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不断占用农用地和耕地,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稳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该文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结合社会现实,对如何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其面临失地又失业的双重风险.因此,有效解决失地农民"双失"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民生,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对永宁县城镇化进程中纳家户失地农民的就业近况进行剖析,对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双失风险"问题、实现就业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思捷 《乡村科技》2023,(16):38-41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村土地的征收,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无疑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及维护社会稳定。从养老、就业、法律、土地等方面分析当前失地农民在享受社会保障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立养老金风控管理、多方探索养老模式,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实现增收创收,健全社保体系、解决生活后顾之忧,自上而下建立全过程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完善补偿机制、综合制订征地赔偿额等针对性建议,助力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生活质量与社会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谢庆 《湖南农业科学》2012,(17):137-139,14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失地农民成为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弱势群体。通过对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失地农民的实地调查,介绍了当前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社会就业等现状,在分析了失地农民失地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工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不容忽然的现实问题。当前,就业安置机制落后、财政制度不健全、集体安置体系不健全等困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失地农民的高质量再就业。因此,必须采取建立良好的安置机制、不断健全保障体制、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形成有序的政策循环、加强集体安置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路径来解决和推动失地农民的高质量再就业。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进程中新出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就业受诸多因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就业受自身因素、社区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的限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失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从社区支持角度构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推进以及城市扩建的步伐加快,失地农民群体也也不断壮大,失地农民逐渐向城市居民的身份转变。当农民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后,一系列问题由此产生,如就业转岗、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保障制度欠缺或不适宜,都会使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得不到保障。其中,尤以就业问题最为棘手。本文探讨了失地农民就业及创业的有效措施,为推进农村与城市同步小康的进程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谢嘉锶  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251-255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合理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基于心理资本视角,认为心理资本的自我认同、抗压能力、心理弹性和发展意识存在不足,导致失地农民再就业时职业选择主动性不高,就业适应能力有限,良性发展动能受制,再就业能力难以发掘提升.进而从城乡差距、经济发展、征地政策、社会环境、个体素质和传统观念等方面探究了影响失地农民心理资本积累与再就业质量的因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提高失地农民心理资本,促进其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推进以及城市扩建的步伐加快,失地农民群体也也不断壮大,失地农民逐渐向城市居民的身份转变。当农民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后,一系列问题由此产生,如就业转岗、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保障制度欠缺或不适宜,都会使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得不到保障。其中,尤以就业问题最为棘手。本文探讨了失地农民就业及创业的有效措施,为推进农村与城市同步小康的进程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存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1):115-118
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的重要性,发现失地农民就业难的主要问题是补偿费用低、社会保障缺位和文化素质低,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孙龙 《现代农业》2009,(6):137-138
失地农民就业是当前中国"农民"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当前推进城市化时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和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几点因素,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失地农民就业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失去了最稳定、最基本的生活来源。解决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的根本,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最根本的措施。因此,应当制定妥善的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采取多种途径,努力拓展失地农民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措施,提供法律援助,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机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就业是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城市化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产生失地农民的根源;同时,城市化进程又是用于创造就业、提供就业机会的最有力手段和工具.因此,要有效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就要从城市化人手,以科学的城市化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相似文献   

14.
刘先莉  蒋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38-9739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向前推进,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逐渐扩大,一批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由于一系列现实原因,导致失地农民就业面临严峻挑战。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解决民生的根本问题。针对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从政府、企业及失地农民自身等方面入手,对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北京郊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失地农民群体不断扩大,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失地农民向非农就业转移过程中,除少数人能利用城区发展带来的商机经商办企业外,多数失地农民在土地以外的其它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使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就业的非农化同时实现,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收益,关键是各级政府应对针对失地农民就业难的问题从政策、法律、劳动力市场及劳动力培训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经济的角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必然产物。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对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实证分析,提出扫除制度障碍,强化政府责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失地农民就业模式,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开辟新的路径。并将扶持集体经济的发展作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非农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日益增加,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日趋紧迫.基于此,试图从失地农民非农的就业现状入手,阐述失地农民就业的障碍,重点分析影响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农业用地逐渐向非农业用地转变,大量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失去了收入来源,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要了解失地农民的需求,分析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大力促进失地农民的再就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张,与之相对应的现象则是在城镇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改造为城市土地,大规模的农民失去自己的土地,成为需要再就业的失地农民。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政府相关制度存在漏洞和失地农民自身能力局限两方面着手,并结合尉氏县城关镇小西门的发展中出现同样问题的现状,对当前失地农民再就业难这一问题做出简单的探究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政府相关制度、提高失地农民自身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居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由于失地补偿制度欠佳、缺乏就业保障、社会保障问题突出、自身素质较低等原因,失地农民面临生活保障困难、就业危机严重、市民化进程受阻等困境,应通过改进征地补偿制度、建立新型就业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身份转换的政府扶持等措施帮助失地农民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