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向东山  翟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25-4325,4346
对不同环剥时期对烤烟上部叶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剥时间越早,烤烟上部叶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越低,还原糖含量越高;不同环剥时期对烟叶中钾含量无显著影响。其中以打顶后1周环剥上部烟叶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
环割对烤烟酶活性及烟碱和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时间环割对烟株酶活性及烟碱和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环割与不环割相比 ,能降低烟株的硝酸还原酶 (NR)活性 ,提高烟叶转化酶活性 ,改善烟叶碳氮代谢。在打顶当天和打顶前 10d进行环割 ,降低烟叶烟碱含量和提高钾含量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环割处理对烤烟成熟期叶片理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环割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烟碱、钾及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影响,环割20 d后一次性取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环割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大,钾、还原糖和总糖相对百分含量下降,但总量呈现正积累,烟碱相对百分含量下降且总量呈现负积累,说明环割一段时间后,烤烟化学成分在烟叶中重新进行了分配。综合分析表明,基部环割对降低烟叶烟碱,提高烟叶钾含量和烟叶品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曾宇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2):320-322
本文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追肥环施黄腐酸钾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施黄腐酸钾能够显著提高打顶后1周的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烤烟根冠比,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烟叶经济效益;可以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对成熟度、油分起到了较大的改善作用;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烟叶糖碱比,提高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降低烟碱、总氮含量;提高评吸质量,对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余味得分有较大的提升作用。综合来看,追肥环施黄腐酸钾用量以450 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打顶及外源α-萘乙酸(NAA)对烟叶钾素吸收、积累及再分配的影响,为烤烟营养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打顶、留顶和NAA处理,在不同时期探讨其对烟株钾素的吸收和积累、再分配的影响.[结果]打顶加速烟叶、茎秆和根系干物质的积累,提高根系及前期中部叶和茎秆的钾含量,降低上部叶及后期中部叶和茎秆钾含量;利于促进钾素在烟叶、茎秆和根系中的积累;促进钾素向烟叶分配;降低烟株钾素生物利用率,提高烟株钾素经济利用率.打顶期施用外源NAA可明显提高烟株干物质的积累量,提高前期中部叶和后期根系的钾含量,但降低上部叶、茎秆的钾含量;提高烟叶、茎秆和根系中钾的积累量,促进钾素在烟叶中的分配,提高烟株钾素生物利用率和经济利用率.[结论]打顶期施用外源NAA有助于保持烟株内源激素的平衡,增加烟叶钾积累,促进钾素的吸收与再分配,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烟株的钾含量和品质,通过对盆栽烟草品种施用苹果酸和柠檬酸,分析其对烟叶钾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和烟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有机酸处理的烟草叶片钾含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土壤速效钾含量都高于对照,烟株抗逆酶活性低于对照。其中苹果酸处理的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烟叶钾含量、叶绿素含量、烟叶过氧化氢酶活性、烟叶过氧化物酶活性、烟叶丙二醛含量、根系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柠檬酸处理,而根系活力、烟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根系丙二醛含量低于柠檬酸处理。该结果可为大田烟叶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叶面肥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肥万钾和金叶香2种叶面肥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肥万钾和金叶香叶面肥能够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增强烟株抗逆性,有效提高烤后烟叶产质量;对降低烟碱含量、增加烟叶钾含量,改善烟叶品质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强  李章海  黄义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52-453,455
