生长发育稳定且易成活,在植物配置中应多利用栀子花和香樟。  相似文献   

18.
凉水地区白桦光-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凉水地区白桦的光——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桦幼树最大净光合速率与现观最大量子效率均大于幼苗;有性白桦(幼苗、幼树、成树)最大净光合速率、表马最大量子效率均大于无性白桦(幼苗、幼树、成树);对于不同生境生长的白桦,以上2种光合指标,均为中生>旱生>湿生。  相似文献   

19.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香蜂草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香蜂草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日净光合速率最大值为4.02μ·mol·m-2·s-1.在400 μmol·mol -1 CO2浓度下,香蜂草光补偿点为49.68 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103μmol·m-2·s-1.叶绿素a/b为0.6798.香蜂草光合特性表现为的阳性耐荫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