从钾素的作用,钾在烟株中的吸收分配规律,以及导致我国烟叶钾含量低的原因,提高钾含量的技术途径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烟草钾营养及烟叶钾含量的研究现状,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烟叶钾含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烟区土壤的普遍缺钾是影响中国烟草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缺钾的土壤特性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较大的改善。利用不同基因型的烟草品种对钾素利用效率的不同选育钾高效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寻找与钾素利用效率相关的农艺性状,从农艺性状的表现选育钾素高利用效率的烟草品种能够大大加快选育的进程。此项研究对7个亲本材料的烟叶运用盐酸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了钾含量。对19个基因型材料调查株高、茎围、节距、单株叶数、最大叶的叶长和叶宽等农艺性状,取各基因型平均值进行与烟叶钾含量性状的相关分析。发现除了最大叶宽与烟叶钾含量呈负相关外,株高、茎围、节距、叶数和最大叶长与烟叶钾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株高、茎围与烟叶钾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最大叶长与烟叶钾含量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以C731为材料,运用盐酸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烟碱含量,发现中、上部叶随着叶龄的增大,烟碱含量逐渐增加,在叶龄的第75d,烟碱含量达到最大值,随后呈现减少趋势;而烟叶钾含量随着叶龄的增大在不断降低。绝对钾含量由于受到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变化略有不同,但是总体上仍然是减少的。对于下部叶,烟碱含量在叶龄的第60d增加到最大值,随后呈现减小趋势,烟叶钾含量也随着叶龄的增大在不断地减少。上、中、下三个部位的烟碱与烟叶钾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中部叶烟碱与相对钾含量(%)和绝对钾含量(g)显著相关,并且与相对钾含量的相关程度也很高(r=-0.7126)。这说明在烟叶的全生育期内,烟叶钾含量增加时,烟碱含量是减少的。因此,提高烟叶钾含量有助于降低烟碱进而改善烟叶品质,尤其对于中、上部叶来说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半斩株采烤对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烘烤的效果,以剥叶采烤为对照,研究了半斩株采烤对充分成熟、尚熟和欠熟鲜烟叶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斩株采烤与剥叶采烤方式相比,在充分成熟、尚熟和欠熟条件下,上等烟率分别提高了6.0、8.7和16.9个百分点;烤后烟叶单叶重降低了0.6~1.1 g,充分成熟烟叶较尚熟和欠熟烟叶单叶重降低的幅度低;烤后烟叶叶片厚度降低了0.04~0.08 mm;充分成熟和欠熟烟叶烤后烟叶中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2.38和2.33个百分点,而尚熟鲜烟叶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降低1.48个百分点;烟叶外观和评吸质量有改善,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和浓度均有提高。与剥叶采烤方式相比,半斩株采烤可以提高成熟度不够鲜烟叶烤后烟叶外观和内在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1.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施Ca条件下对烤烟吸收Ca、K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前期(闭棵和旺长期),随着施Ca量的提高,烟叶含Ca量增加,烟茎含Ca量也有增加,但较烟叶少;烟叶和烟茎含K量都增加。生育后期(现蕾和成熟期),烟叶和烟茎的含Ca量以及含K量均下降。成熟期风干鲜叶中,施中Ca量的烟碱含量较高,而施高Ca量的还原糖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留叶方式和数目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留叶数目和方式对烤烟K326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茎留叶数相同时,随着杈烟留叶数的增加,株高逐渐增加,而茎围与节距变化不大;不同留叶数对下部叶片影响较大,相同的主茎留叶数,随着杈烟留叶数的增加,下部叶片的长和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对中、上部叶片的影响则较小;总留叶数相同的情况下,留叶方...  相似文献   

13.
烟叶中钾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培育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烟叶(K326)为试材,样品烘干磨碎、溶解、过滤、定容后,用火焰光度计测定钾含量。[结果]一昼夜中烟叶含钾量呈周期性变化,以12:00最高,18:00最低。不同生育阶段的烟叶中钾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并随植株生长而降低。第1次取样的烟叶钾含量最高,以后各生育阶段逐渐下降。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不同部位的烟叶含钾量随叶位升高而降低。钾含量是植株下部叶最高,中部叶较次,上部叶最低。3个部位烟叶的钾含量差异极显著。同一叶不同部位的烟叶含钾量规律为叶基部>叶中部>叶尖部。[结论]烟叶中的钾含量存在很大规律性,不同位置的烟叶钾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反射仪—K 试纸法(K ts-fl)、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法测定烟株叶脉汁液中的K 含量的三种方法,确定反射仪—K 试纸法测定烟株钾含量的可行性及其最佳测定范围;在烤烟不同生育期,应用反射仪—K 试纸法对烟株叶片不同部位含K 水平的测定,确定其最佳测定时期及部位。研究结果表明,反射仪—K 试纸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应用反射仪—K 试纸法进行烟株钾素快速诊断可行,且具有时间短,简单快速,易操作等优点。反射仪测定K 的稳定线性范围是0.30~0.9g/L;在不同时期对烟株不同部位测定研究表明,最佳诊断部位为烟株第二平展叶叶脉基部2cm段。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高效钾用量下,烟草现蕾期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部位烟叶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和K2SO4处理都有"午睡"现象,与K2SO4相比,高效钾肥能更好地改善烤烟光合性能。移栽后60 d前,烟叶钾含量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后,钾肥用量增至一定量后继续增施烟叶钾含量不增反而下降,这种现象先从K2SO4处理中出现,烟叶部位先从中、上部叶开始;烟株根、茎钾含量在移栽30 d时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他测定时期均为先增后降。在整个生育期中,除对照在第60 d、75 d时钾含量表现为根>茎,其他处理在所有测定时期中均表现为茎>根。  相似文献   

16.
株距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株距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烤烟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试验托盘根际空间一致(90 cm3)的条件下,不同株距(3、6、9 cm)处理对烤烟苗期根、茎、叶发育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株距对烟苗群体结构、新生叶发生速度、叶片数量、各部位叶面积、光合特性、茎高、节距、茎半径、茎木质化程度、根系构型和根系活力均有显著影响,但烟苗株型和伸长量最大的节位不随株距变化而改变。不同株距影响了烟苗群体结构、表型和相关生理指标,根际空间90 cm3、株距6 cm更有助于烟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打顶时期与有效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烟叶的产量及质量,以K326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泸西烟区进行不同打顶时期和有效留叶数试验,研究不同打顶时期、有效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留叶数相同时,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烤烟的株高和茎围增大,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逐渐减小,产量和产值先升后降,糖含量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得分、感官评吸指数和得分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打顶时间一致时,随着有效留叶数的增加,烤烟的株高增大,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减小,产量增加但产值略有下降,糖含量增加,总氮、烟碱和钾离子含量降低,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变化规律不明显。K326品种烤烟选择初花打顶、有效留叶数18片处理的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最高,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吸食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8.
TMV接种烟株后不同部位与不同时期病毒相对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不同时期烟株接种烟草花叶(TMV),并在不同时期取样,应用TAS-ELISA法对370个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烟株不同接种时期各部位病毒相对含量高低的排列顺序是:团棵期接种叶,苗期接种叶,团棵期接种根,苗期接种根,苗期接种茎,团棵期接种茎,旺长期接种茎,旺长期接种叶,旺长期接种根。样品与阴性对照OD值之比由高到低分别是13.33,7.366,5.737,4.4,4.29,4.216,3.559,3.14,2.754,差异显著,这一结果排列中团棵期接种后叶病毒相对含量最高的规律,与田间发病率消长规律中团棵期通过叶片调查烟株发病率最高的趋势基本吻合。苗期、团棵期、旺长期这3个不同时期接种TMV后病毒相对含量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团棵期,苗期,旺长期。接种TMV后烟株花器病毒相对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花冠,子房,花萼,雄蕊,雌蕊。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省田间连续三年研究了打顶后在茎断面涂抹萘乙酸(NAA)处理对烤烟植株生长、钾素吸收、烟叶中钾和烟碱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导致烟株中的钾素损失,烟叶中钾浓度下降,烟碱浓度增加。打顶后在茎断面用NAA处理可以增加烟株对钾素的吸收,促进钾素向叶片中分配,使叶片钾浓度提高;同时降低叶片烟碱浓度。第一次NAA处理两周后用NAA再处理一次虽然可以进一步提高烟叶钾浓度,但使叶片干重稍有下降,且在操作上多一道工序。若开花后不打顶,虽然叶片中钾浓度较高,但大大降低了叶片干物重,严重影响叶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对烤烟上部烟叶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田烟株进行不同时间二次打顶,研究其对烤烟上部烟叶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各处理上部烟叶的物理性状及化学指标与对照的差异显著,其叶长、叶宽、含梗率随二次打顶时间推延而增加,而叶厚、单叶重、梗重、平衡含水率逐渐减小;氮、钾、还原糖及总糖含量随二次打顶时间推延而增加,而烟碱含量逐渐减小。经过不同时间的二次打顶处理,可使烤烟上部叶物理性状得到改善,内含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时间以第一次打顶后15 d进行第二次打顶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